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有了自己的電臺!「長三角之聲」本周開播

2020-11-30 上海觀察

1992年10月28日,「上海東方廣播電臺」破殼而出,猶如雛燕飛進上海及周邊城市百姓家。28年後的2020年10月28日,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為己任的「長三角之聲」將在黃浦江畔揚帆啟航——FM89.9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將正式開播,成為全國第一家由地方電臺開設的區域性廣播。

《東廣早新聞》《中國長三角》主播陣容(二排左起:梓嘉、江冉、小強、晨光;一排左起逸倫、馨丹、曉蕾)

「長三角之聲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新媒體的樣態。」在10月26日在滬舉行的開播發布會上,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治平形容,「長三角之聲絕不只是聲音的搬運工,它將超越地區性廣播的職能,打造成為一個新廣播的典範。」

2020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批覆同意開辦長三角之聲廣播調頻,將東方都市廣播調整為長三角之聲廣播,呼號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副主任、長三角之聲總監毛維靜介紹,長三角之聲的定位是「權威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新進程和政策發布平臺、便利的長三角民生服務平臺以及精緻的長三角品質生活平臺」。

《發現長三角》主播陣容(一排左起梓嘉、沈蕾、天樂、楠楠;二排左起兩位男士:逸倫、晨光)

在內容呈現方面,長三角之聲設計推出「新聞力量」「政企策源」「四手聯彈」「文化實力」「品質生活」「社教公益」六大類節目產品,集納最新、最全、有深度的新聞內容,致力於形成「新發展格局下的長三角新聞力量」。其中,每天早間三小時大板塊的《東廣早新聞》,是為長三角區域用戶量身定製的早高峰強檔新聞資訊產品。6點檔《東廣早新聞·早安長三角》速遞長三角民生新聞;7點檔《東廣早新聞·中國長三角》縱覽「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焦點熱點;8點檔《東廣早新聞·財經早八點》則是可以聽的「長三角商業財經」雜誌。而午間12點播出的《中國長三角》,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權威信息的首發平臺和高端政務訪談平臺。《中國財經60分》在晚間6點播出,將聯動長三角各家財經專業媒體共同打造 「長三角視野下的全國和全球財經資訊信息港」。

《樂活長三角》主播陣容(從左至右)天樂、慧楠、芯怡

除了新聞資訊產品,長三角之聲的另一大亮點是開設了全景式呈現長三角城市最新發展面貌的全媒體產品《發現長三角》。節目由看看新聞Knews與長三角之聲聯合出品,同時聯動長三角各地媒體,每周深入一個長三角城市,將目的地城市的整體規劃、人文歷史、生活方式等濃縮在三小時中,集納一部長三角城市群動態發展的瑰麗畫卷。

10月28日,長三角之聲正式開播後,市民通過關注「長三角之聲」官方微信,就能實現滬蘇浙皖各地廣播電臺的聚合收聽。不論身處何處,打開阿基米德客戶端「電臺」頁面,就能找到「長三角之聲」,還能與節目主播互動交流。車主朋友們在智能車機場景下,打開阿基米德客戶端,也可快速找到長三角之聲廣播,目前已覆蓋騰訊車機旗下部分汽車品牌車型。去年,5G技術被多次用於上海廣播的項目直播中。未來在長三角之聲,5G和VR的表達方式會讓常規節目更加新穎和智能。

融媒一體化語境下,運營空間因技術的進步被賦予了更大想像空間。為此,長三角之聲也設計了一系列「孵化計劃」。

開播後首先推出的「全球聲音力量招募計劃」,致力於為聲音愛好者、從業者打造一個「長三角之聲音頻產業基地」,提供包括培訓、製作、分發、商業對接等全方位賦能。經典IP的重新賦能也是長三角之聲的主打產品之一。《相伴到黎明》《為您服務》等經典節目,經過包裝及全媒體化、產品化打造後,將在嗶哩嗶哩、知乎等第三方平臺及長三角之聲自有新媒體渠道中,再次壯大品牌,歷久彌新。

