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撲:人肉搜索「正規軍」能捍衛道德

2021-01-11 TechWeb

「正規軍」能捍衛道德

在搜尋引擎的排名中,可能有人會說是百度、Google,但事實上,最強大的搜尋引擎是「人肉搜索」。以往「人肉搜索」一直處於分散作戰狀態,近日有網站論壇發出「人肉搜索」的招聘信息,要成立「正規軍」。有專家認為,作為道德捍衛者的「人肉搜索」,在法規缺失的情況下,很難避免不侵犯他人的隱私權和名譽權。那麼,這批「人肉搜索」的「正規軍」是否就能讓搜索有組織且有紀律地進行?文/記者梁紅舉

招聘「正規軍」

意欲最大限度保護隱私

上周,最早開始「人肉搜索」的貓撲網論壇正式招聘「人肉搜索」,他們稱為「賞金獵人」,他們認為有組織的「人肉引擎」將能最大限度地維護他人隱私。其實,谷歌早已經開始招募「人肉搜索」,第一期工程擬招募人肉搜索志願者2500萬名,以使它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人肉搜尋引擎。

目前,「人肉搜索」真的已經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貓撲自不必說,百度知道、新浪愛問、優庫網、谷歌、天涯來吧等都有強大的「人肉搜索」功能。關於貓撲網人肉搜索論壇的招聘公告,發起人表示,有這樣的公告,是源於目前「人肉搜索」中的一些問題。他認為,現在人肉搜索圈子有點偏離,很多都是搜索美女這類的帖子,如果能將「人肉」組織起來,大家共同遵守一個規定,搜索就會變得純淨許多。但他坦率承認,即便是出了公約,也需要大家自覺遵守,因為不可能有什麼措施去懲罰。

據了解,「人肉搜索」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特長,有人人脈廣,有人看照片專業,根據線索,每人都有不同分工。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行需要的是合作精神和專業的分析技術。

賞虛擬貨幣

年輕人樂做「人肉搜索」

據了解,「人肉搜索」的賞金獵人年齡多在23歲至25歲之間,他們都有本職工作,除了找人的樂趣之外,激發他們的最大動力,就是貓撲網上的虛擬貨幣貓幣(MP)。賞金獵人是以掙得網上虛擬貨幣為目標執行人肉搜索任務的,雖然他們的報酬只是在網絡上才能使用的虛擬貨幣,但招聘方仍然堅信,通過即將擬定的公約,有組織的賞金獵人將可以形成。

據記者了解,不少網友對「人肉搜索」十分熱衷,但是也存在不少疑惑。人肉搜索的執行者「賞金獵人」散落天南地北,本身就不喜歡受約束。「你又不發工資,憑什麼給你管?人肉搜索網站多了,我們又不為一家服務。」幾名「賞金獵人」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記者在網上發現,現在網友的懸賞有些已不再是MP,很多都許以現金。在這種對比下,真正的「賞金獵人」何去何從,應該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人肉」

心聲

做搜索很忙很快樂

BTwolf在一家外企做網管已經三年,每天的工作就是泡在網上,「我做了多長時間網管,就已經做了多長時間的『人肉搜索』。」

已經是22時過後,BTwolf還在天涯、貓撲、Google等網上遊蕩,記者注意到,除了不時發問和瀏覽結果,而在他QQ群裡,除了好友的分類,基本是按省市的地理位置來劃分。「這是『人肉搜索』最基本的要求。」BTwolf告訴記者,他曾經參與過「豔照門」、「華南虎」、「瀋陽視頻女」等大事件的「人肉搜索」,而尋人是他做得最多的搜索。「基本是人找人、人問人、人挖人、人查人的互動查詢。」

「最重要的是成就感,那種快樂你無法體會。」BTwolf說,「就像現在查找的這個騙子,他肯定不止騙了一個人,現在還有網友陸續在向我提供騙人者線索。我們不為別的,就為了正義。抓住一個騙子,使他得到應有的懲罰,這就是我幹『人肉搜索』最大的快樂。」

「人肉」

心聲

網友願成「賞金獵人」

網友小7表示:「我會成為『賞金獵人』,在這個領域裡,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福爾摩斯,從一個郵件地址、室內外景都能找到線索。這個過程很有趣的。」

Smile說:「其實人肉搜索只是把社會道德譴責上升到一個更大的面和更高的高度上來。從前誰喜歡順手牽羊,甚至打牌輸了賴帳之類的,在他周圍的社會群體中也會受到類似的懲罰,網絡只是把這種影響力放大了而已。而從前那個懲罰對象的周圍人群也會知道他的名字、工作單位等,是不是也構成侵權了呢?」

