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0年 小體型動物或成「主流」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5月12日,在北京天壇公園,一隻麻雀在初夏的草叢中嬉戲。(新華社記者劉憲國攝)

新華社倫敦5月2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預測,隨著環境變遷,未來100年適應能力更強的小體型鳥類和哺乳動物將逐步成為動物中的主流,大體型動物則可能面臨滅絕風險。

該校學者領銜的團隊集中分析了15484種陸上哺乳動物和鳥類,包括它們的身體特徵、生存環境、體型和食物鏈等,並對比了那些被列為瀕危物種的動物數據。相關結果已刊登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團隊的評估顯示,未來100年裡,哺乳動物的平均體重會下降25%;總體而言,體型更小、繁衍能力更強、主要捕食昆蟲以及能夠在多樣環境中生存的動物會成主流,比如嚙齒類動物和鳴禽;而那些適應能力較差的大型動物很可能會滅絕,包括草原雕和黑犀牛等。

報告主要作者、南安普敦大學學者羅布·庫克說:「目前對鳥類和哺乳動物最大的威脅就是人類——包括森林砍伐、狩獵、集約式農業、城市化等人類活動以及全球變暖,已導致這些動物的不少棲息地被破壞。我們所預測的物種體型大幅下降,可能會進一步對生態系統和進化的可持續性帶來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100年後人類將會進化成什麼樣?科學家:臉上這個部位變化明顯
    俗話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雖然人類並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也不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生物,但是人類卻能在地球上生存數百萬年並且還成了地球的霸主,主要原因就是人類不管在惡劣的環境中,還是在舒適的環境中,都能及時的調整自己,通過人類的力量去適應環境的同時去改變環境。
  • 【凱文·凱利】用100個詞描述100年後的技術化未來
    【凱文·凱利】用100個詞描述100年後的技術化未來 2014-07-28 10:53
  • 像老鼠一樣大的靈長類動物,體型最小的人類近親
    終於有了更文章的時間,我們還是聊動物,還是聊這些地球上的人類夥伴。復更的第一篇就給靈長類動物吧。這不止是因為人類是靈長類動物,同樣也是因為靈長類動物身上有著太多的特別之處。一般來說同目的動物體型差距不會太大,但是靈長目中體型最大的和體型最小的,差距卻可以達到100倍到150倍。
  • 臺灣石虎在未來100年滅絕的機率是94.7%
    臺灣石虎在未來100年滅絕的機率是94.7%(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5日是石虎日,臺灣農委會林務局今天表示
  • 各種體型的貓科動物,能幹掉的最大獵物(大到小排行)
    非洲獅-撲食大象(4~5噸)2.老虎老虎(140kg~350kg)是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彈跳力,攀爬,力量,遊泳技能一流,然而生性謹慎,又是獨居動物,因此選擇獵物不會冒很大的風險,偏保守,雖然有老虎撲食亞洲象或者黑熊的傳聞
  • 現存唯一生活在島上的虎:體型是東北虎一半,10年後可能野外滅絕
    現存唯一生活在島上的虎:體型是東北虎一半,10年後可能野外滅絕在印度尼西亞,曾經生活著3種老虎:峇里虎、爪哇虎和蘇門答臘虎。自從峇里虎和爪哇虎在20世紀滅絕後,生活在蘇門答臘島上的蘇門答臘虎就成了印尼唯一的一種老虎,也是世界上現存唯一一種分布在島嶼上的老虎,也成了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小的老虎。然而,由於最近幾十年來人類對蘇門答臘虎的非法捕獵以及對其棲息地的破壞,蘇門答臘虎的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動物學家們對此十分擔憂,如果人類不儘快採取行動,大力消除威脅蘇門答臘虎生存的因素,在10年之後,它們很有可能在野外滅絕。
  • 體型越小的貓科動物越怕老虎?科學家調查8年,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生活在森林中的其他貓科動物,沒有敢主動向成年老虎發起挑戰的。那麼,問題來了,體型越小的貓科動物,它們的攻擊力和老虎的攻擊力差距就越大,這是不是意味著它們比體型更大的貓科動物更怕老虎呢?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部的武吉巴裡杉西拉坦(Bukit Barisan Selatan)國家公園,是蘇門答臘島上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生活著蘇門答臘虎、蘇門答臘犀牛等多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其中生活的貓科動物有:體型較大的蘇門答臘虎,體型中等的雲豹和亞洲金貓,以及體型較小的豹貓和雲貓(石紋貓)。
  • 體型越小的貓科動物越怕老虎?科學家調查8年,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生活在森林中的其他貓科動物,沒有敢主動向成年老虎發起挑戰的。那麼,問題來了,體型越小的貓科動物,它們的攻擊力和老虎的攻擊力差距就越大,這是不是意味著它們比體型更大的貓科動物更怕老虎呢?其中生活的貓科動物有:體型較大的蘇門答臘虎,體型中等的雲豹和亞洲金貓,以及體型較小的豹貓和雲貓(石紋貓)。
  • 像松鼠這樣的小體型動物,能否進化出智慧?為什麼?
