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不會建?最全豬場建設知識!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2020-12-05 勇哥養豬

很多沒有接觸過養殖業的人都以為養豬非常的簡單,其實養豬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除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外,還需要科學的技術就連豬場的建設都需要合理的安排,否則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建設一個新的豬場,在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豬場建設、氣候條件變化、豬場選址、飼料配方和法律法規方向的問題,這樣才能在建設時儘可能減少變數。在規劃設計一個新的大型養豬場的初期,需要考慮建設規劃的各個方面!

豬場建設成功的因素:

在諸多因素當中,適當的建設和氣候系統是至關重要的。近幾十年來,大多數養豬場在規劃設計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我們驚訝地發現,即便在一些新建的農場中,也有很多方面做得差強人意,儘管可以將其歸結為預算不足,但建造時的妥協可能會對養殖生產造成一定的不良後果。

亞洲的氣候條件變化多端

亞洲氣候多變,經歷著各種自然條件變化。冬天北部寒冷乾燥,夏天南部炎熱潮溼;有些區域還會出現嚴重的暴風雨和颱風,這些都會影響對豬舍建設和氣候系統的選擇。

新建的農場規模越來越大,而合格的員工卻越來越難找;即便是選用高性能遺傳基因的品種,也可能會對極端的氣候條件比較敏感;在炎熱的季節,採食量、生育能力、飼料轉化率和熱應激等因素都會受到影響,而理想的豬舍建設和氣候系統則可以緩解這些生產變動因素。保暖良好的豬舍建設和完善管理的通風系統有助於節約熱能並改善豬舍內的空氣品質。

保暖效果差或者漏風

如果豬舍保暖效果差或者漏風,在**的情況下能保持溫度穩定,但常常出現的情況是空氣流通性差、有害氣體增加、溼度加大,進而增加發生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保暖效果差或者漏風的豬舍內的冷卻系統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功效。

要知道,豬生長的各個階段對溫度的需求較為嚴格,**溫和**溫的差值相當小,這就是所謂的熱中性域,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豬才能表現出最佳的生產性能,而這也是我們要努力實現的目標。

在設計農場時,必須要對農場所在地的氣候條件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並利用這些信息設計出的農場規劃和室內布局。

眾所周知,生產成本中佔比例的一項就是飼料成本。應當不斷探求有效的飼養策略,尋找提高利用率或減少浪費的方法,改進配方或飼養技術來節約飼料成本,即便是微小的提高,也能帶來顯著的利潤改善。

在新的豬場中配備可追溯性設備,新技術和自動化也變得很重要。信息技術有助於快速收集準確的數據信息,幫助經營者有效地做出經營決策,因此對員工的任職資格要求也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

有關汙染、排放和氣味的法規

畜牧行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推動相應立法的產生,立法內容包括汙染、排放、氣味、資源和動物福利等。這些立法的內容可能很快就會實施,因此在設計豬場時,要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

豬場建設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

一、豬場的選址不合理

1、豬場交通不便

豬場太偏僻,信息閉塞,員工休假無交通工具,增加管理難度,物資(疫苗、飼料、藥品)採購成本高。建議在建豬場時豬場偏僻可以,但必須交通要通暢,配備必須的交通工具。

2、過於靠近居民區

豬場距交通要道或居民區太近,不足500m,造成防疫威脅。豬場選址距交通要道或居民區應至少2km。

3、坡度過大

增加了飼養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在轉豬時易造成豬蹄損傷。

4、面積不足

造成飼養密度過大,疾病風險壓力巨大。一般豬場的生產區面積按每頭能繁母豬40~50m2計劃,建築面積按每頭能繁母豬16~20m2計劃。

5、水源水質

很多豬場飲用地表水,由於居民生活和廠礦企業的影響,水質無法保證。豬只的飲水水質應按人的飲用水質標準執行。

6、供電不足

部分豬場處於偏遠農村,電壓電流不足,或是豬場用電功率計劃不足,影響生產。一般按能繁母豬100~150W/頭計劃,如果自己加工飼料,還應考慮飼料加工設備的功率。

二、豬場規劃設計不合理

1、各功能區的排列布局不合理

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排汙區應按風向和地勢依次排列。很多小豬場對各功能區的布局很隨意,造成生產管理及防疫風險加大。

