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蛋:臺灣人的自卑心理和大陸人的恩主心態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一枚茶葉蛋,攪動了上一周整個華語輿論的話題。

作為2011年的一則舊聞,即使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有過範圍不小的傳播,但是此次的集中爆發仍然激發了網友們的創作熱情,這幾天有關「茶葉蛋」的神段子在網上噴湧而出。@超級梁哥哥說:「總會有一天。我會拉著我的女神,然後用顫抖的雙手剝一顆極致奢華的茶葉蛋給她吃。然後向她求婚。嗯。這樣的誘惑沒有人可以抵擋了。」

這種說法在普通人看來無非是在搞笑和搏出位,然而當最近大陸記者找到說這話的臺灣一所大學的講師,他居然還在認真辯解,並不是為了搞噱頭,而且這種說法在臺灣島內也並非完全沒有市場。

臺灣過去作為「亞洲四小龍」,經濟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伴隨著大陸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經濟表現越來越好,包括在媒體的宣傳、報導之下,大陸民眾和臺灣民眾的心理角色已悄然換位。而小小的一顆「茶葉蛋」也正真實地反映出心理換位之後的兩岸民眾對於彼此的認知和寬容度——臺灣民眾的「不了解」換來了大陸同胞高高在上的一句「井底之蛙」,不管是否出於惡意,雙方的心態已躍然而出。

其實從今年年初的「陸港之爭」開始,就一直有一個熱門話題叫做「內地人的恩主心態」。其大意是說,部分內地人對香港、澳門、臺灣甚至美國、歐洲、全世界都有一種「恩主心態」,典型思維方式就是:「如果不是我們大陸人來消費,香港能從金融危機中回神嗎?希臘經濟能復甦嗎?全球經濟不早就完蛋了嗎?你、你、還有你,你們的繁榮都是我們恩賜的!」

具體到「茶葉蛋」事件中,這種「恩主心態」更是展現無遺。《服貿協定》在大陸人看來是讓利於臺灣,結果非但不領情反而還說過我「吃不起茶葉蛋」,這不是不識抬舉嘛。

臺灣民眾的心理變化也不容忽視。臺灣社會歷來以開放為傲,但是伴隨著兩岸心理角色的變化,在傳媒的「唱衰」轟炸下,不少臺灣民眾對比於大陸出現明顯的「自卑情緒」,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此消彼長的現實,還沉寂在20多年前的「臺灣奇蹟」之中。這種不接受現實的直接表現就是「排斥」,不願意去了解來自大陸的信息,出現「茶葉蛋」式的笑話也就在所難免了。

而剛剛好,大陸民眾的「恩主心態」與臺灣民眾的「自卑心理」幾乎就是相反的呈現,是一種極度的自信。《南方都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說:曾經極度貧困、飽受強國欺凌,富了之後一部分人以「救世主」自居,和你做生意,買你家東西,那是我看得起你,你只要把三百六十式狗腿技巧背熟乖乖逗得我龍顏大悅就好!沒看見全世界的購物街各種膚色的售貨員都在學中文了嗎?其實這種心態有點像同學聚會,說聚餐結束搶著買單的一定都是當年家裡最窮、成績最渣、最受欺負的,他要用買單證明:哥如今也混出來了啊啊啊!大陸人嘛過去窮怕了,如今咱總算成土豪了,為什麼不能用錢買風光?據說家裡有錢的內地孩子,哪怕剛到歐美讀書就被體育課上成群的肌肉嚇壞了,也不會自卑:「我比他們見得更多,他們見到我才要自卑呢!」看吧,這就是有錢的內地人的底氣。說得好聽點,「恩主心態」也是源於這種有錢人的底氣。

大陸民眾這種心態的基礎是出於對經濟績效合法性的高度認同,簡單翻譯下就是「發展就是硬道理」,只要有錢了就是大爺,給你「送錢」居然敢不感天動地的接著,還用茶葉蛋來羞辱我。而幾十年來的政治經濟環境,臺灣島內的危機意識和自卑意識其實根深蒂固。當曾經的窮親戚,來到臺灣島內大把撒錢的時候,心理落差難免會出現,於是就出現了「反服貿」的一項理由:你窮得只剩錢了,可我還要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

