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趣聞:李世民姓李,他的親爹和親爺爺為何姓大野氏?

2021-01-16 王福星

一說到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大家就知道他姓李,名叫李世民。一說到李世民的父親,大家都知道他名叫李淵。

李淵,字叔平,他幼年之時的名字,叫大野淵。大野淵的父親,名叫大野昺。昺,讀音是餅。李世民姓李,他的父親和祖父為什麼會姓大野氏呢?

這就得從武川鎮的發跡說起了。武川鎮位於今天的武川縣,是歷史上的北魏六軍鎮之一。武川鎮的宇文泰、李虎、楊忠,獨孤信等人,是一起在賀拔嶽手下出生入死的戰友。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賀拔嶽中計被殺之後,宇文泰收攏賀拔嶽的舊部,成了武川鎮的代表人物。宇文泰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關中建立西魏。李虎、楊忠、獨孤如願成為宇文泰的左膀右臂,是西魏的柱國之才。

武川鎮的宇文泰控制了西魏,懷朔鎮的高歡建立控制了東魏,雙方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戰爭。宇文泰必須倚重獨孤如願、李虎、楊忠等人,才能對抗高歡。宇文泰對獨孤如願、李虎、楊忠等人,還是有忌憚之心。

李虎和楊忠是漢人,獨孤信是匈奴人。宇文泰是鮮卑人,他雖然不得不依靠漢人和匈奴人對抗東魏,但是也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宇文泰為了同化李虎、楊忠、獨孤如願等人,採取了賜姓賜名的策略。

宇文泰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宇文泰假西魏天子之名,賜李虎姓鮮卑姓氏大野氏。此事典出《舊唐書.高祖本紀》,原文是:「皇祖諱虎,後魏左僕射,封隴西郡公,與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馬獨孤信等以功參佐命,當時稱為八柱國,仍賜姓大野氏。」

宇文泰還假天子之名,賜楊忠姓普六茹氏。此事典出《隋書.高祖本紀》,原文是:「忠即皇考也。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

獨孤如願是匈奴獨孤部落的貴族,由於獨孤部落長期跟鮮卑聯姻,獨孤如願已經是鮮卑化的匈奴人了。宇文泰沒有給獨孤如願賜姓,而是給他賜名曰獨孤信。

獨孤信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獨孤信有三個著名的女兒,長女嫁給宇文泰的兒子宇文毓,是為北周明敬皇后。四女嫁給大野虎的兒子大野昺,七女嫁給普六茹忠的兒子普六茹堅。大野昺生下了大野淵等四兄弟,普六茹堅生下了普六茹勇、普六茹廣等五兄弟。

大野淵、普六茹廣,這樣的名字,列位看官看了,是不是覺得不舒服?李昺、李淵、楊忠、楊堅等當事人,雖然對賜姓鮮卑姓氏感到不舒服,但是不得不用鮮卑姓氏。原因很簡單,皇帝的賜姓,誰敢不用啊?

誰要是敢不用皇帝的賜姓,那就是大不敬,那是要殺頭的罪名。李昺、李淵、楊忠、楊堅,雖然迫於形勢用鮮卑姓氏,但是一直想擺脫鮮卑姓氏,恢復祖宗的漢家姓氏。

楊堅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宇文泰死後,他的兒子宇文邕成了頗有作為的北周武帝。《隋書》有個著名的典故,北周武帝重用普六茹忠。齊王宇文憲對宇文邕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

鮮卑皇族雖然倚重漢族將領,但是對漢族將領心存戒備之心。普六茹堅清楚自己的處境,只能在夾縫裡求生存。到了普六茹堅掌握北周權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他馬上就宣布放棄普六茹姓氏,恢復祖姓弘農楊氏。

楊堅恢復祖姓之後,北周貴族圈發起了改姓風潮。大野淵也跟著宣布,恢復祖姓隴西李氏。此事典出《新唐書.高祖本紀》,原文是:「文帝相周,復高祖姓李氏,以為千牛備身,事隋譙、隴二州刺史。」

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淵恢復祖姓之後,大野淵就成了歷史。沒有了大野淵,自然就沒有大野建成、大野世民、大野元吉。

李世民姓李氏,他的祖父和父親姓大野氏。歸根結底,還是漢文化與鮮卑文化的交鋒。鮮卑文化企圖同化漢文化,結果反倒被漢文化同化。

這件事情,見證了漢文化強大的同化力,這也是漢族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版權公司籤約,委託版權公司代表本人維護原創權益。未經授權轉載者,版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護原創權益。

