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野生動物,春日野菜不香嗎?

2021-01-08 騰訊網

雖然尚在禁足期,漸濃的春意還是以一種無法忽視的姿態來到眼前。桃花含苞待放,楊樹的枝幹也生出毛茸茸的花。看到這樣的情景,麻木的神經連帶對春野的渴望似乎也在慢慢甦醒。

人們熱衷春日食野,不僅關乎味道,還有一層親近自然的野趣在裡面。今年的春天,遠足恐怕成了奢侈的願望。不過菜市場上盈盈可人的小野菜,還是露出了春天的馬腳。動物野味的主意不要再打,這些春日的野味不香嗎!

蕨 菜:珍嫩壓春蔬

在我心目中,蕨菜炒臘肉是春食餐桌上的王者。蕨菜滑嫩,臘肉乾韌。吸了油脂的蕨菜甚至比肉還好吃。陸遊說蕨芽「珍嫩壓春蔬」。那滑嫩的口感,能讓人舉箸不停。蕨根含有澱粉,貴州人把它做成蕨粑,可以炒臘肉也可以煎著吃。吃不到新鮮蕨菜的時候,蕨粑恐怕就是最大的慰藉。

▲ 蕨菜炒臘肉,蕨菜比肉還好吃!

我在雲南還吃過一種水蕨菜,不生山野而長在溪旁。沒有山蕨菜的紫色表皮,看起來碧綠可愛。不過論口感要比山蕨菜單薄得多。

▲ 水蕨菜,口感比紫色的山蕨菜單薄

蕨菜中含有一種叫原蕨苷的致癌成分,這幾年提起蕨菜,難免與致癌關聯到一起。不過,這種成分溶於水,焯水可以降低危害。貪嘴傷身的事也不是一個兩個,特別喜歡的話,少吃無妨。

馬蘭頭:脆、嫩、甜、香

有一年春天去徽州,看到餐館門口放著一笸籮早上剛採的馬蘭頭。不禁隨口感嘆一句:這小野菜真新鮮啊!恰巧被路過的本地人聽見,幾乎翻著白眼拋來一句:山上多得是,想吃還用花這冤枉錢!

▲ 據說馬兒見了都會貪戀它的嫩葉,故名「馬蘭(攔)頭」

確實,漫山遍野的馬蘭頭,隨便採採就有兩大兜子。我在徽州火車站甚至看到有人「吃不了兜著走」。臉上那喜滋滋的表情,非愛吃的同道中人才懂。

▲ 香乾馬蘭頭,春日餐桌上的寵兒

有個理論說:野菜之所沒有被馴化成家菜,是因為口味上總有些缺陷。這話放到馬蘭頭身上,顯然是個偽命題。單是一道清炒馬蘭頭,就佔齊了脆、嫩、甜、香四個字。南京的香乾馬蘭頭做法稍複雜,剁碎後滴幾滴香油拌豆腐乾,簡單、質樸、有餘香。

筍:最妙不過醃篤鮮

我是北方人,本來對春筍沒有鄉愁。可因為每年春天都往江南跑,舌頭對醃篤鮮留下的美好記憶,就再也忘不掉。春天的北京沒什麼時令菜,心裡能惦記的,除了本土的香椿、薺菜,就是南方的筍。

南方各地皆有冬筍或春筍煲臘肉、鹹肉甚至火腿的做法,只不過醃篤鮮是叫得最響的一種。操作起來很簡單,筍子焯水、臘肉切塊,甚至不用加鹽,放到鍋裡小火咕嘟著,便是上海人說的「篤」。

▲ 醃篤鮮,有些地方也叫鹹肉春筍

個把小時揭開鍋蓋,湯色白裡泛黃,還沒等喝到嘴裡,就讓人忍不住咽下一大包口水。最後湯幹筍淨,只餘幾塊傻巴巴的肉在鍋底。冬春兩季的最後一次會面,它已經把最好的自己融進了這鍋湯裡。

蓴 菜:西湖里的水草

這個季節的杭州,很容易吃到西湖蓴菜湯。蓴菜作為一種水草,本身沒什麼味道,吃的是口感,滑,且脆。講究的餐廳,會用火腿吊湯。在我心裡,從沒懷疑過蓴菜湯是杭州菜的代表。

▲ 蓴菜被一層果膠包裹,口感很滑

去年跟杭州朋友吃飯,聊起時令,才知道原來杭州人並沒將蓴菜「視如己出」,說杭州本地人家裡幾乎沒有吃蓴菜的習慣,在外面也很少想起來要點。驚訝之餘,轉念一想,其實每個地方總有那麼幾道本地人不知道的「代表菜」。北京人家裡也很少做乾隆白菜。

不過,就算得知這一點,也不妨礙我繼續點蓴菜湯喝!

