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將之一,立下汗馬功勞,因為小人的讒言,被君王賜死

2021-01-10 美食會友

戰國時期,是中國的各個領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英雄人物不斷湧現,在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蹤跡,也在激勵著現代人,學習他們的精神與作為。戰國四大名將,可以說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四位將士,他們四人的相似之處就在於全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長為秦、趙兩國有能力、有影響的大將。

四大名將之首,就是當時倍受各國將領懼怕的全勝將軍,白起,在他的作戰生涯之中,大大小小的戰役,沒有過一次失敗,給當時的對手們留下了無敵的稱號,並且只要提起白起,就會讓人望而卻步。

說到這裡,按照正常的思路來說,他最終一定是衣錦還鄉,成為傳奇,但是,事情並沒有這樣發展下去。

作為四大名將之首,他的功績是首當其衝的,當時的其他三人的功績加起來,都比不上白起一人,由此可見,白起的實力是無人能及的。

就是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徵戰沙場多年,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卻落得個被迫自殺的下場。

這其中的緣由究竟是什麼,白起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使一代名將隕落,從此在世人心中只留下了滿滿的遺憾與惋惜。

今天將簡要概述白起的一生,概括簡述他所經歷的一切,分析造成白起最終結果的原因,與此同時緬懷英雄,回憶英雄經歷。

一戰成名,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眾所周知,商鞅是秦朝發展壯大一位必不可少的人物,商鞅為秦國做出的貢獻不僅僅只是貢獻,在商鞅的帶領之下,秦國在法律、軍事以及軍事等多方面都得到了穩步提高,實力不斷加強,在歷史上的地位也不斷提高。

到了秦昭王時期,秦國已經是諸侯國之中的實力代表,已經有了可以與韓、趙、魏三國抗衡的實力。

這時候的秦邵王也有了對其發動戰爭的意願,但是苦於沒有找到合適的將領,因此一再推遲。秦邵王十二年,事情出現了轉機。

公元前293年,秦邵王已經做好打算準備對韓、魏兩國進行攻打,這時候宰相魏冉為秦邵王推薦了一位極具實力但是還尚未被挖掘的人才,他就是白起,白起的人生也因為這場戰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實際上,白起在那之前雖然也已經小有功名,但是還未進入到眾人的視野之中,魏冉發現了他,覺得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就在關鍵時刻舉薦了他,後來他如願參與戰爭,展現出了自己不凡的實力,擊敗了兩軍二十餘萬人。

自此,白起正式出人頭地。在那之後,他接連參與了眾多戰爭,更為神奇的是,只要有他在,就沒有失敗的結局,憑藉自身的實力他一步步向前進,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此期間。

他將楚國打得一蹶不振,僅僅兩年的時間,就對楚國發起了兩次進攻並且全部成功,楚國在這兩年被打得「落花流水」。白起的威望越來越高,被封為武安君,還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戰神」。

長平之戰將他再次領入巔峰,後被設計

在眾多諸侯國之中,趙國的實力是與秦國最為接近的,再加上趙國有廉頗,四大名將之一,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士,對於戰爭中的計謀更是不在話下,所以說與之交手還是要小心翼翼。

在雙方的第一場戰爭發生後,最終秦軍略勝一籌,趙王見狀,發起求和,但最終竟被秦軍戲耍,為找回面子,他命令廉頗再次進攻.

廉頗深知秦國的目的,於是拒絕了趙王。趙王被激怒,不顧廉頗的勸解,找了紙上談兵的趙括帶兵進攻,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長平之戰之後,秦軍士氣高漲,秦王便想藉此機會一鼓作氣,決定對邯鄲發起進攻,但此時,白起臥病在床,因此沒辦法參與戰爭。沒有了白起的秦軍就像是一盤散沙,節節敗退,情況不容樂觀,秦王一直在等待白起病癒。

