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話題一直都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
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養狗。買一條名貴的寵物狗,動則幾千上萬。選擇養狗的原因有很多,養狗能夠 讓我們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因為狗狗就像小孩子一樣,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它會陪伴我們。而且狗狗都很忠誠,相處的時間越長,與他們的感情越深。

我們喜歡狗,所以願意花錢去購買狗狗,撫養他們長大,這無可厚非。但是最近我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過程中,得知他的鄰居寧願養狗也不願意養父母。這位鄰居在某國企就職,薪資待遇是當地平均水平以上,而且各項福利待遇都還不錯。而且還買了房,買了車。平時不上班的時候都是喝喝下午茶,或者放長假時就出去旅遊,生活很是小資。自己養了一條狗,每個月在狗身上的花費在2000元左右。然而他卻不願意贍養自己的父母,父母生病住院,一次也沒去看過。反而會非常不耐煩,在他這位鄰居看來,自己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不需要照顧贍養父母。在一次和父母打電話的爭吵中,他惹怒了他父親,兩個人在電話裡開始爭吵。最後這位鄰居朝他父親吼道:「我就是寧願養一條狗,也不願養你們,怎麼了?」

在我看來,一般對待寵物都尚且很好的人,這類人一般都很具有愛心和耐心。按理說,對待父母也應該不會差。畢竟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送我們上學,培養我們成材。其中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錢。我們長大後,有了自己的收入,而父母隨著年齡增大,身體素質下降,正是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候。如果我們作為子女尚且做不到對父母好,那父母該有多寒心?
實話說對狗狗比對自己好,我是能理解的。因為我自己也養了寵物狗,真的都是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自己也會發自內心的開心。有了它,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衝回家去,害怕讓它在家等太久。自己雖然工資不高,但是仍然想給它最好的。我對寵物狗好,但是我同樣也對自己的父母好,我的家庭非常和睦,並且我並不認為養狗了就意味著不會對父母好。
但是這位鄰居,自己的生活條件富足,也願意花大量的金錢去養狗狗,但是為什麼在父母生病的時候卻不聞不問呢?難道是忘了誰撫養他長大了嗎?

可能會有人說,興許這位鄰居與父母之間發生了某些隔閡,所以才造成矛盾加深,才不願意贍養父母。我個人認為,生而為人,孝順父母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如果不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這個世界就沒有我們。我們就不能感受這個世界的多彩和豐富。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父母就把我們當作寶貝一樣寵愛。供我們讀書上學,即使我們長大後因為一些原因與父母發生了爭吵。但我們不可能因為這些原因,連父母的養育之恩就忘了。即使是一個陌生人,如果經常給我們做飯吃,不讓我們挨餓,我們尚且對他人感激涕零。何況是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呢?
百善孝為先,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希望大家都能夠不忘初心。
那些「寧可養一條狗,也不養父母」的人,如果你為人母為人父,你的孩子這樣對你,你會怎麼想?
各位看官你有什麼看法?
請留下寶貴意見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