水芹菜:難以置信的煤油味

不同地方對水芹菜的指代似乎不同。我在徽州的村子裡吃過水芹菜炒臘肉,「重油重色」的徽菜,也掩蓋不住水芹那股張揚的清香。

▲ 南方春天的菜攤,總有水芹、蕨菜的身影

不過杭州同樣叫水芹菜的物種,就完全是另一番滋味了。莖杆中空,口感脆生,最匪夷所思的是——有股很正的煤-油-味!入口不好接受,多嘗試幾口,能找到像吃折耳根一樣受虐的樂趣。

▲ 杭州春天的水芹菜,有一股神奇的煤油味!

不知道這股煤油味是共識,還是屬於某些特定人群的味覺,就像有人吃香菜有股臭蟲味兒一樣。

藜蒿:鄱陽湖的草,江西人的寶

沒吃過藜蒿的人,大概也聽過蘇東坡那句「蔞蒿滿地蘆芽短」。蔞蒿便是藜蒿的另一個稱呼。

▲ 藜蒿的水草腥味,是江西人的鄉愁

藜蒿帶個「蒿」字,但其實並沒有蒿子稈或茼蒿那種明顯的蒿子香,而有股接近於水草的腥味。江西有句順口溜「鄱陽湖的草,江西人的寶」,藜蒿炒臘肉是江西拿得出手的特色菜。

▲ 藜蒿炒臘肉,江西的特色菜

有一年家庭聚會,有口味寬泛的親戚拿來兩捆藜蒿炒肉吃,在座的北方人幾乎全軍覆沒。要知道,那股被嫌棄的水草腥,可是江西人魂牽夢繞的鄉愁呢。如今的藜蒿已經很少有野生,都是人工種植,不過因為那「野味」太特別,還是能讓喜歡的人津津樂道。

草頭:春蔬還是飼料?

上海叫草頭,北方叫苜蓿。去上海之前,我從沒吃過草頭,因為這玩意在北方是給牛馬當飼料的。

▲ 草頭,也叫金花菜

對於一個吃不慣濃油赤醬的北方人來說,草頭圈子是我唯一吃個精光的本幫菜。肥腸是我的本命,但墊在下面的草頭中和油膩的作用也不可小覷。除此之外,酒香草頭、河蚌肉炒金花菜(草頭的別稱)都是江浙很常見的搭配。

▲ 草頭圈子。草頭可緩解肥腸的油膩

在上海吃過草頭圈子以後,不禁感嘆:這麼新鮮的小菜,為什麼不能好好利用。北方春天好吃的本來就不多!

苦苦菜:西北春天的滋味

▲ 西北的苦苦菜,熗拌有焙火香

跟寧夏的朋友吃飯,被安利了一種叫做「苦苦菜」的西北春野。苦苦菜生於陽春三月,外形看上去有點像蒲公英,邊緣呈鋸齒形。本身帶有苦味,但經過焯水、醃製等處理,最後用辣椒油熗拌,上桌不但沒有野菜的青澀感,還能吃出一種難得的焙火香。蔬菜裡面,紅菜苔也有類似的感覺。

薺 菜:南北通吃的野菜

▲ 薺菜,小時候有太多挖薺菜、包餃子的回憶了

薺菜不分地域,南北皆有。汪曾祺寫他家鄉高郵的吃法是涼拌,加香乾、蝦米、醬醋香油,是可以上席的涼菜。不過,我一直覺得薺菜的口感偏幹,北京很少吃涼拌,都是和豬肉做餡兒包餃子吃。肉可以比平時稍肥,以中和薺菜偏柴的口感。

吃過一個春節的餃子,還能讓北方人和面調餡兒的本事,只有薺菜有。

花饌:春城無人不食花

昆明的花太多了,想選出有代表性的花饌,實在有些困難。去年春天在昆明小住一個月,吃過的花有十幾種。茉莉花、金雀花、玉荷花等花瓣花屬於入門級別,聞起來馨香,但在餐桌上的存在感其實很弱。我更喜歡石榴花、棠梨花、核桃花等吃花託甚至花柱的花,口感奇特。骨灰級的芋頭花,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中毒。

▲ 石榴花,吃的是它的花託

去年寫的花饌小記,可以戳《吃花的雲南,無奇不有》。

今日討論

有哪些讓你難忘的春日一口鮮?

