其實,作曲家的世界你不懂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其實,作曲家的世界你不懂

  網友熱傳《一句話概括作曲家風格》 本報約請專家做甄別

  最近,微信朋友圈裡熱傳《一句話概括作曲家風格》,用俏皮生活化的語言簡述了巴赫、亨德爾、貝多芬、莫扎特等多位世界著名作曲家的藝術風格。有人熱捧之餘也有人提出批評並指出其中錯漏。本報特邀知名作曲家羅慧山點評,為讀者甄別正誤。

  策劃 蘇蕾

  撰文 記者李淵航

  一句話神帖

  橫掃古典樂界眾名家

  最近網絡上關於古典音樂的神帖層出不窮,先有《古典音樂拯救你的生活》,開出「音樂解藥」,使你被老闆罵、對工作有牴觸、焦慮又失眠時,都能通過聽古典樂來撫慰療傷甚至巧渡迷津。這幾天,又有一篇《一句話概括作曲家的風格》橫空出世,帖子囊括幾乎所有作曲家,將其風格提綱挈領地作一句話總結,正被網友瘋狂轉發。

  在這篇據說由眾多網友共同完成的帖子裡,巴赫幽幽說道:「音樂信手拈來,不帶走一絲雲彩。」莫扎特悄悄嘀咕:「我有個秘密:我是天才,大家都嫉妒我。」車爾尼憤憤不平地碎碎念:「我在作曲方面確實沒什麼天分,但我的曲子絕對是所有學鋼琴的孩子都彈過的,並且不僅只彈一本兒。你看,起碼《599》、《849》都要彈的吧?彈好了的話,《299》和《740》都要彈的吧。還有啊,有的孩子要單獨練左手或八度以及各種單項訓練的話,我還寫有《365》、《777》、《684》、《399》、《409》……」帕格尼尼霸氣側漏:「我拿小提琴玩死你!」鮑羅丁胸有成竹地表示:「作曲就像搗鼓化學品。」

  不少人看到此帖十分膜拜,認為該總結言簡意賅直中要害,一句話概括了「音樂學院好幾門課程」。有網友稱:「這種掃盲帖對我們這些音樂的門外漢十分有用。」也有人稱:「看完這一篇,出去跟妹子聊天,水準立即提高了好幾個檔次。」這令此帖堪稱「古典樂行家裝腔指南」。不過,也有人對細節提出異議:「嚴重不同意這一條——巴伯:『男兒身女兒心,我的憂鬱誰知道。』事實上,他是很傲慢很挑剔又很容易陷入絕望罷了。」也有人讚賞帖子之餘,發現帖子掛一漏萬,有些作曲家成了漏網之魚:「怎麼能沒有哈農?」

  可做趣味閱讀 深究發現錯漏多

  對此,業內人士一方面覺得很欣慰,畢竟這說明關注古典音樂的人越來越多了;另一方面又難掩擔憂,古典樂作曲家的生活、性格、成就乃至風格都卷帙浩繁,豈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一句話總結背後會不會誤導初學者?

  知名作曲家羅慧山表示,伴隨著網絡文化的興起,各種快餐文化風起雲湧,像這種快速消費作曲家的網帖也屬此類情況。他說:「起碼說明很多人願意學習新東西,對古典音樂有興趣。但很多人其實並沒有精力也沒有心情去探究某位作曲家的歷史生平,去聽他所有的作品感受他的風格。所以,這種『一句話神帖』就產生了,它甚至帶著點調侃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羅慧山認為,這對古典音樂的推廣會有些作用,「對於那些完全不懂行的門外漢可能會覺得好玩就關注古典音樂。」但對於那些有志學習的人,他還是建議他們「當做遊戲,笑笑就好了」。因為,「藝術家最怕被隨便貼上標籤,這不是好事。」

  以貝多芬為例,他還作了深入的說明:「貝多芬三個字對我們來說就是一部浩瀚的古典音樂史。每當看到這個名字,我們會想到他所處的歷史大環境、他對音樂的貢獻、他的傳奇一生。但帖子裡的一句話很容易就把這個人簡單概括了事,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還沒開始理解,你就已開始誤讀了。」

