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竟是這故事!

2021-01-18 微佛門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從《山海經》「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來,但人們卻更多相信這麼一個傳說:


宋仁宗年間,深澤某村,一家母子兩人,母親年邁多病,兒子喚作王妄,三十多歲,沒討上老婆,靠賣柴草維生。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發現草叢裡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渾身是傷,動彈不得。王妄動了憐憫之心,給它衝洗塗藥,一會功夫,蛇便甦醒了,衝著王妄點頭,以此表達感激之情,於是王妄便把它帶回了家。


從此母子倆精心護理,蛇傷逐漸痊癒,蛇也長大了,而且總是像要跟他們說話似的,母子倆單調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妄照樣砍柴,母親照樣守家,小蛇整天在家陪伴。


忽一天,小蛇覺得悶,爬到院子裡曬太陽。小蛇被被太陽一照後變得又粗又長,這情形被老娘看見驚叫一聲昏死過去,等王妄回來,蛇已回到屋裡,恢復了原形,著急地說:「我今天失理了,把母親給嚇死過去了,不過別怕,你趕快從我身上取下三塊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鍋裡煎熬成湯,讓娘喝下去就會好。」


王妄說:「不行,那樣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是想別的辦法吧!」花斑蛇幾番催促,王妄只好流著眼淚照辦了。


母親喝下湯後,很快甦醒過來,母子倆又感激又納悶。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簍裡放金光的情形,更覺得這條蛇非同一般。



話說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宮裡的生活日復一日,覺得厭煩,想要一顆夜明珠玩玩,就張貼告示,誰能獻上一顆,就封官受賞。


這事傳到王妄耳朵裡,回家對蛇一說,蛇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為你做點事了。實話告訴你,我的雙眼就是兩顆夜明珠,你將我的一隻眼挖出來,獻給皇帝,就可以升官發財,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聽後非常高興,可他畢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


大蛇說:「不要緊,我能頂住。」


王妄挖了大蛇的一隻眼睛出來,竟真的變成了稀世的夜明珠,於是把寶珠獻給皇帝。滿朝文武從沒見過這麼奇異的寶珠,讚不絕口,皇帝也非常高興,封王妄為大官,並賞了他很多金銀財寶。


西宮娘娘見了,也想要一顆。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尋找寶珠,並許諾第二個獻寶的人可以當丞相。


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隻眼睛弄來獻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嗎?於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


礙於情面,大蛇又把剩下的一隻眼睛化作寶珠給了王妄,於是王妄如願當上了丞相。


無巧不成書,當朝正值妙齡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宮中的御醫都沒招,傳說需要四兩千年大蟒蛇的肝才能活命。急中難求,皇上就下詔,在全國張貼皇榜,告曰誰若能辦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為駙馬,並封王。



此時身為丞相的王妄已經被利益蒙住了雙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說了一遍,雙眼已盲的大蛇聽說後哀怨的含淚說道:「你有沒有想過,我把我的肝給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


「可是我救過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繼續哀求:「你理應報答我的。」


大蛇聽說後,嘆氣道:「那好吧,一會我張開嘴巴,你從我嘴巴裡爬到我肚子裡自己來取吧!」


當王妄拿著屠刀進入大蛇嘴裡之後,大蛇卻突然閉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卻再也沒有出來......


當朝失去了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家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勸世典故也就此流傳開來。


後來不知何時,人們以訛傳訛,把丞相的「相」誤作大象的「象」,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傳至今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意思是說: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滿足的快樂的。


人不快樂,往往因為忽略了擁有,而想要的卻太多。


太陽出來的時候,別埋怨曬黑了皮膚;太陽落山了,別責怪看不清走路。


把心方正,一帆風順;把心放平,風平浪靜。


世上無完美,想開了,想通了,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

佛經曰: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助印流通佛經佛像就是一種法布施。

平臺已免費結緣流通百萬佛經佛像。


也可掃描以下二維碼參加助印 《楞嚴經》《藥師經》

也可先保存以下支付寶二維碼,再打開支付寶參加助印《楞嚴經》《藥師經》

卍佛教微博&微佛教--佛教社會化傳播平臺 製作發布

○新浪認證微博:@佛教微博 ○助印聯繫: 隆慈

○免費結緣佛經佛像見流通處:

微店版https://weidian.com/?userid=1312765020

淘寶版http://fojiaoweibo.taobao.com

○助印支付寶:fojiaoweibo@sina.cn(結尾是cn)

