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草治藍藻 河水更清亮

2020-11-27 今晚報
  本報訊 (記者於天澤)隨著氣溫不斷升高,海河裡的水草進入生長高峰期。為防止斷根的水草腐爛汙染水質,本市水務部門剛剛完成對海河市區段18公裡河道的水草清理。往年這項工作都是從3月份開始,今年卻推遲了兩個月才啟動,海河管理處水管科科長胡華芬告訴記者:「這是為了藉助水草的生長抑制藍藻的爆發,現在看來效果非常好。」

  日前,記者來到津南區吉兆橋,看到橋下海河打撈隊的隊員們正在忙碌。岸邊的水草由潛水員收割,河道中間的水草則由打草船收割。與以往不同的是,潛水員們收草時不再全部收割,而是經過挑選之後將一部分水草收了上來。海河打撈隊隊長王建洲指著岸邊的水草說:「那種根部發黃的水草是沒法再生長的。這次打草我們主要處理這部分『死草』以及河面上漂浮的。那種正常生長的我們會刻意留下一部分,抑制藍藻還得靠它呢。」

  記者觀察發現,海河河水相比往年的確清亮了許多,因藍藻暴發而產生的小規模水華現象不見了。胡華芬說:「這就是水草的功勞,水體內氮、磷等富營養化物質被水草吸收了,藍藻就沒有了足夠的養分,自然就無法爆發式生長。」