對於如何消解這種「吃不起茶葉蛋的誤解」?最好的辦法無疑還是多交流,這種交流不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交流。曾幾何時,大陸民眾還認為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後,吃不飽、穿不暖。這伴隨著三十多年的對外開放與交流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消解,但是這種不同國家、地區的誤讀是普遍存在的,就像有多少大陸人還在意淫韓國人吃不起牛肉呢。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的自卑與傲嬌
    在島內相當一部分人眼中,吃不起茶葉蛋的大陸,是不是真實的大陸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契合了他們心中的「大陸想像」。這個問題,臺灣作家龍應臺就比一般為稻粱謀的名嘴深刻、勇敢和靠譜。她一語中的地認為,「看著大陸的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不是嗎?
  • 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圖)
    圖/印刻提供 ●臺灣的「牆」是不肯冷靜 「傾聽,是建立新的文明價值的第一個起點。」作家龍應臺4月20日發表首部演講文集《傾聽》,書中收錄她30年來的20篇講稿。她表示,這部書是寫給臺灣、大陸、香港、新加坡…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牆」,需要用「傾聽」打破。 「演講就是面對面的溝通,雙向的傾聽和傾訴。」
  • 臺灣的自卑源於自大與無知
    日前,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在推出的新書《傾聽》中認為,看著大陸的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並坦言臺灣和臺灣人「如果再不傾聽反省,路很難走下去」。筆者分析,臺灣人的自卑,從其症狀癥結看,主因是自大與無知。  龍應臺坦承,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與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
  • 臺灣作家龍應臺:看著大陸崛起 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
    1985年,臺灣作家龍應臺的《野火集》轟動社會,她在書中寫道「你為什麼不生氣」。30年後的龍應臺卻說,「你怎麼永遠在生氣?」 據臺媒報導,臺灣「前文化部長」龍應臺卸任後,重心放在新的寫作、照顧家人和貓咪,近來從美國回臺灣,她也推出自己的新書《傾聽》。書中,龍應臺直言,「臺灣有一種自卑導致的傲慢現象,以為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不屑於去了解大陸進步的一面」。
  • 臺灣學生:臺灣人用負面眼光看大陸人 自以為文明
    原標題:臺灣學生:臺灣人用負面眼光看大陸人 自以為文明   臺灣學生在《旺報》上發表《大陸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文章摘編如下:   「來北京兩個月了,竟然沒有人問我政治問題!」和同校的臺灣學弟聊天時,他很驚訝地跟我說。「我都已經準備好應付那些政治問題的答案了,竟然沒人問,有點失落。」
  • 克服自卑心理的五個方法,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很多人因為自己的自卑心理很嚴重,和人打交道的時候,總是沒有一點點自信心,如果你也屬於這種情況,就好好的學學下面這些克服自卑心理的五個方法,讓自己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1】把事情做好——把心思別放在別人的眼光與看法上,而是放在做事情上,事情做出了成效,自卑的心理自然得到緩解。
  • 臺灣專家又秀「智商」稱: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導致五糧液大漲
    嘉賓大秀「智商」稱: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導致五糧液大漲日前,臺灣一檔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脫口而出「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引發熱議。這個「榨菜」梗還沒過去,又一個新梗出來了!那就是「大陸人經濟不好借酒澆愁 導致五糧液大漲」!
  • 臺灣綜藝節目智商感人言論,大陸網友:腦子是個好東西
