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

2021-01-18 有知音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被利慾薰心,不然就會變得不懂知足。

 

這個故事原本是來自於《山海經》中「巴蛇吞象」這個典故,但人們好像更願意相信這個故事:

 

宋仁宗期間,有一條村子,家裡有母子兩人,兒子叫王妄,母親年邁,兒子三十多歲都還沒討上老婆,以砍柴賣草維持生計。

 

這一天,王妄如同平日一樣來到村子的北邊砍柴,在砍柴的過程中發現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但這條蛇渾身是傷,不能動彈。王妄起了同情之心,他給花斑蛇清理傷口,不一會兒,花斑蛇便醒過來了,它朝著王妄點點頭,表示對王妄的感謝,於是王妄還把它帶回家。

 

在母子倆的全心照料下,花斑蛇很快便痊癒並長大,花斑蛇一直伴隨左右,母子倆也因為花斑蛇的出現,生活中也增添了不少樂趣。日復一日,每個人都按著自己的生活軌跡繼續生活著。

 

忽然有一天,花斑蛇在家覺得有些無聊,便想到院子透透氣,但是小蛇被太陽一照後變得更加粗大了,見到此情景的老母親嚇得昏死過去,等王妄回來後,蛇回了房子恢復回原來的樣子,對王妄說:「今天是我失態了,害得老母親變成此狀,你從我身上剝去三片鱗片,配上一些野草熬藥給老母親服下,很快她就能好起來。」

 

「不行!你的身體才剛恢復,這樣做對你不好,我們再想別的方法。」王妄說。

 

在花斑蛇的再三勸解下,王妄還是忍痛照做了。

 

老母親喝下藥後很快就甦醒過來了,王妄和老母親非常感謝花斑蛇,同時又覺得非常不解。王妄想起那天晚上帶花斑蛇回來,小蛇在草簍中金光閃閃的樣子,他認為小蛇一定不是一般的小蛇。



宋仁宗當朝,整天不理天下之事,在宮裡的生活讓他覺得厭倦,他想擁有一顆夜明珠來解趣,於是昭告天下,誰能奉上一顆夜明珠,便給予重賞。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王妄那裡,他回家和花斑蛇說了這件事,花斑蛇想了一會和王妄說:「這些年一直承蒙你家的救命之恩,總是無以為報,現在好像正有一個機會讓我好好報答你。其實我的雙眼就是兩顆夜明珠,你可以將我的其中一隻眼睛挖去,獻給君主,獲得重金之後你們母子倆也可以安享晚年。」

 

王妄聽花斑蛇這樣說,雖然覺得很高興,但是和花斑蛇的這些年來,已經有了感情,現在又怎麼下得了手。

 

「沒關係的,失去了一隻眼睛我還可以生活。」花斑蛇說。

 

於是在歡喜和無奈間掙扎了許久的王妄還是下手去下花斑蛇的一隻眼睛,眼睛竟然真的變成了夜明珠,王妄趕緊把夜明珠獻於皇帝,滿朝文武見此都讚不絕口,皇帝更不用說了,立馬給王妄封官加職,還按照之前的承諾,賞其重金。

這一舉動引起了西宮娘娘的關注,她見了也想要一顆。宋仁宗沒辦法,只好再次下令尋找夜明珠,並承諾第二個獻寶的人可以噹噹朝丞相。

 

王妄動了貪念,想:如果我把花斑蛇的第二隻眼睛也獻給皇帝,那宰相不就是我了嗎!於是,他回到家中與花斑蛇商量。

出於恩情,花斑蛇只好答應王妄把第二隻眼睛也挖下來獻給皇帝,幫助王妄升職加薪。

 

不巧的是,當代公主得了怪病,宮裡的御醫都束手無策,但聽說要有四兩千年大蛇的蛇肝才能活命,沒辦法,皇帝又再次昭告天下尋覓良藥,並允諾,這次能找到良藥治好公主的病的人能成為當朝駙馬,還能封王。


這個時候身為丞相的王妄已經被利益衝昏頭腦,它回家和花斑蛇說了這件事,花斑蛇聽後含淚說:「你可曾想過,你取走了我的肝臟,我就會失去生命啊!」

 

王妄繼續哀求:「可是你的命是我救的啊,你應該要報答我的!」

 

花斑蛇聽到後嘆氣說到:「那好吧,一會我張開嘴,你爬進我的嘴裡把肝臟取走。」

 

正當王妄高興地拿著刀爬到花斑蛇嘴中正準備把肝臟切下時,花斑蛇把嘴巴合上了,王妄就再也沒有出來了……

 

當人們發現丞相不見的時候,都紛紛猜想,可能是丞相在在取蛇肝的時候被大蛇吞進肚子中了。因此「人心不足蛇吞相」這個故事也就流傳了下來。

 

但是後來以訛傳訛,「相」字也就變成了「象」。「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個詞便是形容貪心的人,不懂滿足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不懂得知足的人,最後會被利益埋沒。

知足才能常樂。不要總是抱怨太陽的暴烈,不要總是看到不清澈的水。

有的事情,沒有十全十美,十全九美,加一份知足恰恰足矣。

非商業性分享轉載,文中圖片視頻等部分內容來自網絡,侵刪


   大家都在看



 最值得交往的男人!


