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鬥雞鬥蛐蛐,但你知道2019「硒有米」全國鬥米大賽嗎?

2021-01-08 功能農產品委員會

說實話!鬥牛鬥雞鬥蛐蛐我都知道,但是怎麼連「富硒大米」也鬥上了?

雖然咱也不知道,但是咱敢問!

原來這是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指導,北京國際富硒農產品暨功能食品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2019『硒有米』全國鬥米大賽」。現面向全國徵集富硒大米參與大賽,徵集時間為9月10~11月10日,比賽結果將於11月11~24日公布。

為什麼要舉辦這樣的比賽?挑選富硒大米時的主要標準是什麼?

多種「富硒」大米通過多個層次、多種手段、多層刪選,以《GB/T 22499-2008 富硒稻穀》國家標準作為報名篩選條件,依照《GBT 15682-2008 糧油檢驗 稻穀、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進行專業評審,並邀請消費者、美食媒體參與大眾評審挑選出品質優良、物美價廉的富硒大米。

在大賽中勝出的大米將獲得金獎、銀獎!

我們都知道,硒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參與人體的諸多代謝活動、免疫防禦和解毒過程。

據統計,我國有2/3的國土為國際公認的缺硒區,涉及22個省(市、區),全國約7億人硒攝入量長期嚴重不足,我國人均硒攝入量僅為36微克/天,遠低於中國營養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最低推薦值每日50微克和60微克,營養專家于若木呼籲「要像抓補碘一樣抓好全民補硒工作」。

作為三大主糧之一,大米(稻穀)在飲食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富硒大米進行科學補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面對市場上各種品牌、各種產地的富硒大米,如何挑選對消費者來說是一件難事。

為此,我們的「硒有米」全國鬥米大賽應用而生,大賽將藉助「北京國際富硒農產品暨功能食品博覽會」平臺,面向全國徵集富硒大米參與,為消費者帶來富硒大米的選購指導。

本次活動現面向全國徵集富硒大米參與大賽,徵集時間為2019年9月10日-11月10日。具體參賽要求如下: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功能農產品委員會

主辦單位:北京國際富硒農產品暨功能食品博覽會組委會

二、獎項設置

1、金獎、銀獎

2、最受消費者喜愛富硒大米排行榜

三、徵集範圍

全國範圍富硒大米產品。

四、參評米樣要求

1、參評企業須是從事大米生產、加工或貿易的合法經濟實體;

2、參評米樣須取得SC認證;

3、參評米樣須符合國家標準GB/T 22499—2008;

4、參評米樣不少於2500g,參評米樣與所代表的產品品質須一致;

5、參評米樣請使用市售產品及包裝,包含完整生產信息;

6、嚴禁使用非本單位生產的大米參評,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參評或獲獎資格;

7、郵寄包裝請確保不影響米樣品質。

五、回執材料

1、參評表:如實填寫並蓋章;

2、參評企業SC證書複印件;

3、參評企業營業執照副本複印件;

4、參評米樣檢測報告(符合國家標準GB/T 22499—2008);

5、米樣依照第四條(參評米樣要求)準備;

6、其他證明材料。

六、評比說明

(一)評比時間

1、報名及米樣接收時間:2019年9月10日-11月10日;

2、專家及大眾評審時間:2019年11月下旬;

3、頒獎儀式:2019北京國際富硒農產品暨功能食品博覽會現場。

(二)評審標準

1、專家評審:根據GB/T 15682-2008《糧油檢驗稻穀、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和GB/T 1354-2018 大米國家標準進行;

