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

2021-01-16 青島新聞網

    目次

    前言

    1 範圍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主要害蟲(蟎)種類及其發生危害特點

    4.1 主要害蟲(蟎)種類

    4.2 主要害蟲發生危害特點

    5 防治原則

    6 防治方法

    6.1 農業防治

    6.2 物理防治

    6.3 生物防治

    6.4 化學防治

    前言

    本標準由青島市農業委員會提出。本標準由青島北嶗茶業有限公司、青島萬裡江茶業有限公司、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姜瑞德、郝俊傑、王繼青、張濤、程星、孫吉祿、位紹文、胡孝林、彭正雲、梁澤昊。 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的術語和定義、主要害蟲(蟎)種類及其發生危害特點、防治原則、防治方法。本標準適用於青島市及周邊地區茶園主要害蟲的防治。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GB/T 26530 地理標誌產品 嶗山綠茶 NY/T 5018 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3.1

    安全間隔期preharvest interval 從最後一次施用農藥至採收並加工成安全食用茶葉所需要間隔的最少天數。

    3.2

    掃網法 sweep net method 用於調查昆蟲數量的一種常規方法。用60目捕蟲網在茶蓬面上隨機掃10網,每網掃過的茶蓬面積一致,辨認並清點網內蟲口數量。 4 主要害蟲(蟎)種類及其發生危害特點

    4.1 主要害蟲(蟎)種類

    茶小綠葉蟬、綠盲蝽、黑刺粉蝨、日本龜蠟蚧、茶二叉蚜、茶小捲葉蛾、茶細蛾、茶褐蓑蛾、茶尺蠖、茶葉癭蟎、茶橙癭蟎等。 4.2 主要害蟲發生危害特點

    5 防治原則

    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體現可持續治理的植保理念,協調運用綜合防治技術,優先採用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增加茶園植被,充分發揮自然天敵控制害蟲的作用,儘量減少農藥用量,必須使用農藥時,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使用劑量和安全間隔期用藥,達到有效、安全、經濟和環保的目的。 6 防治方法

    6.1 農業防治

    6.1.1 園地規劃與土壤管理

    新建茶園,園地選擇、規劃按NY/T 5018的要求進行;園地整理與施肥按GB/T 26530的要求進行。     6.1.2 茶葉採摘

    及時分批採摘,以減少茶小綠葉蟬、茶二叉蚜、害蟎等害蟲(蟎)的發生為害,及時清除被綠盲蝽為害的芽梢。

    6.1.3 清潔田園

    茶樹發芽前,結合春季修剪,清除枯死枝,將修剪下的枝梢連同枯死枝一起清出園外或深埋,減少綠盲蝽越冬基數。

    6.1.4 行間鋪草

    茶樹行間鋪草可用麥秸、稻草或雜草。一年鋪草2次,第一次在春茶結束後進行,第二次在茶樹越冬前進行,厚度10cm~15cm。

    6.1.5 人工捕蟲

    8月至翌年4月,人工刮除枝條上的日本龜蠟蚧;茶樹生長季節,及時摘除蓑蛾護囊和捲葉蛾蟲苞。 6.1.6 合理修剪

    結合茶園管理進行修剪疏枝,剪除茶叢下部的細弱枝、枯死枝,改善茶園通風透光條件,減輕黑刺粉蝨、日本龜蠟蚧和茶小綠葉蟬的發生。

    6.2 物理防治

    6.2.1 黃板誘殺

    田間懸掛黃板300片/hm2,黃板的下端與茶蓬持平或稍高出茶蓬,可誘殺黑刺粉蝨、蚜蟲、綠盲蝽、茶小綠葉蟬等害蟲的成蟲。

    6.2.2 信息素誘板誘殺

    在黑刺粉蝨越冬代成蟲發生初期,田間懸掛黑刺粉蝨信息素誘板300片~375片/hm2,誘殺成蟲。誘板的下端與茶蓬持平或稍微高出茶蓬。

    6.2.3 防蟲網隔離

    對歷年綠盲蝽發生嚴重的茶園,9月中旬開始,用掃網法進行調查,當調查到綠盲蝽成蟲時,及時用30目~40目防蟲網覆蓋茶蓬,阻止其在茶樹上產卵,11月下旬將防蟲網收起,翌年再用。

