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行業中,養豬業是穩定發展的行業,悄悄告訴大家,河南的首富就是養豬的。近期豬價雖有所下降,但養豬人還是處於穩步盈利,想養豬的朋友還是很多。近期有朋友諮詢筆者,我想建設一個豬場我應該從何做起?我想建設一個豬場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問題?今天筆者通過十多年養殖經驗對豬場建設詳細講解,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朋友!
豬場建設三步驟第一步:舍址的選擇與規劃布局第二步:豬舍的設計與建築第三步:豬舍的常用設備
第一步:舍址的選擇與規劃布局
①舍址的選擇
a、地勢、地形的選擇
豬舍的地勢應高,至少要高出當地歷史洪水線以上,地下水位要距地表2m以上。這樣的地勢,可以避免雨季洪水的威脅,並減少因土壤毛細管水上升而造成的地面潮溼。地面要平坦而稍有坡度,以便於排出雨後積水。其坡度1%至3%最為理想,最大不得超過25%。因坡度過大建設施工不便,另外,也會因降水長年衝刷而使舍區內坎坷不平。選擇的地形應開闊整齊,儘量選比較方正的,以利於舍區建築物的合理布局。舍區面積應寬敞夠用,其大小要根據所養豬只的多少、飼養管理方式、飼料加工方式以及飼養的機械化水平等具體條件而定。
b、環境的選擇
豬舍的位置應選在比較安靜的地方,最好在居民點的下風處,地勢低於居民點,但要離開居民點汙水排放口,更不應選在屠宰場、化工廠、皮革廠等容易造成汙染企業的下風口或附近。如能利用山溝或河道作界,就更有利於防疫。c、水源、水質
選擇建立一個養豬場,必須有一個質好、量多的水源,不但養豬用水、生活用水,還應考慮消防用水以及養豬場未來發展的需要。d、交通與電源
豬舍的選址要求交通便利,因大量的飼料等要運進來,作為商品豬場,豬只育肥後要運出去。但為了便於防疫,豬舍要遠離交通要道,有外圍牆時離開50m,如果沒有外圍牆至少要離開300m以上。選址時還應考慮供電條件,因飼料加工、供水以及飼養人員生活等都離不開電。
②豬舍的規劃布局
建造豬舍的舍址選好後,應充分全面地考慮怎樣合理利用地形,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電線路及原有建築物等,以減少投資圈舍、飼料加工儲存、飼養管理人員生活居住等應合理安排,既節約用地又能為今後發展留有餘地,並處理好豬只糞尿、汙水等的排放和利用。規劃應有利於養豬生產,有利於衛生防疫。
第二步:豬舍的設計與建築
①豬舍建築的一般要求
首先要考慮豬的生理特性。豬對於過熱、過冷、急劇的氣候變化及潮溼等都很敏感。因此一般要求舍內溫度保持在10至20℃,相對溼度40%至75%。豬喜歡拱土找食,因此豬舍要修得堅固。地面是豬舍建築的主要結構,關係到舍內的空氣環境、衛生狀況和使用價值,要求堅固,平坦,保溫,不透水,易於清掃消毒。應有計劃地購進建築材料,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既要經濟,又要堅固耐用,而且保溫性能良好。②豬舍的建築形式
有開放式豬舍和封閉式豬舍兩種,飼養商品豬也可不建豬舍用豬籠飼養,佔地較少。一般的是建造簡易節能的開放式豬舍,便於通風採光,冬季寒冷時用塑料布保溫。條件好的可建造封閉式豬舍,有利於管理豬群和控制環境。塑料大棚養豬成本比較低。a、開放式豬舍
開放式豬舍為三面有牆的小屋,坐北朝南,南面敞開,只建1.2~1.5m高的矮牆,一般圈長3~3.5m,寬2~2.5m,沒有運動場,冬季陽光可照到舍內後牆。這種豬舍構造簡單,造價低,光線好,空氣流通。豬舍內靠北牆為走廊,南部為豬床,走廊與豬床用水泥長飼槽隔開。飼槽中心有鋼筋柵欄,能擋住豬出不來並使豬不能臥槽,但不影響豬只採食和飼養人員在外面加料。長飼槽可用水泥隔成幾段。柵欄是在東西走向的1m高的進水管上向下用鋼筋焊制而成,鋼筋間距為8cm。預留兩三根可由上面抽出的活動鋼筋作為豬欄門。平時活動鋼筋插到槽底,看不到有門。水管在靠山牆處安裝水龍頭,下面靠牆的一段飼槽在餵食後為水槽,上有水龍頭,可用水龍頭衝刷豬床。