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叫做血液透析
說到血液透析這名詞,相信您一定會覺得效陌生,但是如果說「洗腎」,就比效熟悉了,其實「血液透析」就是「洗腎」的意思。簡單地說,血液透析就是:當腎臟失去功能時,無法將體內代謝所產生的毒素及水分排出,而需藉由人工腎臟排出體外以減少毒素及水分的堆積,使身體能維持正常之功能,減少不適現象。
二、如何做血液透析
需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應預先接受「血管通路手術」(利用手術將手臂上的動脈和靜脈接合在一起)。每次來洗腎時,護士小姐姐會為您打上兩支針,一支針是將血液引流出來,經過「人工腎臟」(在這裡進行廢物及水分之排除),另一支針是將經過人工腎臟的血液送回體內,經過這樣不斷地循環,大約需要2~4小時,就完成了一次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的主角就是「人工腎臟」,它是利用人造的半透膜做成微小空心纖維,通常一個人工腎臟是由6千到1萬5千多根的微小空心纖維組成。
利用血液幫浦將血液引流出來,流經這些微小空心纖維管的內層,而透析液(透析藥水+反滲透水)流過空心纖維管的外層。利用濃度差的「擴散作用」,可以清除尿毒素,而利用靜脈壓和負壓的超過濾,可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經過這些步驟,就達成血液透析的目的,排除體內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及多餘水分。
三、什麼情況需要做血液透析呢﹖
1.急性腎衰竭─如血中鉀離子過高、嚴重水腫、尿毒症狀出現時(如BUN高到100mg%以上、尿少....)。
2.慢性腎衰竭(BUN>100mg%、Cr>10mg/dl,並有尿毒症狀出現)。
3.頑固性水腫。
4.急性藥物中毒。
5.體內代謝異常(如酸中毒,血鉀過高等)。
四、血液透析為病人執行四項
1.移除蛋白質代謝的產物:如血尿毒氮(BUN)、肌酸肝(Creatine)、尿酸。
2.維持血中電解質在一安全濃度內。
3.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酸。
4.移除堆積在體內過多的水分。
五、血液透析當中會有那些症狀﹖
1.血壓下降或上升。
2.噁心、嘔吐、頭暈或頭痛。
3.抽筋。
4.胸悶、胸痛、冒冷汗。
5.皮膚癢、腹痛、背痛。
6.其他:不平衡症候群。
六、應做那些配合工作
1.遵照醫囑,按時接受洗腎,不可隨意不來洗腎,以免加重病情。
2.兩次洗腎之間的體重,最好不要超過理想體重之5~6%,以避免或減少洗腎時可能會發生的不舒服症狀。
3.應做好血管通路之照顧。
4.不要任意服用藥物。
5.在飲食方面需限制高鉀及高磷之食物。
6.不可吃楊桃,因會打嗝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