相關焦點

  • 楊堅的原名叫普六茹堅,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事實真的如此?
    有的人一聽隋文帝楊堅原來叫普六茹堅,唐太宗李世民原來叫大野世民,遂三觀崩塌,難道隋唐二朝都非漢族統治下的帝國嗎?這還要從頭說起……楊堅的父親是隋太祖楊忠,楊忠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而西魏是鮮卑族統治下的政權,實際統治者是丞相宇文泰。
  • 李淵和隋煬帝是表親,他的家族背景是怎樣,後來又為何起兵反隋?
    唐高祖李淵的爺爺李虎。原來李淵本姓李氏,他的七世祖李暠生活在晉朝末年,趁亂就在秦川涼州地區稱王,就是所謂的涼武昭王。到了兒子李歆就被滅國了,又歷經三代才生了李虎。這李虎有出息,在北朝西魏政權官至太尉,位列三公,還被西魏專門賜姓為大野氏,按理來講,李虎應該叫大野虎,這名字還真是有點辣眼睛,好像是《動物世界》裡的一類老虎品種。
  • 李世民該叫大野世民?唐王朝開國皇帝的爺爺竟叫大野虎?
    縱觀上下五千年,大唐可謂貿易廣泛興盛至極百姓安居,我們都知道唐朝皇帝姓李,自稱老子李耳的後人。但翻閱《舊唐書》太祖本紀當中你能找到一個叫大野虎的人,並且這個人還是唐太祖李淵的爺爺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大野姓和李姓到底什麼關係?各位看官聽我娓娓道來。
  • 大野淵與紇豆陵氏生的孩子成了李世民,純血統漢人比熊貓還稀少
    李虎的大野虎之名,按照唐朝皇室的說法,是因功被鮮卑政權賜姓鮮卑姓氏「大野氏」。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敬請聯繫鄙人刪除大野家族的巔峰時期,應該是「天可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這個傢伙本來應該叫「大野世民」,但是在大野淵在隋朝建國之後,自稱是五姓七望望族隴西李氏後人。所以大野淵變成李淵,大野世民也就成了李世民。
  • 楊堅原姓普六茹,李淵曾名大野淵,隋唐開國皇帝姓氏為何如此古怪
    西魏時期,大權被宇文泰把持,手下打工的大多都是漢人,他把自己的打工仔封為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唐太宗李世民的爺爺,唐高祖李淵的老爸李忠,就是八柱國之一。
  • 李世民臨終前將他貶出京城,李治登基後給他連升三級並重用
    李世民臨終前將他貶出京城,李治登基後給他連升三級並重用小編今天和大家聊聊唐朝一名開國功臣,李世民在臨終前將他貶出京城,李治登基後便給他連升三級,而且還重用他。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麼李世民為何要在臨終前將一名開國功臣貶出京城呢?
  • 晉朝為何沒有正史?原因很簡單!
    晉朝為何沒有正史?原因很簡單!本文由小賈文化獨家發布,歡迎關注。往期還有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文|小賈文化高平陵事變之後,司馬意憑藉自己的實力,已經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成為真正的掌權者,而且經過幾年的努力後,他的孫子就接受了皇帝的禪位,最後的他們都遷到了洛陽,後來又先後滅掉了蜀和吳。在歷史上有很多差不多的朝代,在成立之後,一般都會修一部或者是幾部正史,來紀念自己曾經打下的天下讓後世了解。
  • 爸爸姓周,媽媽姓李,雙胞胎名字或成全國唯一,不擔心會重名
    爸爸姓周,媽媽姓李,雙胞胎名字火了有對夫妻倆最近喜迎一對雙胞胎,但在取名字上引起了爭執,全家人都拿不定主意,孩子姥爺堅定的說:既然是雙胞胎,那就各隨一個姓吧,一個姓周,一個姓李。因為爸爸姓周,媽媽姓劉,這樣劃分在姥爺那看來比較公平。但夫妻倆擔心取不同姓,對小孩子將來有影響,兩人商量了一夜,周先生靈機一動,突然想到個名字,當場讓妻子拍手叫好。
  • 李世民複姓「大野」,楊堅複姓「普六茹」?從歷史上看有一定道理
    如果有人說: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名字可以叫「普六茹堅」,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可以叫「大野淵」,其最偉大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可以叫「大野世民」。聽到這話,請先不要驚訝和反駁,雖然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這種奇葩的叫法,但如果追溯楊、李兩家的家史,特別是他們祖先改姓的那段往事,這麼叫也是有道理的。而這段有趣的歷史,要從鮮卑族的南遷說起。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為何卻沒被毒死?這應該是一次烏龍事件