也可將水管向下接到屋山牆基部,再向兩側伸向兩邊的豬舍安裝自動飲水器。飲水器的安裝高度,體重15~20kg為35~45cm,體重25~100kg為45~65cm。豬舍內採用水泥地面,水泥牆裙,便於衝洗消毒。前牆較矮,向上開敞,冬天可用塑料布封住,利於保溫;夏天可用紗窗罩起來,以防蚊蠅。公豬舍前牆可加高到1.4m,豬床約6平方米,可以養7~10頭生長肥育豬,也可用來養1頭哺乳母豬或2~4頭妊娠母豬。豬舍內地面北高南低,坡度為10%~20%。南牆下舍內地面最矮處留地漏作排尿口,放鐵篦,使其只能流出尿而不能進糞,排尿口與牆外排尿溝相連。舍外的排尿溝,是貼近南牆根的用水泥板蓋上的30~40cm寬的暗溝,直接通向尿池。在舍內南牆根的排尿口上方留40cm見方的出糞口,斜向外上方經牆外排尿溝的上方進入糞池。出糞口的外口在南牆根外有用鐵片做的門帘,防臭氣進入。糞池內只存一兩天的糞便,飼養人員可在舍外清糞,對豬舍汙染較少。
b、密閉式豬舍
密閉式豬舍是南北寬度為9~13m有密封門窗的房屋式豬舍,飼餵管理方便,但造價較高。豬舍縱向通風,風速可達到1~4m/s,豬欄為雙列或四列,每欄養10~20頭肥育豬,每頭豬佔豬床0.8平方米。現代化養豬對母豬實行限位飼養,設有妊娠母豬欄,長2m,高1m,寬0.6m;分娩母豬欄長2m,寬1.7m,中間為分娩母豬限位欄,與分娩母豬欄等長,寬0.6m;兩側為仔豬欄,各0.55m。在靠汙道的山牆上安裝幾個大排氣扇排氣,採用負壓通風。夏天將靠淨道的山牆附近的門窗打開,關閉其他門窗和天花板上的排氣窗,開啟排氣扇可進行通風降溫。冬天在進氣處生火爐,也可給豬舍供暖。這種豬舍可安裝自動飲水器和自動供料設備,由於其糞尿都經地下溝排走,整個豬舍內都能用水衝刷,有利於保持豬舍清潔衛生和環境消毒。
c、塑料大棚式豬舍
塑料大棚式豬舍一般作為密閉式豬舍使用,其結構簡單,不用磚瓦等建築材料,建造成本低,投資少。一般在北面砌土牆,向南建半圓形塑料大棚,棚內像密閉式豬舍一樣圍欄養豬,縱向通風。棚上面冬天夜間蓋草苫保曖,夏天蓋遮陽物防曬,天氣炎熱氣溫過高時可把靠近地面的棚膜捲起來通風降溫。塑料大棚內的溫度夏季可低於外界5℃,冬季可高於外界10℃,若草苫上再蓋一層棚膜又可提高舍溫7℃。棚膜要用無孔、耐老化、保溫性能強的多功能塑料薄膜。棚架的建造結構要合理,在儘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要保證堅固耐用,大棚要有抗暴風雪的能力。豬床地面可為土地面,有條件的也可用水泥地面。
d、商品豬飼養籠
用於無豬舍式飼養商品豬,從斷奶後至屠宰的商品豬均可在籠內飼養。豬籠分大、中、小型3種型號,分別飼養斷奶後至屠宰期間不同日齡的豬。豬籠的大小以比豬稍大為宜。豬籠2層或3層排列,使飼養一頭肥育豬的佔地面積控制在0.3平方米以內,是佔地最少的養豬方式。豬籠用鋼筋、角鐵焊製成籠片再組合成2層或3層有4~6個豬位的組合籠。籠底可墊竹片,後部的下邊有接糞板。籠前有活動飼槽和自動飲水器。冬天將籠放於北牆根,上蓋塑料薄膜;夏天將籠放於樹蔭下。這種形式養豬不用豬舍,投資較少;豬位固定不爭食打鬥,豬只生長較快,因豬活動量減到了最低,飼料報酬較高。
第三步:豬舍的常用設備
①飼料加工設備
a、飼料粉碎機
飼料粉碎機主要 有錘片式、爪式和錘式3種類型,各種類型中又有許多結構。比如錘片式粉碎機是由進料錘片、切刀、篩片、風機和機殼等組成。若干組錘片排列在轉盤上,構成主要工作部件,轉盤和切刀均安裝在主軸上隨主軸而高速運轉。工作時飼料從進料鬥送入,經切刀初切後進入機殼,被高速旋轉的錘片粉碎,碎料經篩片落下,裝入容器中備用。
b、飼料攪拌機
飼料攪拌機主要用來混合飼料。有攪龍式、翼片式和滾筒式等多種類型。當前應用較廣泛的是翼片式攪拌機,小型的使用人工加人原料,大型的用攪龍將原料輸送到攪拌機內。一般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都採用攪龍式攪拌機,其主要部件是一個攪龍,工作時將各種飼料按比例從進料口加入,通過旋轉攪龍將飼料攪拌混合,同時向前輸送,攪拌好的飼料通過撥料器從出料口被送出或直接輸送到貯料塔內。
②飼料供給和飼餵設備
a、貯料塔
