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秋:4次假扮夫妻,2任真丈夫均成烈士,2女兒都嫁毛主席兒子

2021-01-10 人間話666

1959年秋,邵華考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邵華應該感謝毛澤東。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邵華隨著姐姐劉思齊和姐夫毛岸英去中南海看望毛澤東。毛澤東與劉思齊、毛岸英聊起學習上的事情。小小的邵華突然對毛澤東說:「毛伯伯,我也要上學。」

毛澤東看著邵華,深情地說:「好嘛,你願意上學,我來幫你。」憑著毛澤東的介紹信,邵華進了中央直屬機關辦的育英小學。10年後,她跨進了北京大學的大門。

然而1960年,毛澤東卻讓邵華從北京大學轉學到大連師範學院。毛澤東作出這一決定,事先徵求了邵華本人和邵華母親張文秋的意見。

事情的起因是毛澤東的二兒子毛岸青在大連療養治病。毛岸青給邵華的情書,一封一封從大連寄到了北京。收到信,邵華臉紅了,心動了。她的姐姐劉思齊嫁給了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她要嫁給毛岸青,做好了準備嗎?

毛澤東疼愛毛岸英,同樣疼愛毛岸青;喜歡劉思齊,同樣喜歡邵華。意識到毛岸青和邵華心曲相通,毛澤東決定採取一點積極措施。

於是,邵華來到了毛岸青身邊。很快,毛澤東收到了毛岸青和邵華聯名打來的報告,兩人要求在大連結婚。

毛岸青和邵華結婚照

「孩子們的結婚報告,我已批准。可是沒有你的同意,還是搞不成嘍。」毛澤東請來張文秋,幽默地對她說:「你要是不同意,我們是老親家。你若是贊同,我們是老親家加新親家,成為雙親家了。」

張文秋心想,毛澤東永遠是這樣大氣,這樣幽默,坦坦蕩蕩,瀟瀟灑灑,叫人欣然與之交往。她回想起1927年,才第二次見到毛澤東時,毛澤東就和她開玩笑說過:「你不是挺喜歡我的兒子麼,你要生了女伢呀,我們就對親家!」

沒想到,毛澤東一句話,張文秋2個女兒都嫁進了毛家,成了毛澤東的兒媳婦。

當時,張文秋剛剛結婚,女兒還不知在哪裡,毛澤東為何急於給兒子訂「娃娃親」。也許,從張文秋身上,毛澤東已經可以看到,她的女兒,肯定錯不了!

本期文章,筆者同您一起了解毛澤東「雙兒女親家」張文秋的故事。張文秋出生於1903年12月,逝世於2002年7月。歷經百年歲月的世紀老人,幾乎經歷了中國革命的全過程,有著跌宕傳奇的一生。

張文秋

張文秋出生於湖北省京山縣孫橋鎮青樹嶺村張家灣一個大戶人家。祖父張玉亭做過安徽、河南兩省巡閱使和湖南、湖北兩省巡閱使,是經過了鹹豐、同治、光緒三個朝代的「三朝元老」。

父親張楠不喜仕途,借著張玉亭留下的財富,過起了富足的田園生活。

張文秋不可能走祖父的大官大貴之路,也不會走父親自得其樂的村野之路。她要走的,是一條求學報國之路。

1919年,張文秋正式考入了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即武昌女師,遇見了2位恩師,董必武和陳潭秋。2位老師都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他們在湖北創建了學習馬列主義小組。張文秋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開始了解和信仰共產主義,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1919年5月14日,武漢三鎮成千上萬的大專院校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集會,聲援因反對巴黎和約籤字而遭反動政府鎮壓的北京愛國學生。

五四運動

張文秋加入到集會隊伍,這是她初次參加革命行動。從此,張文秋立下了「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的志向,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為行動準則。