  對於這種簡單粗暴的理解方式,羅慧山表示痛心疾首:「往大處說,這種做法貽害無窮,為什麼中國那麼多學音樂的,但大師出沒幾個?因為我們『缺乏文化』。理解作曲家和他們的作品粗淺簡單,不去關注音樂史、音樂家生平、古典音樂所代表的文化,所以造成我們只能成為技術高超,但情感、文化內涵欠缺的演奏者,難成大師。」

  據了解,這張帖子最初出現在社交網站上,由多位作者共同創作完成,之後不斷有音樂愛好者加入進來進行補充,最終浩浩蕩蕩地寫了3000多字,幾乎包括了所有知名的作曲家都「躺著中槍」。就在網友歡樂轉發的同時,也有其他專家同時提醒,雖然作曲家風格各異,但獨特的音樂風格僅用一兩句話概括難免有失偏頗,而且一位作曲家在不同時期的風格也是有變化發展的,這種技術掃盲帖當做有趣的文章看看也不錯,但不能當真。

  有此一說

  譚盾:有的人對我的作品評價太低,這不對,其實我的音樂裡那可是臥虎藏龍的。

  郭文景:都說我書生模樣土匪性格,曲子也一樣。

  羅西尼:《東成西就》不用我的《威廉·退爾》會死。

  蕭士塔高維奇:是報喜不報憂,還是報憂不報喜呢?還是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呢?

  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家們說我是作曲家,而作曲家們又說我是鋼琴家……實際上我兩樣都很強!

  柴可夫斯基:我也悶騷,但我以柔克剛。老肖(蕭士塔高維奇)寫的是男人的音樂,我寫的也是,準確地說,我和老肖得加一塊兒才是個健全的男人。

  勃拉姆斯:我溫暖、我厚重,我糾結、我悶騷。

  德彪西:聽完後印象深刻的,才配叫印象派,比如我的音樂。

  小施特勞斯:聽爸爸的話,別讓他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他……

  (摘自朋友圈熱帖)

  一「診」到底

  巴赫、亨德爾門第不同

  莫扎特貝多芬一生寂寞

  對象:巴赫

  疑似:作曲靠天才,創作很容易

  診斷:生活有壓力,一生很努力

  帖子對巴赫的總結是「音樂信手拈來,不帶走一絲雲彩」。羅慧山笑稱,這純屬後人的想當然。當時,巴赫學音樂是很刻苦的,而且他不是專業作曲的,只是因工作需要,每天要作曲給教堂唱詩班演唱,結果他在業餘時間的工作成就了很多偉大的作品,這種「無心插柳」其實包含了異於常人的天才和百分百的努力。

  羅慧山還表示,起初人們以為巴赫一生以演奏著稱而作品方面的成就乏陳可述。但事實證明,他不但「彈奏管風琴確實厲害,而且作曲也才華橫溢」。直到多年以後,大家發現留下的樂譜是如此的珍貴才感嘆他是個天才,「只說他的成就是『信手拈來』那麼輕鬆,這並非事實。」

  對象:海頓

  疑似:作曲很嚴肅

  診斷:和貝多芬相伴成為藝術高峰

  帖子裡對海頓的提煉是「嚴肅點兒,我在這兒作曲呢」。羅慧山表示,對於大部分作曲家,作曲都是嚴肅而勞心的勞動,「個別的如羅西尼確屬天才過人,遊戲狀態下就把曲做了,其他人都很辛苦。」羅慧山特別指出,海頓和貝多芬是「哥倆好」,相互啟發影響,共同成為了古典樂歷史上的兩座高峰,「海頓在交響樂、奏鳴曲的結構上貢獻重大,對於交響曲體裁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人們稱作交響樂之父。而貝多芬在海頓之後繼續發展交響樂,兩人相互影響,你看我幹完了就在我的框架下再完善一下,我反過來也這樣幹,相互啟發共同成為音樂巨人。」

