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原姓普六茹,李淵曾名大野淵,隋唐開國皇帝姓氏為何如此古怪

2020-12-05 騰訊網

楊堅的原名確實叫普六茹堅,李世民父親李淵的曾用名叫大野淵。

有人聽到一定會連連搖頭:楊堅是隋朝開國皇帝,李淵是唐朝開國皇帝,他們都是漢族人,怎麼會有個如此古怪的名字,跟日本名字一樣?

其實他們的名字跟日本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倒是跟鮮卑族有關。

中國歷史上有好幾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比如北魏、元朝和清朝,其中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從386年到534年,存在了148年,開國皇帝叫拓跋珪。

北魏滅亡後,又分裂出兩個政權,即西魏和東魏,其中西魏建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存在了16年,到550年滅亡;東魏建都鄴(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邯鄲臨漳西南),存在了21年,到556年滅亡。

西魏政權被北周政權取代,北周最後統一了北方。

這個政權存在了23年,到581年滅亡,其開國皇帝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後人,宇文泰是鮮卑人,後代也是鮮卑人。

也就是說,從公元386年到公元581年,在195年的時間中,中國北方都在鮮卑人的統治下。在此期間,北方所有漢族人都是在為鮮卑人打工。

那些北方漢族人,要想出人頭地,事業有成,不為鮮卑政權服務也別無出路。

雖然統治的時間沒有清朝時間長,但是鮮卑人和女真人一樣很有一套統治手腕,把漢人弄得服服帖帖,讓漢族精英都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為鮮卑老闆服務。為了讓漢族精英心甘情願為鮮卑人打工,鮮卑統治者想了很多辦法籠絡人心,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對那些表現突出的漢人,賜予鮮卑姓氏。西魏時期,大權被宇文泰把持,手下打工的大多都是漢人,他把自己的打工仔封為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唐太宗李世民的爺爺,唐高祖李淵的老爸李忠,就是八柱國之一。

隋煬帝楊廣的爺爺、隋文帝楊堅的老爸楊忠則是十二大將軍之一。

他們二位是西魏的棟梁,自然要賜予他們鮮卑姓氏。

李虎被賜大野氏,《舊唐書》記載:"皇祖諱虎,…以功參佐命,當時稱為'八柱國家',仍賜姓大野氏。"

而楊忠被賜普六茹氏,《隋書》記載:"忠即皇考也。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

所以根據這個姓氏,李虎就被叫做大野虎,而楊堅就被叫做普六茹忠。

在當時來說,被鮮卑統治者西魏恭帝賜姓,是一件很體面的事,一般人求之不得,所以李虎和楊忠樂得合不攏嘴,這是一件讓別人羨慕死的榮耀。

但是並非所有的漢人都願意接受鮮卑人控制,北周時期出了個有志者楊堅,就是楊忠的兒子,此人雄心勃勃,又身為大將軍、大司馬掌握軍權,就在公元581年,逼迫北周靜帝禪位於他,建立了隋朝,統一了全國。

大權在握的楊堅覺得漢族人為鮮卑人打工是窩囊的表現,被鮮卑統治者賜名更是一種屈辱,所以他還沒有正式登基,就急不可耐地實行去鮮卑化,向全國頒布法令,取消漢人的鮮卑姓:"以前賜姓,皆復其舊。"

也就是說,所有被賜了鮮卑姓氏的漢人,都要改回原來的姓氏。

這樣一來,楊堅隨父親楊忠叫的普六茹,改回了漢姓「楊」;李淵當時隨老爸名字大野忠而叫的大野淵,也改回了李姓。

由此可見,楊堅的原名叫普六茹堅是千真萬確的,大野淵則是李淵的曾用名。不過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就是無稽之談了,因為楊堅在公元581年就頒布法令恢復漢姓,李世民出生於公元588年。李世民出生的時候,這個鮮卑姓已經被取消七年,大家都已經為曾經用鮮卑姓為恥了,李淵身為隋朝大臣,怎麼會不以為恥,還讓兒子叫鮮卑姓呢?

