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蹤隱秘的豹貓現身同安山林專家:廈門森林生態系統越來越健康

2020-12-07 東方財富網

黑暗中,它閃亮的雙瞳放射出精光,咬肌極其發達,皮毛花紋如豹子般美麗……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豹貓?7月11日晚上,自然愛好者江先生一行和這隻動物,在同安雙溪國有林場杉際內次生林自然保護小區不期而遇。

這次相遇讓江先生等人興奮不已:野生貓科動物因其夜行性特點且行蹤隱秘,不易被觀察記錄,這次邂逅太難得了!

這真的是豹貓嗎?它怎麼會出現在同安野外?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意外

它頗有模特範,讓大家拍夠了才離開

11日晚上8時許,雎鳩生態志願者江先生一行5人抵達林場進行兩棲爬行類動物調查。他們驅車沿著林場道路緩緩前行,探照燈往四周掃射,突然,一旁的小土坡上射來兩道精光,江先生還以為是只野貓,拍照後一看,它跟普通野貓氣質大相逕庭,他興奮地一拍大腿,小聲告訴同伴:「這是豹貓啊!」

車上的人都很興奮,趕快下車做記錄,有的拍照,有的拍視頻。江先生說,豹貓在路邊灌木叢和人群對視了一會,顯得十分淡定。中間有一次想轉身離開,但猶豫了一下,又轉過頭靜靜看著他們這群人,之後才轉身離開。

「我們和它相隔30米的距離,它非常淡定,感覺是藐視我們這群闖進它領地的人,相當有氣概。」江先生說,這次偶遇持續了十餘分鐘時間,因為太興奮,他們都有點控制不住音量了,「下次再遇到,我們就會冷靜一點,儘量保持足夠的距離暗中觀察。」

江先生說,隨著紅外相機監測技術的發展,近10年來,以雪豹為代表的大型貓科動物的影像被大量捕捉並公之於眾,掀起了探索貓科動物的熱潮,「這次我們在野外直接目擊到並拍下影像,真是可遇不可求」。

同行的於先生也非常激動。「當晚進林場後,第一個遇到的動物就是它,這樣的重量級『嘉賓』率先出場,我們都覺得賺了,不虛此行。」於先生說,可能是豹貓所處的灌木叢比車道高,處於制高點的它非常淡定,讓大家拍夠了才轉身離開,頗有點模特範。

興奮

3月份見過其糞便,這次竟不期而遇

其實在今年3月,江先生及同伴就在林場內的道路旁發現過疑似豹貓的糞便,從那時起,他們便有了隱隱的期待。「從去年起,我們就將杉際內作為兩棲爬行類動物的調查樣地,定期做夜間調查,收集生物多樣性數據。」江先生說,在此之前,他們在此已調查鳥類多年。

事實上,相較於其他貓科動物,豹貓的野外種群並不少。那麼,它的出現為何讓人們如此興奮呢?記者採訪了我市多位研究生態環境的專業人士,他們認為,豹貓是公認的頂級掠食者,生態食物鏈中,處於最頂端的掠食者數量是最少的。也因此,處於頂級掠食者地位的物種,無論是對生物多樣性調查者還是博物愛好者來說,都極有吸引力。其次,頂級掠食者的種群是否健康,是判斷生態系統完整、健康的重要證據。在杉際內發現豹貓,對於描述這片森林的生態系統,增加了一塊最重要的拼圖。有些山區農村出現鼠害肆虐、影響農作物收成的情況,原因就是缺少豹貓、蛇類、猛禽等掠食者。

還有,杉際內是廈門範圍內森林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區域,這裡保留了部分原始林的森林生態系統,鳥類、兩棲爬行類、獸類、原生魚類等各個類群的動物資源相比廈門其他區域要豐富得多,對於廈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有著重要意義,也因此是廈門自然愛好者最喜愛的觀察點之一。

同安雙溪國有林場綜合科科長蔣家雄說,此前只聽說過豹貓,但並沒有見過,相信此次出現是林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表現,「我們也期待越來越多的珍貴物種被自然愛好者、保護者們發現。」他說。

蔣家雄說,擔心打擾動物棲息生存,杉際內自然保護小區一般不允許市民進入。動物保護者、愛好者進入林場前,也要先行報備,經過審查後才允許進入。

連結

同安雙溪國有林場

同安雙溪國有林場下設林場本部和祥溪兩個管護區,設有壩頭、上陵等十個護林站和一個護林防火機動隊。總面積86660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55474畝,林木蓄積量62.816萬立方米,內有15871畝同安區區級蟒蛇自然保護小區和13310畝杉際內次生林自然保護小區,森林覆蓋率為90.35%。

雙溪林場為廈門西北部重要生態屏障,也是同安森林生態核心區域和汀溪水庫群、蓮花水庫的主要集水區域。

專家說法

同安發現豹貓十分難能可貴

根據圖片及視頻,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專家李振基及多位專家表示,這次在同安野外出現的應該是豹貓。