  對象:亨德爾

  疑似:和巴赫不是一路人

  診斷:彼時聲名遠超巴赫

  與巴赫同期的亨德爾也被網友貼上標籤「別老拿我跟巴赫比,根本不是一路人!」對此,羅慧山也笑稱:「說他們『根本不是一路人』也對。因為當時的亨德爾和巴赫身份、地位懸殊,一個是上流社會的貴族,一個是普通百姓。」他解釋說,在當時可以沒有巴赫,但是不能沒有亨德爾。比起巴赫的默默無聞,亨德爾則名聲在外,善於公關和交際。所以,有網友認為「巴赫不願意和亨德爾相提並論」就不對了,事實上是「亨德爾不願意與巴赫相提並論才對」。只是100年後,在後人的心目中巴赫已經超出亨德爾許多而已。

  對象:車爾尼

  疑似:只會寫鋼琴練習曲

  診斷:的確是「人民的音樂教育家」

  車爾尼憤憤不平的碎碎念讓人印象深刻。羅慧山表示,車爾尼確實是鋼琴史上舉足輕重的一位作曲家。他緊追鋼琴製造技術發展的腳步,在鋼琴曲的創作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羅慧山稱,有人說車爾尼的作品藝術性低,但藝術就是生活,「你的作品能幫助成千上萬人輕鬆地進入音樂的殿堂,這就是最大的藝術。車爾尼一生致力於練習曲創作,傾注大量的心血。他的老師貝多芬寫一個曲子,他馬上根據其中的技術難點寫一個練習曲。這種針對大眾的創作,可以讓學習者快速入門。」

  對象:莫扎特

  疑似:別人都在嫉妒他

  診斷:當時欣賞其音樂的人並不多

  帖子中莫扎特被總結為「我有個秘密:我是天才,大家都嫉妒我。」羅慧山表示,莫扎特是天才不假。連恩格斯曾稱他為「最偉大的德國人」,歌德說他是「秉承了上帝旨意的創造力的化身」。

  不過,說很多人嫉妒他就不對了,因為當時懂得欣賞他的音樂的人並不多。「人們說起天才,總覺得他們光靠天分就能成功。但實際上莫扎特很辛苦也很努力,有些書吹噓說他作曲時下筆如飛,實際上沒那麼輕鬆。所以說,如果當時能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嫉妒他,那麼他反而更好了。」羅慧山說。

  對象:貝多芬

  疑似:音樂中的音樂

  診斷:他的作品是會發聲的思想

  帖子把貝多芬概括為:「我的音樂才叫做音樂,但是除了音樂……它什麼也不是。」羅慧山表示,貝多芬沒有把音樂當音樂,從他之後,音樂變成了一種文學、思想。他解釋說:「在貝多芬之後,音樂不再只是音響,而是會發出聲音的思想。音樂變成了一個容器,容納了更多內容。」「在此之前,作曲家為宮廷、教會工作,作品並沒有帶有多少思想。但從莫扎特開始,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思潮湧動,貝多芬的音樂創作難免會受到影響。他在作品中也注入了更多對人、對世界深層次的思考。」羅慧山說。對貝多芬來說,音樂是載體但也是武器,他要通過音樂表達思想、態度、對世界的理解。

  七嘴八舌

  好奇心是個好老師

  網傳「一句話神帖」橫掃歐洲古典樂界,一口唾沫擊中N位著名作曲家,這容易嗎?有網友讚嘆「這是技術帖」。但不少圈內人卻要搖頭嘆氣,覺得會誤人子弟,更有人鄙夷「此帖多謬論」。不容置疑的是,帖子已確實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君不見,朋友圈中熱傳之後,多少「專才型」的網友奮筆疾書,或糾錯或續筆,又熱議又追捧,忙個不亦樂乎。能夠營造這種學習氛圍的神帖,大概不是一般的「謬論帖」能夠相比的。其實,瑕不掩瑜。起碼熱帖3000字,覆蓋大半部歐洲古典音樂史,這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而且,更值得一贊的是,這番熱情難得!

