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嫁到外地的女子大部分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比一般人更容易適應環境,其中最突出之處便是飲食。
要說我與福建有緣一點不為過,自嫁給老公起,對福建的山山水水,茶飲飯食,沒有一絲絲不適,相反,非常歡喜。用我媽的話說:此女嫁山區,便己成」野人」。
媽媽說這話是有根據的。先說說吃海鮮這件事。家鄉老一輩大多數人不吃海鮮,他們聞不來那腥味,而我卻是很快適應並且成為最愛。
打小在蘇北老家,最不喜歡吃的就是麵條。嫁到福建後,第一次跟老公全家回莆田老家,公公帶我們去吃莆田滷麵。記得當時每人一大碗,裡面有肉片、有海蠣、有大蝦、還有花菜香菇黃花菜。礙於面子,我沒好意思說我不愛吃麵條,只能勉為其難的吃點再說,不曾想,這一吃從此便再也沒能停下來。
福建閩北人吃煙燻的肉類我也喜歡。如;豬肉.鴨肉.兔肉等…其中還有一種燻肉或許說出來有人覺得噁心,但它確是美味,它就是山區山上的山鼠肉,炒時剁成小丁點加切碎的青紅辣椒,那味道吃一次保你終身難忘!
與我們家鄉不同的是,老家的菜以紅燒燉煮為主,而福建菜以炒為首選。
福建閩北跟江西交界,飲食習慣大致相同,沒有辣椒炒不了菜。因為是山區,自然少不了山珍野味:最突出的是;香菇,木耳,竹筍,竹蓀等山珍。當然,現在國家禁止捕殺野生動物,很多美味佳餚在餐桌上也就少見或者不見了。而在那年代,我確實吃過不少野味。
生下兒子後,身體一直不好,這麼大個人只有八十來斤。一次宮外孕手術,醫生們戲言我是跳」芭蕾舞」的。可想而知那時候我是多麼的瘦弱。
由於身體虛弱,在福建,我吃了常人沒吃過的東西;五步蛇膽、穿山甲肉、野山羊血及胎盤。記得有一日夜晚,熟睡中讓老公叫醒,迷迷糊糊上了摩託車,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朋友打了野山羊。據說這種動物血很補,一到那裡他們便端來一碗剛接來的山羊血加上紅糖米酒讓我喝下去,老公先嘗給我看,然後左勸右說讓我喝下,當時為了能長點肉我真的是拼了的節奏。
轉眼三十多年了,那些情景,那些味道,仿佛就在昨天。
我們是做蘇州至福建往返的物流專線公司,廈門公司,當初十八歲的兒子打理到現在。如今他們一家四口己經定居廈門。我們老兩口多年來很自然也是往返於蘇州廈門兩地。而對廈門的小吃更是流連忘返。
廈門海鮮自不必說,小到泥螺海蠣,大到龍蝦帝王蟹,美味且非常便宜。特別是海鮮排檔,平均每人二百不到,在這裡你可以吃遍數種不同海味,飽到你肚子不留一絲空隙。
廈門的小吃更是品種繁多;走在廈門的各處大街小巷裡,你能感受的一定是眼花繚亂的各類糕點水果,各種煎炸串燒及形形式式的奶茶飲品。其中更有來廈門必吃的特色小吃,那就是一種叫做「土筍凍」的小吃。形狀如孩子們愛吃的果凍,只是養在帶冰的水裡,凍裡面有銀魚一樣的東西晶瑩剔透,香嫩清脆,富有彈性。有人說那裡面是蟲子,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海底深處的一種蚯蚓,含有人體需要的高蛋白,有美容養顏之功效,深得廈門當地特別年輕人的喜歡。
由於廈門離臺灣島不遠,天晴時肉眼便能看到大海對面的金門。臺灣小吃在廈門也有一席不小的天地,其中有臺灣小吃一條街被人們稱作為《中國臺灣美食城》。
福建,不僅是吃貨者的天地,而且是旅遊者的天堂!福建美食更是說之不盡,食之不完。若真想知道其中滋味,自己定要去福建親身體會,那一定比我說的還要好吃得更多更多。
作者簡介:費愛萍,66年生於興化市顧莊丁家村,現在福建做物流。閒暇喜歡寫寫隨感。
長按二維碼關注阿紫
阿紫文學沙龍作品 歡迎點讀:
王玉蘭|| 去大豐看麋鹿
楊明|| 生活,充滿著生機
成小玲||開滷菜店的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