    6.2.4 燈光誘殺

    對鱗翅目害蟲發生嚴重的茶園,田間懸掛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每2hm2~3hm2設置1臺殺蟲燈。

    6.3 生物防治

    充分保護和利用茶園自然天敵。茶園害蟲的天敵以捕食性蜘蛛為主,其次是瓢蟲、小花蝽、食蚜蠅、大眼蟬長蝽、草蛉以及寄生蜂等。保護方法有多種,如加強防護林建設;茶樹未封行前,行間種植適宜的綠肥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儘量減少農藥用量,必須使用農藥時,選擇對靶標害蟲高效、對天敵生物相對安全的品種。

    6.4 化學防治

    6.4.1 防治原則

    茶園內一般不提倡噴施化學農藥,但在害蟲發生量較大、其它非化學防治措施難以控制其危害時,可適當使用化學防治。

    6.4.2 茶小綠葉蟬

    春季當茶小綠葉蟬達到平均6頭/百葉、夏秋季達到平均12頭/百葉時,選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00倍~8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1500倍液或150g/L茚蟲威乳油2500倍~3000倍液噴霧防治。 6.4.3 綠盲蝽

    a) 當春季觀察到茶芽出現被害的小紅點後3d~5d,選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1200倍~2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2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間最好選擇下午5點後或陰天全天; b)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用掃網法調查到綠盲蝽成蟲在茶園逐漸增多時,選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1200倍~2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20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d~10d再噴藥一次; c) 8下旬至9月中旬,對茶園周邊的雜草,尤其是雙子葉雜草,噴布20%百草枯水劑450g~750g/hm2混加5%丁烯氟蟲腈乳油450g~675g/hm2或48%毒死蜱乳油540g~720g/hm2,減少遷入茶園越冬的綠盲蝽數量。

    6.4.4 黑刺粉蝨

    當黑刺粉蝨若蟲達到2頭~3頭/百葉時,選用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1500倍液噴霧防治

    6.4.5 日本龜蠟蚧

    若蟲孵化後至固定初期,選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2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1500倍液噴霧防治,點片發生時,只進行局部防治。

    6.4.6 茶二叉蚜

    在發生期,選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3000倍~4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2000倍液噴霧防治,點片發生時,只進行局部防治。

    6.4.7 茶小捲葉蛾、茶細蛾、茶褐蓑蛾、茶尺蠖

    幼蟲發生初期,選用5%除蟲脲乳油1000倍~1500倍液或16000IU/mg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800倍~1600倍液噴霧防治。

    6.4.8 害蟎(茶葉癭蟎、茶橙癭蟎)

    葉片出現受害症狀初期,選用45%晶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或40%炔蟎特水乳劑1500倍~2000倍液噴霧防治,點片發生時,只進行局部防治;茶樹越冬前,全園噴布0.5波美度石硫合劑。