  事實上,我們的手機裡、網絡上,每天信息泛濫,垃圾帖、心靈雞湯+知音帖充斥眼帘。與之相比,這「一句話的音樂神帖」倒顯得技高一籌、信息量巨大且「有營養」得多。而且,能夠寫得如此引人入勝、深入淺出,也非易事。如此說來,這帖也算「含金帖」了。如果此帖還能引發大眾對古典音樂的好奇心、令門外漢也想窺探音樂聖殿中一磚半瓦的,就更加功德無量。畢竟,好奇心是個好老師,發個有些小瑕疵、小錯漏的帖子倒也無傷大雅。放心吧,有專業人士在,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更何況萬能的網絡原本就有「糾錯」功能,任何瑕疵和錯漏都會如同太陽下的小冰屑,不消瞬間即破解。(林虹汝)

相關焦點

  • 狗的世界你不懂
    狗狗的世界你不懂。 狂吠的狗見過嗎?你本來想給它塊骨頭,你本來想稀罕稀罕它,它突然就發飆了,弄得你莫名其妙。其實你忘了"狗是改不了吃屎的",它身世的劣根性全都會在下一代體現出來。因為咬人的行為會遺傳,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飆,行為具有不確定性。 魯迅先生對狗的認識可謂是最深刻的,他告訴人們要"痛打落水狗"。他在巜墳》一文裡說的很清楚了,對於落水狗,決不能憐憫。現在他在搖尾巴,乞求路人的原諒、憐憫。我們一些可憐的路人,自以為很有良知,自以為很高尚,站出來說話了,放過這條落難的狗。你今天放了他,他來日還會亂咬人的。
  • 汪星球的世界你不懂
    有時候我常常聽不懂你在對我講些什麼,不過我真的很努力的在試圖去理解你的話,所以請不要嫌棄我太笨,請對我再多一分的耐心,好不好?第一天,你抱我回家,帶我進入你的世界時,你可能不知道,我心裡有多高興,我很感謝你,能夠給我機會愛你。我會一直守護著你,直到我生命的盡頭,誰都可能會離開你,但我不會。
  • 一句話概括作曲家風格
    》風格之後,又一篇《一句話概括之作曲家們的作曲風格》橫空出世,引發網友轉發熱潮。你看,起碼599,849都要彈的吧?彈好了的話,299和740都要彈的,還有啊,有的孩子要單獨練左手或八度以及各種單項訓練的話,我還寫有365,777,684,399,409……」「布魯克納:請不要批評我的音樂了!它們都很虔誠!只是長了點。」……  不少人對其言簡意賅直中要害的總結表示「十分膜拜」,認為是一句話概括了「音樂學院好幾門課程」。
  • 大盤點朝鮮族的作曲家,你知道哪一個?
    小編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對朝鮮族的作曲家的盤點,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3 Verbal jint身高:177cm體重:75kg星座:射手座Verbal Jint 原名金真泰,出生於1980年12月19日,韓國的歌手、作曲家和配音演員,所在公司為Brand new music,畢業於首爾大學。他的藝名是由「語言上的」的意思的verbal和來自他名字的jint組合而成。
  • 都說天蠍女最神秘莫測,對人對事忽冷忽熱 其實只是你不懂!
    如果你搜天蠍座,會發現網上有很多關於天蠍座情緒忽冷忽熱,若即若離的話題。其實只是因為你不懂天蠍座。首先來說天蠍座的性格,其實天蠍座是一個很慢熱的性格,因為天生的敏感,她比旁人更缺乏安全感和需要安全感,所以其實天蠍座的身上很少發生一見鍾情的事情,她更能夠接受的是日久生情緩緩圖之。
  • 民族樂派與斯拉夫作曲家
    走進莫斯科音樂學院音樂廳,首先躍入眼帘的是牆上懸掛著的大幅油畫《斯拉夫作曲家》。這幅群像作品由俄羅斯著名畫家列賓完成於1872年,是應實業家波羅霍夫希科夫的要求創作。當時,波氏正在莫斯科籌備開設「斯拉夫賓館」,他想把「斯拉夫人兄弟般的團結」形象地體現在賓館的設計布置上。 畫面上,居中的是格林卡,他正在與巴拉基列夫、裡姆斯基-卡薩科夫和奧多耶夫斯基談話。