革命意味著尖銳的鬥爭。蓬勃發展的學生運動,遭到了保守派校長王式玉的強烈抵制與扼殺。張文秋積極參與與王式玉的鬥爭,被推舉為學生代表,和教育局談判。

結果是,教育局不得不免去王式玉的校長職務。

初試鋒芒後,張文秋越來越成熟。1923年,她被舉薦到武漢學生聯合會,擔任女師學校聯合會分會副主任兼武漢工團聯合分會副主任。

1925年夏,在武昌女師畢業的張文秋被留校工作,同時受黨組織委派,開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成為一名職業革命者。

受湖北省委派遣,1926年12月,張文秋回到故鄉京山,發動領導工農革命運動。

張文秋把孫家橋的老屋交公,給工會和婦女協會辦公。新的京山縣委誕生了,並向全縣人民提出了革命口號:打倒土豪劣紳,剷除貪官汙吏,反對一切封建制度。

革命鬥爭如火如荼,愛情卻也不期而至。

1927年1月,24歲的張文秋受黨組織指派,到武漢購買槍枝彈藥。

在武漢,張文秋順便聽了一場關於政治形勢的演講。演講人是北伐軍第十一政治部宣傳隊總教官劉謙初。他演講時激情昂揚,口若懸河。

劉謙初

劉謙初給張文秋的印象,還有身材偉岸,相貌英俊,風度翩翩。而端莊秀美的張文秋,也讓劉謙初欣喜不已。兩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互生情愫,雙雙墜入愛河。

1927年4月26日,張文秋和劉謙初在武漢舉辦了婚禮。這是張文秋的第1次婚姻,劉謙初是她的第1任丈夫。

婚後第2天,張文秋作為京山縣黨代表,參加了黨的「五大」會議。見到毛澤東,張文秋告知毛澤東,她和劉謙初剛剛結婚。

毛澤東開玩笑說:「你不是挺喜歡我的兒子麼,你要生了女伢呀,我們就對親家!」

張文秋被毛澤東突然的笑話給說愣住了,不過內心挺滋潤的。

可這滋潤很快被殘酷的現實打破了。新婚才3天,4月29日下午,劉謙初便向妻子張文秋告別:「軍情緊急,刻不容緩,我馬上就要隨軍北伐,逐鹿中原。你也即將回京山投入戰鬥,讓我們勿為新婚戀,努力事戎行吧。」

丈夫遠去,張文秋帶著購買到的槍枝彈藥回到京山。有了槍彈,革命形勢更加熱火朝天。

然而隨著國共決裂,形勢急轉直下。湖北省委指示京山縣委,迅速分散,立即隱蔽,埋好槍枝,轉入地下,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接到指令後,張文秋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省委精神,部署隱蔽計劃。可是國民黨反動派也在搶時間,他們用一個團的兵力將京山縣城四面圍住,各個城門都有重兵把守。

情勢緊急,張文秋帶著省委特派員呂醒他,先是藏進了姐夫家一堵夾壁的暗室內,躲了3天3夜,躲過了敵人挨門逐戶的大搜查。

為了抓到張文秋,敵人也是不惜血本。他們懸賞1000大洋,緝拿張文秋的首級。各處城門都通宵戒嚴,只準往裡進人,不準活人往外出。凡有嫌疑者,一律格殺勿論。

張文秋

死屍越來越多,敵人擔心屍體腐爛引發人瘟,網開一面允許城內人把屍體運出城掩埋。張文秋靈機一動,說:「我們何不來個金蟬脫殼之計,借屍還魂。」

烈日炎炎,張文秋躺進悶熱的棺材內,被幾個披麻戴孝的人送出了城。第二天如法炮製,呂醒他也脫險出城。

脫險後,張文秋和呂醒他到河南駐馬店,投身於秋收暴動。暴動成功後,張文秋隨著當地的工農武裝隊伍,開始了她的職業戎馬生涯。

1928年夏天,湖北省委通知,將這支工農武裝交給當地蘇維埃政府。張文秋到湖北省委報到。組織上安排她和省委秘書長劉先源假扮夫妻,以利於開展白色恐怖中的地下鬥爭。這是張文秋第1次和同志假扮夫妻。

