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心的老人:靠撿廢品資助8名貧困生,他這一生不平凡

2021-01-09 小Y觀社會

這是一個偉大的人,靠自己撿廢品,無私的捐獻出自己的財產,供出了8位高材生!而這幾個高材生均與他沒有血緣關係,多麼偉大的一個人才能做出如此壯舉。

我們說的老人叫龔桂方,台州的一個老人,年輕時是個水手,身體慢慢不行後,他開始撿廢品。老人資助了八名學生完成學業。

通過介紹老人的孩子,我們進一步了解到老人是初中畢業文憑,因為他求知慾強。通過函授,他終於拿到了大學文憑。由於熱愛知識,他開始資助貧困學生。多年來,他資助了8名學生上大學。

現在,六名學生已經進入社會找工作,剩下的兩個也在讀碩士學位。一年前,龔勞身體狀況不好,去醫院檢查,被查出肝癌,他並沒有放棄支持這些個學生。他每天依然撿廢品賺錢。他覺得他對不起他資助的那些學生,因為他身體狀況不好,所以他仍然向學生道歉,說虧欠他們。

「對不起」三個字從老人嘴裡說出來,感動了成千上萬的網友,網友們都被老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

龔桂方老人帶著諸多的遺憾,匆匆離我們而去,即便在去世前還牽掛著他資助的那些學生。

在老年人的住院期間,有不少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得知老人事跡,前來慰問老人,而老人也因為身體衰弱而無法向這些熱心人士道謝,聽他的子女說,社會各界人士聽聞老人資助貧困學子的事情後。熱心人士剛走,老人就拿小本子記錄下來。

而這件事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熱切關注,徵服對於老人生病的救濟,他一分也沒有用過,一直都記錄在他的小本上,希望將來會有有更多的孩子通過這些錢來解決上學困難的問題,而龔老的遺願也是希望子女帶著這些錢,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可憐的孩子們,幫助更多的人踏進學校的大門,將來成為對國家的有用之材。

龔桂方老人的這一生,平凡就不平凡,他做了許多人都做不到的事,他是偉大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一直銘記於心。