但白起拒絕了秦王的要求,他認為現在的形式根本無法逆轉,撤兵是最好的辦法。但是秦王怎麼會聽他的,氣憤之餘他命王齕帶兵。

但是結果不容樂觀,以失敗告終並且丟失了一大半的兵力。白起早知道結局,就抱怨了一句,這下可好,被奸人所設計,最終身死。

結語:

範雎也是一位有計謀的人才,長平之戰中有一定的貢獻,但是在看到白起的賞賜之後,他的嫉妒心顯現出來,對白起產生了仇視。在聽到白起的抱怨之後,他添油加醋,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白起說得一無是處。

最後秦王非常生氣,命令他去戰場,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範雎仍然大肆誇張白起的話,最終秦王賜予白起自裁的結果。令人惋惜之餘還有對秦王昏庸的無奈以及範雎奸計的鄙視。

相關焦點

  • 劉邦手下第一猛將樊噲: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去世前為何想將其賜死
    然而,在了解過一些開國大臣的故事之後我們也會發現,雖然他們曾經對君王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但後來的他們往往沒有很好的結局。提到劉邦身邊的猛將,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樊噲,他為劉邦的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在劉邦去世之前,他卻想將樊噲賜死。那麼,在劉邦與樊噲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為何立下無數功勞的樊噲,會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呢?提到樊噲,或許大家都不陌生。
  • 再興大唐的名將郭子儀,年逾80仍縱情酒色,如履薄冰活到85歲
    一時間郭子儀的光芒萬丈,讓人很是忌憚,畢竟功高蓋主,自古名將基本上都不能善終。有些聰明的人,在戰爭過後,便交出了自己的兵權,來保全自己的性命。畢竟古代的皇位是世襲制,皇帝忌憚也是很正常,況且古代名將謀反的也不少,有前車之鑑,君王不得不防。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就遭小人進讒言,幸好他明智,縱情於聲色才得以善終。
  • 嶽鍾琪,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卻因一個身份落個差點被處死的下場
    自此,在康熙有意無意的培養下,他開始步入清軍的權力核心,成為清廷舉重若輕的軍事大將。自康熙之後,嶽鍾琪就成為清廷最為倚重的軍事將領之一,每逢大戰,他就必會被清帝委以重任,或為主帥,或為副帥,率軍前往平叛。而每次只要嶽鍾琪在,則戰亂必平,因此憑藉著與日俱增的戰功,嶽鍾琪的地位也隨之是水漲船高。
  • 史上第一戰神,白起被賜死時已七十多歲,為何秦昭襄王就不容他?
    史上第一戰神,白起被賜死時已七十多歲,為何秦昭襄王就不容他?歷朝歷代,但凡功高震主者大多沒有好下場,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為秦國立下不世之功,可即便如此,他也逃不了兔死狗烹的怪圈。秦昭襄王賜劍給白起,白起仰天長嘯:「我有什麼罪過,落得如此下場?」
  • 為什麼商鞅為秦國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卻落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他一生兢兢業業致力於秦國的崛起,為秦國推出了「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為秦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為什麼商鞅最後卻慘遭酷刑「五馬分屍」的下場?他究竟做錯了什麼?才讓秦惠文王贏駟對他施行如此殘酷的刑罰呢?
  • 功成名就後,這4位歷史級名將,為何會被帝王「兔死狗烹」
    雖然歷史上很多名將,在功成名就後,會得到帝王的善待和賞賜,能封妻蔭子,光耀門庭,但也有不少名將,在建立赫赫功勳後,卻被帝王「兔死狗烹」,獲得了一個很悲慘的結局。歷史上這4大名將,為何在他們建立赫赫功勳,且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會被帝王殺害或者逼死?
  • 老當益壯,馬革裹屍,東漢名將馬援為何沒有位列「雲臺二十八將」
    馬援將軍為東漢立下了不朽的功勞,可有人就不解了,為何勞苦功高的馬援,不在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之列呢?我們先來說說"雲臺二十八將"。所謂雲臺二十八將,是東漢初年,跟隨漢光武帝劉秀四處徵戰,輔佐其統一天下的二十八名將軍,因漢明帝追憶起這些功臣,命人對照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在洛陽南宮雲臺畫上他們的畫像。這二十八將各個功勳卓著,為光武帝劉秀復興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
