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食葉害蟲——茶黑毒蛾

2021-01-08 騰訊網

不久前,雲南一名茶農向筆者反映,他的茶園中有「茶毛蟲」發生過,採茶碰到後身上會癢,詢問該蟲是否可以用茶毛蟲病毒進行防治。筆者在其田間並沒有發現茶毛蟲,但發現了一些茶黑毒蛾幼蟲,經茶農確認,就是他所說的「茶毛蟲」。生產上茶農和部分農技工作人員常把有毒毛的昆蟲都叫做「毛蟲」,茶樹上的就叫「茶毛蟲」。事實上,這種蟲與茶毛蟲幼蟲在毛的分布和色澤上均有差異,茶黑毒蛾幼蟲的毛在背部像刷子一樣比較密集,且毛色有黑色和白色2種。本文對茶黑毒蛾的形態特徵、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紹,為生產上對其進行正確識別和防治提供參考。

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Matsumura)又稱茶茸毒蛾,是鱗翅目、毒蛾科昆蟲,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大茶區。以幼蟲取食茶樹成葉及嫩葉為害,暴發時可將成片茶園食盡,嚴重影響茶樹的樹勢和茶葉的產量。茶黑毒蛾幼蟲長有毒毛,雖然沒有茶毛蟲(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Strand)毒性大,但敏感型人體皮膚接觸後,也會產生奇癢,影響茶葉採摘及田間管理工作。

一、形態特徵

1.成蟲

茶黑毒蛾雄蛾翅展28~30 mm,雌蛾翅展36~38 mm;觸角短羽狀;後胸和第二、第三腹節背面各有一明顯的黑色短毛簇。翅暗褐色至慄黑色。前翅基部顏色較深,有數條黑色波狀橫線紋,內線黑色,鋸齒形;外線黑褐色,鋸齒形,在中室處外突,然後內凹;翅中部3/4區域近前緣處有1個較大近圓形的灰黃色斑。後翅灰褐色,線紋不明顯(圖1、圖2)。

圖1茶黑毒蛾成蟲

圖2茶黑毒蛾成蟲標本

2.

茶黑毒蛾的卵扁球形,頂部微凹;初產時灰白色,後轉黑色;直徑約0.8 mm(圖3)。

圖3茶黑毒蛾卵

3.幼蟲

茶黑毒蛾幼蟲共5~6齡,體長可達24.0~32.0 mm。頭棕褐色,體黑色,腹部1~4節背面各具褐色毛叢1對,第五節有1對較小的黃色毛叢,第八節具向腹末上方翹起的黑褐色毛叢1對。中胸及第八腹節各具白色長毛2對,第一腹節具白色長毛1對(圖4)。

圖4茶黑毒蛾幼蟲背面(左)和側面(右)

4.蛹和繭

茶黑毒蛾蛹黃褐色、有光澤,體表多黃色短毛,腹末臀刺較尖。繭絲質、橢圓、棕黃至棕褐色,質地較鬆軟(圖5)。

圖5 茶黑毒蛾繭

二、發生特點

茶黑毒蛾年發生4~5代,一般以卵越冬。成蟲具有趨光性。卵成塊或散產於茶樹中下部葉背、枯枝及雜草莖葉上,數粒至幾十粒產在一起,每雌產卵幾十至幾百粒不等。初孵幼蟲食盡卵殼後再取食茶葉;1~2齡幼蟲在成葉背面取食下表皮及葉肉成黃褐色網斑;3齡前幼蟲群集性強,3齡後開始逐漸分散,取食葉片後留下葉脈,直至食盡全葉(圖6)。

圖6高齡幼蟲為害狀

幼蟲老熟後在茶叢枯枝落葉等處結繭化蛹。茶黑毒蛾在管理粗放的茶園和失管茶園暴發的可能性較大,受害嚴重的地塊茶樹葉片會被吃盡,留下光杆(圖7)。

圖7受害茶園面貌

三、防治方法

1.加強茶園管理

結合秋冬季茶園鋤草和施肥等田間管理,可進行冬季清園滅卵,以減少越冬卵的數量。

2.燈光誘殺

在成蟲發生期,開誘蟲燈進行誘殺,減少下代蟲口的基數。

3.藥劑防治

在部分發生嚴重的地塊,根據茶園類型選擇登記的農藥品種進行防治。可在3齡幼蟲前,選用0.6%苦參鹼水劑1000倍液等進行噴施。

4.保護和利用天敵

茶黑毒蛾天敵較多,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蠅和寄生菌等(圖8~10)。在進行害蟲防治的時候應選擇對天敵昆蟲殺傷力小的農藥進行防治,在使用粘蟲板進行其他害蟲防治的時候,應儘量避開絨繭蜂和寄生蠅成蟲發生期。

