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網紅「馬頭琴」,你未必知道的蒙古樂器

2021-01-10 網易

2017-10-24 18:39:34 來源: 瑞鳴音樂

舉報

  當呼麥、長調、馬頭琴這個組合一被提起時,我們自然就會想到藍天白雲的草原。但對蒙古音樂,我們更熟悉《鴻雁》、騰格爾、馬頭琴,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蒙古族的獨特樂器不止有網紅「馬頭琴」,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這些神秘的樂器。

  

  馬頭琴

  馬頭琴,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因其聲音圓潤,低回宛轉,演奏出來的樂曲深沉、粗獷、激昂,體現出了蒙古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之一。

  

  

  科庫爾

  「科庫爾」是蒙語,漢意為酒壺。樂器形狀像一隻酒壺,而且琴面上還刻有一隻酒杯。琴頭上雕刻的是牛頭。據說,牛是蒙古族人比較喜歡的牲畜,具有力氣大,任勞任怨,對人貢獻大等許多優點。

  

  

  潮爾

  蒙古族邊稜氣鳴樂器,又稱「冒頓潮爾」。 潮爾一詞顧名思義是「共鳴」的意思,是蒙古族獨有的一種外弦樂器,元代時期就在科爾沁草原廣為流傳,並成為宮廷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當時無論是慶典,婚宴、還是盛大的那達慕、民歌演唱、烏力格爾唱、英雄史詩的說唱中,都不可或缺的有它的伴奏。

  

  

  託布秀爾

  陶布秀爾是衛拉特蒙古族獨有的傳統樂器,大約產生於匈奴時代,比馬頭琴還古老,是阿拉善民族文化的瑰寶之一。外形似馬頭琴,琴頭有羊頭、駱駝頭、馬頭等等,以手指上下撥彈作為表演形式,琴聲獨特,常與呼麥、江格爾說唱相互配合,形成優美的旋律。

  

  

  口弦琴

  口弦琴亦稱阿門胡爾,口簧鐵製撥奏體鳴樂器。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

  

  

  葉克勒

  葉克勒,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音色明亮,用於獨奏自娛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流行於新疆阿勒泰地區額爾齊斯河畔的布爾津縣及內蒙古阿拉善盟額吉納旗一帶。

  

  

  蒙古大鼓

  蒙古族膜鳴樂器。又稱「罐鼓」。鼓身木製,形如倒置的高筒罐。其身塗色,並繪花紋、雲卷 圖案。弧形木板面,中間開直徑約5釐米的圓孔,上蒙皮革,是古代蒙古族軍隊的戰鼓。

  

  

  四胡

  四胡,蒙古族拉弦樂器,分中、高、低音,又稱二夾弦、四弦、四股子,當地人稱之為「呼兀爾」,源於古代奚琴,清代用於宮廷樂隊,稱提琴。除了馬頭琴,流傳最廣的就是它了。其實,京韻大鼓、西河大鼓、天津時調、湖北小曲、紹興蓮花落等說唱和二人臺、曲劇、皮影等戲曲的伴奏也有用到它呢!

  

  

  雅託克

  雅託克,蒙古族彈撥鳴樂器,又稱箏,與漢族流傳的古箏在構造上基本相同,只是兩者代表的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不同,定弦法和演奏風格及技巧也不相同。

  

  

  火不思

  火不思,即琴的意思,蒙古族彈撥樂器,當地人稱其為「胡不兒」或「渾不似」。見於元代,盛行於明代,清朝列入國樂,清後失傳,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為了民族音樂遺產的繼承,使古老的火不思重獲新生。

  

  瑞鳴音樂的蒙古器樂專輯《敕勒歌》匯集了眾多美妙的蒙古族樂器。專輯中的作品,以馬頭琴演奏為基礎,融入蒙古古老弓弦樂器潮爾、葉克勒,三弦彈撥樂器陶布秀爾,口弦琴、薩滿鼓以及竹笛、豎琴、古箏、班卓琴多種樂器,共同訴說在外漂泊的蒙古遊子對故鄉那片土地深切的思念,共同訴說每一個草原兒女對故土的一份崇敬。

  