2、生產工藝設計理念落後

沒有按「全出全進」、「小單元」的生產工藝流程設計。還是實行一條龍式的工藝流程,一棟豬舍內飼養幾個階段的豬只,舍內常年飼養豬只,無法徹底清洗消毒,增加了防控難度。

3、未實行「雨汙分離」

遇到夏秋雨季,大量雨水流入汙水池,造成汙水處理難。

4、舍間距過小

部分豬場片面的為了追求單位面積養殖量,豬舍間距僅有3~5m,大大小於**舍間距8m的要求,給疾病的流行創造了條件。

5、無害化處理不當

多數豬場沒有考慮死豬的無害化處理,豬死了找個地方埋了,費時費力,還會汙染地下水。豬場應建一個化屍池或焚屍爐,避免對環境造成汙染。

6、病豬隔離舍修建過於簡陋

致使病豬隔離舍變成豬只淘汰舍。病豬隔離舍應充分考慮到保溫、通風、飲水、密度、溼度等條件,為病豬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7、豬舍的修建沒有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

如冬季要下雪、氣溫在零度以下的地區,還修建全開放式豬舍,如何作好保溫工作。修建豬舍時必須把當地夏冬兩季氣溫,作為豬舍建造模式的重要依據。

8、汙水池建設不合理

部分豬場的汙水池建造容量小或是滲漏嚴重,汙染地下水源或是農田。

三、豬場硬體設施不合理

1、圈舍地面坡度不合理

坡度過大,豬只站立不穩,易摔倒,損傷肢蹄;坡度過小,地面易積尿水,圈舍潮溼衛生差。一般圈舍地面坡度為2%~5%為宜。

2、圈舍地面過於光滑或粗糙

圈舍太光滑,豬只站立不穩,易摔倒,損傷肢蹄;太粗糙,地面清掃不乾淨,衛生差,豬只易生病。

3、料槽建造不合理

料槽的建造要求呈「︺」或「︼」型,上口寬40cm,底寬20cm,深10cm。部分豬場的料槽建成「」型,料槽內存在直角,由於料在直角處,豬吃不到,會順著料槽的方向站在槽內採食,使料槽內飼料遭到汙染,料槽的衛生也很差。

4、保溫設施不健全

部分簡易豬場無保溫設施,哺乳期及保育期仔豬的保溫工作最重要,仔豬休息區應設立保溫箱,鋪設電熱板、掛燈泡,保育豬應有保溫設施。

5、降溫設施不健全

部分會經歷高溫季節的豬場無降溫設施,降溫可採取溼簾、頸部滴水、吊扇、噴霧、排氣扇等辦法,頸部滴水降溫投資小,溼簾看起來投入大,但長期考慮很經濟,效果明顯。

6、飲水管沒有採取隔溫措施

夏天高溫暴曬,水溫可達50℃以上,豬只因水溫高而減少飲水量,冬季氣溫寒冷,水管凍結,水無法流出,都會影響豬的飲用。飲水管外可包一層隔溫材料或是水管從舍內通過,可以避免極端氣溫的影響。

四、一味追求規模,缺乏通盤考慮

(1)豬場建設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不是做擺設、做樣子的,要遵循實用的原則,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2)要符合生物安全的規定,有利於疾病的預防。既要防止疾病傳人、傳出豬場,更重要的是防止疾病在豬場內傳播。

(3)不能只追求規模,並不是規模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強。同樣的管理水平,規模越大,管理的難度越大,發病率越高。

(4)要有利於管理,有利於生產。

五、豬舍規模過大

一般情況下,一棟豬舍飼養的豬數量越多,發病率越高。除非能夠很好地控制豬舍的環境,特別是空氣,否則不建議超過500頭豬。

目前的趨勢是豬越養越大,因此在育肥舍的時間可能會延長3—4周,因此,育肥舍的數量可能需要增加,而且育肥豬在100千克以上時的佔地面積要相應增加。

六、豬舍的建築的質量

有的豬場很豪華,用琉璃瓦,鋁合金門窗等,但大部分豬場比較寒酸,能省則省,結果是要經常維修,建設維修成本更高。豬舍要適合養豬,要考慮的是保溫、通風和降溫的問題,主要目的是讓各種階段的豬感到舒適。

