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DeFi | Yield Farming激發行業增長「鯰魚效應」?

2020-11-26 金色財經

編者按:北京時間07月31日上午10:30,PeckShield 創始人蔣旭憲教授,應金色財經直播間邀請,針對近一段時間 Yield Farming 的熱潮背後的真實數據概括,做了一次系統性的直播分享,以下為直播間分享的全部內容,在此分享給大家。

----------------以下為直播間分享正文----------------

大家好,我是區塊鏈安全公司 PeckShield 創始人蔣旭憲,DAppTotal 是我們旗下的DApp 數據聚合平臺。

DAppTotal 是國內首家專注於DeFi系列產品聚合和數據分析的平臺,截止目前,平臺已經聚合了38個 DeFi 產品,包括借貸、衍生品、穩定幣、DEX 等多個分類,並且率先在業內推出了 DeFi 三駕馬車即「借貸、穩定幣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三個專題頁面,展示了專業、深入和多維度的 DeFi 數據觀察。

大家對 DeFi 感興趣的,可以訪問www.dapptotal.com具體了解一下。

我今天的分享主題也會圍繞近一段時間 Yield Farming 背後的一些數據態勢來說起。

總的來說,流通性挖礦成為行業焦點,同時也給 DeFi 行業帶來一股創新性增長勢頭。這個也是可以從 DeFi 產品的總鎖倉資產的總量反映出來。我們注意到07月25日的總鎖倉資產漲至39.1億美元高點,而DeFi項目的總市值也一度超過了70億美元,Compound、Uniswap、Balancer、Aave、Curve.Fi、yearn.finance 等項目一個個熱點輪動,承載了大家滿滿的熱情。

第一個吃螃蟹的 Compound 一越成為 DeFi 平臺的NO.1, yearn.finance 的治理代幣 YFI也被譽為 DeFi 領域的新比特幣,價格一下子就竄到了4,000美元,Uniswap 也因上億美元的日交易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甚至直逼中心化交易所的日交易規模,Curve.Fi 在最近某一天的交易額就超過了 Kraken 交易所等等。

基於鏈上的數據,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流通性挖礦和當前的 Yield Farming 模式不僅直接帶動了 DeFi 項目市值的爬升,還帶動 DeFi 市場總鎖倉資產量不斷攀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 DeFi 市場,整個數字資產市場行業欣欣向榮,大有牛市將近的樣子。

如果說如今的 DeFi 盛況完全歸功於最近的流通性挖礦和 Yield Farming ,一點也不誇張。DeFi 行業也是被視為下一次牛市到來的發動機。

那麼借貸即挖礦和 Yield Farming 的魅力究竟何在呢?為何它會有最近這麼強勁的增長力量呢?

"借貸即挖礦"模式是 Compound 在今年 06月16日推出的活動,用戶只要參與該協議的借貸,就可以獲得 Compound 的治理代幣 COMP,並用該代幣參與協議的投票治理等。

這類模式大家可能並不陌生,此前 FCoin 推出的交易即挖礦,還有眾 EOS DApp 社區推行的遊戲即挖礦,包括各類空投鎖倉挖礦等等。模式本身邏輯其實很簡單,用分發新代幣激勵的形式,吸引用戶積極參與,給平臺貢獻鎖倉量、借貸量、交易量等人氣流量,幫助產品實現運營增長。

然而,事實真的像我們想像中的那般樂觀麼?透過數據,我們確實看到了這波的強勁增長。接下來我們就展開說說,在目前 流通性挖礦和 Yield Farming 出現後,我們看到的DeFi 行業數據上反映出來的現狀。主要是三個維度:DeFi 整體行業的鎖倉量、借貸量、和用戶量。

一、總鎖倉總量(TVL)

先說總鎖倉總量(TVL)。下面的這圖展示了目前 DeFi 行業的總鎖倉總量的變化情況:

 