歡迎分享

- END -

文 | 西夏

圖 | 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村「挖野菜」成風,遍地是村民,野生動物沒了,野菜也不放過?
    在很多地方村民有開春吃野菜的傳統,不過有這種傳統的地方南方居多,因為南方山林較多、植被覆蓋率比較高,在山上挖點野菜吃未嘗不可。可是最近幾年上山挖野菜似乎變了,很多人把經濟效益放在了第一位,農村挖野菜賣到城裡的現象越來越多,一時間農村出現了扎堆挖野菜的場景。不光是南方最近幾年北方村民跟風比較嚴重,如今田裡面多了很多挖野菜的村民,有的地方甚至開始了瘋搶。
  • 杜賓吃什麼?杜賓能吃野菜嗎?杜賓能吃和人一樣的飯嗎?
    ,也會給狗狗一些野菜吃,這也讓很多人都非常的費解。杜賓犬是能吃野菜的,有獒友曾用馬齒莧、野莧菜等餵養杜賓犬,發現效果不錯。杜賓犬是偏向肉食的雜食性動物,它對食物都能接受,各種肉食,各種蔬菜,甚至它在悠閒的時候還會去吃點野草,野菜當然也能算入杜賓犬的食物當中。
  • 平武野菜「出山」,鹿耳韭、椿芽、刺龍苞不香嗎?
    「春風十裡不如平武野菜」,每年的三四月,平武鹿耳韭、椿芽、刺龍苞、廣東苔等野菜紛紛被大家端上餐桌或送給親朋好友嘗鮮,成為春季平武菜市場上的熱銷「潮流品」。平武地理位置特殊,適合多種野菜生長,市場上的大部分野菜都是村民進山裡採挖,是真正純天然的綠色食品。
  • 農村地區的這種野菜,生長在石頭上的野菜,用來煮湯味道很不錯!
    農村地區的這種野菜,生長在石頭上的野菜,用來煮湯味道很不錯!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對於農村很多的野生植物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因為很多農村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滿山遍野的跑,從小就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認識的野生的植物也就多了,知道它們的名字,它們的作用。在農村,我們了解的最多的野生植物就是野菜了,農村的野草這麼的多,你們都吃過哪些呢?
  • 什麼人在吃野生保護動物
    曾幾何時吃野生保護動物成了人們追求新潮的目標。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曾聯合在全國部分城市進行了「食用野生動物狀況」調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儘管68.2%的市民認為吃野生動物是一種不文明行為,62.4%的人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但濫吃野生動物的現象卻愈演愈烈。
  • 它是民間高鈣野菜,食用超2千年,卻有人質疑它有毒,還能吃嗎?
    導讀:它是民間高鈣野菜,食用超2千年,卻有人質疑它有毒,還能吃嗎?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著食用野菜的習慣,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當中,就記載了不下20種野菜,同時也記載了古人們如何食用它們。不過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雖然也食用野菜,但那個時候的野菜主要還是用於救荒的,比如災荒年間,野菜就是老百姓們的救命糧。而到了如今,有些野菜成為市面上的名貴野生蔬菜,如刺老芽、香椿、薺菜等,有些野菜卻徹徹底底地淪為了田間雜草,甚是可惜。那麼既然說到野菜,筆者就來跟大家聊一種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野菜「灰灰菜」, 它是民間高鈣野菜,食用超2千年,卻有人質疑它有毒,還能吃嗎?
  • 農村連豬都不吃的野菜,卻有抗毒抗癌功效,你知道嗎?
    認識很多很多野菜,真正具有抗癌功效的野菜,其實沒幾樣,小編知道老家有以下幾種。野生田七,野生田七葉子跟小薊菜一樣,邊緣長有一溜很扎人的小刺,喜歡生長在泥土肥沃的深山裡,長相肆虐,直直的莖使勁伸展,最高的有一人個子那麼高。
  • 這5種所謂的「純天然野菜」,可能含有致癌物,別再吃了
    確實如此,野生蔬菜裡有很多的營養元素,食用後對身體的健康有很多好處,但是有的野生蔬菜裡也會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質,如果盲目的食用這些野生蔬菜,這些致癌物會嚴重損害到人體的健康,所以野生蔬菜雖好,也不能盲目亂吃。那麼就來看一下有哪些野生蔬菜,裡面含有較多的有害物質,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造成損傷,如果你身邊有愛吃這類野菜的朋友或家人,一定要勸告他們,以免給身體帶來沒必要的傷害。
  • 全面禁止吃野生動物,以後還能吃鴿子、兔子、魚嗎?
    來源:百家號-食品視界 / 作者:懂食軒近日,有關部門發布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衛生健康和環保等多方人士紛紛叫好,認為這有助於日後防範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促進國民健康。此決定一出,便有人問: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那以後還能吃兔子、鴿子、魚這些動物嗎?另外,也有人問:吃野生動物的到底是些什麼人?怎樣引導他們不吃野生動物?
