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11月是南飛候鳥過境北京的高峰期。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溼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白骨頂、鷸鳥、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隨著北方氣溫的逐漸降低,一些「老朋友們」又拖家帶口來泰州過冬了。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毛裡湖溼地修復成效明顯 上萬隻冬候鳥前來過冬
近日,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上萬隻過冬候鳥。開闊的水域,良好的水質,寬闊多樣的生物環境,為遷徙候鳥提供了休憩覓食的場所。毛裡湖是我省最大的溪水湖,湖內及周邊地區有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及魚類資源,草本植物40多種,鳥類
-
不是所有老人都能成為「到南方過冬的候鳥」
據《燕趙都市報》報導,進入11月後,最強冷空氣「到貨」,河北地區大批「候鳥老人」也開始打包行囊,準備飛赴溫暖的南方過冬。每年11月南下,次年三四月份再返回家鄉,這種候鳥式過冬方式近年來漸漸流行。來自攜程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以來,在全國十大候鳥式過冬客源地中,石家莊排名第六。
-
10多種越冬候鳥來杭 你遇見了嗎?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 入冬以來,杭州迎來了一批又一批「老朋友」——千裡迢迢從北方飛來杭州越冬的候鳥。除了大雁,還有像白骨頂、綠翅鴨、斑嘴鴨等平時難得一見的鳥兒,現在在杭州都可以看到。 據市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點觀察,目前已有10多種越冬候鳥來杭,這些「客人」中,有普通鸕鷀、織女銀鷗、鴛鴦、普通秋沙鴨、白骨頂、綠翅鴨、斑嘴鴨、燕雀、鴝姬鶲和紅脅藍尾鴝。 杭州的最佳觀鳥地在哪兒呢?首先推薦西溪溼地。西溪溼地是鳥類最豐富的地點之一,這兒的鳥主要為溼地鳥類、林地鳥類和曠野鳥類,品種比較多,常年可見的鳥類有120多種。
-
大批候鳥到內蒙古烏拉特草原過冬
寒冬時節,大批鴻雁、赤麻鴨等候鳥到內蒙古烏拉特草原棲息過冬,讓寒冷靜默的草原增添生機。連日來,成群結隊的鴻雁在烏拉特中旗新忽熱蘇木查幹敖包牧場棲息、覓食,時而低空盤旋,時而展翅飛翔,此起彼伏的鳥鳴聲分外動聽。
-
高清組圖:「鳥中大熊貓」黑鸛戀上冬季南寧
南寧積極開展溼地保護工作,使溼地公園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野生鳥類數量日漸增多,頻現黑鸛、綠翅鴨、鳳頭麥雞、銀鷗、紅嘴鷗、慄樹鴨等珍禽的身影。它們在南寧短暫停留歇息,嬉戲覓食,使冬日的南寧充滿生機。 南寧市鳥類資源非常豐富,據統計有470多種,其中飛臨南寧過冬的超過250種,包括很多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也包括一些罕見的鳥類。
-
上萬隻候鳥來津市毛裡湖過冬
常德全媒訊(記者 孫露 )近日,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近萬隻過冬候鳥。開闊的水域,良好的水質,寬闊多樣的生物環境,為候鳥提供了休憩覓食的場所。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宣傳教育股股長鄧煥凡:我們將切實做好溼地保護工作,為前來過冬的候鳥提供有力保障
-
為候鳥在成都平原過冬營造良好的「朋友圈」
春夏時節,川內的水鳥會飛向川西高原以及更遠的地方去繁殖後代,秋冬天則會陸續返回成都平原過冬。隨著近些年成都平原生態環境持續提升,來成都平原過冬的水鳥數量和種類越來越多。(1月11日《成都商報》)<br><br> 眾所周知,每年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候鳥就開始翩翩南飛。
-
中國知名鳥類專家、攝影家、媒體記者齊聚東古湖溼地,實地探訪棲息過冬小天鵝
11月19日,中國人與生物圈專家委員會委員、鳥類專家周海翔夫婦,攝影家馮景智夫婦,湖南環保志願者,武漢大學博士,人民日報、湖南日報、嶽陽電視臺、汨羅融媒體記者齊聚我區東古湖溼地,實地探訪棲息過冬小天鵝。區委副書記、區長萬東,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彭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韓德輝參加。
-
遷徙驛站 23種冬候鳥棲息南充過冬