  • 作曲家只能創作9部交響曲?
    其中一些變得更複雜,或者被合理化,但歸根結底,我們很想影響周圍的世界,為達目的經常採取非理性方式,甚至幹些蠢事。音樂能激起情感,提倡神秘主義、精神信仰和個人表達,似乎是迷信滋生的天然土壤。音樂帶來的情感高潮可以鼓勵各種強烈的信仰。沒錯,直到當代,很多著名作曲家都有根深蒂固的迷信。幾百年來,音樂圈出現了很多涉及表演和演奏的個人習慣、傳統和規則。
  • 著名作曲家、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廖勇:堅守文化自信書寫中國...
    也如他所言,創作的點、面、量、質都是代表一位成熟作曲家的特殊標誌。在國家大力扶持藝術生產的戰略部署下,廖勇在北京歌劇舞劇院涉獵了各種不同的音樂形態,進行不斷的嘗試和學習。廖勇分享到,這對於作曲家而言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像他的師傅趙季平老師也是從影視配樂慢慢開始進行多維多元的藝術創作。
  • 音樂與科技碰撞無限可能 荷蘭作曲家:莫扎特也會忍不住
    荷蘭作曲家米歇爾·范德阿。BMF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 應妮)自從科技進入古典音樂創作領域,音樂家們嘗試改變古典音樂嚴肅的烙印,用全新載體即時生動地傳遞給「網絡原住民」的新一代聽眾。應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荷蘭作曲家米歇爾·范德阿帶來的虛擬實境作品《捌》,正以獨特、前衛且科技味十足的視聽新感受在三裡屯太古裡紅館熱演。一部劇、一個觀眾,15分鐘「私人定製」體驗,這就是虛擬實境(VR)音樂體驗劇《捌》。關於劇名是個有趣的梗,數學中的「無限、無窮大」符號∞如同一個躺著的8,英文劇名由此而來,中文劇名便被譯為《捌》,從中可見該劇的先鋒實驗性。
  • 音樂與科技碰撞無限可能 荷蘭作曲家:莫扎特也忍不住
    應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荷蘭作曲家米歇爾·范德阿帶來的虛擬實境作品《捌》,正以獨特、前衛且科技味十足的視聽新感受在三裡屯太古裡紅館熱演。一部劇、一個觀眾,15分鐘「私人定製」體驗,這就是虛擬實境(VR)音樂體驗劇《捌》。關於劇名是個有趣的梗,數學中的「無限、無窮大」符號∞如同一個躺著的8,英文劇名由此而來,中文劇名便被譯為《捌》,從中可見該劇的先鋒實驗性。
  • 你以為狗聽不懂你說的話,其實它們只是不想理你
    一天,主人給毛毛買了一個新的毛絨娃娃,毛毛很開心的叼著這個新玩具,然後主人問它,「毛毛這是你的新玩具嗎」,沒想到這個狗還很開心的超主人點了點頭。這個視頻發在網上,有人覺得毛毛很可愛。也有人很驚奇,它可以聽得懂人的語言?很多網友都表示不敢相信。後來又有一名寵主,在網上說出了自己的經歷。他說,他家門口有條流浪狗,他的爸爸每天都會去餵它,但是後來那隻狗不見了。
  • 日媒評平成最佳動漫作曲家,澤野弘之僅第八,第一無爭議
    陪你度過漫長的中二時光,遊戲日報比利同學向讀者老爺們問好。4月29日消息, 日本的一個專業排行榜網站「GOD排行榜」公布了代表平成時代的動畫音樂史上最佳作曲家」排行榜,4月30日就是平成時代的最後一天了,在這個霓虹人民「辭舊迎新」的日子裡,評選出這樣一個作曲家排行榜的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日本作曲家早就做出了紙板鋼琴 不爽任天堂後來居上
    日本作曲家南雲玲生今天就在自己的推特上發牢騷,他表示自己很早就公布了紙鋼琴的創意並做出了相應的東西,卻被任天堂後來居上。  這位作曲家身兼創作者和經營者的身份,把工資都拿出來給社員當成開發費了,節衣縮食的,靠著大家的創意把Kami-oto(就是他做的紙鋼琴)做出來了