  據悉,下一階段,市水務部門還將加大對海河重點河段水草及藍藻生長情況的監控力度,及時增派專業打撈船及潛水員實施後續清理,保障河道環境持續美觀。

相關焦點

  • 拱墅區的河水在不斷變清 「小蟲」吃光河中的藍藻
    在這張照片上,一個小孩子劃著一隻小船,船下的河水是那麼清澈,一眼可以看到河底長長的水草。  其實拱墅區也有這樣一條河,它叫後橫港河,是拱墅區的第一條生態示範河道。後橫港河位於祥符街道湖州街北側,兩年前,它還被富營養化困擾,如今它已基本完成整治,進入維護期,水質達到了Ⅲ類標準。
  • 治太10年,為何藍藻仍「瘋長」
    船行太湖,在不少湖灣區,可以看到綠油油的藍藻在水中漂浮。調查顯示,今年4月以來,太湖發生藍藻水華20多次,藻密度、聚集面積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個別時段的部分湖區藍藻聚集情況較為嚴重。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今年藍藻大面積聚集?
  • 太湖水草銳減帶來嚴重生態隱憂 藍藻或大爆發
    經多地長達三年的集中清除和常態化打撈,太湖水草銳減。水草大量減少,導致今年太湖蝦產量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更為嚴峻的是,少了水草這個「天敵」,太湖藍藻控制將更加不容樂觀。中科院多位湖泊生態專家表示,水草大量減少將引發生態危機,如再不採取果斷措施,明後年太湖藍藻大爆發將是大概率事件。
  • 流動性差、河水汙染成海河藍藻主要原因
    藍藻暴發不僅會使水面形成腥臭浮沫、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更嚴重的是,有些種類的藍藻還會產生毒素,甚至會造成水源地水質惡化、自來水停用。藍藻暴發性繁殖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直接後果。水體的富營養化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近年出現的藍藻暴發被普遍認為是人為富營養化造成的。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排入水體、農業面源汙染以及水產養殖等 ,都增加了水體營養負荷,也成為藍藻暴發的主因。
  • 氣溫升高水草長勢加快 濱湖提早啟動太湖水草藍藻打撈工作
    昨天上午10點30分,濱湖區蠡園街道漁港碼頭汽笛長鳴,由打撈、收割、運輸、曝氣船組成的4個方隊32條船有序駛入梅梁湖,開啟了今年太湖水草藍藻打撈、湖泛巡查工作。濱湖區擁有太湖岸線107.3公裡,每年藍藻打撈量佔全市70%以上。
  • 食藻蟲幫河道透光 河底鋪滿各色水草
    「目前杭州這幾條生態示範河,存在的汙染問題基本相同,就是河水富營養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生物治生物』來解決。相對來說,工業排汙導致的河水汙染,這個方法就不適用了。」顧朝光告訴記者,他們用來打造生態示範河的三個步驟,更適合改造因河水富營養化導致的河道黑臭。
  • 玄武湖投魚苗治藍藻 400萬尾魚會吃光玄武湖植物?
    南湖教訓  魚苗投放過多,水生植物被吃光已在打撈草魚並補種水生植物  對此次玄武湖投魚苗治藍藻的做法,家住南湖地區的陶先生產生了疑惑。為治理藍藻,南湖也曾投放了大量魚苗,結果卻是湖裡寸草不生,生態系統受到影響。400萬尾魚放進去,玄武湖是否就能恢復生態平衡呢?
  • 太湖藍藻及水草處置全面啟動 從一刀切變割半茬
    氣溫漸高,太湖水域湖泛巡查、藻情監測、藍藻及水草打撈等工作全面啟動。記者16日從無錫市藍藻辦獲悉,今年,無錫新添2條藻水運輸船和15條自動化水草打撈船,水草、藍藻打撈處置能力大大增強。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在位於無錫梅梁湖畔的閭江口,20多名藍藻打撈隊隊員緊張而有序地進行打撈作業。
  • 瀏陽河:清亮的河水邊曾有兩棵大楓樹
    瀏陽河第一道灣,河水依舊清亮,景色怡人。我在東池閒逛後,去了馬楚王朝的行宮會春園,又溜進蛻園,順道就拐進了泐潭寺。出得寺門,恍惚遇到一個穿著僧人衣裳的詩人背影掠過,準確地說,他是一位詩僧,我記得他的名字叫齊己。我追不上他的白蓮一樣飄逸而輕快的腳步,只追到如今三館一廳的音樂廳附近,望著在這裡匯入湘江的瀏水而興嘆。
  • 八年打撈藍藻近700萬噸 水草報喜:太湖水質變好
    竺山湖首現大面積水草「竺山湖今年首次出現了大面積水草,這是太湖水質變好的一個信號。」常州市武進區農業生態服務站負責人薛玲華告訴記者,「如果水質不好、採光不透的話,水草是長不出來的。去年竺山湖就已經發現有水草了,但這麼大面積還是十年來頭一次。」省太湖辦副主任張利民說,「我們希望太湖能夠逐漸從『藻型生境』過度為『草型生境』。」
  • 藍藻難除 杭州貼沙河投放水草抵禦 ( 2 / ) 2014年09月16日 11:10...
    浙江在線09月16日訊15日晚上開始,浙江在線網友「空空-123」爆料發現有環衛工人在貼沙河內種植水草驅藍藻。  據曝料人稱,河道的環衛工人在深夜就開始種植水草,為了防止水草擴散造成2次汙染,用竹籬笆做了圈養。