相關焦點

  • 黑龍江一鄉村教師撿8年廢品補貼300餘名貧困生(圖)
    何春雨老師說,這是他今年教師節當天收到的第52條祝福簡訊。「這些『小鬼』都是農村孩子,不太會說,但我知道他們心裡都惦記我。」說著,何老師洋溢出幸福、滿足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學生們一樣。8年來,何老師靠撿廢品賣得的1萬多元錢,不僅把幾十名瀕臨輟學邊緣的學生拉回了課堂,還先後幫300多名貧困生加了午餐。
  • 古稀老人撿廢品15年只為資助貧困老人和學生
    新華網銀川2月1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許晉豫)今年78歲高齡的包潤是寧夏銀川市榮錦苑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在退休後的20多年中,兒女孝順、吃穿不愁、生活無憂的他卻撿了15年的廢品,並將換來的七八萬元全部用於資助貧困老人和學生。
  • 石家莊80歲老人撿廢品20年 資助十幾名大學生完成學業
    買手套的錢,都是他撿拾廢品換來的。王鐵嶺20年如一日堅持撿拾廢品。他用撿廢品攢下的錢資助貧困學生、幫助困難家庭、創建農村書屋、給災區捐款……這個有著55年黨齡的老黨員說,經歷過沒吃沒穿的苦日子,就見不得一丁點兒東西被糟蹋。雖然現在生活好了,「惜物」的傳統不能忘。他希望更多的人懂得珍惜,不再浪費。
  • 半夜拾荒 八旬老人資助貧困學生
    明明有一張慈祥愛笑的臉,可大家都叫他「蝙蝠俠」,他5年來靠著夜裡撿垃圾,資助貧困兒童讀完了大學。他背後的故事,看哭了無數網友。近日,《人民日報》轉發了一段關於杭州老人王坤森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暗淡的路燈照射下,老人的身影模糊不清。他的名字叫王坤森,是杭州一名退休老教師,今年已經85周歲了。對身子骨還算硬朗的他來說,每天晚上10點才算一天生活的開始。
  • 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鄰居都喊他:「那個撿廢品的爺爺。」 13年來, 他守著自家屋前4棵無花果樹, 只為了讓鄰家的孩子們能吃著; 7年來, 他還靠著夜裡撿垃圾賣廢品, 資助貧寒學子讀完了大學。
  • 退休教師八旬老人胡云豹 22年牽線資助5000多名貧困學子
    胡云豹(後排右二)與受助學子面對面交流 (胡云豹 供圖)  核心提示  他是一名平凡的退休教師,但他又是不平凡的,從1995年開始,他熱心為貧困生牽線搭橋、積極奔走,二十幾年來共爭取到愛心款上千萬元,資助大、中、小學貧困生5638人,其中上大學的2941人。
  • 16年資助貧困生 心力交瘁病倒在開學前夜
    老人16年資助貧困生,直到2016年8月份,他被病魔擊倒。曾德梅有自己的一套助學方法:先通過教育部門,從各地學校搜集到貧困學生的名單,而後逐一實地走訪核實,再將資料整理成冊,最後再尋找愛心人士結對幫扶。據悉,2012年時他就已經籌款2000餘萬資助萬名學生  莆田仙遊是福建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而「愛心老人」曾德梅是當地有口皆碑的名字。
  • 平凡與不平凡:「流浪大師」沈偉,誰傷了他的一生?
    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個嚴厲而暴力的父親,他討厭文學,不給他錢買書。不認命的沈偉只能另闢蹊徑,開始了撿廢品買東西自給自足的道路。多年後回想起那段青春歲月,沈偉依然記得自己晚上背著父親躲起來看書的情景。大學讀文史專業是沈偉的理想,但在報考時,父親逼著他選擇了審計專業,畢業後到審計局工作。
  • 14歲姑娘獨自在寒冷的夜晚撿廢品,靠撿廢品撐起她們那殘破的家
    冬天的夜晚那麼悽冷,一個身材瘦小,穿著校服,背著書包的小女孩,手裡拎著一個巨大的白色塑膠袋在寒冷的街頭撿廢品。一位熱心的路上見狀,有些不忍心,上前幫忙。小女孩連忙阻止說:「不用不用,小心弄髒了你的衣服。」
  • 大學生兼職撿破爛,存款15萬:撿廢品不丟人,但別讓自己成為廢品
    撿廢品,一個眾人眼中不算體面的工作,甚至,根本稱不上是一份工作。什麼是體面呢?所謂體面,不是擁有好工作,好生活。而是面對別人的選擇與勞動,不趾高氣昂,不隨意指點,不充滿惡意。最近,一個男孩的視頻走紅網絡。走紅的原因,著實驚到不少人。
  • 獨居老人愛撿廢品:想給女兒多攢錢
    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老人告訴記者:「他們老說我不清理,可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但鄰居們說:「如果能賣早就賣了,在家裡堆了幾年的廢品都是根本賣不出去的舊衣服。」
  • 「河馬兒」遭生父放棄 繼母靠撿廢品給娃治病
    面對兒子的疾病,生父冷言放棄,繼母卻堅持靠撿廢品為孩子治病。6年的時間裡,她連一件新衣服也捨不得買,攢下的錢全用於給孩子看了病。「來這個家之前,聽說孩子有病,就想是個可憐娃。見面後,我當時都嚇住了,看著娃的半邊臉都腫的不成樣子。當時就決心說,要留下來,攢錢給娃治病。」49歲的王玉芬於2011年帶8歲女兒嫁到以收廢品為生的古俊敏家,成了「河馬兒」的繼母。
  • 偷偷跟蹤撿廢品老人回家後,三個小女孩做了個決定
    ▼ 和陌生老人結緣她們決定照顧老人的生活李媛娟、劉小欣、張佳怡目前就讀於企水學校初一年級。發現這個老人,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六年級寒假,幾個女孩出行時,發現一個老人在艱難地撿廢品,駝著背,身子差不多彎到了腳底下,看著十分讓人揪心。放心不下老人,幾個女孩悄悄跟在身後想送他回家。
  • 全新電腦被當廢品撿走賣了3塊 收廢品老太太不識貨:不就是個紙箱子嘛
    全新電腦被當廢品撿走賣了3塊 收廢品老太太不識貨:不就是個紙箱子嘛時間:2020-07-29 13:10   來源:重慶人民廣播電臺資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新電腦被當廢品撿走賣了3塊 收廢品老太太不識貨:不就是個紙箱子嘛 7月22日下午4點,渝北區黃泥塝派出所接到快遞員小王報警,稱其正在派送的一部全新筆記本電腦不慎遺失
  • 老人攢廢品致全樓蟑螂成災,鄰裡風波如何化解?
    「到了夏天還有刺鼻的臭味,您說能不糟心嗎?」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老人說:「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他們老說我不清理,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
  • 自己過得不盡人意,卻看不得人間疾苦-致敬平凡而又偉大的你我
    小狗吃完以後開心極了,蹦蹦跳跳的,在他跟前開心地打滾撒嬌,一直跟在他的後面,好像找到了一輩子可以依靠的主人。很多人都被這個暖心的小視頻感動。大家紛紛留言,讓小哥哥把小狗收留了,給小狗一個溫暖的家。讓他繼續更新關於他和小狗狗的視頻,小哥哥也因此在網上走紅。他自己本來過得也不如意,卻也心存善念,願意給狗狗溫暖,最終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歡。
  • 獨居老人攢廢品全樓蟑螂成災,自言苦衷:想給女兒多攢錢
    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老人告訴記者:「他們老說我不清理,可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但鄰居們說:「如果能賣早就賣了,在家裡堆了幾年的廢品都是根本賣不出去的舊衣服。」
  • 老人攢廢品致全樓蟑螂成災,鄰裡風波如何化解?頻道推薦
    「到了夏天還有刺鼻的臭味,您說能不糟心嗎?」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老人說:「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他們老說我不清理,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
  • 作為曾經香港富二代,揮霍家產後在深圳撿廢品,卻絲毫沒有沮喪感
    導語:作為曾經香港富二代,揮霍家產後在深圳撿廢品,卻絲毫沒有沮喪感說到香港,我們都會想到這個亞洲的金融中心,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雖然工資很高,但是相對應的消費水平也非常高。如果能夠在香港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相信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 小欖鎮69歲老人14年資助72名學生
    從沒有當過老師、家住小欖的退休老人李添林,卻一共有72名「學生」。對這些「學生」來說,李添林就是他們共同的家人。這個「大家庭」能夠聚在一起,源於李添林23年前的一個善舉——主動聯繫社區,出資捐助貧困學生。到2010年退休時,李添林資助了72個孩子,資助時間最短的有一年,最長的達到八九年。退休後,李添林又將目光放到幫扶外來務工人員上,為身邊有困難的務工人員捐款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