2、大眾評審:特邀美食愛好者、大眾消費者根據米飯口味進行評審。

七、參評費用

所有參評米樣不收取任何費用。

相關焦點

  • 港媒:秋季北京迎來鬥蛐蛐大賽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0日文章,原題:蛐蛐們在中國錦標賽上一決雌雄在小棍的刺激下,鬥士們投入戰鬥,推推搡搡,直至「紅牙」制服「黑腳」,人群中爆出陣陣喝彩聲。這是一項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競技項目。在北京,秋天是鬥蛐蛐的黃金季節。
  • 中國民間鬥蛐蛐的歷史和蟋蟀文化
    鬥蟋蟀亦稱「秋興」、「鬥促織」、「鬥蛐蛐」。用蟋蟀相鬥取樂的娛樂活動。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每年秋末舉行。鬥蟋的壽命僅為百日左右,這就將鬥蟋蟀的季節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漢字中,「秋」這個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 鬥雞與看電影,我們真的是在看雞鬥嗎?
    看電影的歷史不過百年,但是看戲的時間肯定是上千年,所以對於看表演這件事情人民是早有經驗的。說到表演這裡面就要提提雞的表演了,這裡面單說一種鬥雞,不是小時候的單腳鬥雞,是真雞!據說鬥雞這項表演古今中外都有,連皇帝老爺都喜歡,不知道皇帝老爺是不是也喜歡鬥蛐蛐?當然和賽馬一樣,民間鬥雞都喜歡賭博。這和很多偽球迷看足球一樣,其實關心的是自己的錢包。
  • 鬥牛鬥雞鬥蛐蛐,見過鬥駱駝的嗎?
    在土耳其西部塞爾丘克(Selcuk)地區傳統的鬥駱駝活動前一天,要讓選美比賽的挑選委員會留下深刻印象。駱駝全身披紅掛彩、掛上小鈴鐺,由主人們牽著,在歡樂的鑼鼓笛聲中,亮相大街。 為自家寶物們準備那場扣人心弦的比賽,駱駝的主人們可謂無微不至,而且常常要準備數星期。人們說,鬥駱駝節有助於使早先的遊牧人與駱駝之間的傳統關係繼續發揚光大。
  • 還記得《太吾繪卷》的鬥蛐蛐嗎?這「國粹」竟然還有全國電視大賽
    mumu丨文前兩天上網衝浪的時候,看到了很有意思的視頻,標題叫《2020年第八屆全國蟋蟀電視爭霸賽》。說實話我起初還是比較詫異的,這年頭鬥蛐蛐有電視直播,竟然還是第八屆?抱著獵奇的心態點進了連結,沒過10秒就被片頭動畫所震懾。只見兩隻蟋蟀雙手帶著拳套,身背「將」字披風,嘴對嘴來了一番親密接觸,差點沒讓我笑過氣來。
  • 四川涼山:布拖火把節傳統民俗競技,鬥牛、鬥羊、賽馬吸睛!
    2019年7月22日,四川涼山,在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分會場布拖縣拖覺鎮原生態廣場上開展了傳統民俗競技鬥牛、鬥羊、鬥雞、賽馬等系列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各地遊客前來觀看、備受關注!四川涼山,在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分會場布拖縣拖覺鎮原生態廣場上開展了傳統民俗競技鬥牛、鬥羊、鬥雞、賽馬等系列活動,吸引了國內外各地遊客前來觀看、備受關注!四川涼山,在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分會場布拖縣拖覺鎮原生態廣場上開展了傳統民俗競技鬥牛、鬥羊、鬥雞、賽馬等系列活動,布拖彝族火把節每年公曆七月二十日舉行。
  • 蛐蛐、蟋蟀、蟈蟈有什麼不同?在古代為何喜歡鬥蟋蟀?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蟈蟈是綠色的,像螞蚱,但較大些。蛐蛐(即蟋蟀)黑色,頂部有長鬚,尾部有針。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蟈蟈全體綠色。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