圖8茶黑毒蛾絨繭蜂(羽化後的繭,白色)

圖9茶黑毒蛾寄生蠅(右為寄生蠅蛹)

圖10茶黑毒蛾幼蟲寄生菌(擬青黴)

具體內容詳見《中國茶葉》2020年第4期P13-15, 《茶樹食葉害蟲——茶黑毒蛾》,作者:周孝貴,肖強。

相關焦點

  • 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
    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茶樹主要害蟲生態防治技術規範的術語和定義、主要害蟲(蟎)種類及其發生危害特點、防治原則、防治方法。本標準適用於青島市及周邊地區茶園主要害蟲的防治。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
  • 安徽省發布楊樹食葉害蟲警示通報
    中國園林網8月8日消息:近日,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發布《全省楊樹食葉害蟲發生警示通報》,指出夏季全省以楊樹舟蛾類為主的食葉害蟲極有可能暴發危害,要求各地嚴密開展蟲情調查與監測,準確掌握蟲情動態,及時發出預警信息和組織開展防治。
  • 樟樹主要食葉害蟲種類生活習性及防治技術
    隨著綠化面積擴大,也為綠化植物病蟲發生和繁殖提供了生存環境,加之許多地方對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管理不到位,特別是許多城鄉道路樟樹害蟲得不到及時的防治。為掌握道路綠化區的樟樹主要食葉類害蟲種類及其生活習性,對其進行了觀察,並進行了一些生物和化學防治技術試驗。1 調查內容和方法在城區公園內、道路兩旁和國、省道兩旁隨機設立標準株與對照區,觀察樟樹食葉害蟲的種類與活動情況。
  • 茶園中食葉類害蟲的發生與防治,科學防治蟲害
    茶園中食葉類害蟲的發生與防治食葉類害蟲一般多具有咀嚼式口器,取食茶樹芽葉,直接構 成茶葉的減產。這是一類對茶葉生產威脅性較大的爆發性害蟲, 其中以食葉類鱗翅目害蟲、卷葉類鮮翅目害蟲和象甲類害蟲較為 常見。主要的種類有茶尺婆、茶毛蟲、茶小捲葉蛾和茶麗紋象甲等。
  • 食葉性害蟲的特徵,繁殖能力強,種類多群體大
    林農綠地害蟲據不完全統計有數萬種,食葉性害蟲群體最大、種類最多、危害最為常見。此外,還附未知害蟲種名幅46種食葉性害蟲的口器為咀嚼式,以幼蟲(鱗翅目、膜翅目)或成蟲和幼蟲(鞘翅目甲蟲類),低齡幼蟲取食幼芽、嫩梢、嫩葉,受害影響林木、農作物、花草的新枝成長,危害不易發現:高齡幼蟲蟲體大,食量增,進入暴食期,取食葉片、嫩莖,被害輕則葉片成缺刻、孔洞,嫩莖殘缺,重則不見嫩梢、葉片,只見枝幹,如若反覆。
  • 常見園林植物食葉類害蟲種類和綜合防治技術
    常見園林植物食葉類害蟲種類和防治技術 園林植物食葉類害蟲種類很多,主要分屬於四個目,常見的主要有鱗翅目的刺蛾、袋蛾、舟蛾、毒蛾、燈蛾、天蛾、夜蛾、螟蛾、卷蛾、枯葉蛾、尺蛾、大蠶蛾、斑蛾及蝶類,鞘翅目的葉甲、金龜甲、蕪菁、象甲、植食性瓢蟲,膜翅目的葉蜂
  • 陽臺花卉天蛾、食葉蝶類害蟲、葉甲、金龜子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花卉天蛾、食葉蝶類害蟲、葉甲、金龜子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天蛾?天娥屬鱗翅目天娥科害蟲,以幼蟲食葉。識別特徵以霜天娥為例:成蟲體長45~50mm,體翅灰白色。怎樣識別食葉蝶類害蟲?蝶類屬鱗翅目球角亞目昆蟲。蝶類與蛾類的主要區別特徵為,觸角端部多球棒狀,無翅韁,後翅肩葉很發達,靜止時雙蝶類屬鱗翅目球角亞目昆蟲。
  • 山東發文要求做好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食葉害蟲防控
    齊魯網4月8日訊根據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近日,山東省政府兩防指辦公室制定印發了《山東省2018年重大林業食葉害蟲防控方案》,科學做好2018年美國白蛾、楊小舟蛾、楊扇舟蛾、春尺蠖、楊毒蛾等重大林業食葉害蟲防控工作,有效保護林業資源和生態安全。
  • 幼齡茶樹的栽培技術,種植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
