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落平沙」美景再現!短嘴豆雁來啦…刷新珠海鳥類新紀錄

2020-12-02 澎湃新聞

「雁落平沙」美景再現!短嘴豆雁來啦…刷新珠海鳥類新紀錄

2020-12-01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日,記者從珠海市觀鳥協會獲悉,該會會員近期在高欄港區平沙鎮發現鳥類新紀錄,發現三隻短嘴豆雁。

據市鳥類協會負責人介紹,人們常說的大雁南飛景象,在廣東地區已經難以看到。雖然人們有時也能看到一群飛鳥「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但觀鳥愛好者通過觀察,廣東出現這種情況的一般是普通鸕鷀,並不是大雁。

11月11日-13日,珠海市觀鳥協會會員盧志榮在平沙連續三天觀察到3隻像鵝的大鳥在飛翔,11月13 日它們停在一片乾涸的藕塘裡,盧志榮終於拍攝到清晰的照片,認為是大雁,立即報告給該會會長郭竣工。從照片看,這三隻鳥的體型較大,灰黑色喙較短粗,次端斑橘黃色,經該會鳥類調查部初步鑑定,這是短嘴豆雁的特徵,但不能排除圈養的可能性。

為核實信息,11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副會長張福慶和志願者柯竹驅車趕往平沙,在平沙的一處藕塘裡看到它們在棲息和覓食。通過觀察和拍攝大量照片和視頻,這三隻大雁的飛羽完整,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在覓食過程中,始終有一隻大雁保持警惕的「放哨」狀態,一旦發現有人或者猛禽靠近,它們就一齊飛翔,在天空盤旋數圈,然後再降落下來,與人和猛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這種狀況符合野生大雁的特性。

據張福慶介紹,他們經過連續幾天的觀察,結合形態特徵,查閱相關資料(《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國鳥類圖鑑》)比對,該鳥體型較大,灰黑色喙較短粗,次端斑橘黃色,鑑定為短嘴豆雁Anser serrirostris。隸屬於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Scolopacidae,雁屬Anser。經檢索相關文獻和中國觀鳥中心記錄,該鳥種在珠海市未有報導,為珠海市鳥類新紀錄。

據了解,短嘴豆雁是由豆雁(Anser fabalis)亞種提升為種。短嘴豆雁在珠海屬於冬候鳥,根據《廣東省的鳥類及考察歷程》,廣東省最早記錄的短嘴豆雁追溯到1863年。近十年,短嘴豆雁絕大部分南下到鄱陽湖越冬,很少飛到廣東。

本次雁落平沙,表明平沙處於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上。據了解,除了短嘴豆雁,珠海市觀鳥協會在平沙已經記錄到野生鳥類100餘種。

小資料:

短嘴豆雁體色麻褐與豆雁(80釐米)相近,但體型(75釐米)較小。喙較短,下喙基部較厚,喙灰黑色但次端斑橘黃色,頸較短粗,額頭弓形較明顯,腳為橘黃色。中國遷徙見於東北、華東和華中大部,非繁殖期見於新疆、華中、華東和華南水域,包括臺灣島和海南島。國外繁殖於歐亞大陸的整個環北極的凍原和苔原地區,越冬於歐洲中部和西部,亞洲西南部和東部。

