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後成為一個孝順,懂得感恩的人,自己一手將孩子拉扯大,孩子長大之後懂得反哺,這才是幸福美滿的結局,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不孝順不感恩的人。
劉大爺和老伴兒都已經年過八旬,兩位老人體弱多病,經常吃藥住院,可周圍的鄰居卻從未見過他們的兒女,這兩位老人也經常和他們抱怨女兒不孝,白養了女兒那麼多年。
後來有人和老人聊天,老人才說出自己的家事,這對老夫妻生養了三個兒女,二兒子早就出國了,而三兒子也當了兵,都不怎麼方便照顧老人,只有大女兒住在附近,條件也很好,及時不願意管他們實在是不孝。
鄰居聽了就有些奇怪,既然兒子不方便,那麼大女兒怎麼也對老人不管不顧呢?這實在是太過分了,便有人找到了大女兒的家庭住址,想要幫忙"教育"一下這個不懂事的女兒。
當鄰居敲響大女兒家房門時,她正坐在餐桌前吃飯,飯菜十分精緻,這個家雖然不是太奢華,但看得出環境十分不錯,經濟條件應該也很好。
這讓鄰居更加氣憤了,指著女兒斥責道:你在這裡享福,怎麼不去照顧照顧你的老父老母,讓兩個老人可憐巴巴的自己生活?
然而大女兒聽了這句話卻立刻變了臉色,"你懂什麼?我告訴你,我寧願養條狗,都不養父母!"鄰居聽了這句話憤怒不已,第二天就找到了記者,打算曝光大女兒這種不孝的舉動,可是沒想到大女兒哭著說出了實情。
原來大女兒這麼說也是有苦衷的,上學時她一直勤奮好學,本來有機會讀大學,可是父母卻讓她放棄學業,出門打工供弟弟們讀書,她年紀那麼小就到社會上摸爬滾打,這還不算,為了拿到高額的彩禮錢供弟弟出國,將她許配給一個年過半百的男人,完全不顧及她當時的感受,那個時候她明明已經談了對象卻讓父母拆散了。
多年來父母從來不顧及她的感受,讓她吃盡了苦頭,所以才會弄成現在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大女兒的話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持,覺得確實是老人太過分了。
其實在現實中這種思想十分常見,就如同《都挺好》中姚晨出演的明玉一般,那些老人覺得女兒再好都沒什麼用,還是兒子靠得住,於是就不斷的剝削女兒貼補兒子,殊不知這樣對女兒來說多麼的不公平。
實際上養女兒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乖巧。和兒子相比,女兒會更加的乖巧,只要父母給她們足夠的關心,她們就不會有那麼多要求,更不會像兒子一樣調皮不懂事,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兒子在外面很容易招惹麻煩,可是女兒卻非常懂事,不僅會幫著父母做家務為父母分憂,還會讓父母更加放心。
壓力小。按照現在的社會現象來說,女兒給父母帶來的壓力相對來說會少一點,雖然上學和工作的情況都基本一致,可女兒嫁人時父母家只要盡心盡力就可以,疼愛女兒的就多貼補女兒一些,如果能力不足,別人也不會太過挑剔。但兒子不一樣,兒媳婦的要求那麼多,父母肯定要出錢出力,就算是這樣結婚後還有可能被兒媳嫌棄,如果父母能力比較差,那兒子的婚姻就有可能出問題。
會照顧人。養女兒的好處等到父母年邁之後就十分明顯,人歲數大了年邁總容易患病住院,而這時候陪在他們身邊的大多都是女兒來做的,兒子粗心大意,兒媳有的是不願意照顧,就算願意也不會那麼方便,哪有女兒這樣貼心。一般來說父母住院後,都要女兒跟著忙前忙後端茶倒水,一直在身邊貼身伺候,不管任何人都會覺得女兒照顧會更加貼心。
現在社會發展的如此迅速,男女平等的口號也喊了那麼多年,可悲的是依舊有人重男輕女,這種老舊思想讓很多女兒傷透了心,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一定要一視同仁,而且養女兒的好處那麼多,家長們還是不要太忽視女兒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