網友「吾之榮譽即忠誠」表示,貓撲也曾招聘過「貓貓特別行動隊」隊員,待遇是每月根據工作量,享受2萬~4萬的MP獎勵,年底或特殊重大節日,均享受5位數以上的MP紅包獎勵。「這太少,不足以吸引人,我一天頂貼都達到5萬MP。」

近八成被調查者認為

應規範「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一邊成為網友熱捧的方式,但也不可避免地觸及到洩密、侵犯隱私等問題。據中國青年報消息,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491名公眾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五成(47.3%)公眾認為人肉搜索是不是網絡暴力要「視情況而定」,近八成(79.9%)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更好地規範人肉搜索。

另一方面,如何辨別「人肉搜索」的真實性也值得人們去思考。像2007年底,北京一名13歲在校女生張某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說:「上次我上網查資料,突然彈出來一個網頁,很黃很暴力,我趕緊把它給關了。」很快,關於張某的《很黃很暴力》的帖子出現在網上,隨後,視頻、圖片、漫畫、惡搞相繼上網。這還算真有其事,但綿竹團市委書記範曉華就特別冤枉。由於一則「有人在綿陽五一廣場搭建救災專用帳篷並惡意傷人」的網絡傳言,人肉搜索立即發動,查找肇事者「範小華」。但這次「人肉搜索」發生了偏差,結果,團委書記範曉華的一切曝光於網上,甚至連8歲女兒是領養的隱私也被人公布,每天受到數不盡的騷擾和謾罵,最後不得不動用官方途徑闢謠。

網友

觀點

發錯「通緝令」後果嚴重

不可否認的是,「人肉搜索」充分體現了「團結就是力量」,但「人肉搜索」也被稱為最恐怖的社會搜索。「一旦『網絡通緝令』發錯,後果嚴重,而且發起者也不能掌控事情發展的結果。」BTwolf告訴記者,「『很黃很暴力』事件的13歲女學生不該承受那麼大的壓力,綿竹團市委書記範曉華也是誤傷的結果。」網友zch11230表示,人肉搜索的力量越來越大,不過好像有些人是利用了這種力量,好事也有,壞事也不少呀,不少不明真相的一看貼就呀呀的吼。言下之意,極易出現網絡暴力。

網友「欲望的游離」表示,人肉搜索的發動應該謹慎,而且必須要謹慎,在事情經過有沒有弄清,當事人的做法在事實上是否已經超越了社會大眾的道德接受能力,不然一有不慎,好心就能做錯事,道義捍衛者就成了罪犯。

專家

視點

「人肉搜索」很難有組織

女白領「死亡博客」的官司現在還在進行中,對於網友和網站的侵權行為,法院還沒有最後給出答案。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表示,我們現在有60多部規範網際網路的法律,已初具規模,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但侵權的行為還是在不斷發生。

清華大學網絡行為研究所副所長李旭也承認,我們的網絡法律規範還存在不少問題,還無法達到「依法治網」的要求。其個人觀點就是對於可能侵犯他人隱私的人肉搜索,主要還是要依靠法律和社區本身的準則規範來加以約束和引導。

雖然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貓撲和Google開始招聘「人肉搜索」「正規軍」,希望給予一些規範。但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處於游離狀態的「人肉搜索」者很難做到有組織有紀律,他們以大多數網民的好惡為是否發出「通緝令」的根本。而競爭激烈的「人肉搜尋引擎」網站,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點擊率,則大多會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無法真正杜絕侵權甚至網絡暴力的出現。