需要指出的是,鮮卑人統治的時候,他們早就在統治區推行漢化政策,北魏孝文帝就非常仰慕漢文化。當時北方地區就有不少漢化的鮮卑人,也有被鮮卑化的漢人,民族融合非常順利。

起先作為外來徵服者的鮮卑人,大部分很快被逐漸漢化,成為漢族大家庭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楊堅原姓普六茹、李淵原為大野淵,他們是鮮卑人嗎?被賜的姓而已
    先說結果:楊堅原名就叫楊堅,李世民本名就叫李世民;至於普六茹、大野,都是北周開國者宇文泰賜給功臣們的鮮卑姓氏。要理清楚這個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先聊聊南北朝時期,鮮卑姓氏與漢姓的糾葛。北魏時期的大規模「鮮卑改漢」行動自西晉滅亡、東晉偏安江南以來,北方進入了以武力較高下的混亂時代,史稱「五胡亂華」。
  • 大野淵與紇豆陵氏生的孩子成了李世民,純血統漢人比熊貓還稀少
    唐朝皇室的血統,按照《新唐書》的記載,他們的開國皇帝叫「李淵」。李淵的爸爸,叫李昺(音:bing),李昺的爸爸叫李虎。這些只是在隋朝建國的時候的叫法,在隋朝建國之前的北周時期,李淵的官方叫法是「大野淵」,李昺的官方叫法叫「大野昺」,這一切都是由於李虎的名字「大野虎」。
  • 唐王朝開國皇帝的爺爺竟叫大野虎?
    縱觀上下五千年,大唐可謂貿易廣泛興盛至極百姓安居,我們都知道唐朝皇帝姓李,自稱老子李耳的後人。但翻閱《舊唐書》太祖本紀當中你能找到一個叫大野虎的人,並且這個人還是唐太祖李淵的爺爺太宗李世民的曾祖父,大野姓和李姓到底什麼關係?各位看官聽我娓娓道來。
  • 李世民複姓「大野」,楊堅複姓「普六茹」?從歷史上看有一定道理
    如果有人說: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名字可以叫「普六茹堅」,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可以叫「大野淵」,其最偉大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可以叫「大野世民」。聽到這話,請先不要驚訝和反駁,雖然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這種奇葩的叫法,但如果追溯楊、李兩家的家史,特別是他們祖先改姓的那段往事,這麼叫也是有道理的。而這段有趣的歷史,要從鮮卑族的南遷說起。
  • 正史趣聞:李世民姓李,他的親爹和親爺爺為何姓大野氏?
    一說到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大家就知道他姓李,名叫李世民。一說到李世民的父親,大家都知道他名叫李淵。李淵,字叔平,他幼年之時的名字,叫大野淵。大野淵的父親,名叫大野昺。昺,讀音是餅。李世民姓李,他的父親和祖父為什麼會姓大野氏呢?這就得從武川鎮的發跡說起了。武川鎮位於今天的武川縣,是歷史上的北魏六軍鎮之一。
  • 為什麼相傳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楊堅原名叫普六茹堅?
    說楊堅叫普六茹堅還靠點譜,說李世民是大野世民那就完全是瞎掰了。楊堅是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名正言順的漢人,為什麼會有「普六茹」這個不倫不類的姓氏呢?這還得從當時的國際環境說起。鮮卑人當權的國家,貴族以鮮卑血統為傲,漢族人只好用鮮卑姓氏往自己臉上貼金。
  • 楊堅夢見洪水淹城,誓要殺盡天下姓李之人,李淵躲過,誰來背鍋?
    這是《隋唐演義》裡一個故事,是渲染李唐代隋是天命使然。而李淵在正史裡,他可是孤獨皇后的親外甥,楊堅也很喜歡他,即使楊堅想殺他,也過不了獨孤後這一關。李淵我又把《隋唐演義》前幾回看了一遍,居然很精彩,就把這個故事分享給你們,並說說自己看法。有一夜,楊堅騰雲駕霧在京城半空,俯身一看,看到城上三株大樹,樹頭結果纍纍。
  • 他是隋朝開國第一功臣,隋煬帝如果用好,李淵得不了天下
    李淵是歷史上稱帝最快、統一最快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他之所以這麼快就統一天下,隋煬帝功不可沒,但是如果隋煬帝把這個人用好,恐怕李淵這輩子都別想染指帝位,這個人可以說是隋朝開國第一功臣,幫助隋文帝楊堅登上帝位,有輔佐楊堅開創了開皇之治,本來楊堅有意把他留給楊廣,可惜楊廣不但不用,反而將其殺害,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 李淵有一半匈奴血統,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們都是正宗的漢人
    我主要研習隋唐史,隋唐時期的大人物,有很多是混血兒。著名的獨孤信家族,就創造了一大批混血大人物。 獨孤信原本是匈奴獨孤部落的貴族,由於長期與鮮卑貴族聯姻,所以成了鮮卑化的匈奴人。獨孤信的七女兒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為妻。獨孤信的四女兒獨孤氏,嫁給了唐國公李昺為妻。
  • 皇帝睡覺夢見洪水,醒來一想,立刻將開國第一功臣滿門抄斬
    中國古代幾千年封建社會,王朝不斷更替,光皇帝就有幾百位,而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啊,皇帝一般又是喜怒哀樂很無常的人,任何的猜疑,任何的舉動都可能使得臣子帶來殺身之禍。下面這位皇帝,做夢夢見洪水淹了金鑾殿,醒來立刻將開國第一功臣全家殺絕,滿門抄斬。
  • 史上最牛老丈人:三朝國丈帥比潘安,楊廣、李淵都喊他外公