    在李建成毒害李世民前不久,他剛剛經歷了被李淵囚禁事件,太子宮和秦王府分別有人背鍋被流放。在雙方都劍拔弩張的時候,李世民可能那麼心大嗎? 其四,假如真有下毒事件,隨行的李神通為何緘口?從記載看,李世民當場吐血,由李神通攙扶李世民回府。李神通是李淵的堂弟,李建成、李世民的堂叔,也是李世民的擁躉。
  • 正史竟被再次打臉,尊為門神,我們卻把他的名字叫錯一千年
    眾所周知,尉遲恭作為唐初大將,自歸附李世民後,憑藉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可謂力挽狂瀾。
  • 李世民做了三個夢,夢到三個去世的人,這反映了他怎樣的焦慮?
    唐太宗李世民喜歡做夢。專家說,中國歷史上,像他這樣,連做的夢都被頻頻記入正史的,絕無僅有。那麼,他都夢見過哪些人呢?那麼,為何李世民會經常夢見老臣呢?我覺得,原因有幾個。其一、他們是有感情的。那麼多年同生入死,雖然上下有別,實際也跟兄弟差不多。有人先走,夢見很正常。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然,只有關係好時才夢。
  • 唐僧發誓三年完成取經大業,結果14年還沒回來,李世民為何不急?
    而在唐僧出發之前,李世民曾問過唐僧,要多久才能回來,當時唐僧答應的是3年,結果14年了都沒有回來,為何李世民一點都不著急?魏徵斬龍王說到唐僧西天取經就要說說他手下魏徵斬龍王的故事!在唐朝貞觀年間,大地乾旱,少有降雨,城外的莊稼也都因此而枯萎,導致最後顆粒無收。
  • 武則天一夜徵服李世民,獲賜「武媚」,後來為何一直被太宗冷落?
    武則天一夜徵服李世民,獲賜「武媚」,後來為何一直被太宗冷落?如果李世民一直善待武則天,唐朝的歷史興許會改寫。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的治國能力是世所公認的,但是,因為她是女人當國,所以,在古代的皇帝中,遭受的非議與質疑也最多。比如,在男女之情上,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
  • 各省第一大姓:16省姓王,5省姓李,3省姓陳
    李姓的歷史淵源比較複雜,一般認為主要源於嬴姓或姬姓,歷史上盛產皇帝,文人武將也是不勝枚舉,老子李耳、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飛將軍李廣、詩仙李白、藥聖李時珍、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等為李姓傑出代表。目前李姓人口數量超過1億人,略低於王姓,是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五省的第一大姓,主要集中在中南地區及西南地區,但郡望隴西、趙郡均位於北方。
  • 三國名人名字趣談:曹操不姓曹,諸葛亮不姓諸葛,那馬超又姓啥?
    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多的朋友會把《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中的情節代入正史,將其混淆。其實,在正史上,很多的真實歷史,和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是有出入的。比如說,在《三國演義》中,將周瑜的形象塑造成了善妒的特點,而且心胸極為的狹窄;但是,在 真實的歷史上,周瑜卻是個極為大度的人。
  • 李世民為何52歲爆亡,真的是服食丹藥嗎?
    李世民死於貞觀二十三年,時年52歲。在皇帝這個職業中,50多歲屬於正常年齡,對比一下,北魏建國100多年,沒有一位皇帝活過了50歲的。但是作為一個千古明君,還是很多人惋惜李世民的壽命。那麼他為何早逝呢?一、急病還是丹藥?關於李世民的死因,長期以來,所聽到的都是說吃丹藥而死。確實,在皇帝們中間,吃丹藥而死的皇帝不在少數。
  • 小鳥依人竟是形容李世民與某大臣的關係,為何如此重口
    李世民說的是褚遂良學問好,性情堅毅剛直,為人忠誠,因此他跟皇帝我本人非常親近,兩人之間相互依靠猶如飛鳥依人一樣,我對他相當憐愛。 李世民用這段話只是表達自己與褚遂良之間君臣之情比較好。 褚遂良確實與李世民的關係不一般,早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朝剛剛建立之初,褚遂良就成了李世民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