短嘴豆雁繁殖期棲息於開闊的苔原和苔原灌叢地區,非繁殖期多棲息於開闊的草地上,沼澤、水庫、河流和湖泊中,也多見於沿海多草海岸和農田,常與豆雁混群。

來源:觀海融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新紀錄!在珠海這裡發現!
    新紀錄!在珠海這裡發現!>據了解,短嘴豆雁是由豆雁(Anser fabalis)亞種提升為種。短嘴豆雁在珠海屬於冬候鳥,根據《廣東省的鳥類及考察歷程》,廣東省最早記錄的短嘴豆雁追溯到1863年。
  • 忠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 刷新重慶鳥類相關紀錄
    中國網6月17日訊 6月17日,筆者從忠縣了解到,該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在市內尚屬首次發現,刷新了重慶鳥類相關紀錄。就在前不久,重慶市忠縣鳥類保護考察組一行人在乘船環繞皇華島考察時,拍攝到一隻體型較大的鷗類鳥。隨船考察的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一眼認出,這是一隻紅嘴巨鷗。危騫說,紅嘴巨鷗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沿海,種群數量不大,在中國內陸出現實為罕見。
  • 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大普查 1月12日 已是「三九四九不出手」的隆冬季 四川省、成都市多個部門、觀鳥會 組織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 觀鳥愛好者們再成都平原多個不同區域 扛著各種長槍短炮
  • 罕見|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罕見|四川鳥類新紀錄:黑喉潛鳥首次現身天府新區 2020-01-13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新疆首次發現須葦鶯刷新中國鳥類新紀錄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5月11日,須葦鶯的發現者徐康平告訴記者,近日,他和鳥友倪新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鳥時,突然聽到蘆葦蕩裡傳來一陣類似青蛙的鳴叫,起初,他們以為是東方大葦鶯或是稻田葦鶯。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先看一段同事最近的報導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郭竣工 攝)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距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
  • 相隔十年 珍稀水鳥黃嘴白鷺再現珠海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報導 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自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黃嘴白鷺再次在珠海出現
  • 山鷦鶯現身雲頂山刷新廈鳥類新紀錄 生態保護有成效
    上周末,它剛剛被觀鳥愛好者在同安雲頂山發現,成為我市有記錄的第387種野生鳥類。接下來,我們就去認識一下這種可愛的小精靈。  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 陳躍生:當時上去的時候,就聽到一個比較不熟悉的聲音,以我們的經驗,可能會有一些不是那麼常見的鳥會出現,所以我就循著,在灌木叢裡面找了半個多小時,後面就發現了山鷦鶯的身影。
  • 首屆轎子山夏季觀鳥節收錄181種有效鳥種 刷新保護區鳥類分布紀錄
    經過專家評審,此次比賽共收錄有效鳥種181種,刷新了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分布紀錄,並發現極稀有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漁鴞」。  為期2天的觀鳥比賽以"探索·發現昆明周邊高海拔夏季繁殖鳥類"為主題,旨在探索和發現距離昆明最近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夏季鳥類資源,為保護工作提供相關數據,並引導公眾欣賞和參與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近年來江西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發展起到了「築巢引鳳」的作用,引來了從未見過的鳥來到江西境內,即首次發現的灰翅鶇種類刷新了江西省鳥類新紀錄;經過有關部門重新分類,在江西新增了20種鳥類。那麼,灰翅鶇這種鳥當時是在哪個地方發現的?新增20種鳥類屬於什麼級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 斑背燕尾現身泰順烏巖嶺 刷新浙江鳥類品種新紀錄
    斑背燕尾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分別於2018年1月30日、3月15日、5月29日在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坑口保護站(119°40′23″E,27°42′37″N,海拔710m)3次記錄到燕尾屬鳥類
  • 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
    12月16日,記者從珠海市觀鳥協會獲悉,該協會鳥類調查專業人士12月12日開展海岸線生態調研時,在富山工業園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發現兩隻珍稀候鳥黑鸛。經該協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市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和蒼鷺。
  • 看見白腹隼雕襲殺豆雁,他們卻沒有制止,原因是……
    該洲上人煙稀少,環境優美,生長著成片的蘆葦與灌木叢,可供鳥類吃的食物也極為豐富,所以有白腹隼雕、戴勝、強腳樹鶯、銀喉長尾山雀、灰頭鵐、紅脅藍尾鴝、豆雁等幾十種野鳥聚集在洲上過冬。其中,白腹隼雕是比較少見的大型猛禽,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體長七八十釐米,體重估計超過2公斤,背部呈暗褐色,腹部為白色。
  • 這家樂園刷新了五大世界紀錄,位於內地卻吸引眾多港澳同胞
    這家樂園刷新了五大世界紀錄,位於內地卻吸引眾多港澳同胞。在很多人的心裡,從小到大就是想去香港的迪士尼玩,後來中國內地發展得越來越好,誕生了很多不錯的主題樂園,吸引力很多的港澳同胞慕名來到內地的主題樂園遊玩,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這個樂園刷新了五大世界紀錄,位於內地,卻吸引了眾多港澳同胞前來暢玩。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小濱鷸刷新青海湖鳥類新記錄
    近日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繼今年5月份青海湖增加鳥類新記錄草鷺後,小濱鷸成為青海湖鳥類新添記錄,再一次刷新青海湖鳥類名錄,至此青海湖鳥類達到225種,僅今年5至9月間,青海湖已連續新增了兩種鳥類新記錄。
  • 珠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發現! 近日,鬥門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驚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
  • 新疆今年發現8種鳥類分布新紀錄
    據新疆動物學會介紹,鳥類研究專家與觀鳥愛好者今年共發現8種鳥類在新疆分布的新紀錄,其中包括2種中國新紀錄和6種新疆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