豹貓俗稱石虎,體型與家貓相似,是產於亞洲的貓科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其體形十分勻稱,頭圓吻短,眼睛大而圓,瞳孔直立,上下頜骨短而粗壯,控制頜骨的肌肉發達有力,其犬齒極為發達,身上的紋路是一種環境擬態,平常移動較慢,遇到獵物時,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殺傷或咬死獵物。

李振基說,由於人為幹擾,在我國東南,已幾乎看不到豹、雲豹等貓科動物的蹤影,這次在同安發現豹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證明那一帶的山林中有足夠的松鼠、華南兔等作為食物。2017年5月,深圳曾經發現過豹貓,如今在廈門發現豹貓,表明廈門的生態環境持續變好,生態食物鏈與食物網越來越趨於完整,森林生態系統越來越健康。

李振基提出,希望在此次發現豹貓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紅線範圍森林的保護,進一步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的生態系統。

(文章來源:廈門網)

相關焦點

  • 行蹤隱秘的豹貓現身廈門山林內 專家:廈門森林生態系統越來越健康
    這次相遇讓江先生等人興奮不已:野生貓科動物因其夜行性特點且行蹤隱秘,不易被觀察記錄,這次邂逅太難得了!這真的是豹貓嗎?它怎麼會出現在同安野外?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意外它頗有模特範,讓大家拍夠了才離開11日晚上8時許,雎鳩生態志願者江先生一行5人抵達林場進行兩棲爬行類動物調查。
  • 行蹤隱秘的豹貓現身廈門山林內 聽聽專家怎麼說
    這次相遇讓江先生等人興奮不已:野生貓科動物因其夜行性特點且行蹤隱秘,不易被觀察記錄,這次邂逅太難得了!這真的是豹貓嗎?它怎麼會出現在同安野外?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其次,頂級掠食者的種群是否健康,是判斷生態系統完整、健康的重要證據。在杉際內發現豹貓,對於描述這片森林的生態系統,增加了一塊最重要的拼圖。有些山區農村出現鼠害肆虐、影響農作物收成的情況,原因就是缺少豹貓、蛇類、猛禽等掠食者。
  • 行蹤隱秘的豹貓現身同安野外?
    黑暗中,它閃亮的雙瞳放射出精光,咬肌極其發達,皮毛花紋如豹子般美麗……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豹貓?7月11日晚上,自然愛好者江先生一行和這隻動物,在同安雙溪國有林場杉際內次生林自然保護小區不期而遇。這次相遇讓江先生等人興奮不已:野生貓科動物因其夜行性特點且行蹤隱秘,不易被觀察記錄,這次邂逅太難得了!這真的是豹貓嗎?它怎麼會出現在同安野外?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汀溪鎮古坑村成立了以村支部為引領的同安滿枝紅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將通過土地流轉和同安城建公司合作打造古坑三角梅基地。(通訊員何東方攝)  作為進出廈門的北大門,汀溪鎮轄區面積達155.85平方公裡,但是其中林地就超過9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68%,耕地面積只有約10平方公裡,生態公益林、基本農田和飲用水源保護區覆蓋全境。  蔡志宏說,生態也是民生,汀溪鎮作為全市唯一無工業區的鄉鎮,發展的產業也不能有汙染。當前,同安全區進行了生豬退養,退養後農民的出路在哪裡?必須把生態保護和提高農民收入結合起來。
  • 廈門生態物種調查 這些動物都有見過嗎
    上周,導報記者多次拜訪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部門,並赴島外山區進行實地探訪,對目前廈門生態物種進行了初步摸底調查,替廣大讀者們「打聽」還有多少「鄰居」和我們一起住在美麗的廈門。  蘇門羚  神秘「四不像」在深山出沒  提到廈門的野生動物,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杉際內。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陳先生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林桂楨)「風箏」飛到了屋裡?近日,同安汀溪的陳先生在一工廠裡與兩隻「不速之客」打了個照面:它們有著寬大的翅膀,仿佛一隻蝴蝶;其中一隻拖著兩條長長的尾巴,就像一把剪刀;再加上粉紅、粉綠的「外衣」,看起來儼然一隻風箏。興奮之下,陳先生向本報報料。  記者請教了集美大學研究昆蟲生態的專家謝欽銘,原來,它們分別是綠尾大蠶蛾和長尾大蠶蛾。
  • 5隻豹貓現身華僑城溼地 園區監測生物上升到600餘種
    原標題:5隻豹貓現身華僑城溼地 園區監測生物從最初200餘種上升到目前的600餘種深圳特區報2019年5月23日訊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市生態環境局在華僑城溼地公園舉辦「保護生命綠洲,共享多樣之美」主題活動。記者獲悉,華僑城溼地公園首次發現5隻豹貓,這是深圳這座繁華都市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的一個鮮活例證。
  • 萌萌山鷦鶯現身雲頂山 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林鴞攝  市觀鳥協會首次在廈觀測到,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身著褐色「大衣」,抖動著棕色尾巴,矮胖的山鷦鶯模樣萌萌噠。它的聲音奇特,似鋸片被磨刀石打磨。這吸引了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的注意,「這是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山鷦鶯,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鳥種紀錄」。  林鴞表示,山鷦鶯是他6月2日早上在同安雲頂山巡山觀鳥時發現的。
