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左後旗飛來「北極客」長尾鴨,快來看看
伊和塔拉一帶觀測到30多隻長尾鴨活動,這是科左後旗首次發現到該鳥種。、阿拉斯加苔原地帶,是非常罕見的冬候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種(VU),在我國分布在中國遼東半島莊河、大連灣、河北秦皇島、新安、天津塘沽及福建福州等地。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2015 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更新,包括鳳頭麥雞(左圖)在內的多種鳥類在名錄上排名有變化,這些鳥在成都基本都可見。 草原鵰。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IUCN紅色名錄發布更新,3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之危
2020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涵蓋了其所監測的120000個物種的變化命運。這份最新名錄顯示,目前,有超過32000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中國境內首次記錄的慄尾姬鶲 系在川大望江校區發現
四川共記錄野生鳥類 24目87科340屬757種闕品甲說,上一本最為完整的、也是四川鳥類分類與分布最為重要的兩部論著之一的四川鳥類名錄,是1997年出版的《四川鳥類鑑定手冊》,距今已有23年。根據《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截至2020年3月,四川省共記錄野生鳥類24目87科340屬757種,分別佔中國目、科、屬、種總數的92%、80%、69%和52%。其中以雀形目鳥類最多,佔四川省鳥類種數的58%,共計47科169屬439種。非雀形目中物種數最多的是鴴形目,共有78種;其次是雁形目和鷹形目,分別有40種和38種。
-
轎子雪山2019年新發現61種野生鳥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轎子山|國家...
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鳥類,不僅數量多、種類豐富,而且瀕危稀有品種比比皆是,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保護價值,新鳥類的發現對研究轎子雪山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13種哺乳動物屬重點保護對象除了鳥類,轎子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有大量的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植物生存。
-
雲南發現白腹針尾綠鳩 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是10月10日拍攝的白腹針尾綠鳩。段建偉 攝新華社昆明10月14日消息,近日,一隻白腹針尾綠鳩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引發鳥類專家關注。「白腹針尾綠鳩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此次在我國境內發現,既可能是個體遠距離飛行,也可能是該種群因氣候、棲息地環境變化等因素整體北移的結果,還需要持續跟蹤觀測。」
-
雲南發現白腹針尾綠鳩,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這是10月10日拍攝的白腹針尾綠鳩。段建偉 攝新華社昆明10月14日消息,近日,一隻白腹針尾綠鳩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引發鳥類專家關注。「白腹針尾綠鳩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此次在我國境內發現,既可能是個體遠距離飛行,也可能是該種群因氣候、棲息地環境變化等因素整體北移的結果,還需要持續跟蹤觀測。」
-
日本鰻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原標題:日本鰻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據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樂紹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已將日本鰻魚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呼籲日本等有關各國加強對日本鰻魚的保護,嚴防日本鰻魚滅絕。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用好物種名錄 促進自然保護
人們還制定了許多物種名錄,瀕危、紅色名錄、保護名錄等詞彙漸漸普及,不時見諸報刊網絡。如果在網上搜索大熊貓,就可以看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易危(VU)等概念。很多公眾並不清楚這些概念的具體涵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丹頂鶴仍然是「瀕危」!
12月15日,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工作人員收到來自國際鳥盟的最新通知,《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現已公布。「如您所見,我們已經更新了《鳥類紅色名錄》,其中包括對許多鳥類評估的更改。最新的評估和物種概況已經在國際鳥盟數據區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網站上公布。」來自國際鳥盟的信息告知綠會工作人員。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澎湃新聞 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綜合報導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此次更新,馬達加斯加近三分之一(31%)的狐猴物種現在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其中98%的狐猴生存受到威脅。而我國的冬蟲夏草出現在了易危物種之列。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長江江豚等列為一級保護
長江江豚等列為一級保護。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7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這是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2017年實施以來,兩部門首次對《名錄》進行修訂並公開徵求意見。
-
中國有多少種鳥?幾個是咱命名的?
鳥類專家,中科院院士鄭光美先生主編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3.0版,於2016年3月修訂後,再次把中國鳥類總數刷新至1458種,佔有全世界現存鳥類約156科9000多種的約14%。事實上,該書仍是以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C《世界鳥類名錄》為藍本。
-
[視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瀕危動物「紅色名錄」
進入[國際時訊]>> 央視網消息(國際時訊):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08年度瀕危動物「紅色名錄」。從1996年開始,每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都會根據其調查的數據,公布這樣一份名單,並且根據物種的瀕危程度從高到低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滅絕、極度瀕危、接近瀕危、無滅絕危險和數據缺乏。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關注一下,今年都有哪些珍稀動物擺脫了滅絕的危險境地,又有哪些動物進入了瀕危的行列。
-
IUCN公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本報訊 記者丁洪美報導 11月17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世界公園大會上發布最新IUCN紅色名錄。根據紅色名錄,漁業、採伐、礦業、農業及其他人類活動,威脅著太平洋金槍魚、美洲鰻魚、中國河豚和中華眼鏡蛇的生存;棲息地破壞導致馬來西亞軟體動物和世界上最大的地蜈蚣滅絕,同時威脅著許多其他物種的生存。
-
IUCN紅色名錄發布更新,3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之危
2020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涵蓋了其所監測的120000個物種的變化命運。這份最新名錄顯示,目前,有超過32000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
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物種信息更新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物種信息更新。根據專家評估,歐洲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 – 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得益於良好的保護力度,瀕危等級由易危(Vulnerable)調整為近危(Near Threatened);本次有31個物種調整為滅絕(Extinct);全球所有淡水豚類面臨滅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