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28日,「上海東方廣播電臺」破殼而出,猶如雛燕飛進上海及周邊城市百姓家。28年後的2020年10月28日,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為己任的「長三角之聲」將在黃浦江畔揚帆啟航——FM89.9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將正式開播,成為全國第一家由地方電臺開設的區域性廣播。
《東廣早新聞》《中國長三角》主播陣容(二排左起:梓嘉、江冉、小強、晨光;一排左起逸倫、馨丹、曉蕾)
「長三角之聲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新媒體的樣態。」在10月26日在滬舉行的開播發布會上,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治平形容,「長三角之聲絕不只是聲音的搬運工,它將超越地區性廣播的職能,打造成為一個新廣播的典範。」
2020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批覆同意開辦長三角之聲廣播調頻,將東方都市廣播調整為長三角之聲廣播,呼號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副主任、長三角之聲總監毛維靜介紹,長三角之聲的定位是「權威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新進程和政策發布平臺、便利的長三角民生服務平臺以及精緻的長三角品質生活平臺」。
《發現長三角》主播陣容(一排左起梓嘉、沈蕾、天樂、楠楠;二排左起兩位男士:逸倫、晨光)
在內容呈現方面,長三角之聲設計推出「新聞力量」「政企策源」「四手聯彈」「文化實力」「品質生活」「社教公益」六大類節目產品,集納最新、最全、有深度的新聞內容,致力於形成「新發展格局下的長三角新聞力量」。其中,每天早間三小時大板塊的《東廣早新聞》,是為長三角區域用戶量身定製的早高峰強檔新聞資訊產品。6點檔《東廣早新聞·早安長三角》速遞長三角民生新聞;7點檔《東廣早新聞·中國長三角》縱覽「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焦點熱點;8點檔《東廣早新聞·財經早八點》則是可以聽的「長三角商業財經」雜誌。而午間12點播出的《中國長三角》,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權威信息的首發平臺和高端政務訪談平臺。《中國財經60分》在晚間6點播出,將聯動長三角各家財經專業媒體共同打造 「長三角視野下的全國和全球財經資訊信息港」。
《樂活長三角》主播陣容(從左至右)天樂、慧楠、芯怡
除了新聞資訊產品,長三角之聲的另一大亮點是開設了全景式呈現長三角城市最新發展面貌的全媒體產品《發現長三角》。節目由看看新聞Knews與長三角之聲聯合出品,同時聯動長三角各地媒體,每周深入一個長三角城市,將目的地城市的整體規劃、人文歷史、生活方式等濃縮在三小時中,集納一部長三角城市群動態發展的瑰麗畫卷。
10月28日,長三角之聲正式開播後,市民通過關注「長三角之聲」官方微信,就能實現滬蘇浙皖各地廣播電臺的聚合收聽。不論身處何處,打開阿基米德客戶端「電臺」頁面,就能找到「長三角之聲」,還能與節目主播互動交流。車主朋友們在智能車機場景下,打開阿基米德客戶端,也可快速找到長三角之聲廣播,目前已覆蓋騰訊車機旗下部分汽車品牌車型。去年,5G技術被多次用於上海廣播的項目直播中。未來在長三角之聲,5G和VR的表達方式會讓常規節目更加新穎和智能。
融媒一體化語境下,運營空間因技術的進步被賦予了更大想像空間。為此,長三角之聲也設計了一系列「孵化計劃」。
開播後首先推出的「全球聲音力量招募計劃」,致力於為聲音愛好者、從業者打造一個「長三角之聲音頻產業基地」,提供包括培訓、製作、分發、商業對接等全方位賦能。經典IP的重新賦能也是長三角之聲的主打產品之一。《相伴到黎明》《為您服務》等經典節目,經過包裝及全媒體化、產品化打造後,將在嗶哩嗶哩、知乎等第三方平臺及長三角之聲自有新媒體渠道中,再次壯大品牌,歷久彌新。
《長三角熱線》《思創空間》主播陣容(從左至右)張新、高嵩、虹見
此外,垂直類產品也將成為布局重點。以文化新聞品牌「先鋒派報告」為龍頭,聯合長三角博物館聯盟、滬蘇浙皖各地博物館、美術館以及社交媒體等,長三角之聲將推出「長三角展藏有料榜」——基於各場館預約大數據、社交媒體搜索數據等,打造首個面向長三角地區展覽、博物館、藝術展等的熱度指數。另以方言類資訊產品「話說長三角」為依託,通過全媒體包裝打造,使「方言講新聞、話說長三角」產品形象深入人心,並打造「長三角方言推廣大使」等全新的IP活動或內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