  • 廈門已難覓野生穿山甲 上世紀在同安山區有出現
    特別喜歡吃螞蟻和白蟻,所以被稱為「森林衛士」。林業員也會專門挑潮溼茂密的森林、易生長白蟻的地方放生,如坂頭、汀溪林場。近日,隨著「穿山甲」成為網上熱議話題,這個一年能吃掉700萬隻螞蟻和白蟻的「森林衛士」,再次進入了公眾視線,它瀕危的現狀更是引發巨大關注。那廈門還有野生穿山甲嗎?不少讀者也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好奇此事。昨日,經記者多番打聽,找到答案——根據林業部門的觀測,廈門已難覓野生穿山甲。不過,據史料記載和市民回憶,它曾穿行在同安的山區林間。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11月1日,深圳在全國城市層面啟動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通過專家驗收。最新調查發現,目前,深圳野生維管植物共計199科858屬1916種,其中,深圳野生植物新記錄34種。自然生態系統動物559種,新記錄的有12種。溼地環境向好迎來「稀客」白琵鷺「來了,它終於來了!」
  • 梧桐山上野豬、豹貓、鼬獾等罕見現身!多圖速看
    梧桐山上野豬、豹貓、鼬獾等罕見現身!▲豹貓此次公布的影像中,許多珍稀野生動物先後入鏡,讓人欣喜。比如:難得一見的廣東省省鳥白鷳、豹貓、小靈貓、中國豪豬等重點保護動物。它們在原地轉圈圈,鼻子一動一動的,拱開地上的雜草和落葉,認真尋找食物、憨憨的小樣子可愛極了~ 野生動物數量逐漸增加此前,2011年到2013年底,梧桐山風景區連續三年對風景區內的陸生脊椎動物進行了系統考察,結合香港嘉道理農場的調查資料,確認梧桐山共記錄陸生脊椎動物4綱25目70科230種,包括兩棲綱2目7科21種,爬行綱
  •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野生豹貓現身清徐
    原標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野生豹貓現身清徐  9月15日,清徐縣愛心人士發現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這隻豹貓隨後被送往太原動物園接受救護。經現場確認,受傷動物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工作人員為豹貓去除捕夾並消毒,隨即將其帶回動物園繼續救治。  據介紹,豹貓屬於貓科動物,因其身上的斑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的銅錢,也有「錢貓」之稱,其體型與家貓相仿。豹貓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其窩穴多在樹洞、土洞、石塊下或石縫中,但近幾年在本地極為罕見。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白天發現豹貓覓食活動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黃思農報導:10月28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山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野外取回紅外相機時發現視頻中有一隻皮毛花紋如豹子般美麗,邁著矯健的步伐,在樹林中覓食的動物,經工作人員仔細辨別發現是豹貓
  • 是豹貓!這小傢伙現身佛山
    野生豹貓現身雲勇林場發現豹貓的梁華康,是一位在高明經營私房菜的粵菜師傅。8月10日夜晚,他開車經過雲勇林場時候,車燈晃過路邊樹叢,意外發現有一雙「小燈泡」在叢林間移動。梁師傅於是下車上前查看究竟,原來竟是一隻小野貓。
  • 就在同安!全省首家智能化、互動式、娛樂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開館...
    同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暨廈門同安生態檢察展廳開館啦~    同安區委政法委書記王軍榮表示,接下來,同安區將以同安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廈門同安生態檢察展廳為依託,發揮好基地的宣傳教育功能,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 新疆加快構建健康穩定森林生態系統
    2021-01-15 09:46:14    華夏經緯網
  • 廈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40多種 山上碰到野生動物不要捕殺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記者黃文水 匡惟)近日,同安區檢察院依法對5名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嫌疑人提起公訴(本報5月3日報導),引起廣泛關注,各大門戶網站紛紛轉載。這篇報導也引發市民們的好奇:在我們身邊的大山裡,野生動物都有誰,它們過得好嗎?  連日來,本報記者走進廈門的大小山林中,採訪山民和動植物保護人士等,為您揭開廈門野生動物家族的神秘面紗。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節目首播】第3期:勇做新時代新農民 帶領鄉親共圓小康夢隨著本期訪談的播出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紀實網絡專題活動也即將告一段落大家是否還有點意猶未盡還想看更多?下面就請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回顧下吧~活動於8月5日正式上線推出內容豐富 精彩紛呈一「決戰脫貧攻堅 點讚富美同安」活動網絡專題頁面在廈門網開設專題頁面匯聚整合活動全部內容直觀呈現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成果市民網友可以通過該頁面全面深入了解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