(1)定位欄的硬體不好,造成損傷和生產力下降:配種舍和懷孕舍主要是降溫和通風。配種舍頂都要有保溫層,牆面也有保溫層,並在一端安裝溼簾,水簾的厚度一般在12釐米以上,另一端安裝風機,溼簾的面積和風機的容量需要根據豬舍的面積計算。另外,降溫的能力與豬舍的密閉性能有關,四處漏風的豬舍不容易降溫。定位欄要夠寬,以利於糞尿的洩漏,保持後軀的潔淨。現實情況下,很多母豬躺臥在汙水中,造成嚴重的不適。定位欄的焊接一定要認真,不應留下太多的銳利的邊角,防止肢蹄的損傷。

飲水器太高可造成飲水噴到地面上,若位置低於中間,則影響母豬採食,因此建議不安裝飲水器,而將水放在料槽內。以保證充足的飲水。

(2)公豬舍的欄位面積太小,不利於公豬的運動:公豬需要運動,因此建議至少每頭公豬有10平方米的面積。保溫和通風與母豬舍一樣。採精欄要安裝人員的逃生區,即建立隔欄,只允許人員迅速撤離,而公豬過不去,防止公豬對人的攻擊。人工授精實驗室應利於清潔,否則可造成精液汙染,影響配種。

(3)產房過於潮溼,而且容易損傷仔豬。產床高架,以降低豬舍的溫度,而溼度高是仔豬腹瀉的原因之一。另外,產床的毛刺和銳利的邊角更容易損傷仔豬,特別是在吃奶的時候,仔豬前指關節處的皮膚往往有損傷,就容易感染細菌。所以用圓滑的、沒有毛刺的漏縫板,或者普通漏縫板安裝後用鋼製刷子充分打磨,去除毛刺,使之不能造成仔豬的損傷。

(4)保育舍保溫不理想。寒冷季節,保育舍保溫是重點,保溫的方式很多,主要有熱風爐和地暖,也有室內生火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地暖。但若鍋爐太小,不足以將地板加熱,特別是夜間,燒鍋爐可能不及時,造成白晝的溫差增大,對仔豬應激反應比較大。

豬場建設注意事項:

設計豬舍時,事先要考慮以下原則,這些原則都需要生產體制和欄圈來予以保證:

1.「零」混群原則

不允許不同來源的任何混群,這就需要考慮隔離舍的準備。

2.最佳存欄原則

始終保持欄圈的利用,這就需要均衡生產體系的確定。

3.按同齡豬分群原則

不同階段的豬只不能在一起,這是全出全進的體系基礎。

4.保育舍

最需要重點投入的建設內容。出於健康需要,需要考慮到密閉和保溫細節。高要求的標準,必須是全出全進設計,全封閉以及全漏縫高架結構。

5.懷孕和配種舍

不需要全出全進,但要求是限位欄結構,便於按照體況飼餵和管理。公豬與待配母豬混合隔架關養。需要提供較大的配種欄並注意地面不能設計太平滑。

6.產房

關係到出生後的健康成活率,要求全出全進、產架欄和全封閉形式。需要有隔熱天頂,便於保溫和全面衝洗消毒。

7.中大豬(生長、育肥或育成豬)舍

重點只在欄位面積確保和磚牆的結實上,其他都儘可能簡單。

豬場建設最忌諱什麼?

忌選擇場址不當

有的地方建養豬場,出於方便參觀學習的想法,將豬場緊靠公路建造。這主要有兩點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車流、物流太頻繁,豬場易發生傳染病;二是噪聲太大,豬整天不得安寧,對豬生長不利。豬場場址的選擇,宜離公路100m以外,應遠離村莊和畜產品加工廠、來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風或禱風方向,地勢高燥、避風向陽、土質當實、滲水性強、未被病原微生物汙染且水源清潔,取水方便的地方。

忌豬舍配置不佳

安排豬舍時要考慮豬群生產需要。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區,既與母豬舍相鄰,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哺乳母豬舍、妊娠母豬舍、育成豬舍、後備豬舍要建在距離豬場大門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於運輸。