  • 曹丕賜死甄宓,為何還要在其口中塞滿米糠?原因其實很簡單
    幼年便名氣遠播,加之容貌傾城,三國群雄之一的袁紹聽說後,就讓她與次子袁熙結婚。婚後袁熙卻舍下嬌妻北上幽州,留她在鄴都奉侍婆婆。建安九年,曹操帶曹丕舉兵攻下鄴都,曹操也知甄宓貌美,欲納美人。只是其子曹丕率先帶人包圍袁府,見到了伏在婆婆膝頭的美麗少婦甄宓。曹丕承諾保護婆媳二人,以此納了甄宓,曹操無奈,只得賜婚與二人。
  • 韓國歷史上最殘暴君王,喝人奶毀寺廟,夏桀商紂和他比都不算什麼
    但尹氏為人險惡,嫉妒心異常,殺害了與成宗有染的宮女,甚至弄傷成宗臉部,所以在燕山君五歲時被賜死。此後燕山君是由貞顯王后,即中宗生母撫養長大。但是他生性粗魯,不好讀書,雖然在八歲時被立為王世子,卻被朝中大臣多次進諫,稱其脾氣秉性不可為一國之君,要求廢除其世子之位。而成宗雖然對大臣的建議表示了認同,卻遲遲沒有廢嫡,一直到了成宗離世,燕山君即位。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
  • 為啥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卻沒能落個好?古人早已給出答案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有些人為上級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這樣的人最終不僅沒落個好,往往還混得很慘。古時候這樣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說當一個新的王朝建立之後,那些開國功臣可謂是拼死拼活立下了大功勞,可是往往這樣的人最後會不得善終。
  • Doinb淚潰回應假愛國,為LPL立下汗馬功勞!和老婆一起委屈痛哭
    Doinb淚潰回應假愛國,為LPL立下汗馬功勞!和老婆一起委屈痛哭在近日Doinb遇到了一個大節奏,甚至在直播的時候心態炸裂,被噴到宣布停播。起因是這樣的,因為打排位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對中國不友好的ID,當時Doinb沒發現,在彈幕的提醒下他關掉了遊戲中的ID顯示,並且在遊戲中的聊天欄裡遮擋了所有人的暱稱。但因為Doinb本人沒有在直播時發聲,表達自己的譴責的態度。導致一堆暴躁老哥狂噴Doinb假愛中國。但要知道當時遊戲正在進行中,而Doinb在結束之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舉報,並且還使用了特殊渠道。
  • 一代明相為秦朝立下汗馬功勞,為什麼他要聽信趙高,讓胡亥繼位?
    李斯,一代明相,在他的輔佐下,秦始皇統一六國,推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等。為什麼在沙丘之變中,他要與胡亥、趙高一黨,難道他看不出胡亥、趙高是什麼貨色嗎?我覺得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看得出來,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做了,我認為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原因。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孔子為何把女人當成小人
    現實中常有這樣一幕:男生和女生吵架,然後男孩子往往比較吃虧,吵不過女生,那這個時候,男孩子就會無奈地說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把女人和小人劃上等號,女生聽了,當然更加生氣,因為不管哪個女孩子聽了這句話,都會很生氣。
  • 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曾為秦國的強大立下汗馬功勞,很吃驚吧
    但是,今天,《大秦帝國》告訴你,魏國國君魏惠王的弟弟公子卬曾為秦國的強大立下過汗馬功勞,你肯定不信,不過我告訴你,一切都皆有可能。公子卬,作為魏國的王族子弟,為什麼要幫助秦國呢?這裡面有一個很長的故事,容我慢慢來說。
  • 她是「四大醜女」之一,也是「一國之母」
    之前我們用了四篇篇幅去分別介紹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四大美女。她們都傾國傾城,卻無奈被國家左右了命運,最終人生都以悽涼的結局收場。有最美的,當然就有最醜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四大醜女」之一的「鍾無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