可以說,近半年時間以來,DeFi 行業宛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總鎖倉值先是在03月12日那天,從之前的16.9億美元高峰,直接閃崩至7.4億美元,不到之前的一半!隨後一路上漲,在借貸即挖礦模式推出後,上漲非常迅猛,07月25日漲至39.1億美元高點。我們看到 DeFi 平臺的鎖倉規模恍如做過山車一樣,半年不到就經歷了上下幾倍的波動,身處其中的業內人士都會不由發出感嘆。

單從數據來看,我們直觀感受到的就是 DeFi 市場的起伏和變動。很顯然六月中旬「借貸即挖礦」和目前的 Yield Farming 是直接的催化劑和巨大的推手。

我們又做了一個 Compound 鎖倉前後的數據對比。對比圖如下: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借貸即挖礦模式推行前後,短短一周內,Compound 的鎖倉價值就從8,398萬美元,上升至5.97億美元,一度超過了 Maker 成為新晉的 DeFi 王者,在隨後的一個月內在 COMP 挖礦的熱情退卻之後,其鎖倉價值也仍然處於高位盤整。雖然有的業內人士可能並不認可這種挖礦模式,但該模式也是確確實給 Compound 帶來的非常明顯的效果和促進作用,也給整體行業帶來了一波熱度。

不過,由於DeFi平臺間共享流動性,一開始我們還有隱憂,Compound 的增長是不是完全抽調了其他平臺的資金。如果純粹是存量資產的零和競爭,Compound 的增長是在其他平臺的犧牲基礎上,那麼該模式的本身增長是有問題的,也是不可取的。

為此,我們特意分析了在 Compound 上線借貸即挖礦的數天內,頭部 DeFi 平臺 Maker的鎖倉數量的變化。數據如下圖顯示,Maker 平臺的鎖倉數量是有回落,但僅僅是小幅回落。

 

從後面的數據增長情況看,我們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也就是說,借貸即挖礦的模式最終沒有成為 Compound 吸食其他平臺的大魚,反倒引發了鯰魚效應,帶動了行業的集體性增長。

當然這也是我們所共同期待的結果,因為各類挖礦模式,從歷史經驗來看,帶來的都是短暫的繁榮景象,甚至在之後還會帶來倒退和破壞,我們自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在DeFi 領域重演。

二、總借貸量

我們再來看一下另外一個維度的數據:總借貸量。眾所周知,大部分 DeFi 平臺做的都是平臺生意,鎖倉價值提升和目前的 Yield Farming 模式只能說大部分理財用戶的需求被激活,而平臺方獲取利潤也部分取決於貸方的用戶活躍度情況,平臺方賺取的只是存貸方之間存在的利息差。而借貸量的情況直接反應了平臺的盈利情況,這和當下大部分銀行的盈利邏輯是一致的。

我們分析了包括 Maker、Compound、Aave、和 dYdX 等多個平臺在內的的借貸數據。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從六月中旬以來,未償還貸款的資產總額一直在逐步攀升,一度觸及14億美元,而過去半年的平均水平也僅僅不到2億美元。不難看出,在貸資產確實水漲船高。這勢必會讓當下的 DeFi 平臺方都能有不錯的利潤收入,有助於 DeFi 行業的健康穩健發展。

我們也對總借貸量做了更加細粒度的分析,包括各大平臺的未償還貸款資產、抵押率、和資產清算情況。通過對未償還貸款資產的分析發現,我們可以發現目前的在貸資產主要是來自哪幾個主流 DeFi 平臺,等於可以分析看出各個 DeFi 平臺的運營情況。

關於未償還貸款資產,我們分析了 Compound、Maker、Aave、和 dYdX。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我們發現在貸資產中有73.85%的資產來自 Compound,19.2%的資產來自Maker,5.6%的資產來自 Aave。很顯然,就近一段時間來看,受益最大的主要還是Compound 平臺。

我們也分析了這幾個平臺 的資產抵押率。結果如下圖所示:

我們發現,近一段時間這些平臺的資產抵押率也確實在下降。這一方面反映出用戶會覺得目前的行情不錯,也更加願意承擔更多的風險。同時這也意味著一旦有較大幅度的抵押資產的價格浮動,會給各 DeFi 平臺的穩定性帶來挑戰。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類似於312那樣的黑天鵝事件再次出現的話,對整個 DeFi 行業的打擊將會是巨大的。

帶著這方面的顧慮,我們又分析了幾個平臺上面的資產清算情況。結果如下圖所示:自312那次暴跌引發大規模的 DeFi 平臺上面的資產清算以來,近幾個月,DeFi 平臺上每月存在的清算資產在逐月減少。312那天行情暴跌下,一天時間僅 ETH 就被清算超3,700萬美元,而最近一個月 ETH 被清算資產僅2.2萬美元。DeFi 被清算資產越少意味著整體借貸市場的形勢越趨於穩定。 

這裡還需再次提醒的是,資產抵押率的下降也意味著風險的提升。假設一旦再遭遇今年312這樣的行情閃崩,會造成更加嚴重的資產清算,這或許會讓 DeFi 行業再度陷入危機。

三、總用戶量

最後一個指標是總用戶量。前不久,有不少分析文章稱,此次 DeFi 熱潮主要是業內巨鯨和行業大戶在玩,高昂的交易 GAS 手續費把大部分人擋在了門外,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看下 DeFi 流通性挖礦以來的用戶增長情況。通過用戶增長圖,我們確實看到受DeFi 挖礦模式的影響,DeFi 平臺的活躍用戶量有增長的趨勢,但增長的勢頭並不明顯。

 

截至07月28日,我們統計的 DeFi 市場的累計用戶總量大致為24.5萬人,而在借貸即挖礦模式推廣之前用戶總量為24.1萬人,近一個月 DeFi 用戶僅增加了4千人。這樣的數據增長可能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但事實正是如此,我們注意到主要的用戶增長還是Compound,大部分平臺人氣都是存量用戶推動的。

當然,這和目前 DeFi 產品和協議存在的使用門檻有直接關係,大部分普通用戶還是會覺得參與的門檻太高,就僅僅是薅羊毛而言,也只有那些手握雄厚資金的大戶才玩得轉,大部分普通人投資的本就少,微薄的薅羊毛收入都沒辦法衝抵目前相對高昂的交易手續費。

所以媒體上也出現一種聲音說,本次借貸挖礦造成的 DeFi 熱,只是巨鯨羊毛黨們的狂歡,對行業的增長意義並不大。為了分析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專門分析了Compound 的挖礦用戶的畫像。

如上圖 所示,在 Compound 借貸即挖礦模式推出後不久,大約1-2周左右的時間,我們對其參與挖礦者的用戶畫像做了個分析,發現大部分用戶在挖到 COMP 不久後基本都轉到 Uniswap 或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了套現。足以說明參與借貸挖礦的頭部用戶大部分是以薅羊毛為目的的大戶為主。

但僅憑這一點,我們完全沒必要持有悲觀的論調。需要認識到的是,任何行業起初的蓬勃發展很大可能是由一些早期看到利益的羊毛黨驅動的,他們可能給不了平臺太多實質性的增長,但卻有助於點燃行業初期的星星之火和提高人氣,為行業後續的發展積蓄力量。