    臺灣對大陸一直充滿著各種誤解,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臺灣某教授說大陸因為窮,吃不起茶葉蛋。臺灣的綜藝節目《wto姐妹會》,《大學生了沒》,《康熙來了》等是整天沒完沒了毫無底線地胡說八道。在這些臺灣綜藝節目裡,一些嘉賓和主持人高談闊論中,充滿對大陸的誤會和諷刺。例如: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五六十個人圍觀,大家覺得這個東西這麼香。
  • 為什麼臺灣名嘴總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與茶葉蛋?賈靜雯竟然說出了...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
  • 臺灣人在大陸:我們能為臺灣本土電影自豪嗎?
    巴萊》……精彩卻只如同瞬間迸發的奇蹟,想起臺灣本土片子總是辛苦地在市場取向的環境,與海外大片競爭,實屬不易,反觀大陸,雖然不分級制度阻礙了許多片子的上映,也有許多因為敏感的題材被迫刪減。但是在大陸,華語片的宣傳絕對不亞於外國片,一些優秀導演的作品,民眾也不會首先有華語電影就略輸一籌的心態。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寫真:阿婆茶葉蛋的「大陸緣」
    中新社臺灣南投7月15日電 題:阿婆茶葉蛋的「大陸緣」  中新社記者 杜燕 董會峰  日月潭,是大陸遊客來臺「到此一遊」必選地;阿婆茶雞蛋,是日月潭遊客「到此一吃」必選品。  今年82歲的阿婆鄒金盆,從二十多歲開始在日月潭玄光寺碼頭旁賣茶葉蛋,一賣就是近一個甲子。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獨媒」三立新聞開微博遭調侃 抹黑大陸功底深厚
    不過,更多大陸網友採取了圍觀與調侃的姿態。比如,當三立新聞網詢問大陸網友是否收看西班牙甲級聯賽時,熱門評論呈現如下風格:「長這麼大,連足球是什麼都不造(知道),沒辦法,家裡太窮」、「茶葉蛋還沒錢買,哪有錢買電視」之類的諷刺語言,顯然是針對綠媒長期以來醜化大陸的反彈。也有網友認為,三立曾經錯誤報導挪威將承認臺灣是國家,應多關注聯合國,「免得打臉之前沒準備」。
  • 講起葷段子,臺灣人為何能完敗大陸人
    說起講葷段子的水平,小編私下認為臺灣人不但喜歡講,而且水平要高過大陸人。小編曾經在一家來大陸的臺灣教育服務公司待過兩年,有次公司開年會,一個高級經理(當時中高層都是臺灣人)在會上做培訓式演講,中間談到工作中應該具有的「力」(諸如「勤力」「專注力」)的問題,問一位大陸同事有「幾力」,那位同事說了有什麼什麼,這位經理便接道:「原來你有這麼多力,而我只有兩力(粒)啦。」
  • 臺灣人的個人素質遠遠高於我們大陸人
    臺灣的經濟發達,學校硬體設施不如大陸的一流高校,學生文化素質也遠不如我們,但是他們的個人素質確實很高,地上看不見垃圾。學校小但乾淨整潔。口味和福建大致相同,油炸食品更多些。記者:你們學校的學生社團活躍麼?陸生有哪些社團?ZoMBiE:我覺得那邊的社團活動還是不少的,但是總覺得大陸大學的組織更有力些。沒有專門的大陸的社團,都可以參加。
  • 臺灣名嘴又秀智商:大陸人窮到連榨菜都吃不起,只能喝五糧液解愁
    作者:華妹最近,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裡,臺灣財經專家黃世聰公然發表言論:大陸人已經吃不起榨菜了!聽得我是一臉懵,這是從哪兒得出的這個結論呢?視頻廣泛傳播後,微博炸了,「大陸人吃不起pei陵榨菜」很快榮登熱搜第一。但是網友們沒有生氣,甚至有點想笑,還在微博舉辦了一場「榨菜炫富大賽」。並且,涪陵榨菜官微還給黃老師和節目組寄去了一箱榨菜,哈哈哈哈,瞧咱出手多闊氣!
  • 骨子裡自卑的人,都有這四種表現,佔兩種以上,不僅自卑還情商低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經歷過自卑的過程,對於那些骨子裡自卑的人,通常情況下,都會有下面這四種表現,如果佔兩種以上,不僅是自卑的問題,還說明你個人的情商很低,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佔了幾條?【1】不敢和人打招呼,走路時總低著頭。
  • 看兩岸天翻地覆 一臺灣人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位普通臺灣民眾眼中的臺灣和大陸。    「一個中國」原則在大陸老百姓的口中更為親切:兩岸都是一家人。然而,一海之隔的家人卻讓大陸人愈發看不懂。就在幾天前,臺灣一座蔣介石塑像被人砍斷頭顱,十分駭人。    這個面積為大陸265分之一的島嶼,似乎成為遠離大陸的孤島。
  • 臺灣素人看服貿:大陸人過來搶就業?笑掉大牙!
    中國臺灣網4月8日消息 服貿話題近來在臺灣延燒愈烈,甚至引發長達20多天、非理性的「反服貿學運」。在北京從事茶飲加盟連鎖業多年的臺南人高俊平日前在島內論壇發帖力挺服貿,並表示「像我們這種長期在大陸工作、深刻了解大陸的人,是該站出來講講話的時候了!」  高俊平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長期在大陸工作,言論無關省籍與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