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蟲生物防治丨平腹小蜂

2021-01-15 荔枝龍眼產業資源平臺

平腹小蜂屬是旋小蜂科中比較大的屬之一。該屬紀錄有144種,在世界上廣泛分布。寄主涉及昆蟲綱10目46科,以鱗翅目、半翅目(蝽科)、直翅目及雙翅目(蠅)為主。


該屬部分種類被用於生物防治。雌蟲頭正面觀圓形,長寬約相等;複眼卵圓形,無被毛;上顎具齒及截齒;觸角細而長,13節,著生位置稍高於複眼下緣連線;柄節不膨大,略彎曲;環節長不及寬,索節由基部至端部逐漸變短變粗;棒節不短於末3索節合併之長,向端部逐漸膨大,末端斜切。前胸不長,前端收縮,背面凹陷;中胸盾片具明顯的盾縱溝,在盾片中部常具稠密粗大刻點;小盾片基部狹窄,三角片大,內端彼此稍分離。


翅一般發育正常;前翅色暗,緣脈長;後緣脈長為痣脈的2倍有餘。足細長,中足脛節端部顯著增大,第1跗節亦增大。柄後腹不長於胸,三角形,腹基窄,向腹端逐漸變寬,各腹節背板後緣呈橫截狀,產卵器稍突出。


雄蟲大部分種類觸角粗壯,小部分種類觸角細長,索節5~7節,棒節不分節;胸背隆起,具深而完整的盾縱溝;小盾片大、膨起,三角片內端幾相接;中胸側板分裂為前、後側片;翅無色。


 廣東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展平腹小蜂繁殖利用研究,目前利用柞蠶卵大量繁殖平腹小蜂的規模化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平腹小蜂在我國南方主要用來防治荔枝蝽,是荔枝、龍眼進行有機生產和無公害生產的必要措施,每年放蜂防治面積約300公頃。最近幾年,平腹小蜂也被用來防治茶翅蝽、柑橘大綠蝽、緣蝽等果樹蝽類害蟲,北方的一些平腹小蜂種類也用於林業害蟲的防治。