相關焦點

  • 何為鯰魚效應
    該船長嚴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後,人們打開他的魚槽,才發現只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己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 期待新職業技能標準釋放更多「鯰魚效應」
    在此語境下,國家及時開發制定新職業技能標準,有助於讓新職業在提升勞動者素質、促進相關產業升級、行業發展等方面釋放出更多的「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之一是更好促進就業與再就業。當前,我國就業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求與勞動力總量過大、素質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必須健全面向新職業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切實提升勞動者素質。
  • 關注國產動漫生命力 業內人士期望「鯰魚效應」
    在動漫節採訪,遇上了一對遊客父子,孩子在上幼兒園,父親說,他每天都和孩子一起《海綿寶寶》,而讓記者感到驚奇的是,不但孩子,這位父親也能清楚地記得片中許多精彩的情節,可對於孩子看的其他國產動畫片,這位父親就沒這麼多耐心了,他認為很多片子實在是太低齡化了。
  • 4個新職業技能標準首次頒布 期待釋放更多「鯰魚效應」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期待新職業技能標準釋放更多「鯰魚效應」張智全人社部近期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先後頒布了20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供應鏈管理師、電子競技運營師和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4個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系首次頒布。
  • 幣安是否就是「鯰魚效應」中那條殺傷力最大的「魚」?
    2017年底國家一紙令下震動了整個幣圈,所有交易所的國內業務全部關停,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無數交易所關停,比特幣中國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這是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黑色星期二」,整個行業都被暗無天日的烏雲籠罩著。而在此時幣安似乎沒受到過多的影響,因為敏感的嗅覺,幣安早早地做好了規避風險的準備。
  • 成功人士必知的兩大心理效應:泡菜效應,鯰魚效應
    楚王請晏子喝酒,兩個人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綁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問公差這是什麼人,公差說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楚王轉而看向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擅長偷東西嗎?」晏子從座位上起身,然後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
  • 「黃河時評」新職業技能標準將釋放「鯰魚效應」
    【黃河時評】新職業技能標準將釋放「鯰魚效應」張智全人社部近期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先後頒布了20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供應鏈管理師、電子競技運營師和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4個新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系首次頒布。
  • 「森財之道」直降16萬的特斯拉,將帶來哪些鯰魚效應?
    01 特斯拉有望帶來「鯰魚效應」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中國市場共有超15款電動SUV推出市場,競爭格局激烈程度將陡然躍升。在此情況下,定位於高端智能化電動SUV的特斯拉國產Model Y有望在兩個方面帶來鯰魚效應:首先,從替代高端SUV燃油車的角度來看,選擇BBA中同級別的寶馬X3、奔馳GLC和奧迪Q5進行對比,可以得到兩個結論:1)降價後,Model Y相較於以上三款車價格更具有競爭性。
  • 踩在defi風口的三隻豬,聊聊預言機,Uniswap和保險NXM
    本文來源於力場作者:幣說這陣子defi火,很多幣莫名其妙一頓暴漲。漲的心服口服,覺得這事兒成了,小牛確認無疑。昨晚,剛好聽了一個講龐氏的音頻,說龐氏為什麼搞金融,因為金融的確來錢快。這個用在鏈圈幣圈合適不過,甚至可以某種程度解釋為什麼以太坊成,為什麼eos卻萎了。以太坊自打1co開始,就為金融服務。