  • 大家都知道鬥牛鬥狗鬥雞鬥蟋蟀比賽,今天帶你了解臨泉縣鬥羊比賽
    相信大家到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動物間的比賽,比如聞名世界西班牙鬥牛比賽,身邊的鬥狗比賽,鬥雞比賽、還有鬥蟋蟀比賽等等一些,可是你知道鬥羊比賽嗎?了解鬥羊比賽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鬥羊比賽,了解如何鬥羊。
  • 鬥蛐蛐兒:蛐蛐兒是怎麼捕捉餵養的?鬥蛐蛐兒比賽又有什麼講究?
    鬥蛐蛐兒記憶兒時,在農村生活,經常在野外逮蛐蛐兒玩。一直聽說蛐蛐兒可以養,可以鬥,但我一次都沒有成功過,每次逮住蛐蛐兒,我都不知道該餵它什麼,有時候甚至還沒等拿回家,它就已經死在瓶子裡了。我相信,好多人都跟我有同樣的疑惑,本文將詳細的介紹鬥蛐蛐兒這件事,希望再看的各位,如果有孩子問起了,你能說道一二。鬥蛐蛐兒釋義鬥蛐蛐兒又稱為鬥蟋蟀、鬥促織、鬥賺積、鬥促雞、鬥莎雞,因為各個地區對蟋蟀這種昆蟲的叫法不一樣,所以它也有各種不同的名字。
  • 北京西城有群鬥蛐蛐的老哥們,想要鬥進「蟋奧會」
    沒錯,就是蟋蟀「奧運會」,老北京口中的「鬥蛐蛐」。在西城區白塔寺街區,有這樣一群因蟲而結緣的「蟲友」,基本都是60後。幾年來,他們每到秋天就聚在一處聊蟲、鬥蟲,還曾三兩結伴到京郊和山東等地尋蟲。如今,隊長周燕京和副隊長貝長山帶領的小團隊有了名氣,在短視頻平臺積聚了近4萬粉絲。
  • 繪畫之神仙打架:鬥牛鬥雞鬥龍,英雄救美,飲食男女,野性自然
    今年是一個全世界人民與天鬥,與地鬥,與病毒持續花樣翻新的鬥爭的一年,辛苦裡面有溫情,殘酷裡面有希望,能否告別過去,反思現在,正確面對未來,就在眼下一分一秒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和行動中。 那用繪畫形式表達的人類鬥爭史,都有哪些題材,我們來歷數一下:鬥人,鬥雞,鬥龍,鬥狗, 鬥蝴蝶,無所不鬥,樂趣不斷。
  • 農村俗語: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一輩流傳下來的俗話,雖不是聖人賢臣流傳下來的,但這也都是農村人和自然相處了那麼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成果,乍一聽好像在胡說八道,但是仔細琢磨,這些話中蘊藏的知識真的可以讓你受益良多的。農村廣為流傳的一句諺語;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這句諺語的意思就是,如果你遇到一個非常窮的人,在他餓的不行的時候你施捨了他一碗米飯,他會對你感恩戴德,把你當恩人。但是如果你每天都給他米,他慢慢的就會覺得你家裡有很多米,為什麼每次只給他一碗,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給他米的時候,你就成了他的仇人。
  • 鬥雞的營養價值;紅色的鬥雞肉究竟流行在哪裡
    最近呢小編是發現了市場上突然出現了一種紅紅的鬥雞肉,乍看之下覺得有違常理,可是經過仔細了解之後才發現這種鬥雞肉竟然有著非常高的營養價值。現代營養學上一直有「紅肉」和「白肉」之分,前者指的是豬、牛、羊等肉類;後者指的是禽類和海鮮等,其營養價值要高於紅肉。鬥雞肉就是「白肉」中的代表,其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所含有的牛磺酸上。牛磺酸可增強人的消化能力,起到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
  • 還記得《太吾繪卷》裡的鬥蛐蛐遊戲嗎?這「國粹」竟然還有全國電視...