○微佛教官網:http://www.weifojiao.com

○佛教網:http://www.fojiao.com.cn

○免費結緣及助印加微信:18801268807

長年免費結緣各種佛經佛像,回復「助印」獲取助印信息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背後有什麼故事?
    農村有很多俗語,不僅包含著天氣變化、人生道理,還有很多神話故事,有些讓人一讀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有些卻還是需要再多想一想,才能知道它到底是在說什麼。有些農村俗語的背後隱藏著很多的故事。比如「人心不足蛇吞象」,背後的故事是比較有趣的。
  • 「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由於加了「人心不足」四個字,所以「蛇吞象」就變成了痴心妄想、不自量力的意思!其實關於蛇吞象可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字面意思,這個典故是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還有一句是出自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這兩個典故的含義其實是相反的,《山海經》中的蛇,叫巴蛇,身長有800尺,它是可以吞的下大象的,但是大象的骨頭要三年後才能吐出來……《天問》中的蛇屯象,就成了不自量力的意思,一條蛇再大,怎麼可能吞的下大象呢?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
    這個故事原本是來自於《山海經》中「巴蛇吞象」這個典故,但人們好像更願意相信這個故事: 宋仁宗期間,有一條村子,家裡有母子兩人,兒子叫王妄,母親年邁,兒子三十多歲都還沒討上老婆,以砍柴賣草維持生計。 這一天,王妄如同平日一樣來到村子的北邊砍柴,在砍柴的過程中發現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但這條蛇渾身是傷,不能動彈。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某些人過於貪婪、貪心不足,強烈的欲望會導致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並把自身毀滅。這句俗語原從成詞「巴蛇吞象」演變而來的,「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小蛇被被太陽一照後變得又粗又長,這情形被老娘看見驚叫一聲昏死過去。這事傳到王妄耳朵裡,回家對蛇一說,蛇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為你做點事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講的其實是這個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小蛇被被太陽一照後變得又粗又長,這情形被老娘看見驚叫一聲昏死過去。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簍裡放金光的情形,更覺得這條蛇非同一般。這事傳到王妄耳朵裡,回家對蛇一說,蛇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為你做點事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宣化上人)
    古時又有人這麼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說:終日忙忙只為飢,得了飽飯又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房中缺少美貌妻;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車少飛機;飛車飛機俱已備,又無官職被人欺;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也嫌低,一品當朝作宰相,又想南面去登基;一朝登基坐了殿
  • 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什麼意思?老農:碰到了用這三招
    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什麼意思?老農:碰到了用這三招生活中常常遇到各類人,當你碰到這『人心不足蛇吞象 』類型的人,你該怎麼辦?「蛇吞象」是辦不到的,它的用意不過是告誡人們不要「人心不足」,而要「知足」,不是有句成語叫「知足常樂」嗎?
  •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經》,還是一個典故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經》,還是一個典故呢?中國有句古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指的是那些貪心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就好像是一隻蛇一樣,明明很小,卻幻想著能夠吞下一隻大象,其實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山海經》,原話是「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大概意思是說,有一種蛇能夠吃下一隻大象,它把大象吞下去之後,三年的時間都沒有消化乾淨,最後只能夠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
  • 「人心不足蛇吞象」······ (薦讀)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小蛇被被太陽一照後變得又粗又長,這情形被老娘看見驚叫一聲昏死過去。這事傳到王妄耳朵裡,回家對蛇一說,蛇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幾年來你對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總想報答,可一直沒機會,現在總算能為你做點事了。
  • 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人不知道出處,看完漲知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廣泛流傳在民間的一句俗語。這句話最早的記載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一文中,裡面僅有一句話「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從這句話當中可以看出,巴地也就是我國四川的古稱,巴地的一條大蛇吃了一頭大象,直到三年以後才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
  • 「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象」並不指大象,那指的是啥?
    我們在日常俗語中形容一個人非常貪婪時經常會用到這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實「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意並非如此,而且,這句俗語中的「象」起初並不指的是大象。那麼這句話的本意到底是啥意思呢?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來歷吧!
  • 一個人不能貪婪,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告訴你人心險惡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水平,同時他們生活的角角落落無時無刻都有故事的發生。祖先們從他們周圍的故事中總結出來一定的經驗教訓,廣為流傳。正是他們留下來的俗語,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你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麼意思嗎?對,一個人的貪心得不到滿足,就會發生蛇吞象之類的事,最後只會被自己的無限欲望所害。
  • 人心不足蛇吞相
    ●張謹洲  「人心不足蛇吞相」這句俗語,出於一個神話故事。  古時候,有個皇帝得了怪病,終日惶恐不安,總覺得有人要行刺。太醫診斷是膽出了問題,經再三治療,始終不見效。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句其實也很經典,很多人不知道
    在農村,很多老人在形容別人貪得無厭時,往往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當然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經常說這一句話。從字面意義上看,蛇的體積不大,但是大象卻是古人認為最大的陸生生物,然而蛇卻想要吃大象,無疑是並不現實,即便真的吃下了,也會被活活撐死。而俗語的本意,就是藉助蛇吞象的現象,來表達人的貪心之大,最終只能害了自己。
  • 粉絲:人心不足蛇吞象!
    粉絲:人心不足蛇吞象!文/號外娛樂之朱娜 圖/網絡最近一段時間韓國的「網紅一哥」鄭萬珠遭遇牢獄之災,因為涉嫌發布虛假誇張廣告,而被韓國檢方求刑6個月。從曾經的網紅一哥成功把自己吃進監獄,真的是非常的唏噓。許多網友都表示: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己好好的事業不繼續發展,變成這樣也是活該。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 《無心法師3》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如果不真誠,下場誰也想不到
    無心和他們相識,發生了一系列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所有的案件發生都是有原因的,不管是所謂的妖還是人。就拿柳玄鵠來說,姐姐對他貼心照顧,無心和朋友幫他治療身體。他卻總是想長生不老,甚至害人,吸取別人的精華為自己續命。他總是在抱怨,抱怨不公平,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無心也許是活得太久了,並不覺得長生有什麼好的。
  •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由來
    人們經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貪慾無止境、人心不知足,不知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象」的人,家中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為了維持生計,象每天都不得不到後山去砍柴,然後賣給鄰居們,以獲取毫釐之幣。又是一年飄雪時,天氣異常寒冷,可是象還是要和往常一樣到後山上去打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