  • 「美蛙」還能吃嗎?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到底什麼肉能吃
    重慶日報消息,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焦點1到底哪些肉能吃?建議:修訂野生動物法,科學設定野生動物的內涵「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執法檢查中,不少專家學者、基層單位提出了界限問題。
  •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我國的野菜種類很多,大家常吃的不僅有草本植物,有時還會吃一些植物的樹芽、花朵、根莖、樹葉等。很多野菜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食用這些野菜的。
  • 春天正是採挖野菜最好的季節,去鄉村採挖野菜應該注意什麼?
    我們常說:天氣變化無常,可能現在還是大晴天,過一會兒就是陰雨天,所以提前觀看天氣預報很有必要,以免外出採挖野菜遭遇雨天,野菜事小,但因為挖野菜淋雨把自己弄感冒了發燒了,那就得不償失了。第二.對於不認識的野菜不要胡亂吃,以免發生食物中毒現象。
  • 想吃!中國四大野菜區域,竟然有它!
    每到春天 整個林芝就變成了一座巨大的野菜「園區」 從青稞地邊的蒲公英 到雲杉林下的蕨菜 再到田地間的野生苜蓿 每一次邁步都要格外小心 因為稍不留神就能踩到野菜
  • 農村山上的這種野菜,幼苗時才能吃,長得像貓爪,你吃過嗎?
    農村的山上有很多的野草,在農村農民們看慣了野草野草,對於山上的植物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如果是城裡人進了山,可能就會一直問個不停,對於各種長得奇怪的野草都充滿了好奇心,農村山上的這種野菜,幼苗時才能吃,長得像貓爪,你吃過嗎?
  • 最近挖過野菜嗎?分享一下可以嗎?
    雖然穀雨剛過,春天又要結束,夏季即將來臨,野菜們陸續開花結籽,澀味加重且口感不再鮮嫩,食野菜的黃金季節即將過去。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長時間宅在家裡,房前屋後坡上坎下挖了個遍,野菜比那年都吃得多,也嘗試了新的野菜和新的吃法。
  • 野生動物不能吃!可以嘗一下這5種春天的樹葉,您吃過幾種?
    近日,全國都開始禁止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廣大網友熱議紛紛,齊聲點讚。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野生動物堅決不能吃,但是春天裡的一些野菜,有機會大家盡可以放心享受它們的清香美味。對于田間地頭的野菜,朋友們都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嗎?在這融融春光裡,一些長在樹上的樹葉,吃起來滋味也是清爽芳香,非常不錯。
  • 非要去銀基動物王國遭罪,鄭州市動物園難道不香嗎?
    若說今年在河南文旅行業什麼討論度最廣,不得不提到今年七月份開業的銀基動物王國,自試營業起它就飽受爭議。在前期宣傳方面,銀基動物王國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抖音、小紅書、微博不少大v、營銷文推介,網上「南長隆 北銀基」的口號也甚是響亮。  然而,開園試營業沒幾天,網上風評陡然逆轉,各種吐槽抱怨甚囂塵上,清一色都在吐槽人多、大巴排不上、餐飲太貴什麼的。
  • 這草滿身刺,人稱「蛇不過」,蛇見到都怕,少有人知它是極品野菜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這草滿身刺,人稱「蛇不過」,蛇見到都怕,少有人知它是極品野菜春季到來之後,農村野外的各種野生植物紛紛開始生長,對於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這些野生植物當中可是有不少寶貝,就比方說薺菜、馬蘭頭、香椿、樹莓、桑葚等野菜、野果,就是野生植物當中不可多得的寶貝
  • 農村獨有的野菜「雷公屎」,不僅好吃,營養價值還高,你吃過嗎?
    農村獨有的野菜「雷公屎」,不僅好吃,營養價值還高,你吃過嗎?如果你生活在農村,你就會發現生活在農村的趣事真的是很多,在農村,你可以在下雨過後,去山上挖竹筍,採菌菇,可以在夏天的時候,在小溪邊抓田螺,抓小蝦,可以在山裡頭採摘野果子來吃,樂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不知道你們想不想體驗這種生活呢?
  • 野菜抗癌純粹是個偽科學命題
    但是路邊的野菜真是不採白不採嗎?關於野菜,你有哪些錯誤的認識呢?野生的就是綠色蔬菜?安全性和生長環境有很大關係野菜也稱野生蔬菜,通常是指在野外自然生長未經人工栽培的,根、莖、葉、花或果實等用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在我國有悠久的食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