《長三角熱線》《思創空間》主播陣容(從左至右)張新、高嵩、虹見

此外,垂直類產品也將成為布局重點。以文化新聞品牌「先鋒派報告」為龍頭,聯合長三角博物館聯盟、滬蘇浙皖各地博物館、美術館以及社交媒體等,長三角之聲將推出「長三角展藏有料榜」——基於各場館預約大數據、社交媒體搜索數據等,打造首個面向長三角地區展覽、博物館、藝術展等的熱度指數。另以方言類資訊產品「話說長三角」為依託,通過全媒體包裝打造,使「方言講新聞、話說長三角」產品形象深入人心,並打造「長三角方言推廣大使」等全新的IP活動或內容產品。

相關焦點

  • 「健康長三角:回顧•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
    2021年1月9日,「健康長三角:回顧•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年度論壇在徐匯校區新建樓舉行。他指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既要有共識,又要保持各自特點。他提出,積極完善長三角健康一體化的平臺建設,加強長三角公共衛生區域協同以及推進區域一體化急救體系的建設,健康、有序、有效地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 長三角文化競爭力報告發布,專家認為,長三角可成為我國高品質文化...
    五個維度各有所長 報告立足於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從文化支持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接待力、文化利用力和文化消費力五個方面,共計37個具體指標,對納入本報告監測的長三角27個中心城市的文化競爭力水平進行評價。
  • ...成渝問道」之「東問長三角」引發關注,期待「南尋」「北望」
    「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之「東問長三角」引發關注,期待「南尋」「北望」川報觀察記者 梁現瑞 寧寧 徐莉莎 李天銳「500萬次!」這是「行走三極 成渝問道」全媒系列報導自9月7日推出後,截至9月11日中午12點在第三方平臺的瀏覽量。
  • 互聯長三角 激活新精彩——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上海...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線下最大的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海市委宣傳部發改辦主任劉海英說,雖然長三角地區佔全國的面積並不大,但這裡的文化產業卻佔到了全國體量的三分之一。新技術、新業態、新體驗,展會以一個「新」字集中展示長三角地區的文化發展成果,也在更深入的交融中孕育發展新機。
  • 潮湧長三角|跨省看病越來越便捷,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可直接刷卡結算
    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正在排隊繳費的王女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是上海的醫保,但是常年工作、生活在南京,看病也在南京,過去她看病都需要自己先墊付費用,再跑到醫保部門去報銷,一個流程下來,至少要一個星期,費時費事。從去年開始,江蘇省人民醫院與上海市醫保實現了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現在她在南京看病,卡一刷,應該醫保報銷的部分就實現了自動扣除,即時享受上海市醫保待遇。
  • 長三角紅色博物館合作聯盟在杭州成立
    新華社杭州1月6日電(記者許舜達)為整合長三角地區紅色資源、進一步傳承發揚紅色基因,來自上海、嘉興、南京、合肥、杭州等地的重要紅色博物館集結各地紅色力量,於5日在杭州市下城區武林之星博覽中心舉行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圖片展開幕暨長三角紅色博物館合作聯盟成立儀式。
  • 浦東建立長三角公共文化服務聯動機制
    金山之美如畫,松江技藝展上海之發源,青浦之古鎮與郊野,奉賢帶來休閒手冊,崇明挖掘生態與文化。 浦東的全域旅遊內容也在文採會上發力,將旅遊產業進行全域融合,攜手各大旅遊平臺推出豐富的長三角旅遊路線供廣大遊客挑選,以「旅遊+文化」的方式,積極推動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共融共生共興,在更大空間創造更多旅遊新產業、新業態。
  • 長三角科技志願服務聯盟成立
    日前,由安徽省科協發起,上海市科協、江蘇省科協、浙江省科協參加的長三角科技志願服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成立,一市三省科協共同籤署了《長三角科技志願服務聯盟協議》。聯盟將推動落實《中國科協 中央文明辦關於組織實施科技志願服務「智惠行動」的通知》、長三角一市三省科協《關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泛開展以科技惠民、科學普及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志願服務,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示範引領全國科技志願服務工作。
  • 長三角:區域互聯民生共享構築「幸福圈」
    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主任馬春雷曾這樣描繪長三角理想的模樣。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區域內的民生福祉持續增進。越來越多三省一市的市民百姓們正跨越傳統的地域區隔,成為「長三角人」。  醫療互通逐漸擴容 41個城市實現異地門診結算  「對我們老人來說,看病這件事最重要了。
  • 如何推進長三角一體化與東西互動
    如何推進長三角一體化與東西互動 2019-12-18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岸香咖啡受邀參加2019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
