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禽」擇「地」而棲 黃河三角洲每年吸引近600萬隻鳥類停靠
魏東 攝中新網東營9月21日電 (孫宏瑗)「良禽」擇「地」而棲,有「鳥類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選擇了適宜其生存繁殖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棲息地。上述保護區位於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總面積15.3萬公頃,以黃河口新生溼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百鳥翔遊水雲間」,21日,在廣闊的水域之中,不時可見鳥兒或從茂盛的葦草叢中飛進飛出,或在水岸閒庭信步,人們靜心行於其中,只聞鳥語娓娓、風聲陣陣。
-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出版發行
近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志》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章節體記述,卷首設彩色圖片專輯,卷末設附錄,正文共19章,40餘萬字。該志內容翔實、圖文並茂,客觀、完整、清晰地記錄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自1990年成立至2018年發展的歷史軌跡。
-
小凌河入海口越冬猛禽活躍,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添丁進口
數九寒冬,在錦州小凌河入海口到太和區建業鎮的廣袤天地裡,活躍著白尾海雕、毛腳、灰背隼、禿鷲等多種國家一、二級猛禽,它們時而翱翔天空,彰顯威猛霸氣,時而低空盤旋,尋找著自己的獵物,給冬日錦城增添了勃勃生機。近日,野保志願者在每日巡護觀察中又有新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添丁進口了。
-
黃河入海口的百鳥樂園,東營印象
黃河入海口每年的10月末到11月下旬是保護區最美、候鳥最多的季節目前,保護區內已經發現陸生動物901種,其中鳥類陸續發現了289種之多黃河口溼地成為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
-
黃河入海奏響「黃藍交響樂」600餘萬隻鳥類停靠「國際機場」
「黃河入海蘊奇觀,百鳥翔遊水雲間,紅毯迎賓畫漫捲,蘆花飛雪落九天」,是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的生動寫照。位於黃河入海口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球鳥類重要的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是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橫跨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兩條鳥類遷徙路線。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2021-01-04 17:23:28 來源: 山西法眼 舉報 連日來,一大批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永濟段
-
親情中華黃河故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圖片來源:永濟新聞連日來,一大批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永濟段,這是該市黃河溼地歷年來迎來數量最多的一次。珍稀鳥類的到來,也讓這裡成為周邊縣(市、區)攝影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瀕危珍禽,目前我國僅有1000餘只,被譽為「鳥中大熊貓」。圖片來源:永濟新聞圖片來源:永濟新聞在該市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的河灘上、田野間,成群的黑鸛體態優美、行動敏捷,或四處覓食、徜徉散步;或在溼地上空翩翩起舞、翱翔天際,歡快鳴唱、盤旋嬉戲,呈現出難得一見的鳥類群居生活美景。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又來寧夏黃河邊「造訪」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又來寧夏黃河邊「造訪」 2018-01-16 10:41: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銀川1月16日消息(記者徐升
-
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介休
11月29日,記者從介休市了解到,近日,介休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在公園保育區覓食、棲息。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性情機警,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
-
10種端莊優雅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對其保護措施作出相關規定。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並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金斑喙(huì)鳳蝶,是中國唯一的蝶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作為中國的特有珍品,被譽為「國蝶」、「蝶之驕子」。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廣西、海南等地。寄主植物是木蘭科植物。成蟲喜歡吸食一種杜鵑花科植物的花蜜。
-
「黃河精靈」鴿子魚將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來源:寧夏新聞網 日前,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通知,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被寧夏人譽為「黃河裡的精靈」的鴿子魚(學名:北方銅魚)被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
千年前滅絕動物化石_旅遊中國_中國網
千年前滅絕動物化石時間: 2011-10-10責任編輯: 大胃cici旅遊_中國網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近,科學家在多米尼加的水下洞穴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鱷魚、樹懶、蝙蝠、鳥類以及其他動物的化石。
-
60餘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做客」商城縣
據了解,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後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瀕危鳥類紅皮書和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名錄,目前全球數量大約在3500~4500隻左右,極其稀少,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秋沙鴨頭頂的長羽向後伸成雙冠狀,雄性尤為明顯,兩側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所以又稱鱗脅秋沙鴨。
-
《山東野生鳥類圖集》收集470種野生鳥類
3年多來,山東野生鳥類調研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在全省範圍內「捕捉」野生鳥類。近日,作為課題成果,470種在山東露過面的野生鳥類共同進了「影集」——《山東野生鳥類圖集》,其中,包括萊州灣的紅胸黑雁在內,有歷史資料未記載的新晉山東野生鳥35種。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11月24日,鄭州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巡護過程中,在灰鶴種群中觀測到一隻體態優美的白色大鳥。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在鄭州黃河溼地觀測到的有4種:白鶴、白頭鶴、白枕鶴和灰鶴。【來源:新華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遷徙驛站 23種冬候鳥棲息南充過冬
記者從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獲悉,最新調查顯示,嘉陵江南充段有記錄的水鳥共有92種,隸屬於7目16科,其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6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16種,水鳥種類非常豐富。「與四川盆地內其他地區相比較,嘉陵江南充段因有豐富的水鳥種類,因此具有重要的溼地保護價值。」
-
156種水鳥戀上膠州灣 丹頂鶴等每年都來過冬
7月3日,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根據《 膠州灣生態溼地保護研究》做的普查,膠州灣的動植物物種首次得到確認,其中鳥類有156種,這些鳥類中,有21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錄和國家級重點保護水鳥,灰鶴、蓑羽鶴、丹頂鶴等珍稀國家重點保護候鳥,每年都會在膠州灣內過冬。
-
鳥類活化石!國家一級瀕危動物白鶴首飛縉雲越冬
2021-01-05 10:43 |浙江新聞客戶端 |拍友 段俊利 陳盆峰 攝
-
觀黃河入海 賞萬鳥歸巢
魯網9月27日訊(記者 閆洪錦)「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我覺得最有特色的還是野生鳥類。」談起鳥類,朱工有說不完的話題,確實,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做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朱工也最有發言權。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暖溫帶保存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被稱為「鳥的天堂」,每年在這裡越冬、繁殖、棲息的鳥類達600餘萬隻,也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全球遷徙路線中,黃河三角洲佔據兩條,一個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一個是東亞到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我們處於這兩條路線的交匯處,也是交通要道。
-
動物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之鳥類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種分布:北半球溫帶、亞寒帶、寒帶地區拉丁學名:Aquila chrysaetos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易危種;列入中國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ⅡI 級 大型猛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