相關焦點

  • 遍撒英雄貼 貓撲突擊「人肉搜索」
    楊陽  「鎖骨」是貓撲「賞金獵人工會」的一位新「獵人」,擅長音樂、電影類的信息搜尋。他有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一打開電腦,就會進入貓撲「人肉搜索」欄目,看有沒有自己能幫上忙的。貓撲人肉搜索招聘「賞金獵人」的志願者在兩三周內就達到500多人,他們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和關係網,可能遍布中國任何一個角落,卻為同一個目標聚集在一起:人肉搜索。
  • 瞭望東方周刊:人肉搜索的救贖
    這也許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一旦捲入其中,誰能真正保持冷靜和超然的道德感?網友在越來越強烈的情緒紛爭之中一旦走向極端的謾罵和發洩,「自然災害 」是不是就會變為一種無可逃避的結局?  我「人肉」我存在?「你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暗戀一個人,你能拿到她在網上的照片。你特別想認識她,就是不知道她叫什麼,住哪裡。
  • 人肉搜索成網絡時代群體癲狂 不慎則演變為暴力
    那麼,人肉搜索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何維繫?為何總有人樂此不疲?社會交換理論給出了很好的解釋。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類交往行為是一種社會交換過程,在交往中,人們總是趨向於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報酬」。人肉搜索的流行部分要歸功於「賞金獵人」制度。「賞金」是指貓撲上通行的一種虛擬貨幣(MP),用以購買增值服務。
  • 「人肉搜索」轉戰微博平臺:「微」搜索,無底線?
    一部名為《搜索》的電影正在熱映。「人肉搜索」,一個在中國網際網路世界存在了12年的爭議話題, 再一次被人們熱議。微博時代,傳統「人肉搜索」已逐漸轉移至這一急速崛起的社交網絡平臺。  這場「人肉搜索」,由微博最先爆料,引發集體圍觀,隨即博友「人肉搜索」,知名微博推波助瀾,碎片化的信息通過「病毒式轉發」迅速聚合,而當事人的微博又加劇了信息洩露整個過程堪稱微博時代「人肉搜索」的標準樣本。
  • 「人肉搜索」的2008
    文/小村「人肉搜索」在中國網際網路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最早的幾起網絡「人肉搜索」事件,往往都和性醜聞扯上點關係,畢竟點擊率高,網絡上被網民僱傭的賞金獵人對這類事情也比較好奇,比較積極。到了2007年,「人肉搜索」不再僅僅滿足於打擊幾個俗不可耐的性醜聞,更開始演變成了一個「除暴安良的俠客」。進入2008年,「華南虎事件」所引發的「人肉搜索」,帶來了大規模的集體智慧,成功的完成了一次曠日持久的集體打假。
  • 母女倆遭網友「人肉搜索」 身份曝光
    這是貓撲網上針對張華(化名)發起的「人肉搜索」內容,並已「搜索」半年之久,可張華剛知道此事。昨天上午,她向豐臺區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稱,懷疑此事和賣房糾紛有關。  張華稱,去年5月初,她和媽媽出售位於昌平的一套住房,趙麗(化名)看上了房子,並支付2萬元定金。後來因為信用問題無法辦理貸款,趙麗放棄買房,並向她們索要定金。「我當時在外地,所以告訴她回京後就還她。」
  • 網際網路十大著名人肉搜索事件
    ,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為那裡是地獄… 如果你愛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為那裡是地獄…人肉搜尋引擎其實就是在一個社區裡面提出一個問題,由人工參與解答而非搜尋引擎通過機器自動算法獲得結果的搜索機制。
  • 賣房起糾紛後收到偵探簡訊 房主遭「人肉搜索」
    張華(化名)去年6月因賣房與人發生糾紛後,不斷接到私家偵探的服務簡訊,今年春節後她在貓撲網發現一篇「人肉搜索」的帖子,文中稱她為騙子。昨天,張女士到豐臺區司法局尋求法律援助。  賣房糾紛後收到偵探簡訊  張華說,去年6月,她通過中介出售一套房屋,看房後,購房人趙小姐交了1萬元定金。
  • 貓撲的沒落,是貼吧的崛起,還是用戶的不挽留?
    當時網際網路上最火爆的兩個社區論壇莫過於天涯和貓撲,最出名的莫過於還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起源就是貓撲,在當時比較出名的一個事件是「虐貓女事件」,網友們僅僅使用了6天事件就將主角人肉出來,可見人肉搜索的效率。時過境遷,在網際網路高速的發展下,貓撲原有的人氣也在漸漸的衰落。
  • 「人肉搜索」或涉嫌多重違法 應如何追責?
    一方面,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引導網民充分認識「人肉搜索」可能帶來的違法後果;另一方面,要依法懲處違法者「人肉搜索」是一種基於人際關係的關係型網絡社區活動,往往是「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次聲勢浩大的「人肉搜索」,往往會有成千上萬的網民參與,可能使相關人員受到全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關注。近日,「德陽女醫生自殺事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人肉搜索」也再次引發關注。