    5月12日至14日,2019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在合肥隆重召開,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光榮、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長凌雲出席活動並發表講話。岸香咖啡作為安徽省本土民營企業代表受邀參與論壇全程冷餐服務,為論壇圓滿成功舉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 長三角年度關鍵詞:融!一體化步入新境界
    《長三角為何要建一座「客廳」》稿件在《新華日報·經濟周刊》刊發後,好評如潮,引發了媒體界對「水鄉客廳」的追蹤。我們關注曾經各自為政的交界處,如何打破藩籬——示範區有湖蕩縱橫,有小橋流水。但交界河湖水環境共同治理,一直是個難題。
  • 長三角將成為世界首個"全球區域"
    這種「區域主義」有存在的必然性。一是因為相鄰城市間的經濟、環境和服務是連接在一起的。傳統的「區域主義」是一個中心,吸收周邊城市的人才、資金、信息、技術和市場,這種中心城市的發展包袱越來越重。城市是有生命的,不僅要吸收還要輸出,所以未來的中心城市一定要和周邊城市有良好互動。二是因為相鄰城市間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是連接在一起且天然不可分割的。
  • 珠三角超越長三角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珠三角時代來了?
    但此時廣州的突破將完全撕裂上海的優勢,珠三角崛起之勢愈發變得不可阻擋。 珠三角超越長三角 珠三角和長三角從近代以來便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大經濟板塊;當前我國四大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其實能夠代表中國整體經濟的也只有長珠三角。
  •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熱詞:G60、人才、數字城市
    在中國,有個超過1.5億人口的膏腴之地,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兩成多,經濟增速和發展質量都位列前茅,那就是長三角。昨天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二十次會議在江蘇連雲港召開,41個成員城市市長、上海16個市轄區相關負責人,還有三省一市的企業家、學者濟濟一堂,共話長三角一體化與高質量發展。
  • 天柱山長三角地區旅遊推介會在常州召開
    8月27日,由潛山市人民政府、安慶市文化旅遊局、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潛山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天柱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天柱山長三角地區旅遊推介會」在常州市富力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行,來自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長三角地區旅行商和新聞媒體以及安慶商會、潛山籍在常人士共200餘人參加推介會。
  • 加速推進重大項目 南湖區積極融入長三角「朋友圈」
    南湖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推進,進一步完善了區域路網結構,也將兩地緊密聯繫起來,促進產業合作和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南湖交通在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先行官作用,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長三角地區是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如今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一體化新局面正在形成。如何搶抓戰略機遇?如何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 攜手打造「黃金三角」 長三角一體化步入新境界
    《長三角為何要建一座「客廳」》稿件刊發後,好評如潮,引發了媒體界對「水鄉客廳」的追蹤。  我們關注曾經各自為政的交界處,如何打破藩籬——  示範區有湖蕩縱橫,有小橋流水。但交界河湖水環境共同治理,一直是個難題。進博會召開期間,正值水葫蘆泛濫時節,記者踏訪示範區發現,發軔於蘇州的「聯合河長制」,已從姑蘇河畔延伸至吳淞江邊,為長三角跨界河湖治理提供了「蘇州方案」。
  • 原生態「稻花香」,長三角文博會上的一枝獨秀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26日訊 近日,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暨上海對口支援地區文旅產品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稻花香集團參與文旅產品專場對接會,並攜稻花香四大系列產品亮相,推廣龍泉古鎮「夜經濟」與文旅融合的清樣、原漿、活力、珍品四大系列產品,現場與近10
  • ...關於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 座談會在上海交大舉行
    他強調,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更大成效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決策部署,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尤其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做出自己的獨特理論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