    說實話我起初還是比較詫異的,這年頭鬥蛐蛐有電視直播,竟然還是第八屆?抱著獵奇的心態點進了連結,沒過10秒就被片頭動畫所震懾。  蟋蟀,又叫蛐蛐、促織、夜鳴蟲等等。  玩過《只狼》的朋友應該會知道,仙峰寺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正殿裡有禿驢上演「口吐蜈蚣」、「口吐蟋蟀」的勁爆表演,弄得滿地板都是臉盆大的黑蟲。  初來乍到沒有準備,容易造成心理陰影。好在這裡你會拿到很多重要道具,比如專殺不死人的太刀「不死斬」。你會發現遊戲裡有這麼一群人在追求不死,而已經不死的人在追求死亡。
  •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在農村廣為流傳,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相信在我們中間,有很多人是來自農村的,有些人就是從小是在農村生長,免不了在農村聽了很多俗語。我們也知道農村有很多廣為人知的俗語,農村的這句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你們聽說過嗎?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知道有很多農村的老人很相信這句俗語,儘管有的俗語根本沒有什麼道理可言。
  • 科學網—聽蟈蟈 鬥蛐蛐
    夏日的夜晚,如果你湊近草叢去聽一聽,就能聽到蟲鳴,而且可能不只一種蟲鳴,其中就有蟈蟈和蛐蛐。 蟈蟈屬於昆蟲綱螽斯科,是一種短翅的鳴蟲。蟈蟈的體色是綠色或褐色的,看上去有些像蝗蟲。不過二者也比較好區分,蟈蟈的翅膀比身體短,會鳴叫;蝗蟲的翅膀比身體長,不會鳴叫。蟈蟈的鳴叫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前翅的摩擦。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蟈蟈都會鳴叫,只有雄性的才可以。
  • 富人蛐蛐窮人命,《濟公鬥蟋蟀》寓意了什麼?
    故事說,羅公子是個富家子弟,和其他的許多富家子弟一樣喜歡鬥蛐蛐,並且養著一隻戰無不勝的「黑頭金剛」,憑它贏了不少銀子。羅公子家有一個幹活的張木匠,聽說這隻「黑頭金剛」是花二百兩銀子買了的,不由得感嘆這錢給窮人能吃好幾年!雖然如此,他也有點好奇:這蛐蛐究竟有什麼特別?值這麼多錢?趁看守蛐蛐的人不注意,他偷偷地打開裝蛐蛐的瓷罐,卻一不小心把它放跑了!
  • 談談散養鬥雞的鬥技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叫雨山鬥雞的鬥技,雖有強的鬥性,但鬥技不好,也會被淘汰,因此鬥技也鬥雞的評價指標。為了培養好的鬥技,鬥技愛好者就要對鬥雞加以訓練,內強體質,外壯雄性。選擇一定的場地對鬥雞加以驅趕,不讓其休息,訓練其耐力,增強其運動能力。2彈跳訓練訓練者雙手抓住雞的身體,讓雙腿朝下,自半空往地面上蹲下來,反覆蹲無數次,從而加強筋健及大腿部肌肉的強壯度,為打鬥跳躍奠定基礎。3空腹也是體能訓練的項目之一。飼餵者對鬥雞進行空腹訓練,加強格鬥時的體能。
  • 北京鬥蛐蛐比賽硝煙起 據稱黃頭黃牙為上品(圖)
    爪  六個爪子一定要粗壯有力,這樣才有好的彈跳力,便於鬥蛐蛐時取勝。  牙  每隻蛐蛐都有門牙和襯牙,襯牙生於門牙內,是吃食用的,門牙也稱鬥牙,是用來吃食和格鬥的,鬥牙品種繁多,可從顏色上來判斷優劣。
  •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是怎麼理解的?
    自古就有「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一說法,很多人不理解。既然都是善良的開始為什麼結果卻大相逕庭?難道給的多了還不如給的少嗎?字面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施捨別人一鬥米,他會對你感恩戴德,會念及你的善舉,把你當作恩人一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