張文秋說:「我一直是做公開的群眾工作的,現在讓我搞地下工作,還要裝成太太,恐怕適應不了。」「而且我已經結婚,有了愛人。」

組織上說,讓你裝太太,是為了對付敵人。沒有家庭的名義,租不到房子。你結過婚,才適合裝太太。你們對外是夫妻,一定要裝得像,不能讓人看出破綻,對內還是同志關係。

工作需要大於天。張文秋毅然說:「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白天,劉先源和張文秋是一對「夫妻」。晚上,劉先源睡地鋪,張文秋睡床上。

年底,湖北省委機關遭敵破壞,張文秋隻身赴上海找到黨中央,匯報湖北革命情況。為了張文秋的人生安全,周恩來將她留在上海工作。

周恩來

革命也不能不要愛人。張文秋一邊工作,一邊向中央寫報告,打聽丈夫劉謙初的消息。

還沒得到丈夫的消息,張文秋卻得到了自己工作要調動的消息。周恩來親自找她談話:「你先安心到山東工作吧,劉謙初是山東人,也許山東省委會知道他的下落。」

事後,張文秋才知道周恩來給她賣了一個善意的關子。當她化名陳孟君到山東任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時,才知道劉謙初已化名黃伯襄任山東省委書記兼宣傳部長。

夫妻別後重逢,激動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以為從此幸福長久。可惜後來因有人叛變,張文秋和劉謙初雙雙被捕。

張文秋是帶著懷孕的身體走進監獄的。1930年1月,過了半年牢獄生活的張文秋,經組織解救,刑滿出獄。但是丈夫劉謙初沒能走出監獄。

隔著監獄的鐵柵欄,張文秋探望了丈夫,讓丈夫給還未出世的孩子取個名字。劉謙初說,無論男女,都叫「思齊」,寓意時時記得齊魯之地的山東。

離別丈夫,張文秋回到中央。張文秋的心裡,還是百般煎熬。她和劉謙初結婚3年,實際團聚的時間只有可憐的3個月。而且劉謙初還在獄中,生死難料。

幸好來了一個女兒。1930年3月2日,劉思齊出生了。劉思齊7歲多時,被毛澤東認作乾女兒。

毛澤東、毛岸英、劉思齊、李訥

女兒來了,爸爸該來看看女兒。真爸爸沒來,「假爸爸」來了。1930年4月,張文秋被分配到中華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籌備處工作,並要和秘書長林育南假扮夫妻。這是張文秋第2次和同志假扮夫妻。

由於這次中華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召開的一次特別會議,大會保密和安全制度十分嚴格,不但「假爸爸」看不了女兒,而且親媽媽也看不了女兒。張文秋把滿月不久的小思齊託付給朋友照管。

一天,朋友驚慌失措地跑來找張文秋,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壞了!思齊高燒39度7,進了醫院,大夫檢查說是急性肺炎,需要打盤尼西林,需要住院!」

張文秋嚇得眼淚直往外流,準備跟隨朋友走出門。剛跨出一步,張文秋心裡猛然炸了一下,她停住了腳步。

籌備處有鐵的紀律:張文秋要出去,必須林育南批准。而此時林育南正在另一個秘密機關主持工作。張文秋不能擅自出門,如若不然,萬一出現差錯,都可能對黨組織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林育南

張文秋哭著對朋友說:「此刻我不能離開,須臾不能離開。你罵我吧,叫孩子也恨我吧!」說完,張文秋痛哭失聲。

女兒劉思齊的小生命被朋友竭盡全力保住了。而丈夫劉謙初正值壯年的生命卻沒保住,他到底沒有逃脫敵人的魔爪,於1931年4月5日被敵人槍決了,時年才34歲。

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張文秋眼前一黑,暈倒在地。

可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張文秋只能把喪夫之痛,化作更大的革命力量,全身心投入到新的革命工作中去。

張文秋調到了周恩來領導下的中央軍委聯絡處,後轉到共產國際遠東四局。遠東四局的工作主要是搜集各地國民黨上層軍政動向和社會情況,整理後傳到莫斯科,讓共產國際作為參考依據制訂政策。

