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

2021-01-16 丹妮說育兒

文丨丹妮說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歷來重視「孝道」,畢竟沒有父母的生養,孩子也不可能長大成人,這份恩情百世難還。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敢明目張胆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往往都會受到眾人的唾棄和譴責,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前段時間一位「不孝女」在網上宣稱「寧願養條狗,也不養父母」,卻得到了眾人的力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01「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不孝女一席話,卻獲得眾人力挺

今年53歲的王大媽膝下有一兒一女,按理說兒女雙全的她晚年生活應該很幸福,但是最近王大媽卻滿面愁容。前段時間,王大媽生病住院了,當醫生告知需要做手術並支付一大筆醫療費時,王大媽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看著巨額醫療費,王大媽只好跟兒子求助,沒想到兒子竟找各種藉口表示自己沒錢,不肯為王大媽支付醫療費。

王大媽想到女兒的條件還不錯,應該可以為自己支付醫療費,但是女兒卻表示拒絕。不僅如此,女兒在王大媽住院期間,更是連面都沒露一次。這讓王大媽心灰意冷,自己含辛茹苦養育的兩個孩子,卻一個也指望不上,生病住院了沒人出錢不說,就連女兒看都不來看一眼。當周圍的人紛紛指責王大媽的女兒不孝時,知情人卻表示,支持和理解王大媽的女兒。

原來王大媽在年輕時,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了兒子。上學時,女兒的學習成績最好,但王大媽卻以家裡太窮為由讓女兒輟學,外出打工供弟弟上學。

這些年來,女兒打工所掙得錢,除去吃喝全部寄給了家裡,沒有絲毫的怨言。真正讓女兒寒心的是在結婚時,王大媽坐地起價,要求男方支付天價彩禮。

而王大媽之所以要天價彩禮,無非是想把這筆彩禮錢留給兒子買房用。經過這件事之後,王大媽的女兒徹底動怒了,一氣之下便主動和家人劃清了界限,而且再也不給家裡寄錢了。

看到女兒那麼無情無義,王大媽心生怨恨,到處散播女兒不孝的謠言,敗壞女兒的名聲,以至於一家人的關係徹底僵化。

如今,王大媽臥病在床,在兒子不聞不問的情況下,她才想起了女兒。當她想讓女兒為她支付醫療費,並伺候她於床前時,女兒卻怎麼也不肯,甚至還說:「我就是養條狗,也不養父母!」

聽到女兒說出這樣的話,王大媽雖然很氣憤,但她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覺得自己挺對不起女兒。後來,當這件事被曝光在網絡上時,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支持王大媽女兒的做法,像這樣的父母根本就不配得到女兒的贍養,更不值得被真心對待。

02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贍養父母呢?

1、缺乏父母的陪伴

有些父母為了出去打工賺錢,往往會把孩子留在老家,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照顧,這樣一來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由於孩子一直跟著自己的祖父母生活,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陪伴,自然對父母就沒有什麼親情了。

所以,這部分孩子長大後,往往都不願意贍養父母。

2、習慣了啃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孩子越來越溺愛,孩子想要什麼父母都儘量滿足。這種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在父母的庇佑下生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等到父母年老後,這些人只會埋怨父母不能繼續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根本不會想著去贍養父母。

3、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

在一些較為偏遠的農村,有些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根深蒂固,他們普遍都把兒子當自家人看,而把女兒看作是一種籌碼。

所以,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女孩,長大後或多或少都會對父母抱有怨言,甚至有一部分人寧願斷絕關係也不願意贍養父母。

03拒絕「重男輕女」,父母應該怎樣做?

1、要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很多時候,父母的重男輕女都體現在不分辨是非上。比如有些父母在處理問題時明明是男孩的錯,可父母就要怪到女孩身上,這樣一味的偏袒,只會讓女孩受到更大的傷害。

所以無論在任何事情上,父母都要明辨是非,正確的解決,而不是因為是男孩子就是對的,而是女孩子就是錯的。

2、要相信男孩女孩一樣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進步。如今在提倡「生兒生女一樣好」的同時,父母也要明白,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應該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不要覺得男孩子一定會比女孩子好,其實女孩子在很多方面並不遜色於男孩子。