相關焦點

  • 茶樹食葉害蟲——茶黑毒蛾
    不久前,雲南一名茶農向筆者反映,他的茶園中有「茶毛蟲」發生過,採茶碰到後身上會癢,詢問該蟲是否可以用茶毛蟲病毒進行防治。筆者在其田間並沒有發現茶毛蟲,但發現了一些茶黑毒蛾幼蟲,經茶農確認,就是他所說的「茶毛蟲」。生產上茶農和部分農技工作人員常把有毒毛的昆蟲都叫做「毛蟲」,茶樹上的就叫「茶毛蟲」。
  • 茶園中食葉類害蟲的發生與防治,科學防治蟲害
    茶園中食葉類害蟲的發生與防治食葉類害蟲一般多具有咀嚼式口器,取食茶樹芽葉,直接構 成茶葉的減產。這是一類對茶葉生產威脅性較大的爆發性害蟲, 其中以食葉類鱗翅目害蟲、卷葉類鮮翅目害蟲和象甲類害蟲較為 常見。主要的種類有茶尺婆、茶毛蟲、茶小捲葉蛾和茶麗紋象甲等。
  • 毒死蜱能防治哪些害蟲?
    那麼,該藥主要能防治哪些害蟲?並且怎麼用藥呢?1、樹木方面的蟲害(果樹、綠化樹木、森林樹木等)主要是防治,葉蟎、蚧殼蟲、潛葉蛾、食心蟲、棗尺蠖等,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進行葉面均勻噴霧。對於潛葉蛾的防治,最好選在樹木初梢期、嫩芽長至2—3毫米時或者有一般枝條發出嫩芽時,用40%毒死蜱1000—1500倍進行噴施防治。
  • 茶樹常見害蟲:茶梢蛾,長白蚧的防治方法
    茶梢蛾的發生是與茶樹栽培方式,茶園管理水平及海拔具有一定關係。一般條植茶園,留養水平高的茶園及幼齡茶園發生較多。及時分批採摘的茶園及合理修剪的茶園發生較少,在海拔800m以下茶園中發生較多,危害程度也重,隨著海拔的升高,茶梢蛾發生量減少。茶梢蛾為害特點主要以幼蟲蛀食茶樹頂部新梢為害,造成新梢枯死。局部茶區發生嚴重,影響茶葉產量。
  • 桃樹主要害蟲,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技術來了!
    梨小食心蟲是果樹上常見的一種害蟲,特別是在桃樹、梨樹混栽的地區發生較為嚴重。說起梨小食心蟲人們往往認為這種害蟲只會出現在梨樹上,其實在桃樹上也比較嚴重,據統計在華北桃園發生的食心蟲種類有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和桃蛀螟,其中,梨小食心蟲為主要害蟲。
  •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陳麗麗樟樹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別名:香樟,樟科常綠喬木。一般樟樹高 10m 左右,樹齡成百上千年,為優秀的園林綠化樹種。
  • 茶樹的主要修建方法
    茶樹的主要修建是為了培育高產、優質茶樹樹冠,需要對茶樹進行科學的修剪。目前,很多人推廣應用最多的茶樹修剪方法主要有以下5種:1.定型修剪主要針對幼齡茶樹或衰老茶樹更新後復長茶樹塑造樹冠結構的修剪控制方法,是培養茶樹骨架、促進茶樹分枝、擴大樹冠的一項主要措施,是奠定高產、優質樹冠最基礎最重要的修剪措施。2.輕修剪主要針對投產茶園,促進其芽梢萌發,提高發芽密度和整齊度,形成良好的採摘面。
  • 古茶樹管養的一些問題和大家交流
    普洱茶古茶樹十分稀有且珍貴,必須加強保護與管理,合理開發利用,這已經成為這麼些年下來的一個普遍共識。2、普洱古茶樹開發的可持續性原則在普洱古茶樹的開發上要科學合理的利用古茶樹自然資源,滿足經濟社會供需的同時,還需要保護普洱古茶樹,保護產區的生態環境,改善普洱古茶樹生長地生態環境系統,遵循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 地下害蟲的形態特徵及為害症狀
    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茶園裡常見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金龜子幼蟲)、大蟋蟀、黑翅土白蟻、非洲螻蛄等,是茶園害蟲中的一個特殊生態類群,具有種類多、分布廣、食性雜、隱蔽性強、為害重、適應性強等特點。
  • 幼齡茶樹的栽培技術,種植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
    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茶樹的葉子可制茶(有別於油茶樹),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於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於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 世博園使用生態武器以蟲克蟲 讓害蟲胎死腹中