  -瑞鳴專輯《敕勒歌》錄音花絮/攝影·小葉不會修圖-

  瑞鳴音樂製作人葉雲川誠邀著名青年馬頭琴演奏家哈斯巴根,攜手來自內蒙古及北京的多位優秀藝術家演繹各地蒙古古老歌謠。錄音大師李大康傾情投入,於數百平米錄音大棚,悉心同期錄製。為您獻上一場古老蒙古的音樂盛宴,帶來來自遊牧民族的熱情豪放的獨特聲音。

  此刻,徜徉在一片遼遠寬廣而古老的音樂時空裡,暫時忘卻風霜的侵襲,一步黃沙,一陣疾風,一聲低嘯,一番追尋,直奔大漠最深邃處,領受酷寒和熱血的洗禮。

  

  

  

  馬頭琴、長調、呼麥、葉克勒、薩滿鼓齊奏合鳴

  蒙古利亞的歌聲和琴聲,

  奔放、悠遠,穿越時空和靈魂

  來自圖瓦、布裡亞特、蒙古國、內蒙各地古老民謠

  感受一個遊牧民族和一塊廣袤地域的記憶哼唱

  

  音樂《金鐲子》選自專輯《敕勒歌·馬頭琴-哈斯巴根》

  

  部分圖片來自百度百科、天山網

  文字整合自網絡

   非經允許請勿轉載

  Q:我們有哪些產品

  A:CD、DSD、HQ、藍光CD、黑膠

  Q:我們在哪裡?

  A:試聽獨家合作·網易雲音樂

  Q:如何購買瑞鳴唱片

  A:微店、官網、網易嚴選、網易雲音樂、京東

  Q:合作、投稿?

  A:rhymoi116@163.com

   點擊以下 關鍵詞 查看精彩內容

  