在這裡,張文秋要與德籍華人吳照高組建「家庭」。這是張文秋第3次和同志假扮夫妻。

張文秋沒想到,因為一時疏忽,她被「假丈夫」狠狠批評了一次。

那天,街上有人結隊遊行。正好手頭沒事,張文秋見沒有別人,就悄悄到門口街邊看熱鬧。

吳照高發現後,劈頭蓋臉問張文秋:「你幹什麼去了?去到哪裡?多長時間?見到什麼人?碰到熟人沒有?說過什麼沒有?」

張文秋明白吳照高批評自己是有道理的,因為一旦黨組織機關暴露出去,後果會十分嚴重,便低頭承認了錯誤。

知錯能改,還是好同志。後來張文秋連續幾次,都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務。有一次,張文秋去香港傳達一項重要指示,還要取回一批秘密情報。由於這一指示極其機密,不能見諸文字,張文秋就把內容反覆背熟記在腦子裡,口頭傳達了指示。然後把情報資料製成縮微膠捲,縫在貼身的襯褲裡,安全帶了回來。

張文秋

「我永不忘記我們一道工作、並肩作戰的日子,特別珍視這段特殊的家庭生活。以後我們不必再裝成夫妻了,不過我想當你的哥哥,我會為有你這樣一個妹妹而高興。」吳照高調去日本前,動情地對張文秋說:「我要向你道歉!過去我對你關心照顧很少,對你的批評很過分,希望你原諒!」

吳照高說他和張文秋不必再裝夫妻,但張文秋和別人還要再裝夫妻。實際上,還在他們沒有解除「夫妻」關係的時候,張文秋已經和上海浦東區委書記李耀晶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很有些家外有家、戲外有戲的味道。那是張文秋第4次和同志假扮夫妻。

原來,還在吳照高離開中國之前,共產國際遠東局為深入了解上海工人運動情況,便將張文秋派去上海浦東,打入英美煙廠,搜集情報。

單身女人租不到房子,張文秋便和李耀晶以「夫妻」名義租了房子,還把女兒劉思齊帶在身邊,為的是更像一個家。

誰也不曾料到,張文秋和李耀晶的「家」被叛徒突然破壞了,李耀晶在去開會的路上被捕了,關進監獄後慘遭殺害。

國內外形勢急劇變化,共產國際機構不得不撤銷。張文秋奉命回到中共黨內參加抗日救亡工作。

到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張文秋聽從黨組織安排,從上海白區奔赴革命聖地延安。

在中轉地西安的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張文秋看到一個英俊的中年人,卻少了一條左腿,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西安八路軍辦事處

只有一條腿的中年男人叫陳振亞,是井岡山時期的紅軍幹部,在一次反「圍剿」戰鬥中負傷致殘,長期堅持敵後鬥爭,現在來到西安,也是準備奔赴延安的。

張文秋一直對老紅軍充滿景仰之情,又為陳振亞的赤膽忠心和堅強意志所感動,不免在行動上對陳振亞多了一些關切。

常常在一起交心談心,彼此多了了解和信任,一種不一樣的情感暗自滋生。張文秋想起了劉謙初在遺書中留給自己的話:

「你千萬要保重身體,將我們的孩子撫養大。你應該振作精神,重新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劉謙初已犧牲多年,女兒劉思齊也已經7歲了。自己該重新建立個家庭了,張文秋想著。

到延安後,1938年1月,經組織批准,張文秋與陳振亞組建了一個家庭,開啟了新的幸福生活。這是張文秋的第2次婚姻,陳振亞是她的第2任丈夫。

半個多世紀後,九旬老人張文秋回憶起和陳振亞的相遇、相識、相愛,這樣說:

「我們一見傾心,互相敬慕,互相同情,並在這種相敬相慕的基礎上,產生了真摯的愛情。如果我們能在志同道合的條件下,結成終身伴侶,在互助互愛中建立起美滿幸福的家庭,孩子就有了疼愛她的父親,振亞就有了愛護和照顧他的親人,我的精神也有了寄託,再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了。真能這樣,我相信謙初在九泉之下,也會為我祝福的。」

張文秋和陳振亞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張文秋和陳振亞的愛情並不「純粹」,考慮到太多因素:

第一,考慮到女兒劉思齊,應該有一個父親,應該得到父愛。

第二,考慮到陳振亞,需要有人照顧。陳振亞的老上級彭德懷聽說陳振亞結了婚,高興地說:「你打光棍多年,如今結了婚,我十分高興,特別向你祝賀!」

第三,考慮到張文秋,寂寞孤獨多年,需要人陪伴。

第四,考慮到劉謙初,只要妻子幸福,孩子快樂,他願意作出犧牲。

還有沒有考慮到的幸福,也很快來了。1938年10月30日,張文秋和陳振亞的第1個女兒,邵華出生了。

而組織上也在考慮,讓陳振亞更加健康。1939年8月,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送陳振亞到蘇聯去安裝假肢。張文秋可以帶著劉思齊和邵華同行。

可是事情起了變化。陳振亞一家和同時準備赴蘇的一批人員,在途經烏魯木齊加油時,被新疆軍閥盛世才強行扣留。

影視劇「獄中的張文秋」

這一扣留,長達8個年頭。去蘇聯已是沒有希望,陳振亞還被殘酷地毒害而死。

臨死關頭,張文秋帶著2個孩子來看陳振亞。陳振亞痛苦地說:

「文秋啊,我對不起你!我沒有負起責任,把思齊養大成人,還給你增添一個孩子,加重了你的負擔,使你更受累了。你現在身體不好,我死後,你不要為我傷心,要保重身體,照顧好孩子。」

第2任丈夫又犧牲,張文秋傷心欲絕。但她不能倒下,還有2個孩子啊,何況,第3個孩子已孕育在腹中。還是在獄中,張文秋生下了陳振亞烈士的第2個女兒張少林。

在百般折磨人肉體和精神的監牢裡,張文秋帶著3個孩子,同飢餓、嚴寒、病魔,還有敵人的種種虐待,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

張文秋和3個女兒

此時,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張文秋堅信,黨中央一定會營救她們,和敵人的鬥爭一定會取得勝利。

1946年6月10日,黨中央將被反動軍閥扣留在新疆監獄中的100多人全部解救出來,把他們接回了延安。毛澤東特地看望了他們。

「同志們,你們回來了,這就是勝利!」毛澤東和大家打過招呼,在人群中一下子認出了張文秋,上前緊緊握住她的手,說:「文秋同志,你回來了,不容易呀!」

說完,毛澤東又問:「思齊呢?怎麼沒見到我的乾女兒?」

劉思齊從媽媽身後站出來,站到毛澤東面前。毛澤東握著劉思齊的手,高興地說:「七八年不見,你長大成人啦,看,我都認不出來了。」

在劉思齊她們回來之前,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也才從蘇聯回來。毛岸英和劉思齊有了相識的機會。慢慢地,他們開始互吐心扉,彼此依戀。

兒女婚事,父母操心。領袖毛澤東也不例外,他找來張文秋專門談及此事。

「岸英已向我提出和思齊訂婚的要求。我雖然喜歡思齊,這你知道,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岸英?」「既然孩子們真誠相愛,我非常高興。主席都同意了,我沒有不贊成的。」

毛岸英和劉思齊結婚後,常常帶著弟弟毛岸青到張文秋家共享天倫之樂。

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思齊

韓戰爆發後,毛岸英既要瞞著妻子和嶽母上戰場,又不得不向她們辭行。深夜向張文秋告別時,毛岸英對嶽母說,爸爸工作忙,無法照顧毛岸青,請嶽母幫著照顧。說完,毛岸英的眼淚止不住往下掉。

