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人民觀點)

2020-11-28 人民日報人民網

  中國抗疫,不僅是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

  中國精神,鼓舞世界人民;中國經驗,為世界提供有益借鑑;中國力量,為世界戰疫注入信心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全人類與病毒的較量,人類必須足夠強大,才能戰勝病毒。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抗擊疫情,同舟共濟的合作不可少,命運與共的精神不能缺。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人類是命運與共的共同體。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從一開始就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疫情發生後,中國及時向包括世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性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甄別出病原體,第一時間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分享有關病毒基因序列,為研製出病毒快速檢測工具提供了可能,並同世界各國開展抗疫經驗分享和交流。中國抗疫,不僅是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中國精神,鼓舞世界人民;中國經驗,為世界提供有益借鑑;中國力量,為世界戰疫注入信心。

  開放合作、守望相助,命運與共、風雨同擔,這是人類在歷史中淬鍊的精神之光。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最艱難時刻,「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溫暖,「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吶喊,國外友人捐款捐物的支援,世界各地點亮「中國紅」的祈願。而當一些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時,中國人民同樣感同身受、施以援手。從中國專家團隊奔赴國外抗擊疫情前線畫出一道道「最美逆行之弧」,到向亞洲、歐洲、非洲多國提供檢測試劑盒,再到盡一切努力為其他國家採購醫療防護物資提供方便,中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並肩抗疫、攜手前行,讓人類的文明之光熠熠生輝,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大的精神感召力。

  單則易折,眾則難摧。面對疫情,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會不斷帶來新的考驗。唯有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當義大利羅馬一小區居民自發舉行的「陽臺音樂會」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時,當西班牙網友在社交網站發起「感謝中國」活動時,世人看到的,不僅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更是和衷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團結就是力量。正如來自世界頂級醫學科學家的忠告,「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所有國家本著團結與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當團結合作成為共同選擇,當命運與共主導人心,人類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就能越燃越亮。

  習近平主席強調,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疫情是暫時的,合作是長久的。歷史將銘記中國人民在面對疫情時所展現的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英雄偉力,也將銘記世界各國同舟共濟、攜手應對危機的共同擔當。大道不孤,人類必勝。相信風雨過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團結合作的精神力量將激勵更多人勇毅前行。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相關焦點