    北周的開國皇帝是宇文毓的三弟宇文覺,但宇文覺只當了幾個月的皇帝,就被他的堂兄、當朝權臣宇文護毒死了。隨即,宇文毓當上了北周的第二任皇帝,這便是北周明帝。獨孤帥哥的大女兒雖然嫁給了宇文毓,但她命運不濟,只當了幾個月王妃就去世了,沒看到丈夫登上皇帝寶座。宇文毓即位後,追封其為明敬皇后。獨孤帥哥的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昺。
  • 李淵和隋煬帝是表親,他的家族背景是怎樣,後來又為何起兵反隋?
    李淵父親再到李淵都一直襲封唐國公的名位,李淵的母親姓獨孤氏,跟隋文帝的老婆獨孤皇后是親姐妹,因此隋文帝對這個外甥一直也不錯。隋文帝權傾周朝之時,就把大野淵的姓氏給改回來了,仍姓李。從父祖輩,我們可以知道李淵的實力至少有兩點:一是幾代貴族出身,和隋朝皇室關係密切;二是祖先世代經營關隴地區,人頭熟、地盤穩。
  • 李壽去世後,為何使用「龜」形墓誌,其實這是唐朝皇帝的一個遺憾
    通過簡單的勘測發掘後,考古專家們確定,此處存在一處大型墓葬,並且從墓葬規模來看,應該屬於隋唐時期的貴族墓葬。事情果然如專家料想的一樣,通過發掘後,考古專家們在古墓中找到了數量龐大的金器、玉器、陶瓷器等300餘件陪葬品,其中最奇特的三件文物當屬石槨、墓志銘以及樂舞壁畫。
  • 史上6大戴綠帽子的皇帝 李世民成口碑最好的烏龜
    1、成也烏龜,敗也烏龜 李淵李淵基本介紹: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隋煬帝即位後,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又升職為衛尉少卿。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官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大業十三年(617年),官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
  • 楊堅的原名叫普六茹堅,李世民原名叫大野世民,事實真的如此?
    有的人一聽隋文帝楊堅原來叫普六茹堅,唐太宗李世民原來叫大野世民,遂三觀崩塌,難道隋唐二朝都非漢族統治下的帝國嗎?這還要從頭說起……楊堅的父親是隋太祖楊忠,楊忠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而西魏是鮮卑族統治下的政權,實際統治者是丞相宇文泰。
  • 大隋王朝,被尼姑養大的皇帝,外婆家在山東
    誰都沒想到,這名嬰兒長大後,不僅做過皇帝的老丈人、皇帝的外公,皇帝的姨夫,還做過皇帝。當然這件事,我相信老天爺是知道的,因為他已經給人們暗示了,伴隨著楊堅誕生的除了一聲啼哭,還有滿屋的紫氣。這名嬰兒就是未來的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不過當時他不叫楊堅,而是叫普六茹堅。為啥叫普六茹堅,因為他姓普六茹堅,這是之前北周宇文泰給他們家賜的鮮卑姓,同時被賜姓的還有李淵他們家,他們姓大野。這也對虧了楊堅,沒有忘記自己是漢人,繼位後又恢復了他們的漢姓。
  • 奪嫡引發的玄武門之變背後,實則是開國第一功臣反皇帝清洗的鬥爭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可以說是古代奪嫡之爭的一個極端體現,將「最是無情帝王家」演繹的是淋漓盡致,李世民是弒兄殺弟,並且逼迫父親李淵,可謂慘烈到極致。而在今天來看,玄武門之變其實不只是一場慘烈奪嫡,背後更是一場唐初的政治鬥爭,是開國皇帝對開國第一功臣的清洗,進而被反擊所引發的後果,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 中國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漫談隋朝的國號和姓氏制度
    隨著南北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逐步衰落,身為北周的輔政大臣的楊堅於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輕的周靜帝讓位,自立為帝。因楊堅曾官居隋國公之職,故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建都長安,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登基後,果斷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社會改革,鞏固了隋朝的統治,並於開皇八年(588 年)12月攻佔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後陳的都城建業(今南京)宣布了南朝的滅亡。
  • 史上最牛老丈人,三個女婿都是皇帝
    他為三個女兒挑選的三個丈夫,皆成為皇帝,而且還是不同朝代的皇帝。隋文帝楊堅 &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第二個女婿 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541—604年),弘農華陰人。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獨孤信看中了老友楊忠的嫡長子楊堅相有奇表、氣質非凡,於是把最小的女兒,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