嘉陵江上翩翩起舞的水鳥據介紹,根據水鳥居留類型,我市目前的水鳥可分為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留鳥4種,除了常年生活於嘉陵江南充段的小鸊鸊、白鷺、蒼鷺和長嘴劍鸊4種留鳥外,在夏季的嘉陵江可以看到池鷺、夜鷺、普通燕鸊等14種,每年初春,夏候鳥從南方遷來,在南充嘉陵江流域繁殖,9月份開始原路返回。
-
南湖秋天的第一批候鳥
入秋之後,北方有些地區已經棉襖加身,可是我們南寧依然氣候宜人,再加上優美的環境,良好的生態系統,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大批候鳥飛來過冬,那金秋時節,咱們南湖也迎來了第一批候鳥——須浮鷗。 觀鳥愛好者 吳思謙它就是候鳥,它在這邊屬於冬候鳥,或者是旅鳥,甚至如果這裡環境合適的話有可能在這裡越冬。之前也見過好多次了,其實在南寧的其他的一些水庫或者是魚塘都會見到,反正它是陸陸續續來,有時候來了一兩隻,有時候就來一下就走,然後再來再走這樣子,所以沒有什麼很特定的規律。
-
候鳥紛到臺北動物園過冬 黑天鵝「霸氣」趕雁鴨
候鳥紛到臺北動物園過冬 黑天鵝「霸氣」趕雁鴨 2016-01-07 10:40: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園內的水鳥池是許多冬季候鳥的休息站,因固定班底的黑天鵝已到繁殖季節,會驅趕覓食的雁鴨。
-
春天到了,在南方過冬的候鳥即將歸來,這幾種常見的候鳥你認識嗎
候鳥隨季節變化周期性的遷徙,它們一共有兩個家,一個是繁殖的家、一個是過冬的家。現在春天到了,它們即將來臨。候鳥總是如約而至,不妄人們的期待,是誠實守信的象徵。這幾種常見的候鳥,你都見過嗎?家燕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候鳥,每到春夏季節,小燕子就會從南方歸來,在屋簷下建造自己的新家,準備繁衍後代。家燕在農村最為常見,它們總是餓著肚子給孩子帶回吃的,總是用自己微弱的翅膀保護剛剛出世的孩子。杜鵑鳥長得非常漂亮,但是它們有一個十分不好的缺點,那就是它們總是搶奪其他鳥類的巢穴,還把自己的鳥蛋生在別的鳥窩裡,讓其他的鳥類孵化、餵養。
-
候鳥增多猛禽也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候鳥數量的不斷增加,以鳥類為食的猛禽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泰州猛禽家族種類眾多,近年來有觀察記錄的猛禽種類共有4科近20種。短耳鴞、斑頭鵂鶹、紅隼等猛禽在泰州比較常見,它們都是留鳥,一年四季可以看到。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
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 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候鳥」秘聞——告訴你一個不知道的「候鳥」群體生活。
中國社會,從改革開放開始後,不知何年何月,逐漸形成了一種「候鳥」生活群體,從地域分布來說,絕大多數來自長江以北。他們首選地是冬天氣候比較溫暖的海南、廣東沿海地區及廣西北海等沿海城市。目前,已經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候鳥」經濟模式,對部分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海南省為例,現如今「候鳥」們的生活狀況,超過了你的想像範圍。
-
五象嶺森林公園生活著270多種鳥類,青秀湖公園也有70多種……南寧...
4月24日-5月3日,2020年全球城市自然挑戰賽在南寧啟動,眾多家長和孩子通過尋找、記錄身邊的野生動植物,和全球200多個城市共同PK,以實際行動保護城市自然。蔡小弦攝「有人記錄過,這裡鳥的種類達70多種,平時能看到30-40種。」觀鳥愛好者告訴記者,青秀湖公園常見鳥類有夜鷺、白鷺等,隨著遷徙季節的來臨,這裡可能會迎來更多的鳥類。當天晚上,在南寧五象嶺森林公園,網友的直播鏡頭裡出現了多種兩棲爬行動物。
-
近300種鳥遷徙途中滄州歇個腳,還有30多種鳥在這裡過冬
據介紹,今年9月份以來,我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已經救助了20多隻鳥。這些鳥都是在遷徙過程中因病或因傷掉隊的。它們恢復健康後,會被放歸自然。孟德榮介紹,因滄州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等,大約有300多種鳥遷徙期間來到滄州,其中有30多種鳥在這裡過冬。滄州是鳥類遷徙的咽喉要塞孟德榮介紹,滄州是鳥類南北遷徙的咽喉要塞。
-
行攝候鳥求偶的春天 推薦4個拍鳥好去處
春季,是一大批候鳥交配繁衍的季節,如果不是呆在過冬地度過最後幾天悠閒的時光,那它們就已經飛回了自己的「愛情聖地」,在那裡築巢、求偶。這時節不僅能拍到鳥兒休憩的靜美,在有的地方還能拍到候鳥辛勤築巢、求偶交配的生動畫面。看看筆者的推薦,扛起大炮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