  • 「後進者」錦鯉財商,行業創新的鯰魚
    大量用戶的湧入,必然加速行業的升級優化,而以錦鯉財商為代表的「後進者」正推動者財商教育進入2.0時代。財商教育的需求,始於人們對財富不自由的焦慮,金融產品結構的日趨複雜則加大了這一焦慮。「去剛兌」逐步完成,「投資有風險」不再是一句套話,如何選擇安全的投資理財產品,如何科學的投資理財,成為每一個「有收入群體」應對通脹、謀求財富增長的重要路徑。而這,需要專業的財商知識。
  • 數說IGG(00799)為代表的遊戲行業公司護城河
    公司 數說IGG(00799)為代表的遊戲行業公司護城河 2019年1月14日 14:55:05 雪球 本文來自 雪球,作者為albert_tey
  • 深度解析「鯰魚效應」對中國股市的限制和影響!
    隨後的走勢是江南高纖在4月16日晉級六板失敗,但是此時短線氛圍已經非常濃厚,賺錢效應也在市場中瀰漫開來,所以他的止步對市場沒有帶來負面影響,取而代之的是以嶺藥業扛起龍頭大旗,繼續帶領市場前行。2.行情主升4月17日以嶺藥業晉級五板失敗,但是此時國電南自作為跟風小弟,並未受到龍頭下殺的恐嚇,而是選擇卡位以嶺藥業市場新龍,繼續把市場推向高潮,國電南自最終達到7板高度,同時帶動了各板塊輪流上漲,此時賺錢效應也達到了頂點,此時參與市場的投資者也都從中分得一杯羹,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裡也會不自覺地回想起那段大口吃肉的日子。
  • 不好意思,傳媒娛樂行業真的沒有「口紅效應」
    然而,這個觀點被現實無情地否定了——2019年1-10月,全國電影票房同比僅增長6%,這還是在有《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4》《哪吒》等神作加持的情況下;同期全國遊戲市場也只有個位數增長,其中手遊市場同比增長可能略超10%,但是絕大部分增長被騰訊拿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口紅效應」失效了嗎?事實上,「口紅效應」從來就沒有存在過——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
  • 2021年山東省公務員申論寫作分論點論證之原理效應分析法
    基本思路:分論點+解釋原理效應+聯繫原理效應分析觀點+結論或對策【示例】實現創新發展,激活創新人才是關鍵。沙丁魚捕撈後如果沒有刺激和活動,就會很快地死去,漁民為了不使魚在途中死去,在魚艙裡放幾條鯰魚,使大量的沙丁魚在緊張中不斷地遊動,其結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魚因窒息而死亡,而且還能保證它們一條條活蹦亂跳地抵達港口。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技巧:寫作分論點論證之原理效應分析法
    基本思路:分論點+解釋原理效應+聯繫原理效應分析觀點+結論或對策【示例】實現創新發展,激活創新人才是關鍵。沙丁魚捕撈後如果沒有刺激和活動,就會很快地死去,漁民為了不使魚在途中死去,在魚艙裡放幾條鯰魚,使大量的沙丁魚在緊張中不斷地遊動,其結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魚因窒息而死亡,而且還能保證它們一條條活蹦亂跳地抵達港口。
  • AC吐槽:不建議成為DeFi開發者|鏈捕手
    開發者一直都是DeFi行業中流砥柱般的角色,他們憑藉自己的創造性為行業帶來眾多優秀產品,其中Andre Cronje(AC)堪稱DeFi行業最受矚目的開發者,yearn.finance 、Keep3r、Deriswap等眾多DeFi項目皆出自他手。
  • 27萬的特斯拉:當鯰魚變成鯊魚
    年輕的漁夫便去詢問這位老漁民是如何做到的,老人也毫不隱瞞,說自己是在其中混入了幾條鯰魚。年輕人大驚失色,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放鯰魚進去,不是狼入羊群嗎?老人卻徐徐解釋道:鯰魚在沙丁魚群中橫衝直撞,沙丁魚出於求生本能四處逃竄,魚群活躍了起來,便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 讓你徹底明白yield語法糖的用法和原理及在C 函數式編程中的作用
    如果大家讀過dapper源碼,你會發現這內部有很多方法都用到了yield關鍵詞,那yield到底是用來幹嘛的,能不能拿掉,拿掉與不拿掉有多大的差別,首先上一段dapper中精簡後的Query方法,先讓大家眼見為實。
  • 火幣生態鏈Heco:2021年的DeFi鯰魚
    2021年,火幣生態鏈Heco就像一條鯰魚,打破了公鏈格局,攪動著DeFi行業,引領起DeFi與CeFi領域的開年大戲。火幣入局2020年夏天註定是區塊鏈歷史上最難忘的一個夏天:DeFi生態集中爆發。Compound、Aave、Uniswap等輪番登場。
  • 管理學十大著名「效應」
    1、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管理啟示今天的企業,其命運同樣受「蝴蝶效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