總之,「重男輕女」已成為過去式,如果父母想讓孩子長大後懂得孝順自己,就應該努力改變自己陳舊的思想,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莫要等到傷了孩子的心才來後悔。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你們覺得王大媽女兒的做法對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情願養條狗,也不養你」,不孝女轟母親出門,眾人卻說做得對
    父母含辛茹苦地將子女帶大,子女們就有義務做到父母老時贍養父母,然而有些人並不能稱之為「父母」,他們生而不養、養兒不教,今天就跟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情願養條狗,也不養你!
  • 養貓養狗,我也不養你們!「不孝女」的一席話,卻獲眾人支持
    文 |小馳說 有些孩子是本身就不孝順,但是有些孩子卻可能是被迫無奈被人掛上「不孝」名義的。這樣的子女可能乍一聽上去確實不孝順,但是仔細了解之下可能就會發現,孩子的不孝多半和父母有很大關係,尤其是父母偏心嚴重的家庭。
  • 「我寧願養條狗,都不養父母」,女子這番不孝的話卻讓人支持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後成為一個孝順,懂得感恩的人,自己一手將孩子拉扯大,孩子長大之後懂得反哺,這才是幸福美滿的結局,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不孝順不感恩的人。劉大爺和老伴兒都已經年過八旬,兩位老人體弱多病,經常吃藥住院,可周圍的鄰居卻從未見過他們的兒女,這兩位老人也經常和他們抱怨女兒不孝,白養了女兒那麼多年。後來有人和老人聊天,老人才說出自己的家事,這對老夫妻生養了三個兒女,二兒子早就出國了,而三兒子也當了兵,都不怎麼方便照顧老人,只有大女兒住在附近,條件也很好,及時不願意管他們實在是不孝。
  • 有些人寧可養一條狗,也不養父母,這個世界怎麼了?
    但是最近我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過程中,得知他的鄰居寧願養狗也不願意養父母。這位鄰居在某國企就職,薪資待遇是當地平均水平以上,而且各項福利待遇都還不錯。而且還買了房,買了車。平時不上班的時候都是喝喝下午茶,或者放長假時就出去旅遊,生活很是小資。自己養了一條狗,每個月在狗身上的花費在2000元左右。然而他卻不願意贍養自己的父母,父母生病住院,一次也沒去看過。
  • 「我就是養條狗,都不養爸媽!」不孝女一番話,卻得到網友的稱讚
    社會的倫理法則歷來都是「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畢竟父母辛苦操持一輩子養大孩子不容易,等到他們晚年沒有生計來源,這時孩子就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照顧父母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一、「我就是養條狗,都不養爸媽!」
  • 「我就算養條狗,也不養爸媽」,女兒一番扎心話,卻讓無數人支持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中國向來是一個注重孝道的國家,若是誰家出了不孝子孫,那肯定是要遭到周圍人的不屑和嘲諷,甚至在工作生活中還會影響到他的社交,影響到這個人的未來,毀掉一個人的名聲和聲譽。如果你個人不養老,那這人一定不能深交。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另外兩種不孝是哪兩種?
    在許多朝代,「孝」被用來統治世界,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則出自孔孟之口。雖然我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最不孝的事,但有多少人知道另外兩種不孝行為是什麼?隨著90後成為社會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90後父母也在催婚的路上。但由於時代觀念的不同,一些90後不僅遲遲不結婚,還懶得談戀愛。當他們的父母問他們時,他們會說:「我一個人不好嗎?
  • 大佛獲得YY功勳主播獎盃!神豪江哥家養幾百條狗幹嘛?
    大佛獲得YY功勳主播獎盃!大佛開播的時候曬出了獎盃,這個獎盃是YY官方頒發給他的,大佛拿到獎盃非常的開心,因為今年自己沒有上年度,沒有想到官方還給他頒發了獎盃?其實這個獎盃是大有來頭的,獎盃上寫著「YY功勳主播大佛 」。
  • 「寧願養狗也不養你」,孩子一句話寒了老人心,知情人直呼:活該
    「我寧願養條狗都不願養你。」日常出於情誼,對於父母尋求的幫助,梅梅都會應允,但是對於媽媽這次過分的要求,她徹底寒了心,直言:「我寧願養一條狗也不願養父母」。一句話寒了老人心,不過知情人還是表示:活該。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案例,不少人看到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雖然有兒有女,但如隱形人一般,不來探望,也不養老,直罵他們不孝順,但其實,問題並不一定出在子女身上。
  • 《我的冤家是條狗》:單身狗不如養條狗