忌豬舍密度過大

有些養豬戶為了節省土地、減少投入,豬舍簡陋、密集、不能科學合理的進行設計和布局,致使豬的飼養密度較大,易造成環境汙染及豬群間相互感染。豬舍之間的距離至少8m以上,中間可種植果樹、林木夏季遮蔭。

防寒保溫還有一個辦法是在大的房間裡建小間,因為空間越大,空氣流通越方便,而保溫效果就越差;而如果建了小間,不但小間內空氣流通差,

忌建築模式單一

母豬舍、公豬舍、肥豬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體要求,不能都建一個樣。比如,母豬舍需設護仔間,而其它豬舍就不需要。公豬舍牆壁需堅固些,圍牆需高些等。所以,養什麼豬,就要建什麼豬舍才行。

各類豬舍的構造:

應按豬群的性別、年齡、生產用途,分別建造各種專用豬舍,如公豬舍、母豬舍、保育豬舍、育肥豬舍。

母豬舍:又分為妊娠舍和分娩豬舍。妊娠豬舍可採用群養模式,分娩豬舍常採用分娩欄或產床進行飼養。其豬舍建築,特別是分娩豬舍由於對溫度控制要求高,應注意保溫工作。

妊娠豬舍:自然養豬的妊娠豬舍常因發酵墊料的維護管理方便,宜採用大群飼養。可用雙列式或單列式結構,其建築跨度不太大,以自然通風為主。當前比較新興的使使用母豬自動飼餵系統與自然養豬相互結合。

產房:即分娩豬舍。通過自然養豬法,一方面擴大母仔活動範圍,一般有如下三種模式:一是母豬、仔豬均在產床上,糞尿流入發酵墊料池。墊料池僅起到分解糞尿的作用。二是產床限制母豬,仔豬可以在產床或墊料池活動。增加了仔豬活動範圍,恢復其自然習性。仔豬由於可選擇休息、活動區域。三是無限位欄,有飼餵臺,母仔均可自由活動。

保育豬舍:兩保育床合二為一,中間墊料坑,兩邊自動飼餵槽添加兩個臨近階段的飼料讓豬只自由擇食。豬只活動面積加大,可以嬉戲,恢復其生物習性。

育肥豬舍: 單列式自然豬舍比較合適,保證陽光充足,豬只活動區域大。

豬舍的布局形式:

豬舍的布局一般是根據地形條件、生產流程和管理要求而定。目前主要採用單排式、雙排式及多排式。

1、單排式豬場 豬舍按一定的間距依次排列成單列,組織比較簡單,一邊是淨道,一邊為汙道,互不幹擾。

2、雙排式豬場 豬舍按一定的間距依次排列成兩列,其特點是:當豬舍棟數較多時,排列成雙列可以縮短縱向深度,布置集中,供料路線兩列共用,電網、管網等布置路線短,管理方便,能節省投資和運轉費用。

3、多排式豬場 大型豬場可以採用三列式、四列式等多排式布局,但道路組織比較複雜,道路多,主次不易分辨。

自然養豬豬舍因考慮自然通風為主,其跨度比較小(6~9m),如規模較大,酒會感覺建築過於分散,佔地較大,並導致道路、管線長度、基建投資費用和日常經營費用的增加。應該在解決通風的前提下,適當加大跨度(12~18m),使建築布置更加緊湊。特別是寒冷地區,建築的合併除縮短道路、管線長度外,還能明顯降低建築的費用(牆面積的減少及採暖費用的降低)。環境控制好的情況下,北方也可採用無間距的聯體式豬舍布局。

豬舍設計的基本原則:

自然養豬豬舍設計,也需要事先考慮如下原則,這些原則都需要生產體制和欄圈來予以保證:

一是「零」混群原則 。不允許不同來源的豬只混群,這就需要考慮隔離舍的準備。

二是最佳存欄原則。始終保持欄圈的利用,這就需要均衡生產體系的確定。

三是按同齡豬分群原則。不同階段的豬只不能在一起,這是全出全進的體系基礎

場址選擇的基本原則:

建造一個豬場,首先要考慮選址問題。場址選擇是否得當,不僅關係到豬場的衛生防疫、豬只的生長以及飼養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關係到養豬的成敗和效益以及周圍環境的保護。場址選擇要考慮綜合性因素,如面積、地勢、朝向、交通、水源、電源、防疫條件、自然災害及經濟環境等,一般場址選擇要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1.地形地勢。一般要求地形整齊、開闊,以便於充分利用場地和合理布置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地勢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緩坡。如是緩坡,坡度不得大於25,以減少基建投入。

2.農牧結合。農牧結合是山區創辦大型豬場,走生態養殖解決環境汙染的根本途徑。一個萬頭豬場每天產生糞尿、汙水總量近50噸。這些糞尿如果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漁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無序亂排放,它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汙染。因此,在選址時要考慮周圍有農田、果園、漁塘等配套。一般一個萬頭豬場大約需要80公頃土地才能消化掉糞便。這是最划算、最經濟的糞便處理方式,國外的大型牧場也多採用集糞池存放糞尿,定期運送到田野裡,當作農作物肥料。

3.交通便利。交通便利對豬場極為重要。一個萬頭豬場平均一天進出飼料約20噸,每天運出商品豬30頭左右,肥料4噸,交通不便會給生產帶來巨大困難。此外,交通不便也影響職工的生活和工作。

4.有利於防疫。因豬場的防疫需要和對周圍環境的汙染,規模豬場應建在離城區、居民點、交通幹線較遠的地方,一般要求離交通要道和居民點1千米以上。如果有圍牆、河流、林帶等屏障,則距離可適當縮短些。禁止在旅遊區及工業汙染嚴重的地區建場。

5.場地要有水源和電源。豬場需要用水用電,故必須要有水源和電源。萬頭豬場必須有一個質好、量多而無汙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個萬頭豬場日用水量150噸~250噸左右。萬頭豬場有成套的機電設備,包括供水、保溫、通風、飼料加工、清潔、消毒、衝洗等設備,加上職工生活用電,一個萬頭豬場裝機容量(飼料加工除外)應有70~100千瓦。如果當地電網不能穩定供電,大型豬場應自備相應的發電機組。

6.場地面積。豬場總佔地面積應符合年出欄一頭育肥豬佔地2.5~4平方米的要求,生產建築面積應符合年出欄一頭育肥豬需0.8~1平方米的要求。所以,一個年出欄1萬頭的規模豬場須佔地面積約3.3公頃,生產建築面積須1公頃(10000平方米)左右。

豬場建設創辦條件:

創辦一個年出欄1萬頭的規模化養豬場,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有穩定的銷售渠道——日銷生豬30頭、周銷生豬210頭。