 肺部受損,皮膚會出現3種表現!做好這5點,潤肺養肺不能少


 吞下了委屈,餵大了格局




寫留言



喜歡我就點「在看」

相關焦點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當朝失去了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家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勸世典故也就此流傳開來。後來不知何時,人們以訛傳訛,把丞相的「相」誤作大象的「象」,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傳至今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當朝失去了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家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勸世典故也就此流傳開來。後來不知何時,人們以訛傳訛,把丞相的「相」誤作大象的「象」,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傳至今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由於加了「人心不足」四個字,所以「蛇吞象」就變成了痴心妄想、不自量力的意思!其實關於蛇吞象可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字面意思,這個典故是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還有一句是出自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這兩個典故的含義其實是相反的,《山海經》中的蛇,叫巴蛇,身長有800尺,它是可以吞的下大象的,但是大象的骨頭要三年後才能吐出來……《天問》中的蛇屯象,就成了不自量力的意思,一條蛇再大,怎麼可能吞的下大象呢?
  • 「人心不足蛇吞象」講的其實是這個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 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人不知道出處,看完漲知識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廣泛流傳在民間的一句俗語。這句話最早的記載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一文中,裡面僅有一句話「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從這句話當中可以看出,巴地也就是我國四川的古稱,巴地的一條大蛇吃了一頭大象,直到三年以後才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背後有什麼故事?
    農村有很多俗語,不僅包含著天氣變化、人生道理,還有很多神話故事,有些讓人一讀就能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有些卻還是需要再多想一想,才能知道它到底是在說什麼。有些農村俗語的背後隱藏著很多的故事。比如「人心不足蛇吞象」,背後的故事是比較有趣的。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竟是這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從《山海經》「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來,但人們卻更多相信這麼一個傳說:宋仁宗年間,深澤某村,一家母子兩人,母親年邁多病,兒子喚作王妄,三十多歲,沒討上老婆,靠賣柴草維生。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某些人過於貪婪、貪心不足,強烈的欲望會導致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並把自身毀滅。這句俗語原從成詞「巴蛇吞象」演變而來的,「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
  • 農村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句其實也很經典,很多人不知道
    在農村,很多老人在形容別人貪得無厭時,往往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當然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也經常說這一句話。從字面意義上看,蛇的體積不大,但是大象卻是古人認為最大的陸生生物,然而蛇卻想要吃大象,無疑是並不現實,即便真的吃下了,也會被活活撐死。而俗語的本意,就是藉助蛇吞象的現象,來表達人的貪心之大,最終只能害了自己。
  • 「人心不足蛇吞象」······ (薦讀)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害。當朝失去了丞相,人們分分尋找,卻又不見蹤影,最後家人判斷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勸世典故也就此流傳開來。後來不知何時,人們以訛傳訛,把丞相的「相」誤作大象的「象」,於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傳至今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經》,還是一個典故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出自《山海經》,還是一個典故呢?中國有句古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指的是那些貪心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人,就好像是一隻蛇一樣,明明很小,卻幻想著能夠吞下一隻大象,其實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山海經》,原話是「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大概意思是說,有一種蛇能夠吃下一隻大象,它把大象吞下去之後,三年的時間都沒有消化乾淨,最後只能夠把大象的骨頭吐出來。
  • 人心不足蛇吞象(宣化上人)
    古時又有人這麼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說:終日忙忙只為飢,得了飽飯又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房中缺少美貌妻;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車少飛機;飛車飛機俱已備,又無官職被人欺;五品四品嫌官小,三品二品也嫌低,一品當朝作宰相,又想南面去登基;一朝登基坐了殿
  • 一個人不能貪婪,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告訴你人心險惡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高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水平,同時他們生活的角角落落無時無刻都有故事的發生。祖先們從他們周圍的故事中總結出來一定的經驗教訓,廣為流傳。正是他們留下來的俗語,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你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麼意思嗎?對,一個人的貪心得不到滿足,就會發生蛇吞象之類的事,最後只會被自己的無限欲望所害。
  • 人心不足蛇吞相
    ●張謹洲  「人心不足蛇吞相」這句俗語,出於一個神話故事。  古時候,有個皇帝得了怪病,終日惶恐不安,總覺得有人要行刺。太醫診斷是膽出了問題,經再三治療,始終不見效。
  • 「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象」並不指大象,那指的是啥?
    我們在日常俗語中形容一個人非常貪婪時經常會用到這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實「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意並非如此,而且,這句俗語中的「象」起初並不指的是大象。那麼這句話的本意到底是啥意思呢?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來歷吧!
  • 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什麼意思?老農:碰到了用這三招
    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什麼意思?老農:碰到了用這三招生活中常常遇到各類人,當你碰到這『人心不足蛇吞象 』類型的人,你該怎麼辦?「蛇吞象」是辦不到的,它的用意不過是告誡人們不要「人心不足」,而要「知足」,不是有句成語叫「知足常樂」嗎?
  • 《無心法師3》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如果不真誠,下場誰也想不到
    無心和他們相識,發生了一系列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所有的案件發生都是有原因的,不管是所謂的妖還是人。就拿柳玄鵠來說,姐姐對他貼心照顧,無心和朋友幫他治療身體。他卻總是想長生不老,甚至害人,吸取別人的精華為自己續命。他總是在抱怨,抱怨不公平,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無心也許是活得太久了,並不覺得長生有什麼好的。
  • 粉絲:人心不足蛇吞象!
    粉絲:人心不足蛇吞象!文/號外娛樂之朱娜 圖/網絡最近一段時間韓國的「網紅一哥」鄭萬珠遭遇牢獄之災,因為涉嫌發布虛假誇張廣告,而被韓國檢方求刑6個月。從曾經的網紅一哥成功把自己吃進監獄,真的是非常的唏噓。許多網友都表示:人心不足蛇吞象,自己好好的事業不繼續發展,變成這樣也是活該。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由來
    人們經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貪慾無止境、人心不知足,不知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象」的人,家中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為了維持生計,象每天都不得不到後山去砍柴,然後賣給鄰居們,以獲取毫釐之幣。又是一年飄雪時,天氣異常寒冷,可是象還是要和往常一樣到後山上去打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