  • 不注意這幾點,你的池塘的藍藻就要爆發了
    養殖中的不良藻類主要有藍藻與裸甲藻,到了夏季長時間的高溫也很容易爆發藍藻,讓很多養殖戶頭疼,藍藻的池塘經常表現為抑制水草的生長,高溫期水草的生長本來就會受到抑制,加之藍藻的爆發,很容易導致水草的整個腐敗、老化甚至是死亡。
  • 武漢:南湖爆發藍藻水華 疑因一刀切式退養魚類
    圖片來源:武漢晨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餘瑾毅、通訊員馬陟、實習生劉娜)昨日,武漢南湖6500畝藍藻基本被打撈完,湖面重現。  7月中下旬開始,南湖部分湖面出現藍藻,到8月上旬藍藻面積幾乎擴大至整個湖面。這是南湖迄今為止爆發的最大面積的藍藻。  南湖漁場每天派出20多條船在湖面打撈,日清理約50噸藍藻。
  • 藍藻肆虐河面似「綠毯」 垂釣者:釣不到魚了
    對此,市河道管理處表示,該綠色物質是一種綠藻,是由於河水富營養化導致。當日上午,記者來到我市雙橋附近的河堤,遠遠望去,安陽河河面變成了綠色,整個河面似乎被鋪上了一層綠色的毯子。記者近距離觀察發現,覆蓋在河面上的為一層薄薄的綠色物質,綠色物質中間還夾雜著零星的生活垃圾和樹葉。隨著氣溫的升高,河面上散發出陣陣腥臭。
  • 秋歌清亮
    黎明的曙光漸漸撥開瓊中的晨霧,白鷺湖的那畔,鷺鳥們佇立水草與荊棘的修長身影紛紛浮現。「是誰偷去我夜的霓裳?」驚醒的鳥兒帶著一絲訝異。輕捋羽衣,漱口清露,它們一振而飛,向著椰林的遠方深處。秋歌清亮,三角梅、扶桑和龍船花,美人蕉、青葙和藿香薊……南國有無數的野花開在林下路旁。在開闊的林地之間,青草漫長,清新的朝氣中傳來幾聲牛兒哞哞的歡叫。秋歌清亮,我不用吹一支笛,在月夜思念故鄉,我願這曲秋歌,化作一段南國多情的雨,只落在白鷺湖上,別溼了釣魚人的衣衫。
  • [視頻]武漢:藍藻肆虐 魚兒死亡
    [視頻]武漢:藍藻肆虐 魚兒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5日 19:15 來源:CCTV.com 這兩天,我們一直在關注無錫藍藻汙染事件的進展,針對藍藻汙染水可能含有致癌物的傳言,無錫市有關部門表示,多次監測結果顯示,沒有發現所謂的致癌物質。另外,無錫已經打撈了藍藻6000噸,並且通過「引江濟太」調入長江水抬高了太湖水位,對稀釋藍藻起到了積極作用。不過現在,太湖藍藻大爆發還是沒有平息,在武漢市的蔡甸區,最近也出現了一起藍藻爆發,造成大約20萬斤魚死亡,原因同樣是因為排汙導致。
  • 變廢為寶 太湖藍藻又有新用途 藻泥幹化後成為發電燃料
    「人見人煩」的藍藻處置又有新招數,繼2015年製成藻粉作為生物塑料原料出口後,無錫今年首次又將藍藻實行幹化後焚燒發電。昨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以來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穩中向好,實現連續12年安全度夏。自6月底啟動的藍藻焚燒發電工程,已「消化」藻泥2萬噸,在省內探索出又一條藍藻無害化處置新路。
  • 福州動物園內湖藍藻大暴發 欲引入日本技術治藻
    2007年,太湖藍藻大暴發,整治耗費了較長時間,不少市民正是在那時認識了藍藻。2010年,福州的茶亭公園也出現藍藻;上周,福州市動物園裡的天鵝湖和涉禽湖等水域,開始出現藍藻,並迅速暴發。  園方介紹說,天鵝湖和涉禽湖兩處水域合計面積有3500多平方米。其中,涉禽湖水最深處只有1.1米,住在這兒的鳥類,所排的糞便都堆進了湖裡,水質因此富營養化。最近天氣一熱,水溫升高,給藍藻繁殖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
  • 藍藻無害化處置瓶頸被打破 藻泥幹化處理後可焚燒發電
    「人見人厭」的藍藻有了新去處,困擾無錫市多年的藻泥無害化處置瓶頸被打破。昨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穩中向好,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Ⅲ類。與往年藻泥處置不同的是,無錫市首次幹化焚燒處理藻泥2萬噸,在省內率先探索出了一條藻泥無害化處置的新路子。
  • 藍藻毒性問題調查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簡稱MC)是藍藻產生的一類天然毒素。而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被微囊藻毒素(MC)汙染的飲用水和水產品,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  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謝平博士介紹,藍藻是一類古老的、呈革蘭氏陰性的原核生物,這類生物雖然不能寄生於人類或動物而引起疾病,卻可能產生一系列毒性很強的天然毒素來危及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