2.有足夠的場地——較平整或略帶緩坡的山灣地約3.3公頃。

3.有充足可消納豬糞便的土地資源——周圍有農田、果園或漁塘80公頃。

4.有足夠的資金——約投資1350萬元。

5.有充足的電源和水源——裝機容量(飼料加工除外)70~100千瓦,日用水量150~250噸。

6.有方便的飼料來源——日進飼料10噸,周進飼料70噸。

7.有足夠的技術力量——擁有配種、獸醫、飼養等專業技術人員。

相關焦點

  • 想建豬場卻不知從何下手?豬場建設三步走,詳解豬場建設
    近期豬價雖有所下降,但養豬人還是處於穩步盈利,想養豬的朋友還是很多。近期有朋友諮詢筆者,我想建設一個豬場我應該從何做起?我想建設一個豬場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問題?今天筆者通過十多年養殖經驗對豬場建設詳細講解,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朋友!
  • 豬場建不好,小豬死得早!豬場建設中的四大選址問題
    從業這些年我總結了一些建場經驗,分享給大家,並不一定對每個人都適用,各位找對自己有用的借鑑。今天先分享豬場的選址問題。一、地形地勢豬場建設,尤其是大型豬場建造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豬場的地勢地形問題,因為這涉及到豬場以後的發展。地形地勢的選擇應遵循「十六字方針」:地勢平坦、位置較高、背風向陽、排水性好。
  • 豬場建設最容易犯的錯,你知道嗎?
    研究表明,做好規劃設計,能有效地減少豬場疫病的發生與傳播,是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關鍵。怎樣避開目前豬場新建或改擴建中存在的問題,今天就富森環保來跟大家聊聊豬場基礎建設最容易犯的錯誤,來看看與你理想中的豬場基礎建設有何不同。養豬工程中最易犯的錯誤誤解1:內部設施不完善,養豬場在建設過程中,由於投入成本的原因,常常陷入「重建設、輕設備」的誤區。
  • 新希望:目前所有在建豬場都已經恢復正常建設疫情對全年的總體目標...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9日訊,有投資者向新希望提問, 您好,胡總,我想諮詢一下新冠疫情對於新希望豬場建設的影響有多大?在後面會不會加快建設進度趕回來?另外能不能介紹一下食品板塊在未來的規劃?公司回答表示,新冠疫情對在建豬場的建設進度有所滯後,主要是2月份部分在建豬場按照疫情防控要去短期停產。但從目前情況看,所有在建豬場都已經恢復正常建設,我們的同事正在加班加點趕回時間,對全年的總體目標達成影響較小。 就在昨天,我們的曹縣項目迎來第一批豬寶寶,第一窩全仔12頭,活仔11頭。
  • 豬場建設的4個決定性指標,最後一項70%的養戶都沒做到位!
    若選新址建設新豬場,畜牧君這裡有話說了,養殖環保的事情我幫不上,今日就豬場建設給大家一些實在且實用的建議吧!首先我們一定要清楚豬場建設的意義:「布局要合理,管理要方便,實用性要強」!在日後的養殖過程中,能夠利於提高豬場的效率,保證後期豬舍豬只健康才是最核心的初衷!
  • 農村建豬場年出欄200頭肥豬,需要投入30萬?看豬場如何建設?
    此次豬盈利周期持續時間較長,剛好幫同事家設計了一個育肥場,對於整個工程和建設成本以及豬場規劃比較熟悉,以此為模板,給大家講一下豬場建設的相關問題。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豬場要包括小型產房、保育、育肥、妊娠舍,由於規模較小,不建議自己建公豬舍養公豬。 另外如果考慮供水、供電、環保、排汙、供暖等,還要建設鍋爐、排汙淨化設備、倉庫、料庫、水房、水井等,這要根據當地豬場建設和環保要求而定。
  • 基本農田建豬場新政策有哪些?在農村建設養豬場有哪些要去?
    今年的豬肉價格可謂是持續上漲,這讓農村的許多養殖戶都把目光放在養豬上。如今的養豬戶也是持續增加。那麼,想養豬,養好豬,你知道基本農田建豬場新政策有哪些?在農村建設養豬場有哪些要求?
  • 建一個五千頭豬場要多少錢?老養豬戶算得很詳細
    就拿我們這邊來說,某大型養豬集團從去年開始就過來建設養豬場,而他們的年出欄規模計劃達到1萬頭左右,而據了解他們對養豬場的投資也是上億來計算的,可以說這五千頭豬場的投資對於我們當地來說是一個大手筆。那麼問題來了,建一個五千頭的豬場,需要投資多少資金呢?李子和大家一塊估算一下:
  • 新手建設豬場,這些禁忌需注意!
    今年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轉行投資養豬場,想在這個豬價巔峰階段分一杯羹,那麼新手建設豬場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新建豬舍 1、豬舍分布避免單一 一個豬舍中母豬、公豬、育肥豬等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其的豬舍建設的要求不同,所以在豬舍劃分上要注意區別對待。
  • 建一個五千頭育肥和母豬場,從布局到豬舍建設,需要多少資金?
    建一個五千頭豬場,如果詳細區分,有三種模式:第一種算是業內一般說法,按照基礎母豬頭數衡量豬場規模,按照國內現代化豬場建設標準,5000頭的母豬場相當於兩條生產線,一般每條線2400-2500頭左右。
  • 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與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指南