「你完全可以放心,我會照顧好岸青。」張文秋對毛岸英承諾說:「今後,岸青的衣服鞋襪,包括零用錢,都由我管。媽媽說話是算數的!」

張文秋知道,楊開慧犧牲的早,毛岸英、毛岸青兩兄弟打小就沒得到多少母愛。她決定,給他們補上這一份愛。

後來,張文秋回憶說:「我答應了岸英的委託,然而,當時我絕對沒有想到,這個承諾要用幾十年甚至我的一生去完成。」

當時,張文秋怎麼可能會想到,毛岸英會犧牲在朝鮮戰場,毛岸青也會成為她的女婿。

張文秋像親生母親一樣照顧毛岸青,事實上減輕了毛澤東肩上沉重的家庭擔子。

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張文秋為毛家作出了貢獻,為國家作出了貢獻。

張文秋與邵華

回顧張文秋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她的偉大之處。

首先,她敢於跨越階級,走一條和祖父、父親完全不同的道路。按說,她出身名門,家世顯赫,原生家庭是「有產階級」,但她能在時代洪流中找到正確的方向,自覺投身於無產階級鬥爭,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其次,她有著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和同志假扮夫妻,她毅然領命,出色完成任務。被捕入獄,她堅強地同敵人鬥爭,絕不投降,為黨組織的生存壯大作出了積極貢獻。

再次,她並不貪圖聲名。2個女兒都嫁給毛主席兒子,不是張文秋刻意為之。相反,我們看到,每次都是毛主席先開口徵求她的意見。其實當邵華也要嫁入毛家時,張文秋曾有所困惑,世俗的觀念讓她有所猶豫。

是毛主席幽默的「雙親家」的說法,讓張文秋想通了。既然是孩子們真心相愛,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邵華曾於張文秋92歲高齡的時候,受母親委託回到母親的故鄉京山,出席「張文秋事跡展」,對母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媽媽是一位堅強的革命女性,是一位忠誠的革命戰士,是一位不屈不撓的共產黨人。她一生走過的路是坎坷崎嶇的,但是她一生奮鬥的目標是崇高偉大的;她一生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但是她一生留下的業績是輝煌燦爛的。我為有這樣的媽媽而驕傲!」

百歲張文秋,千古不了情。我們永遠記得張文秋女士!