  戳這看:為什麼大康老師的錄音總是自然又鬆弛,聽高保真「現場」揭秘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敕勒歌·馬頭琴-哈斯巴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樂器趣聞丨什麼叫會奔跑的聲音?帶你走進草原之王——馬頭琴
    有一種樂器,提起他,就能聞到草原的香氣,看到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想到獨具特色的蒙古包,和騰格爾的《天堂》……他就是草原之王——馬頭琴。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 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 潔白的羊群還有你姑娘 這是我的家自由的傳承,遊牧的樂章馬頭琴是蒙古的拉弦樂器,蒙古語稱「潮爾」,源於蒙古語「和聲」的意思。約一米來長,琴聲婉轉悠揚,音質渾厚。馬頭琴有五個把位,演奏很廣。不少人以為是騎馬的時候彈唱的琴,所以叫馬頭琴;更了解一點的可能會說是因為琴長得像馬頭。
  • 催眠曲 | 馬頭琴《搖籃曲》睡前必聽,聽後必睡
    馬頭琴的存在,就是濃濃深情的凝聚,馬頭琴的沉吟,是人世間真情極致而深沉的表白。只是聽到,便可觸摸到血肉的溫度,感知到熱血的流淌。 夕陽西下,整個草原披上了紅黃絢爛的五彩霞衣,牛羊悠悠的叫聲中浸滿了安閒愜意,夕陽照著歸家的雛鷹,英俊的馬兒爽氣的吐著鼻息,靜待主人的哨聲號令。
  • 人聲,是天賜的樂器
    >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一定是人聲。 在與北歐相隔千裡的蒙古草原,遊獵民的先祖也發展出獨特的人聲呈現形式。 一樣的是,他們的歌聲也沒有歌詞,他們也在虔誠的模仿自然的聲音。 不一樣的是,他們的歌聲深沉粗獷,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頻率填充你的聽覺,直擊你的內心。
  • 蒙古文化 —— 蒙古族的圖案藝術
    二、蒙古族民間圖案在建築上的應用蒙古族民間圖案廣泛運用在建築上,蒙古族的主要建築是蒙古包,「包」是滿語,是「家」和「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蒙古包是遊牧民族特有的居住模式,它伴隨著蒙古族牧民走過漫長的歷史。
  • 你知道多少打擊樂器呢?
    你知道多少打擊樂器呢?打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講講這些打擊樂器吧。
  • 有馬頭琴大提琴搞事情的那種
    水琴雨棍馬頭琴,這群樂手有點野                音樂綜藝的選手雖然在各自圈子裡都小有名氣,但對於觀眾而言大部分都是素人。素人選手想要被觀眾記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通過人設標籤、通過故事。但《一起樂隊吧》劍走偏鋒,選擇把舞臺完全交給音樂作品。
  • 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打擊樂器的特色我國打擊樂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託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碰鈴色彩性和節奏性的樂器碰鈴,古代稱星、鈴鈸。
  • 日本的這種樂器,用貓皮、狗皮製作,世所罕見,聲色清幽而純淨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很多樂器都與動物有關,它們或取材於動物,或受動物的靈感而製作。比如我國的傳統弦樂器——二胡,音箱上蒙的就是蛇皮;再如藏族人民的傳統樂器——骨笛,是用鷹骨製作的;再如蒙古族的民間拉弦樂器——馬頭琴,相傳是一位老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 網紅經濟時代:傳統酒企掌門人玩轉直播平臺
    廣告教父大衛·麥肯茲·奧格威曾說:「你不能讓人因為對你不勝其煩才購買你的產品,你要讓他對你的產品感到興趣才買它」。網紅營銷便有這樣的魔力,它讓產品形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用戶,激發購買慾。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品牌營銷也在發生著變化。
  • 楊瀾帶你認識民族樂器,這個樂器,你絕對不知道叫什麼!
    楊瀾的訪談節目小編印象最深的就是《天下女人》和《楊瀾訪談錄》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楊瀾就主持了這樣一檔節目《匠心傳奇》。在上一期結束後這檔節目就獲得了不少好評,楊瀾的主持風格一直很受大家喜愛,不譁眾取寵,有深度,說話方式很自然,嘉賓也很放鬆。這一期楊瀾給大家帶來的匠心之謎是一件兒時很熟悉的一個玩具,還是一個打擊的樂器——撥浪鼓。
  • 學樂器的女生別小瞧學這些樂器的男生,分分鐘打敗你!
    上一次,潤揚總結了十大適合女生學的樂器:所有女生!專屬你的仙女樂器連結,321,來嘍!男同學們就坐不住了,不禁問道,有適合我們學的樂器嗎,其實啊,還真有,說不定有很多你們已經學過了!民族樂器民樂中,很多大神級別的人物都是男生,看看咱們王中山老師古箏登峰造極的水平和表演瀟灑的姿勢,鎖了鎖了!
  • 你知道嗎?中國古代常見的打擊樂器
    中國古代樂器樂理蘇軾《石鐘山記》寫道,「噌眩者,周景王之無射(yi義)也。」無射,是周景王(前544年至前520年)鑄造的一口大鐘。之所以以「無射」為名,是因為它發出的樂音,正好是古代音樂理論十二律中第十一律「無射」的標準音高(大約相當於現代樂理十二平均律中的A或B)。周景王時代就能有這樣發達的樂律理論嗎?就具備了鑄造這樣精確的定音樂器的工藝嗎?
  • 冷門樂器大盤點,你知道「hang」嗎?
    鋼琴吉他,古箏二胡,等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樂器各有千秋,卻都是世界音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總有一些我們並不了解的,甚至看起來很奇怪的樂器,所說其貌不揚,但它的旋律節拍可絲毫不差哦!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古怪的樂器吧。
  • 中國十大樂器,你知道嗎?
    門道提示:農曆四月二十九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隨著樂器的出現,也造就了中國獨有的一種音樂—古典音樂。那麼今天門道君就給大家說說在樂器中最有名的十種。
  • 有了這款智能樂器,你可以自己演奏一曲交響樂
    這樣的場景對你有足夠的吸引力嗎?有了Dualo這個神奇的智能樂器,你甚至可以自己一人完成演奏一曲交響樂。2014年Dualo推出了自己的du-touch鍵盤並創設社區,讓所有的音樂發燒友都在此聚集。如今,兩年過去,經過不斷反饋修改,Dualo推出了自己最新款設備du-touch S。希望藉此讓更多的用戶體驗到這款智能樂器的神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