貯料塔是一種設在豬舍外面用來接收成品飼料的容器。把運來的飼料暫時存在塔內,餵料時再由輸送器送往豬舍。塔體由進料口、上錐體、柱體和下罐體組成,進料口多在頂端,貯料塔直徑約2m,高度多在7m以下。貯料塔要求密封,避免漏進雨水,並應裝有料位指示器。
b、飼料輸送設備
飼料輸送設備有多種形式,有螺旋輸送器、刮板鏈條輸送器、送料鬥、加料車等。螺旋輸送器、刮板鏈條輸送器和在軌道上運行的送料鬥,在豬舍內形成迴轉閉合式或往復式的輸送路線,通過動力和自控裝置,使輸送器運轉,將飼料送往豬舍。加料車有手推人工加料車和手推機動加料車兩種。
c、飼餵設備
飼餵設備主要是裝在豬舍內的飼槽,結構簡單,便於添加飼料和清掃。飼槽有水泥飼槽和金屬飼槽兩大類。水泥飼槽堅固耐用,價格低廉,並可兼做水槽,其不足之處是衛生條件較差。自動食槽常用金屬鋼板製成,既堅固美觀又便於衝刷,但價格較高。
③供水和飲水設備
養豬需要大量的水,據統計,一個成年豬飲水量是其採食量的3~5倍。因此,在養豬生產中實現供水自動化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飲水的清潔衛生,促進豬的生長發育都非常重要。
a、供水設備
豬舍可由自來水供應飲水,也可由水塔供水。最簡單的供水設備就是引自來水或水塔的水,經過水管系統輸送到豬舍的水槽裡或飲水器上。沒有自來水或公用水塔的地方可自行打井,修建水塔,以保證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
b、飲水設備
養豬的供水方式一般有定時供水或經常供水兩種。定時供水是在飼餵前向飼槽內加水,飼槽兼做水槽。這種供水方式不便於實現自動化供水,豬只不能按生理需要及時喝到所需要的水量,而且通槽飲水不衛生,容易傳染疾病。經常供水使豬只任何時候都能飲到水,適合於豬的生理需要,多數實行自動飲水的豬場大都採取這種供水方式。豬用自動飲水器有連通式飲水器、杯式飲水器、乳頭式飲水器和鴨嘴式飲水器等很多種類型,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鴨嘴式飲水器。因其形狀似鴨嘴而得名,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飲水衛生、利於防疫、堅固耐用、造價低廉等優點,同時還能減少水的浪費。
④除糞設備
豬舍內每天都有大量的豬糞,若不能將其及時的清除,就會汙染附近的環境和水源,影響人、畜健康和養豬生產的發展。其清糞方式一般有兩種:人工清糞和水衝清糞。飼養量較小的一般採用人工清糞,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多採用水衝清糞。
⑤消毒設備
為保證養豬的安全生產,必須制定嚴格的消毒制度,對進人的人員、車輛、種豬以及豬舍內環境都要嚴格消毒。進人的人員必須用溫水徹底清洗,更換工作服,方可進入。更衣室內應設有更衣櫃、熱水器、淋浴間、紫外線燈等。進入舍區的門口應建有消毒池,內有消毒液,無論進人的人員或車輛都必須經過消毒池。豬舍內環境消毒設備一般採用高壓噴霧器,有手提式、背負式和拉杆式等手動噴霧器,也有用汽油機或電做動力的高壓噴霧器,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⑥供熱和通風設備
a、供熱設備
豬舍的供熱分集中供熱和局部供熱兩種。集中供暖主要利用熱水、蒸汽、熱空氣及電能等形式。在生產實踐中,多採用熱水供暖系統,該系統包括熱水鍋爐、供熱管道、散熱器、回水管及水泵等設備。局部供熱常見的有電熱地板,熱水加熱地板、電熱燈設備。最常用的局部環境供熱設備是採用紅外線燈或遠紅外板,這種設備本身的發熱量和溫度不能調節,但可以通過調節燈具的高度吊掛來調節小豬群的受熱量。b、通風設備豬舍
是否採取機械通風,要根據豬舍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用於通風的主要設備就是風機。
作者:道氏養豬寶典 在養豬業有多年實戰經驗,曾任300頭母豬養殖場技術廠長,網上看豬病4年,幫助頭條4000+養豬人。私信「我要學習」,領取「養豬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