    在某問答平臺上,有一位童鞋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體形動物比如松鼠有可能進化出智慧嗎?這個問題我把它換一個形式可能會更好解釋——智慧生命的體型重要嗎?先說答案再分析——體型很重要,而且足以支持智慧的最小體形可能與我們現在的體形差距不大,大約在50公斤左右。腦的體積重要嗎?我們的大腦當然不是最大的,但是真的是最強的。體型越大的動物,控制身體所需的神經元也越多,因此單純的腦容量不能反映什麼。
  • 當代6種老虎體型全解析,東北虎變小了,第一位置恐易主
    一般來說,人工飼養的動物,其體型一般來說都會比野生的個體大一些,壽命也更長。華南虎是亞洲內陸裡面最小的老虎亞種,但相較於東南亞海島裡面的老虎來說,要大許多。雄虎頭尾長2.3-2.65米,體重為130-175千克,雌虎較小一些,頭尾長2.2-2.4米,體重為100-115千克。
  • 快成主流的 「亞逼」,是一個 ___ 詞?
    今年,人們開始留意到一股新的亞文化勢力的崛起,它在中國年輕人中萌芽,最開始被戲謔地稱為 「亞逼」 文化,後來被簡稱為 「亞」,更是被直接翻譯成了 「ya」。「亞逼」 文化或許是當下最快被中國年輕人本土化的一種亞文化趨勢,在 「國潮」 火爆之後,可能會成為點燃下一輪時尚熱潮的媒介。
  • 民間股神林園:未來30年投醫藥賺100倍
    好買說「我們認為未來30年投資醫藥最壞的結果是100倍,100萬在我這兒放30年會有1個億。」「這個時候應該跑步進場。長期看,未來30年投資醫藥的確定性和存銀行差不多。」這是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近期在一個論壇上演講時提出的觀點。
  • 美媒:遙遠未來或上演「巨鼠星球」 老鼠將成主宰(圖)
    一名藝術家畫筆下的巨型長尾豚鼠,上新世時代的巨型齧齒動物,發現於烏拉圭。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福布斯中文網11日報導,在科幻電影《人猿星球》中,猿人成了星球的主宰者。不過科學家指出,在遙遠的未來,佔領地球可能將會是巨型老鼠。屆時,有些老鼠可能會長到和人類一樣重。  英國萊斯特大學舊石器時代生物學家簡丠拉斯維奇博士稱,隨著氣候的變化、棲息地的喪失以及盜獵所導致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現今老鼠似乎正在重新上演偉大的進化過程。
  • 現存體型最大的幾種鯨魚,同時也是體型最大的幾種動物。
    先來看一張圖感受一下鯨魚的巨大體型,跟那些史前巨獸相比也毫不遜色。小鰮鯨又稱小鬚鯨、尖嘴鯨,為小型鬚鯨的一種。體短粗,頭部較小,正面形似等腰三角形。背部與體側呈帶有淺藍色的暗灰或黑灰色,腹面白色,尾鰭腹面也呈白色,主要以蝦類及小型魚類為食。成年體長9米,最大體重13.5噸。
  • 瑞鵬集團上榜「2018未來醫療100強」:深耕寵物醫療,創新引領未來
    2018年12月18日到19日,動脈網「2018未來醫療100強」論壇在北京富力萬麗酒店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潮向ING」,共有國內外2500餘名健康醫療產業精英共赴盛會。18日,動脈網發布「2018未來醫療100強」之「中國醫療榜TOP100」等四張主榜單,還公布了年度潛力企業、年度投資機構等細分榜單。
  • 同樣是肉食性動物,貓科動物體型普遍比犬科動物大,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印象裡,自然界中的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其中貓科動物以老虎為代表,犬科動物以狼為代表,它們在各自的生態系統中都是食物鏈的頂級殺手。不知道你是否有觀察過貓科動物和犬科動物的體型,貓科動物的體型似乎要比犬科動物要大一些。
  • 全球氣候升溫導致老鼠體型越來越小?
    發表在近期出版在《科學報告》雜誌的一項最新研究分析了北美鹿鼠70年以來的生存記錄,鹿鼠是美國最常見的哺乳動物之一,也是北美博物館樣本採集和調查記錄最詳實、完整的嚙齒類動物。  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近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鹿鼠群體體型逐漸變小,但該趨勢可能與氣候或者人口密度變化無關,人口密度是城市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 未來家庭採暖的主流方式……
    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未來家庭採暖的主流——電地暖.......溫度環境符合人體散熱要求的熱環境。電地暖不僅適合於集中供熱的採暖也適用家庭獨立式採暖,並可以實現每戶自行控溫的要求。有行業人士認為在未來;電地暖採暖這種綠色環保的新能源低碳產品;將會擁有比過去十年更驚人的發展速度增長,同時也認為電地暖將成為未來的採暖主要方式。目前中國經濟的在飛速發展,大家經濟水平的遍及進步,對生活質量的需求也隨之增高。
  • 中國發現5.41億年前「非主流」生物化石(組圖)
    5.8億~5.41億年前,有一群奇特的「非主流」生物群:它們有的像一張大葉子,有的像水母,有的像蠕蟲……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埃迪卡拉生物群。過去中國一直沒有發現它們的身影。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在三峽首次發現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並發現了一個新類型:霧河管。
  • 作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有沒有天敵?
    在當下,人類已經成為所有動物的天敵了,藍鯨當然也不例外。作為地球上體型最大的動物,藍鯨有著平均28米左右的體長,150噸左右的體重,在一些人看來,這完全就是一大坨的「錢」。所以藍鯨被大肆的捕獲,鯨肉做成了各種肉製品,鯨油被提煉出來成了炸藥的合成物、香皂的潤滑油以及用作一些顏料的合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