    起初看到電影名的時候就在想是什麼奇葩電影,敢這麼脫俗又接地氣的定為電影名,冤家即死對頭,養條狗又怎麼會成為自己的對頭呢,影片開頭就講述了狗是怎麼流轉到了我們女主手裡,生活打理的一團糟的莎拉放在現在通俗的可以定義為大齡女屌絲,宅、懶、單身還很無腦,靠自己是基本沒得救了,但所幸還有人助攻
  • 《我的冤家是條狗》姐養的不是狗,是錦鯉
    文/夢見烏鴉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一部漫畫,是北條司的《天使的禮物》,故事講述一對從小青梅竹馬的死對頭
  •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
    微博熱搜有這樣一個關於家庭與孝的話題: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話題內容圍繞《忘不了餐廳》的一期節目展開,主要關注阿爾茨海默症老人。,不過問,不照顧,不傾聽……父母願意去養老院就尊重他們意願,那裡有交際圈,有專業人士。
  • 「95後」女大學生瞞著養父母,偷偷捐獎學金給武漢
    「95後」的女大學生陳素瑩,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抗擊疫情、傳遞愛與溫暖。記者見到陳素瑩時,她正在教一位老鄉使用手機二維碼。從2月2日下午開始,她每天都在老家——江西省豐城市董家鎮泉溪村的卡口做志願者工作。陳素瑩說,2月2號之前,她都還沒有這個想法,那時候因為要考證,在家複習。
  • 媽媽,我想養條狗
    鄰居說她上初中的兒子上個月對她說:「媽媽,我想養條狗。」她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她認為兒子現在不是養狗的時候,可架不住兒子的軟磨硬泡,又想到兒子天天學習挺緊的,也挺枯燥的,如果養條狗能讓他放鬆放鬆也可一試,就去寵物市場買了條兒子喜歡的小狗。只是買來後,兒子把它當作玩具一樣,高興了就跟狗狗「瘋」一陣子,其他的一概不問,全扔給他媽,他媽從此更忙了,走路比以前都放快了腳步。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底啥意思,不生娃就不孝?專家:謬誤啊
    可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卻是一句非常容易使人產生誤解的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它的意思是:不孝順有多種表現形式,但不生養後代是最嚴重的一種。不生娃就是不孝,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解釋的吧?然而,這或許與孟子的本意差之千裡。我們之所以會產生誤解,又與孔子的一句話分不開,即:「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 「只要孩子是我養大的,那就是我親生!」男子發言大氣,值得學習
    在大多數網友心中,基本離婚是唯一的選擇,畢竟士可殺不可辱,對男人來說,頭頂顏色頗為重要,誰也不願替他人養孩子。然而年輕人又站出來了,作為一貫不按常理出牌的群體,他們中不少都表現出了對非親生的寬容和忍耐,讓人嘆服。出生於1994年的王先生更是表示,只要孩子是我養大的,那無論別人怎麼說,都不影響我當親生子看待!
  • 80高齡養父母,含淚嫁收養20年的養女|母女淚裡,您感動了什麼?
    視頻裡老母親的淚,扶著迎新婚車窗難捨愛女,女兒眼含淚的不舍情……在這幸福的時刻裡,一樣讓人目不忍睹。人生短暫,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無論是美貌還是普通的顏值,都敵不過日日流逝的時光,轉不過輪迴的四季。唯真情永遠,並隨著血脈繁衍,代代相傳。
  • 「丟你進養老院,不是不養你」,本以為兒子不孝,不料或眾人支持
    而對於一些人不盡孝道的行為,也是會遭到他人輿論譴責的。就在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博主分享自己的日常,說其將自己年邁的父親送去了養老院,表示:"丟你進養老院,不是不養你"其實本來一開始看到這樣的表述,會心生憤懣其不盡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當點開整篇文章的時候,對於博主這一做法背後的真相有所了解,又會體會到感同身受,評論區眾多人表示理解和支持。
  • 十個飼養寵物的人之中,最少有七八個是不孝之人
    如今飼養寵物的人比比皆是,對於這個現象就不需要我來說了,因為隨時隨地都是可以見到的。養貓養狗,養魚養鳥之類是最為常見的,還有很多我們臆想不到的,如蛇、鼠等等。但不論是養什麼寵物,都必然要花很多的時間、精力和物質。就拿大家都最熟悉的養狗來說吧,要給它弄個「房子」吧,三天兩頭的要給它「洗個澡」,沒事還要帶它「散哈步」等等,這些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不用我多說了吧。再說,「洗澡」得買動物洗澡用的東西,天冷了還要給它買件「衣服」,出去「散步」也要根狗鏈子吧。
  • 《一條狗的使命》|帶給你幸福,就是我一生的使命
    一提到養狗,我腦子裡蹦出的第一句話就是馬薇薇在奇葩說裡曾經很火的那句話:「你沒有愛了,需要陪伴,那養條狗啊!」雖然當時看的時候,覺得很爆笑,但是後來仔細想想,這句話還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因為養狗,確實能夠很好的緩解人內心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