  • 貓撲:那個創造、記錄、影響了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的大雜燴社區
    早期的貓撲是硬核的遊戲玩家聚集地到2000 年左右,貓撲中閒聊的內容越來越多,經當時如日中天的《電腦報》、《大眾軟體》等傳統媒體的報導,貓撲大雜燴一下子湧進大量剛接入網際網路卻不知何去何從的新用戶,老 mopper(貓撲用戶)們稱之為「外星人佔領貓撲」事件,其中 20 - 30 歲的用戶佔據了用戶總數的 2/3,一個由年輕新新網民做主力的雜聊論壇誕生了。
  • 新貓撲、新形象
    貓撲網是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論壇之一,是中國網絡詞彙和流行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於1997年10月建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貓撲已發展成為集貓撲大雜燴、貓撲貼貼論壇、貓撲Hi、貓撲遊戲等產品為一體的綜合性富媒體娛樂互動平臺。  貓撲本次改版對各業務線做了減法,只保留核心的社區業務部分(大雜燴、貼貼等),以及汽車、遊戲等之前發展較好的頻道。
  • 網上社區研究之三——貓撲
    更重要的是,道具「是貓撲這個世界裡的虛擬實物,當然而然的要和虛擬的貨幣掛上關係,從此mp和道具就成為了身份的象徵,繁榮程度的晴雨表。而每次重大的事件,都能帶動道具市場產生強烈的震動,而那些關係到民生的道具比如說救生圈、醒目燈的價格漲落更成為了大戶和小貓之間關係的紐帶。」[1]「小黑屋」是貓撲對違反規則的成員的一項懲罰措施,它利用了人們童年對於小黑屋的恐懼心理,用形象、可感的方式來強化管理。
  • 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時間:2018-02-27 09:0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人肉? 人肉搜索是什麼意思? Doxxing也可以拼作doxing, 它指的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布和收集個人和私人信息, 然後在網上公布這些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人肉)。
  • 網曝貓撲要賣了!還有人要嗎?
    傳統的BBS網絡論壇一個個關閉,曾經叱吒風雲的貓撲似乎也堅持不住了。據媒體報導,貓撲社區在尋求出售,意欲賣給國資媒體東方網。不過貓撲官方對此沒有回應,貓撲網某內部人員則表示還沒確定,但不知道是出售消息不確定,還是談判對象不確定。
  • 貓撲給虎撲留下了哪些歷史教訓
    在PC時代,貓撲是網絡流行文化發源地之一,叫獸易小星,奶茶妹妹,「233333」表情符號,惡搞文化,BT/YY精神,人肉搜索,都發源於此。 隨著電腦的普及,電腦遊戲的愛好者也紛紛入駐貓撲,電視遊戲原教旨主義者的板磚並不足以捍衛他們的城池。 隨著次元壁被攻破,越來越多的用戶湧入貓撲,社區中討論的話題越來越寬泛,不再僅僅局限於遊戲。
  • 大狗虐待幼女人肉搜索伸張正義
    ◆網民怒了網絡江湖重開「人肉搜索」  隨著視頻觀看者的增加,龐大的網民群體怒了。網友「grassgegz」斥責道:「虧那個孩子還喊他一聲老舅,簡直連畜牲都不如。」2月20日,天涯網友「黃帝是俺家的人」在雜談拋出了帖子《強烈建議展開人肉搜索,追查「孽畜老舅」!!!》,此議立即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一場「轟轟烈烈」的網上追討再次震驚網絡。
  • 貓撲社區擬籌備賣身 接盤俠可能是東方網
    【TechWeb報導】4月12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導,知名中文網絡社區貓撲社區可能正尋求出售,預計被出售給國資媒體東方網,但目前未獲得官方回應。貓撲社區擬籌備賣身 接盤俠可能是東方網公開資料顯示,貓撲網(MOP)的雛形是貓撲大雜燴,是中國知名的中文網絡社區之一,擁有註冊用戶1.3億人。貓撲網於1997年10月建立。2004年被千橡互動集團併購。
  • 10起人肉搜索案例僅兩起追責
    然而,新京報記者梳理近年來十起人肉搜索案例發現,被人肉者採取法律手段追究責任的僅兩例。律師表示,遭受網絡暴力,往往因為找不到責任主體讓維權面臨較大困難。前日,成都被打女司機盧某的身份證、生活照等個人信息被網友公開,還有大量未經證實的車輛違章信息和開房記錄。在最新的一則採訪視頻中,盧某的母親稱女兒「別車」是為了「去搞一個慈善機構」。
  • "人肉搜索"在臺灣_網易新聞
    「人肉搜索」是否觸犯個人隱私,一直都存在廣泛爭議。而網友們「人肉」出來的個人資料究竟哪些是合法可公布的,哪些是違法的,對此,臺灣「立法委員」及「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集委員謝國梁專門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