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放「蜂」防治農間害蟲,一次投放 28000 只

2021-01-14 無人機網

  春天是不同農作物成長的黃金時期,但全臺灣現正被大量名為荔枝椿象的害蟲侵襲,荔枝、龍眼外等植物收成受影響。因正值花粉傳播期,不易使用化學藥物控制害蟲數量,農業局嘗試利用無人機施放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深入偏遠的山區大量投放,以圖減輕災情。

  天敵抑蟲災

  荔枝椿象遍布鄉下鬧區與都市地帶,一款名為平腹小蜂的本土性寄生蜂以荔枝椿象蟲卵為食,即施放平腹小蜂可抑制荔枝椿象增生。為快速山林害蟲防治,高市府農業局與苗慄場及無人機業者三方合作,開發出適合釋放平腹小蜂的無人機配搭載具,空投平腹小蜂到平常難以深入的區域。


防治使用的無人機配合特設載具使用。

  單次投放上萬隻平腹小蜂

  是款專用無人機於 2 月 27 日首次在高雄田寮試飛,加裝特別設計載具的無人機可吊掛 20 個平腹小蜂卵片包,一趟飛行可投放 28000 只平腹小蜂,防治範圍達 3 公頃。長久而言,無人機能讓防治更全面、輕鬆及高效。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以快速添加我們客服號!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以快速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害蟲生物防治丨平腹小蜂
    平腹小蜂屬是旋小蜂科中比較大的屬之一。該屬紀錄有144種,在世界上廣泛分布。寄主涉及昆蟲綱10目46科,以鱗翅目、半翅目(蝽科)、直翅目及雙翅目(蠅)為主。該屬部分種類被用於生物防治。 廣東從20世紀60年代起開展平腹小蜂繁殖利用研究,目前利用柞蠶卵大量繁殖平腹小蜂的規模化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平腹小蜂在我國南方主要用來防治荔枝蝽,是荔枝、龍眼進行有機生產和無公害生產的必要措施,每年放蜂防治面積約300公頃。最近幾年,平腹小蜂也被用來防治茶翅蝽、柑橘大綠蝽、緣蝽等果樹蝽類害蟲,北方的一些平腹小蜂種類也用於林業害蟲的防治。
  • 放蜂歸山殺出蟲圍
    「今年赤眼蜂的集中投放面積有一萬多畝,包括嶽麓山、公園等長株潭綠心區的林地都要投放些,有竹類害蟲的竹林也要投放。」嶽麓區農林畜牧局副局長彭海軍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今年投放的面積將比去年要大,也是預測估計今年的蟲害面積可能比去年大,「明天(5月26日)到現場去投放蜂卡」。
  • 嶽麓山投放約120萬隻赤眼蜂 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
    「蟲蟲特工隊」再向麓山行 投放約120萬隻赤眼蜂,消滅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 7月9日,嶽麓山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防止松毛蟲、楓香毒蛾等害蟲破壞樹木生長,景區利用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小紙袋裡裝的是赤眼蜂的蟲卵。」麓山景區園容綠化公司副經理李平說,赤眼蜂喜歡寄生在多種害蟲的蟲卵上,吞噬害蟲的蟲卵,達到清除害蟲的目的。據悉,這已是嶽麓山利用赤眼蜂進行害蟲防治的第七個年頭。
  • 害蟲生物防治,赤眼蜂系統大介紹!
    (一)防治對象和效果螟黃赤眼蜂防治對象較多,生產中常用的主要防治對象有棉鈴蟲、大豆食心蟲、稻縱卷葉螟、甘蔗螟等害蟲,對蔬菜害蟲如菜青蟲、小菜蛾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潛力。(二)使用方法以米蛾卵和柞蠶卵繁殖生產的螟黃赤眼蜂,通常以紙卡、紙袋、塑料盒(或紙盒)、塑料球(或紙球)的形式進行包裝,以方便于田間釋放。
  • 臺灣農作物害蟲天敵的研究利用概況
    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各種不必使用農藥的害蟲防治方法受到重視,其中又以生物防治中的天敵利用為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來臺灣農政當局為謀求植物保護技術的完善以配合永續農業的貫徹執行,大力推動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應用,期望能夠以害蟲天敵來配合或取代部分農藥,使害蟲的防治更為有效而且安全可靠。
  • 象州石龍鎮:使用「放蜂治螟」新技術,推行綠色種蔗促增收
    螟蟲是甘蔗的重大害蟲,嚴重影響甘蔗產量和品質,制約著糖料蔗生產和發展升級。近年來,象州縣石龍鎮使用「放蜂治螟」技術,可有效防治螟蟲,實現增產、增收和增糖,效果持續穩定。「放蜂治螟」技術是利用赤眼蜂是甘蔗螟蟲的天敵,對螟蟲卵具有寄生性的特徵來進行生物防治以達到綠色環保防控目的。赤眼蜂可一代代的持續在田間消滅螟蟲卵,降低螟蟲對甘蔗的危害、提高甘蔗產量和糖分。
  •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
    依據害蟲危害的種類,在公園內樟樹上設定點觀察飼養地,同時結合籠內飼養觀察害蟲的活動情況,年發生世代,各世代蟲期變化的歷期。結合園林防治作業,開展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的防治試驗,通過試驗篩選出有效的防治技術措施。
  • 世博園展示以蟲治蟲 5000萬隻小蜂消滅毛毛蟲
    昨天,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的工作人員在園區投放了周氏齧小蜂共有1500萬隻,這是今年園區首次投放周氏齧小蜂。這些小蜂會將自己的蟲卵產殖在毛毛蟲的體內,在毛毛蟲「長大」之前就吃掉它,從而抑制毛毛蟲的數量。在整個世博會期間,工作人員們會視具體情況將周氏齧小蜂分批投放入園中,預計總共需要投放5000萬隻。
  • 樹上綁碗幫樹除蟲子 引進齧小蜂姬小蜂大戰椰心葉甲
