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菜也叫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流行於中國福建、臺灣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
福建菜一般口味清淡,但鮮嫩、醇厚,且不油膩。菜餚裡常用一些山珍和海鮮,調味料有紅糟、糖、醋、沙茶、蝦醬等。福建菜裡的湯出現頻率也很高,他們有一句俗話叫:無湯不食。
福建美食歷史
福建美食的歷史悠久。從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末年到五代十國(公元907年—979年)屬於福建菜的起步階段,尤其是閩國(公元909年—945年)建立以後,許多中原人移居福建,帶來了豐富的美食文化。
因為福建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港口,福建泉州稱為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福建菜也吸收了其他地區的烹飪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海外貿易也為福建菜引入了一些新的調味料,比如沙茶、芥末和咖喱等,後來成為閩菜的重要調味品。
在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後期,福建出現了許多名廚和知名餐館。福建美食蓬勃發展,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近代,隨著越來越多福建人移居海外,閩菜在世界範圍內開始流行。
福建菜的食材
福建是沿海城市,同時這裡也有高山和平原。因此,來自海上和陸上的眾多美味稱為了福建菜的食材,比如蘑菇、筍、蔗糖、水果、鱉以及魚類、蝦和貝類等。
福建菜的調味料
福建菜裡常用的調味料包括紅曲、糖和醋等。紅糟可以賦予菜餚酒的香氣和美麗的紅色。糖可以去除食材的異味。而醋能讓食物具有清爽的口感。因此,福建菜以甜而不膩、清鮮和醇的特色。除此之外,還有蝦醬、沙茶、辣椒醬以及喼汁等。
福建菜的口味
福建菜總是給人清鮮的感覺,因為裡面常用高湯來提鮮。因為糖和醋是日常調味料,所以很多福建菜是酸甜口。而閩南菜使用佐料多,以鮮香為主;閩西菜偏重口味,鹹辣為主。
福建菜烹飪技巧
福建菜最常用的烹飪技術包括蒸、煎、炸、爆、燉、煨和熘。此外,紅糟也是福建菜的一個特色,比如紅糟肉、紅糟魚等等。
福建廚師也非常重視刀工,不同的菜餚對刀工的要求也不同,切片如薄紙,切絲如細發。除此之外,雕花工藝也是一絕。
福建經典菜餚
佛跳牆
用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10個小時而成的一道美食,裡面的食材有雞肉、鮑魚、墨魚、扇貝、火腿、海參、鵪鶉蛋等二十多種食材,成品鮮香濃鬱,是享譽國內外的閩菜之一。
雞湯氽海蚌
這也是福建的代表菜,略帶鹹味,除了海蚌和雞湯之外,裡面也可以加入牛肉和豬裡脊肉。
荔枝肉
把豬肉切花,炸後形成荔枝狀。再加上紅糟、白糖、香醋等,顏色也和荔枝很像,因此而得名。荔枝肉是酸甜口,是福州的一道名菜。
淡糟香螺片
煮熟的螺片色澤雪白,在上面淋上鮮紅色的糟汁,看起來像一朵盛開的花朵。這道香螺片酥脆而鮮嫩,色味俱佳。
福州魚丸
福州魚丸是用鰻魚肉、鯊魚肉或馬鮫魚肉等混合,然後在裡面包裹豬肉末或蝦肉末等,製成魚丸而成。福州魚丸可以煮熟或者油炸食用。
海蠣煎
海蠣煎是把雞蛋、牡蠣和番薯粉一起煎成餅狀而成。這是一種傳統小吃,在福建、臺灣和潮汕地區都很受歡迎。
春卷
春卷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而福建春卷有自己的特色,它是用粉皮和餡料製作而成,蘑菇、細香蔥、雞蛋、豆芽是常見的餡料,此外,福建人還會在裡面加入蛤蜊等海鮮,讓春卷更加鮮美。
沙茶麵
沙茶麵是廈門的特產,以沙茶醬和湯為特色。沙茶醬是由花生、芝麻、大蒜、蝦米、魚露、牛油等做成的。沙茶麵裡面還可以加入豬肉末、鴨血、香腸、豆腐乾等配料。
太平燕
太平燕,也叫扁肉燕,它類似餛飩,餡料是由豬肉和薯粉做成的。因為形狀像小燕子而得名。太平燕寓意和平和吉祥,因此是親朋好友歡慶場合的常見美食。
土筍凍
土筍凍是福建冬春季節的特色食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土筍其實是一種蠕蟲,煮熟後冷卻就凝結成果凍狀。土筍凍常搭配各種調味料,比如甜醬、辣醬、大蒜醬、蘿蔔絲、辣椒或番茄等食用。
薑母鴨
薑母鴨是一種滋補美食,主角就是鴨肉和薑片。裡面也可以加入其它重要,比如當歸和黨參,以及八角、桂皮等香料。
燒肉粽
燒肉粽是福建泉州的一種美食,它和其他粽子有顯著的區別,需要先把糯米和油以及滷湯一起炒好,然後再加入豬肉包裹。
除了豬肉外,還可以加乾貝、蘑菇、蝦、雞蛋、魷魚、牡蠣乾等。吃燒肉粽的時候,也可以蘸沙茶醬、大蒜醬、辣椒醬等調味料。
面線糊
米線糊常被當做早餐或夜宵。根據個人口味,裡面也可以加入香腸、蝦、豬肝、滷蛋、蘑菇等,甚至是油條。
其他福建美食
八寶紅鱘飯
醉排骨
醉糟雞
太極芋泥
南煎肝
紅糟魚
漳州滷麵
雞茸金絲筍
鼎邊糊
沙縣拌麵
閩南鹹飯
以上就是今天的福建美食特輯,這些美食,你吃過多少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