  • 《命運與共》成龍「迷妹」談中俄電影合作
    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期,在全球電影市場面臨著疫情「大考」的特殊時期,《今日影評》欄目推出特別策劃系列節目《命運與共》,將「雲」連線世界範圍內的多位電影人,向共同遭受疫情侵襲的國家送去關心與問候,與這些國家的電影人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全球抗疫,世界電影人在行動。
  • 人民觀點: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
    人民觀點:必須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⑤本報評論部回顧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跨越發展,「開放」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視角。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如果說改革彰顯的是深圳「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那麼開放則顯示出深圳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的決心。1981年,深圳發出編號為「0001」的中國合資企業營業執照,「三來一補」打開了這座城市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大門。
  • 開放促合作 盛會譜新篇:2020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閉幕
    線上線下融合、杭州北京同步,12個大會議題,主旨發言、專題演講、工作坊、課例展示等共60餘場不同形式的學術活動,130多名中外專家齊聚,兩萬餘名觀眾在線參會……為期兩天半的2020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11月22日圓滿落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成功舉辦了一場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國際英語教育與人文交流盛會
  •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命運與共 | 山川異域,他在南京記錄同天風月 時間:2020.04.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今日影評Mtalk 分享到: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他提出了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正確方向:勇於變革創新,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同心維護和平,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著力推進合作,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有效途徑;堅持開放包容,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 命運與共、從未相忘!約翰·拉貝主題紀念展開幕
    「中國人民紀念拉貝,是因為他對生命有大愛、對和平有追求。」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在南京開展。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與廈門東南特衛有限公司籤署合作意向書
    2020年11月19日下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與廈門東南特衛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合作意向書籤署儀式在木樨地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陳定武會見中能建控股集團董事長王莉明、東南特衛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興一行。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曹詩權,東南特衛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興,在儀式上分别致辭,並籤署合作協議。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克美主持儀式。
  • 吉林省黨政代表團來粵考察交流 共商深化兩省交流合作事宜 李希...
    原標題:吉林省黨政代表團來粵考察交流 共商深化兩省交流合作事宜 南方日報訊 (記者/徐林 通訊員/嶽宗)1月5日至8日,吉林省黨政代表團來粵考察交流。5日,兩省在廣州召開座談會,共商深化交流合作事宜。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出席會議並講話,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吉林省代省長韓俊分別介紹廣東、吉林有關工作情況。
  •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薛曉林:健康無國界 命運共相連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薛曉林 郭佳惠/攝  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報導(郭佳惠 張楠):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薛曉林出席並發表講話。2016年起,中國醫院協會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推動開展中國國內醫療機構與各相關國家和地區醫院開展務實合作,搭建「醫院合作聯盟」。其中,2018年5月18日在中國北京發起成立上合組織醫院合作聯盟。
  • 赴「春城之邀」,與C20共商城市文創行業合作發展大計
    赴「春城之邀」,與C20共商城市文創行業合作發展大計 2020-11-28 16:27 來源: 安徽網阜陽頻道
  • 習近平:擴大開放言必行行必果
    新華社記者 李 濤攝   習近平重要論述   現在世界上的問題這麼多,挑戰這麼多,還是要通過平等協商,加強多邊合作來應對。歷史一再證明,封閉最終只能走進死胡同,只有開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中國同世界經濟論壇的合作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幾乎同步。
  • 《命運與共》連線韓國電影人
    比起嘆息與憂慮,閔奎東透過《今日影評》特別節目《命運與共》「雲」連線傳遞的行業信號,卻更多是出於友愛與積極的信心。今日影評·命運與共——韓國篇疫情對韓國電影業帶來的重創,閔奎東有著切身的苦澀領悟。「劇組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據他透露,一個他與中國方面合作的片約就因疫情原因取消,「還有別的電影項目也不得不延期。」不過,「倔強」的韓國電影人沒有因疫情完全停住腳步。為完成一部預算小到經不起推遲的戲,閔奎東和同伴們幾乎找遍所有場地,終於在全副消毒、確認安全後「搶」拍成功。
  •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全球共識與中國智慧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賀信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各國應順應時代潮流,勇擔發展責任,共迎風險挑戰,共同推進網絡空間全球治理,努力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對不同文明差異性和平等性的生動詮釋,也是實現不同文明之間友好往來的必要條件。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通過文明對話的形式,各國人民彼此交流借鑑、取長補短,彌合文化差異產生的理念分歧,才能推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內部人與人之間的真正和諧。
  • 中國「天眼」面向世界,交流合作是發展正道
    此前,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之初,即確立了「中國天眼」將按國際慣例逐步開放的原則,以更好地發揮其科學效能,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產出,為全人類探索和認識宇宙作出貢獻。「天眼」總工程師王啟明表示,中國願意與世界分享「天眼」,因為天文研究不分國界。
  • 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正文包括八個部分,分別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三方合作、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展望。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
  • 美美與共 和而不同 ——習近平總書記主旨講話引發強烈共鳴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強調政黨責任: 習總書記倡導各國人民秉持「天下一家」理念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 12月1日,來自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齊聚北京,足見中國共產黨「朋友圈」的「含金量」十足。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和衷共濟、求同存異,「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提倡講信修睦、互利共贏,追求「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無疑是中華民族的哲學思維和價值理念在新時代的現實實踐。
  • 綜述:美不自美 相得益彰——東協國家政商界人士看好中國-東協合作...
    凝聚人心、匯聚人氣,在東博會上,中國與東協十國共商合作發展、互利共贏。與會東協政商界人士紛紛表示期待東協國家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促進區域內互聯互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逆勢上揚,雙方歷史性地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前三季度雙方貿易額達4818億美元。
  • 《命運與共》:連線俄羅斯電影人,「硬核」抗疫
    俄羅斯派出軍事運輸機運輸中方捐贈的醫療物資提起俄羅斯人民,中國網友們有一個常用的形容詞——「硬核」。俄羅斯導演 謝爾蓋·德瓦茨沃伊「朋友們你好,我在莫斯科向你們致以誠懇的問候」,俄羅斯導演謝爾蓋·德瓦茨沃伊向每位《命運與共》的觀眾問好,並介紹了自己當下正經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