相關焦點

  • 1個團擋住美軍4個營,志願軍團長不幸犧牲,毛主席嚴令搶回遺體
    1950年11月中旬,陝西省旬邑縣馬蘭鎮一家窯洞門口,母親苑秀珍抱著兩歲的兒子鄧其平,挺著已經懷孕九個多月的肚子,依依不捨的和即將去朝鮮戰場的丈夫鄧仕均告別。孩子看著父親騎馬遠去,不斷地呼喊著爸爸,鄧仕均心裡實在不忍,又折馬返回,抱起兒子親了又親,這才策馬遠去。這一去就是永別,身經百戰的鄧仕均,在抗日和內戰的戰場上都沒有倒下,卻偏偏犧牲在了異國他鄉。
  • 三毛:1次求婚被拒,2任丈夫死亡,3個想嫁的男人,4次自殺
    此後,流浪竟真成為了她的宿命,自由,也成了她一生的代名詞。如果說,沒有少年時候老師的侮辱,或許今天的文學史上,會少了一個名叫三毛的女人。2失學七年後,三毛重返校園。她不安分,又很勇敢,竟追到了高冷男神梁光明。經歷3年的愛情,三毛想結婚,結果被拒,兩人大吵一架,分手了。
  • 岸英在朝鮮犧牲後,主席獨忍悲痛3年,完成這2件事後才得以釋懷
    於是,毛主席將這個世界上最難扮演的角色,苦苦支撐了三年之久……毛岸英夫婦然而,殘忍的真相終有被揭開的那一天。那天,對於思齊來說是人生最痛苦的一天,但對於一位逝去兒子的父親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解脫呢!那天,攝影記者侯波給了劉思齊一張照片,顯示的是丈夫岸英,照片中的他正站在朝鮮大雪覆蓋的山坡上。
  • 嫁過三次人的公主,最後應該和哪一任丈夫合葬?
    定安公主是唐中宗李顯庶出的第三女,她一生結過三次婚,死後她與第一任丈夫所生的兒子和第三任丈夫為了爭人葬在哪裡差點兒打起來,也算得上是一齣好戲。定安公主的童年只不過是普通的平民生活,她的父親李顯即位36天就被武則天所廢,在偏遠的均州、房州流放軟禁了十四年。
  • ...烈士找到了「家」!孟祥斌烈士妻子葉慶華:我願照亮他們回家的路
    後來,小夥子就成了她的丈夫,他叫孟祥斌。 夢醒,電話斷了。,打算給女兒買雙小紅鞋。客廳顯眼位置擺著孟祥斌的遺像,還有一尊從北京帶回來的孟祥斌雕塑,牆的上方貼著一張毛主席畫像。葉慶華邊招呼我們落座,邊忙著接打電話。放下電話,她迫不及待地跟記者分享一個好消息:東陽籍志願軍烈士李金民的家人找到了! 這是近期她心頭最牽掛的一件事。幾天前,她從北部戰區的官微上看到一條消息——《請求轉發!為400多位志願軍烈士「尋親」》,並附有烈士登記冊。
  • 為何生女兒的夫妻離婚率,高於生兒子的夫妻?重男輕女只是一方面
    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妻,就算有了孩子,也會選擇離婚,甚至有時候結婚的人還沒有離婚的多。而且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似乎有女兒的家庭,往往比有兒子的離婚率會更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兩個兒子,讓寶媽輕易不敢離婚同事的表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表姐名叫曉珊,跟丈夫結婚六年,生下了兩個兒子。
  • 1次求婚被拒?2任丈夫死亡?4次自殺?三毛珍貴照片!
    此外,留學期間三毛也交了幾任男友:在西班牙期間的一名日裔富商同學、在德國期間的一名後來成為外交官的德裔同學、以及在美國期間的一名臺灣籍留美博士生,但是最後全數均無疾而終。 三毛與同伴的合影 三毛在大學期間曾有個男朋友,家裡人都認識,但還沒有到談婚論嫁的程度,後來三毛出國,這段感情也就淡了。
  • 6年夫妻情,63歲丈夫為何2次起訴法院和妻子離婚,原因讓人嘆息
    53歲的趙群美家住長沙市硯瓦池,從去年底開始到現在,63歲的丈夫兩次起訴到法院跟她離婚,夫妻倆住在一棟三層樓的房子裡,卻已經樓上、樓下分居半年,少來夫妻老來伴,趙群美的丈夫為什麼執意要和她離婚呢?
  • 他是毛主席的弟弟,建國後因家中太困難,兒子只好綴學務農
    偉大領袖毛主席是一位偉人也是一位人情味很濃的人。建國後,每當親人有了困難,他慷慨解囊,從自己的工資和稿費中給予幫助,但更多的是給以啟迪,培育志氣。而毛主席的親屬也從不願意用主席的光環打扮自己享受特權。毛澤連一家是開國領袖毛主席在韶山最親的親戚。
  • 夫妻結婚20年妻子未懷孕,慚愧收養一女,結果女兒懷上丈夫孩子!
    1.封建時期的女性地位極其低下封建統治時期,中國的皇帝時代,女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往往有一個丈夫娶多個老婆的現象,被嫁的老婆也會受到社會和家門的條條框框,被留在家內相夫教子,不能處理外面的事情。這時候的婚姻更像是一場買賣,因為這樣結婚的往往丈夫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女子嫁過去可能僅僅是想活著。