  • 花慄鼠和作曲家的故事,《鼠來寶》的故事,兒童電影的經典
    相信童年的你一定看過《鼠來寶》這樣的電影,《鼠來寶》是蒂姆·希爾執導的福克斯鼠來寶電影系列,傑森·李、大衛·克洛斯等主演的動畫影片。故事講的是在一次偶然間,一位叫戴維·塞維爾的作曲家與三隻小花粟鼠相遇,但令戴維驚訝的是,這三個頑皮胡鬧的小傢伙不僅會說話,而且還能和聲
  • 日本作曲家曬紙板鋼琴吐槽_遊俠網...
    日本作曲家南雲玲生今天就在自己的推特上發牢騷,他表示自己很早就公布了紙鋼琴的創意並做出了相應的東西,卻被任天堂後來居上。日本作曲家南雲玲生推特截圖  他寫道:「我很早就公布了紙板鋼琴,我並不想蹭熱度漲人氣,但我覺得大公司應該尊重微小企業以及個人的創意,
  • 作曲家金復載:兒童音樂的純真,去哪兒了
    著名作曲家金復載曾創作過許多電影音樂、戲曲音樂與音樂劇,但他最深入人心的作品莫過於《哪吒鬧海》《三個和尚》《雪孩子》等經典動畫片的配樂。這些音樂不僅賦予動畫片以靈魂,更陪伴了幾代人成長。兒童歌曲不能越來越成人化解放周末:優秀的兒童歌曲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 男人有這些「身體語言」,其實是對你動了真情,女人別不懂
    而美好的愛情,其實都體現在生活的一些細節之處,尤其是男人的一些表現,他會心甘情願地付出自己,讓你能感受到他給你帶來的快樂和幸福,他會喜歡你的一切,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都包含了他對你無私的愛。當然,愛情不是口口聲聲的「花言巧語」,而是他在你面前的一舉一動,他不經意間的表現涵蓋了他對你付出愛情的深淺。異性交往,男人有這些「身體語言」,其實是對你動了真情,女人別不懂!
  • 你知道嗎,其實導盲犬看不懂紅綠燈
    我們常常無法感同身受他們的內心世界,也無法體會他們的生存現狀,那我們究竟能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和手段能夠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呢,別忘了還有它們的好幫手--導盲犬。那關於導盲犬你又知道多少。因此,未經主人允許,你不能撫摸、餵食、吹口哨或與導盲犬交談。通常,依靠導盲犬是唯一站在主人和嚴重傷害或死亡之間的東西。所以要做正確的事,禮貌地忽略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雖然導盲犬忠誠地為主人服務,但這肯定不是唯一 導盲犬和大多數其他寵物一樣,是很難伺候的。
  • 作曲家陳丹布專訪:這個時代需要發出和留下我們自己的聲音
    我也用了一點唐大曲的調式,所以你也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想像唐代女子舞蹈的各種姿態。  記者:有宮廷雅樂的感覺。  陳丹布:對,有宮廷雅樂。我把這樣的旋律因素拆分到各個聲部,用組裝式的立體感旋律表現出來;之後有一些發展,展現仙女在幻境中比較媚態的舞姿;最後是群體式的狂歡,所以這就是我想像中的夢幻音樂。
  • 貓的世界你不懂
    高興時,任你愛撫,極盡溫柔,不時用瞄聲回應;不高興時,尾巴一甩,掉頭就走,任你千呼萬喚,它都當沒聽見。這一點讓人對貓又愛又恨,卻又拿它沒辦法。二查資料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詠貓的詩不多,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幾乎沒有。黃庭堅有一首《乞貓》詩寫道: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