    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茶樹的葉子可制茶(有別於油茶樹),種子可以榨油,茶樹材質細密,其木可用於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緯16度至北緯30度之間,茶樹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平均氣溫10℃以上時芽開始萌動,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陰,適於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 茶樹常見害蟲:茶梢蛾,長白蚧的防治方法
    第二年5-6月化蛹,6月-7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產卵,卵產於茶樹中下部枝梢葉柄附近,7月上旬開始陸續孵化。幼蟲孵化後爬至葉背潛入葉內,在上下表皮間啃食葉肉,形成蟲斑。10月以後,幼蟲陸續從葉片移到枝梢上,從節間蛀入枝梢內危害並越冬,有時,轉移的時間可持續至第二年3月。幼蟲進入枝梢後,頂端芽葉常枯死,但不立即脫落,在茶叢中極為明顯。
  • 日照科學防治食葉害蟲 用「毒繩」觸殺楊毒蛾
    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楊毒蛾、楊小舟蛾等食葉害蟲的高發季節,尤其是楊毒蛾幼蟲具有晚上上樹取食、白天下樹隱藏的習性,能快速啃食楊樹枝葉,如不及時防治,一片茂密的楊樹林在幾天之內就會被啃食只剩光禿葉脈,造成葉片缺刻和空洞,有的甚至吃光,嚴重影響樹體長勢,影響後期產量和品質。根據該類食葉害蟲特性,日照市各區縣林業部門已先後採取措施啟動防治工作。
  • 吳妃玲:茶樹的芽、根、莖、葉、花、果、到底有什麼特徵?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植物,一株完整的成齡茶樹由芽根莖葉花果組成。陸羽茶經是這樣描述茶樹的形態特徵的,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餅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一、茶樹之芽茶樹上的莖、葉和花都是由茶芽發育而來的,是茶樹系統發育過程中新梢與花的雛體。多數品種的幼嫩芽葉色澤嫩黃,油潤,滿披茸毛,隨著葉片老化,色澤由黃轉綠,茸毛脫落。
  • 古茶樹管養的一些問題和大家交流
    下文我們進行一些古茶樹問題的梳理,與各位愛茶之士探討交流,共同進步。一、古茶樹為什麼需要管養?1、普洱茶古茶樹的重要地位雲南是馳名中外的茶葉大省,茶樹在雲南省經濟樹種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尤以製作普洱茶的古茶樹心系愛茶人的心。
  • 別擔心,植保所正在消滅尺蛾科食葉害蟲
    揚子晚報網3月30日訊(記者 徐昇)油桐尺蠖、茶尺蠖等尺蛾科昆蟲是食葉類害蟲,每年春季,南京紫金山的楓香、麻櫟都會遭到它們的「襲擊」。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森林管理處植保所獲悉,從今天起至4月15日,植保所將對相關區域的食葉類害蟲進行防治。
  • 你不了解的害蟲—葉蜂
    最近北方落葉松大量出現葉蜂危害,林業森防部門開展了應對措施,一是加強檢疫,杜絕害蟲遷徙,二是開展群防群治。
  • 毒死蜱能防治哪些害蟲?
    那麼,該藥主要能防治哪些害蟲?並且怎麼用藥呢?1、樹木方面的蟲害(果樹、綠化樹木、森林樹木等)主要是防治,葉蟎、蚧殼蟲、潛葉蛾、食心蟲、棗尺蠖等,可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進行葉面均勻噴霧。對於潛葉蛾的防治,最好選在樹木初梢期、嫩芽長至2—3毫米時或者有一般枝條發出嫩芽時,用40%毒死蜱1000—1500倍進行噴施防治。
  • 地下害蟲的形態特徵及為害症狀
    地下害蟲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時間在土壤中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面部分的一類害蟲,又稱土壤害蟲。茶園裡常見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金龜子幼蟲)、大蟋蟀、黑翅土白蟻、非洲螻蛄等,是茶園害蟲中的一個特殊生態類群,具有種類多、分布廣、食性雜、隱蔽性強、為害重、適應性強等特點。
  • 廣西汛期林業主要食葉害蟲等發生趨勢預警
    廣西林業局和廣西氣象局聯合發布《廣西2020年汛期林業主要食葉害蟲等發生趨勢預警》摘要:由於暖冬氣候,以及今年2~3月以來氣溫顯著偏高,絕大部分地區偏高1~1.4℃,大部地區雨量偏多1成~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