    一次性碗杯裡放的便是對付害蟲的齧小蜂、姬小蜂。記者陳璐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璐)最近,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仙嶽路、篔簹湖畔的棕櫚科植物身上,被綁上了一次性塑料碗、杯。不要以為這是垃圾上了樹,記者近日從市綠化管理中心了解到,這是園林部門放置的「生物武器」,用來防治病蟲害的。  4月底到5月,是棕櫚科植物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期」———外來物種椰心葉甲正處於「青春年少」。椰心葉甲是棕櫚科的一大殺手,個頭不大,但它總是集團作戰,既貪吃又挑嘴。它只吃棕櫚科植物最嫩的葉心,被它啃噬過的葉子出現失水現象,變得焦黃,受害嚴重的棕櫚植物會死亡。
  • 你不了解的害蟲—葉蜂
    最近北方落葉松大量出現葉蜂危害,林業森防部門開展了應對措施,一是加強檢疫,杜絕害蟲遷徙,二是開展群防群治。
  • 軍方「開無人機」外送食物 成功養活小兀鷲
    (圖/取自免費圖庫Wikimeida Commons)實習記者劉雪兒/綜合報導西域兀鷲(Griffon Vulture)是以色列當地瀕危物種,保育團體在近期發現一隻兀鷲媽媽不幸撞電線慘死,研判兀鷲爸爸無法獨自養活兀鷲寶寶,於是找來軍方援助,安排無人機「外送」食物,成功養育小兀鷲長大,甚至還展開第一次的飛行。
  • 廣西: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效果好
    防治甘蔗螟蟲的傳統手段是噴施化學農藥,長年累月使用不僅增強了害蟲的抗藥性,而且還殺傷了自然天敵,惡化了蔗田生態環境。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積極推廣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技術,有效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落實專項經費。從2018年開始,連續3年在南寧市西鄉塘區、來賓市興賓區和崇左市扶綏縣等糖料蔗主產縣開展項目推廣示範。
  • 綠色防控,生物防治,什麼才是生物防治?
    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利用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係,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最大優點是不汙染環境,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 湖南投放害蟲「天敵」保豐收 實現大農業綠色防控
    「我們家4畝多葡萄園今年首次栽種蚜繭蜂僵蚜苗,看能否藉助這些害蟲『天敵』達到以蟲治蟲,提高葡萄產量的目的。」鄧忠於告訴記者,3月下旬農技專業就在金洲鎮關山社區對農戶進行分批培訓,讓大家了解綠色防控技術,7月份就能看到防治效果。
  • UPS的無人機快遞布局:把無人機當做一種「基建」
    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特別樂觀,幾經曲折,亞馬遜的快遞無人機直至三年後才在英國首飛成功。而在這三年期間,國內外巨頭電商、創業公司、物流企業都紛紛宣布開展無人機送貨的研發和實驗,無人機也一度成為了物流領域的「新科技代言人」。
  • 瓢蟲:害蟲生物防治的「英雄」
    188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從澳大利亞引入澳洲瓢蟲成功防治了柑橘上的吹棉蚧,它曾一度挽救加州的柑橘業,從那時起,瓢蟲成為害蟲生物防治的「英雄」,開啟了現代生物防治的先河。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應用昆蟲研究室常年從事天敵昆蟲工廠化大量繁殖及田間釋放應用等研究。
  • [濱州]園林處釋放80萬隻管氏腫腿蜂滅天牛 生物防治新方法
    8月21日,記者看到渤海十七-1路國槐樹上插滿了套有玻璃試管的一個個鐵釘,試管裡裝滿管氏腫腿蜂幼蜂,這是市城管執法局園林處採用生物防治天牛類蛀幹害蟲的新方法。  8月21日,記者看到渤海十七-1路國槐樹上插滿了套有玻璃試管的一個個鐵釘,試管裡裝滿管氏腫腿蜂幼蜂,這是市城管執法局園林處採用生物防治天牛類蛀幹害蟲的新方法。
  • 常見害蟲天敵圖譜大全!
    每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害蟲的大量繁殖。目前用於生物防治的生物按其滅蟲方式不同可分為三類: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和昆蟲病原微生物。有些種類的天敵已被應用於農田、果園、林場和牧場等地控制害蟲的發展和蔓延。
  • 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
    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的術語和定義、主要害蟲(蟎)種類及其發生危害特點、防治原則、防治方法。本標準適用於青島市及周邊地區茶園主要害蟲的防治。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
  • 廣西: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效果好-廣西新聞網_甘蔗螟蟲,示範區,蔗農...
    防治甘蔗螟蟲的傳統手段是噴施化學農藥,長年累月使用不僅增強了害蟲的抗藥性,而且還殺傷了自然天敵,惡化了蔗田生態環境。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積極推廣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技術,有效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落實專項經費。從2018年開始,連續3年在南寧市西鄉塘區、來賓市興賓區和崇左市扶綏縣等糖料蔗主產縣開展項目推廣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