    不過,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豐富的植物品種也為園內帶來了各種害蟲,威脅到綠樹草地的生長。記者日前從世博局綠地公園片區部獲悉,儘管控制害蟲的壓力大,但毒性大、見效快的化學製劑從未在公園內使用,「以蟲克蟲」成為防治害蟲的生態法寶。「淹沒式」投放害蟲天敵每年的6月到9月,都是本市植物害蟲的高發時節,園林工人們都忙著噴灑化學殺蟲劑。
  • 黑刺粉蝨的生物防治
    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由於黑刺粉蝨棲息較為隱蔽,發育周期短,世代重疊,因此防治往往難以奏效;另一方面,茶葉、柑桔等作為一種大眾飲食產品,尋求生物防治等非化學控制措施對黑刺粉蝨進行防治意義重大。本文對近年來國內黑刺粉蝨的發生、為害及其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以期推動該害蟲的綜合治理研究。
  • 辣椒種植中的常見害蟲蛾類害蟲和地下害蟲如何防治?
    我們在辣椒的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蟲害問題,今天我們主要說菸草夜蛾(菜青蟲)溫室白粉蝨,地下害蟲地老虎,螻蛄,蠐螬的防治問題。第一,菸草夜蛾菸草夜蛾也叫菜青蟲,其卵幼蟲成蟲都會對辣椒造成危害,但是幼蟲和成蟲的危害較大。菸草夜蛾的卵可產於花蕾,果柄,枝條,葉柄等處。
  • 茶小綠葉蟬重疊嚴重,防治難度大,幾項重點告訴你!一定要看仔細
    我國茶樹種植歷史悠久,茶樹種植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成熟,這為現今的茶葉種植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茶葉已成為我國很多地方的經濟支柱產業。但是,在當前的茶樹種植過程中仍會出現病蟲害現象。例如,茶葉小綠葉蟬是我國很多茶樹種植區比較常見的蟲害之一,對茶葉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茶小綠葉蟬屬半翅目葉蟬科,是中國茶區分布最廣,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茶樹害蟲。
  • 作物害蟲有抗性,常殺常有?你試過唑蟲醯胺嗎?用量少,持續長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殺蟎劑主要有噠蟎靈、螺蟎酯、乙蟎唑、阿維菌素等,雖然短期使用藥效顯著,但由於單一藥劑長時間使用會令害蟲產生抗性,致使後期難以防治。因此急需一款新型的殺蟲、殺蟎劑來與其他藥劑交替使用,而唑蟲醯胺就應運而生了。唑蟲醯胺屬於吡唑雜環類的殺蟲殺蟎藥劑,具有高效、廣譜的特點。通常原藥為白色結晶固體,而市面上的唑蟲醯胺則是以水分散粒劑或是懸浮劑的形態出售。
  • 草莓斜紋夜蛾是雜食性、暴發性害蟲,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效果好
    在草莓生產過程中,斜紋夜蛾是一個主要害蟲,這個害蟲也是個厲害角色,在南方地區一年可以發生5-6代,它主要以幼蟲殘害葉片,有時也會為害嫩芽,花,以及果實,常對草莓造成嚴重危害。1、危害特點斜紋夜蛾成蟲主要在夜間活動,對黑光燈,糖醋,酒液有趨性。
  • 紅薯地下害蟲危害大,該怎樣防治?
    這種現象,是典型的紅薯地下害蟲危害造成的結果。紅薯地下害蟲的蟲源主要是使用沒有通過高溫發酵腐爛熟透的有機肥造成的,其次是自然環境中成蟲潛入土壤裡繁殖和土傳害蟲等等方面產生的。紅薯地裡地下害蟲猖獗主要是未發酵的有機肥攜帶量佔比最大,外來和土傳佔比較小。
  • 省農科院茶葉所研製的植物精油製劑對茶樹黑刺粉蝨防效達92.24%
    首先,採取措施防治成蟲,減少其產卵量;然後對茶樹進行臺刈,儘量少留中下部葉片,自然殺死位於葉片背大量的卵、幼蟲和蛹。根據解決方案,決定應用茶葉所獲得專利授權的植物精油製劑防治成蟲,4月29日,楊文及團隊成員張金峰和雷志偉副研究員再次前往此茶園開展防治試驗示範,在省農業農村廳植保站高級農藝師吳瓊、貴州大學農學院教授吳小毛、省綠茶品牌促進會人員、普定縣植保站工作人員、企業負責人和茶農的共同見證下,藥後30分鐘的防效達92.24%。
  • 高效氯氰菊酯防治什麼害蟲?
    高效氯氰菊酯已被我國在農業生產上應用多年,曾經也是在農業害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即便是現在,仍然通過不同方式在農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可是你對高效氯氰菊酯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進行匯總一下,以供參考。【1】高效氯氰菊酯的作用高效氯氰菊酯屬於擬除蟲菊酯類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