相關焦點

  • 無人機放「蜂」防治農間害蟲,一次投放 28000 只
    春天是不同農作物成長的黃金時期,但全臺灣現正被大量名為荔枝椿象的害蟲侵襲,荔枝、龍眼外等植物收成受影響。
  • 瓢蟲:害蟲生物防治的「英雄」
    188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從澳大利亞引入澳洲瓢蟲成功防治了柑橘上的吹棉蚧,它曾一度挽救加州的柑橘業,從那時起,瓢蟲成為害蟲生物防治的「英雄」,開啟了現代生物防治的先河。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應用昆蟲研究室常年從事天敵昆蟲工廠化大量繁殖及田間釋放應用等研究。
  • 害蟲生物防治,赤眼蜂系統大介紹!
    赤眼蜂是小蜂總科一類微小的卵寄生蜂,具有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和對害蟲控制作用顯著等特點。赤眼蜂的工廠化大量繁殖主要採用柞蠶卵、米蛾卵、麥蛾卵等寄主卵,也有地區使用地中海粉螟、谷螟等螟蟲卵進行繁殖。螟黃赤眼蜂屬膜翅目,小蜂總科,赤眼蜂科(或紋翅卵蜂科),赤眼蜂屬,是寄生害蟲卵的小型蜂類。雄蜂體小,體長0.5~1毫米。複眼朱紅色。體色暗黃,中胸盾片及腹部呈黑褐色。觸角毛較長而略尖,最長的鞭節是最寬處的2.5倍;前翅臀角的毛長度約為翅寬的1/6。
  • 綠色防控,生物防治,什麼才是生物防治?
    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利用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係,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最大優點是不汙染環境,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 龍眼樹的椿象如何防治?最佳種植時間?
    椿象又叫臭蟲、屎屁蟲、臭大姐,是龍眼樹的主要害蟲。椿象對龍眼樹有哪些危害?椿象在什麼時候發生?龍眼樹如何防治椿象?以下土地資源網就作詳細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三、龍眼椿象防治方法 1、在冬季低溫時,振動樹枝,越冬成蟲墜地後,集中燒毀,但椿象成蟲不單在樹上越冬,該方法只是輔助措施。 2、在3月間越冬椿象在龍眼新梢上進行交尾,可用敵百蟲800~1000倍液進行噴灑一次,或在4~5月低齡若蟲發生盛期時進行噴藥。椿象發生嚴重時可噴2次,間隔5~7天。
  • 3種寄生蜂對草地貪夜蛾(秋粘蟲)防治有效 | 綠會生物防治小組研究(2)
    中國綠髮會草地貪夜蛾生物防治小組的小夥伴們在梳理國外文件中,將一些已被證實為有效的大自然中的「死對頭」梳理,本篇例舉3種蜂如下,供國內參考。總的來說,已知與秋粘蟲有關的大多數擬寄生物多是黃蜂,很少有蠅類。經歷了對秋黏蟲的漫長適應過程的物種,它們往往宿主範圍很窄。
  •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
    隨著綠化面積擴大,也為綠化植物病蟲發生和繁殖提供了生存環境,加之許多地方對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管理不到位,特別是許多城鄉道路樟樹害蟲得不到及時的防治。為掌握道路綠化區的樟樹主要食葉類害蟲種類及其生活習性,對其進行了觀察,並進行了一些生物和化學防治技術試驗。1 調查內容和方法在城區公園內、道路兩旁和國、省道兩旁隨機設立標準株與對照區,觀察樟樹食葉害蟲的種類與活動情況。
  • 周氏齧小蜂寄生吃掉毛毛蟲
    「漯河將建成林業有害生物天敵繁育場,今後,我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將由化學防治轉向生物防治。」一個月前,漯河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宋孟欣透出這一風聲時,許多人還認為這只是一個傳說。 「首批兩千萬頭周氏齧小蜂——美國白蛾等害蟲的剋星,已經破繭而出了!」昨日,該傳說變成了現實。
  • 農業害蟲來襲!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近日,中國綠髮會小編讀到農民日報的一篇文章,《厲害了!同一球裡可釋放出三種赤眼蜂!赤眼蜂治螟技術實現新突破》,頗有感觸。事實上,這一篇文章最觸動筆者的是專家的一句話:天敵昆蟲生物防治是公益性產業,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
  • 你不了解的害蟲—葉蜂
    最近北方落葉松大量出現葉蜂危害,林業森防部門開展了應對措施,一是加強檢疫,杜絕害蟲遷徙,二是開展群防群治。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 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林場和牧場等地控制害蟲的發展和蔓延。
  • [濱州]園林處釋放80萬隻管氏腫腿蜂滅天牛 生物防治新方法
    8月21日,記者看到渤海十七-1路國槐樹上插滿了套有玻璃試管的一個個鐵釘,試管裡裝滿管氏腫腿蜂幼蜂,這是市城管執法局園林處採用生物防治天牛類蛀幹害蟲的新方法。  8月21日,記者看到渤海十七-1路國槐樹上插滿了套有玻璃試管的一個個鐵釘,試管裡裝滿管氏腫腿蜂幼蜂,這是市城管執法局園林處採用生物防治天牛類蛀幹害蟲的新方法。
  • 黃河入海口生物防治美國白蛾取得成效
    新華網濟南10月21日電(記者王汝堂)日前記者在山東省東營市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會議上獲悉,黃河入海口引進周氏齧小蜂對抗美國白蛾取得明顯成效,目前蟲害已得到較好控制。  據山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介紹,美國白蛾是一種世界性檢疫害蟲,食性很雜,傳播迅速,能夠危害300多種植物。從上世紀90年代傳入山東以來,現已在煙臺、威海、青島、濱州、東營、濰坊等市大面積蔓延。
  • 臺灣農作物害蟲天敵的研究利用概況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各種不必使用農藥的害蟲防治方法受到重視,其中又以生物防治中的天敵利用為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來臺灣農政當局為謀求植物保護技術的完善以配合永續農業的貫徹執行,大力推動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應用,期望能夠以害蟲天敵來配合或取代部分農藥,使害蟲的防治更為有效而且安全可靠。
  • 黑刺粉蝨的生物防治
    由於黑刺粉蝨棲息較為隱蔽,發育周期短,世代重疊,因此防治往往難以奏效;另一方面,茶葉、柑桔等作為一種大眾飲食產品,尋求生物防治等非化學控制措施對黑刺粉蝨進行防治意義重大。本文對近年來國內黑刺粉蝨的發生、為害及其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以期推動該害蟲的綜合治理研究。
  • 這種害蟲危害大!綜合防治看這裡
    (一)農業防治對草地貪夜蛾周年繁殖的蟲源地,因地制宜採取間作套種、輪作改種、調整播期等農業措施,種植驅避誘集植物,改造害蟲適生環境,保護利用自然天敵和生物多樣性,增強自然控制能力,逐步實現草地貪夜蛾可持續治理。
  • 保定市釋放4億頭周氏齧小蜂防治美國白蛾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通訊員姚偉強 鄭麗芳)近日,保定市美國白蛾防治指揮部購買4億頭周氏齧小蜂,分別釋放到不適宜飛防的保定市區及安新、高陽重點景區以及望都等地,對全市已進入蛹期的美國白蛾進行生物防控。    周氏齧小蜂是美國白蛾的天敵,通過寄生美國白蛾蛹達到防治目的。
  • 小蜂,體長2mm以寄生為主,這種體型微小的毫米小蜂,你見過嗎
    屬於不普遍的種類膜翅目中的小蜂總科的小蜂,大多體長為1-5mm左右(最小的僅0.2mm)。小蜂不像我們常見的蜜蜂,胡蜂等中大型的蜂,有著自己的蜂巢繁殖後代。絕大多數的小蜂均屬於寄生性的蜂。也就是將自己的卵,產在其它的昆蟲(如:蝴蝶,椿象等)的蛹或是卵中,在宿主體內孵化,化蛹,羽化成蟲。
  • 世博園展示以蟲治蟲 5000萬隻小蜂消滅毛毛蟲
    噴灑的殺蟲劑只有30%能夠留存在樹葉上,其餘的70%都進了空氣和土壤中,如果使用了有毒的化學殺蟲劑,無疑是一種傷害不小的汙染。那麼,有沒有更加清潔有效地控制蟲害辦法呢?在上海世博會的園區中,就能找到答案。園區對於有毒的化學殺蟲劑採取了嚴格的控制,而各種生物防治蟲害的技術則成為了園區綠化防蟲害的最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