    豬場重要生物安全設施 (1) 豬場圍牆 豬場外圍牆是豬場抵禦非洲豬瘟的第一道防線,防控非洲豬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把非洲豬瘟病毒連同受感染的豬以及受汙染的所有人、物、車等一起阻擋在豬場外。豬場建設的三道圍牆需是實心圍牆,牆體嚴密,沒有排水管等任何漏洞。
  • 本地「佩奇」管夠,南充這裡今年規劃建設30個生豬場……
    種豬場加快建設在高坪區溫氏馬家種豬場項目施工現場十餘名工人忙著對三線配懷屋進行屋面彩鋼瓦安裝別看這裡現在還是磚瓦鋼筋待建成後,它將存欄優質種豬達8000餘頭年產豬崽可達16萬頭輻射帶動周邊鄉鎮100多個家庭農場可提供近400個就業崗位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
  • 目前有2萬元,想建養豬場,是買仔豬好還是買母豬好?
    我來自農村,對農村的情況比較了解,針對「目前有2萬元,想建養豬場,是買仔豬好還是母豬好?」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認真分析了題主有關於養豬的問題,以飼養10頭(先不忙決定養母豬還是仔豬)的規模為例。無論是是飼養母豬還是仔豬,豬場都是要先建設起來。
  • 豬場如何選址?豬舍又如何建造?你做好養豬前的準備了嗎?
    養豬大戶們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豬場的選址和建設,如果大家沒有做好養豬場的規劃建設工作,那麼在後續的飼餵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們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是選擇建設養豬場的地點,這個地點在短期內沒有辦法更改,並且變動建設地點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因此大家在選址時應該慎重。
  • 史上最全的Python書排行榜|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這是菜鳥學Python的第99篇原創文章閱讀本文大概需要3分鐘    學Python這麼久了,回首想想自己看過的Python書也不少,到底哪本書最牛,哪本書最火呢,哪個出版社出版的Python最多的,實力最強,這一系列的問題我都想知道.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全網Python書的排行榜,前面兩篇文章分別從思路和爬蟲的角度去給大家分享,今天我就從數據的角度來給大家排個榜吧
  • 寧鄉村民拆了豬場建果園——「環境好了,住得舒服多了」
    去年拆了豬場建果園,今年收穫了2噸多西瓜、100多公斤黃桃。空氣、環境變好了,住得舒服多了。」易學才說。 帶頭退養 拆豬舍建果園「去年,松溪河裡到處都是豬糞水、黑泥巴,河邊蚊子多、臭味大,我自己都不願意在河邊多站一下。」易學才告訴記者,他2003年開始在外地從事生豬養殖業,2008年搬回松溪村繼續餵豬,整整幹了15年養豬戶。
  • 自然探秘所 | 你想知道的大熊貓知識,都在這裡
    中國的「國寶」我們都知道大熊貓A:成年河馬體重超過1噸,看上去就像個超大號水桶:軀幹龐大、骨骼粗大, 還有發達的肌肉和厚厚的皮膚,頭部、頸部和四肢都特別粗壯。我們都知道, 脂肪最大的作用是儲存熱量,可是河馬生活在炎熱的非洲,所以河馬雖然看起來很胖,但其實身體上的脂肪層很薄。
  • 這裡的豬場像花園——東安推動生豬養殖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1月4日上午,在東安縣井頭圩鎮霞棲村13組,一個投資2.5億元的一體化高效養殖場正在緊張建設中。永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張運華自豪地說,兩座高8層、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豬舍樓建成後,將在湖南地區率先實現「生豬住樓房、坐電梯」,單位面積效益是常規養殖的10倍以上。近年來,東安縣委、縣政府積極招引國內知名生豬養殖加工企業,推動生豬養殖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 豬場「拔牙」失敗?錯在這裡!
    (3)進出豬場的人員或物品未按規定的程序進出,是部分豬場發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這些豬場有一些有特權的人員和對這份工作無所謂的員工,更多的是和豬場的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有關。(4)現階段我國發生的非洲豬瘟主要是通過媒介傳播的,因此,控制和科學處理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病死豬(包括病死野豬)及汙染物,不讓媒介接觸傳染源(病毒)並傳染給豬非常重要。
  • 建一個存欄1000頭的養豬場,需要多少成本能運行,有沒有捷徑?
    養豬行情持續高位,有豬場想著擴繁,清場的想著復產,沒有豬場的想著建豬場。近期也有很多人諮詢關於豬場建設的問題,如果建一個合格的養豬場,存欄一千頭左右,想要運行,那就不僅僅的豬場建設費用,還要包括引種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