  • 國君要嫁女兒給他,卻2次被他拒絕,誕生一成語,後世誇他有遠見
    不過作為本文主角之一的這位公主的身份就更為尷尬了,她的父王兩次想要將她嫁給別國的一位公子,結果兩次都被對方拒絕了,國君感到很無奈,也因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可後世之人卻說這位兩次拒娶公主之人有先見之明,這是為何?
  • 徐來|民國標準美女,當著老公面與別的男人跳舞,先後嫁2任丈夫
    帶著明月社已剩不多的幾個社員,黎錦暉出發,而這次巡演也並不像人們後來所說的那麼成功,演出和旅途之上,明月社始終都在做著一項工作,那就是省錢。在這個過程中,新加坡的法律成就了黎錦暉與徐來兩顆愛慕的心。原因很簡單: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規定,黎錦暉不能同時跟兩個外姓女子住在一起。於是,徐來扮演成了黎錦暉的太太,而明月社的另一名女子錢珍珍則改名為黎珍珍,成了兩人的「女兒」。
  • 漢明帝馬皇后:不育不孕卻成皇后,搶了外甥女的兒子當太子,被兩任...
    漢明帝劉莊是陰麗華和劉秀的長子,前太子劉疆退位後,劉莊成為東漢的第二任太子,公元57年劉秀去世,劉莊又成東漢的第二任皇帝。 因為擔心馬氏嫁入竇家會受到欺負,馬氏的堂兄馬嚴憂憤不已,最後經藺夫人同意後,做主解除了馬氏和竇氏的婚約,上書漢光武帝劉秀,請求皇室看在馬援的情面上從他的三個女兒中挑選一個入宮。
  • 生孩子最能看透人心,幾件小事暗示你嫁得不錯,全中的媽咪真幸福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嫁沒嫁對老公或許結婚後看不出,但是在懷孕生孩子時,一切都能驗證。有人說,婦產科是一個看盡世間百態、人情冷暖的地方,尤其是在生了孩子後幾家歡喜幾家愁,從網友們的親身經歷來看,你就能理解其中的緣由。
  • 女子因丈夫好吃懶做對生活失去希望,於是用老鼠藥毒死2個女兒
    然而,有一名來自越南的母親卻因對婚姻生活失去希望,而將2個女兒用老鼠藥毒死。據越南媒體10月30日報導,近日,河西省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關於「一名女子因對生活失去希望而將2個女兒毒死」的案件。在法庭上,這名母親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據悉,這名女子名為Tran Thi Sau,現年51歲,出生於河西省Chuong My區的一個貧困農村。
  • 李敖一生有幾個老婆 李敖和兩任妻子胡因夢及王小屯感情介紹
    推薦閱讀:李敖和第二任妻子王小屯相識相戀經過李敖,字敖之,臺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1935年生,祖籍吉林省扶餘縣。1949年舉家赴臺,定居臺中。李敖一生的文學成就令人驚嘆,其感情生活也吸引大家的注意。很多人都好奇李敖有幾個妻子?分別是誰?
  • 紅樓夢裡的牛嶽父,兩個女兒都成王的女人,兒子卻是混世魔王
    《紅樓夢》裡,「最牛」的嶽父,兩個女兒都成了王的女人,兒子卻是混世魔王。  《紅樓夢》裡,有太多的利益糾纏,當然也有太多的人際關係。  有賈母和邢王二夫人之間的婆媳之情,也有賈赦和賈璉的父子之情,更有賈璉和王熙鳳的夫妻之情。
  • 9次試管扎過千針、生吃壁虎吞青蛙,女藝人求兒子之路有多辛酸?
    特別是對於一些嫁進豪門的女星來說,"母憑子貴"似乎是一條必經之路,"重男輕女"之事更是時有發生。劉真的去世,相信讓人感到很惋惜,畢竟她在我們心裡一直都是生機勃勃、健康陽光的。據知情人士透露,劉真決心冒風險做心臟手術其實是想為老公辛龍再生一個兒子。
  • 她是毛主席英語老師,後嫁外交部長為妻,也是當代一著名導演嶽母
    1963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七十壽辰。除了親屬,毛主席又請了程潛、葉恭綽、王季範、章士釗四位湖南老鄉到他家參加家宴。邀請時特意說明,不帶夫人但可帶一名子女。章士釗便帶了女兒章含之。章含之1963年對於章含之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她成了毛主席的英文老師。章含之獲得如此幸運的機遇,完全根源於她父親和毛澤東的關係。誠如章士釗所說,他和毛澤東是幾十年的朋友了。
  • 生5個都這麼少女,兒子女兒都是高顏值
    37歲的Natalia Vodianova納塔利·沃佳諾娃即將成了世界首富的兒媳,前一段時間終於結束了愛情長跑,LV太子正式像水果娜求婚,兩人總算要馬上走進婚姻的殿堂啦!水果娜的人生經歷太豐富,前一任丈夫也是貴族,19歲就生了第一個孩子,如今大兒子都18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