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設計智造賦能匠心匠藝 小罐茶成中國匠人大會官方指定用茶

2021-01-09 網易新聞

12月25日至27日,由故宮博物院、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指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大會以「匠心初地,玉汝於成」為主題,深入探討傳統中國文化如何從「人類生活的總集」轉型成為具有經濟價值、可消費的文化產品等議題。

作為現代派中國茶企的代表,小罐茶憑藉著對匠心精神的深刻理解、好茶品質的極致追求,在此次大會中榮獲「中國匠人大會匠星獎」,同時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被授予中國匠人大學特別理事榮譽。

小罐茶攜手制茶大師共創的卓越品質也受到中國匠人大會高度認可,作為官方唯一指定用茶,與茅臺、中糧長城等國內知名品牌,聯合創製「中國匠·年年旺」匠星晚宴,傳達對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承,生生不息」的美好祝願。

圖: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

以創新思維守護匠心,為中國傳統文化賦能

本次大會,小罐茶與比亞迪、飛亞達、蓋婭傳說等知名品牌共同出席「國潮背景下的中國設計與中國智造」論壇,圍繞企業通過設計創新、智能化促進中國文化開發與滋養、建構以傳統手工藝為特色的文化商品平臺。

論壇現場,小罐茶品牌與公關總監張澤以《非遺「新物種」——小罐茶創新傳統中國茶之路》為主題發表演講。談到企業對匠心精神的傳承與守護,張澤表示:「非遺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的文化精粹,是匠人手藝以及國人精神的終極表現形式。小罐茶聯合八位制茶大師、非遺傳承人,希望用創新的現代化方式傳承好茶技藝,守護匠人匠心,通過商業為中國傳統文化賦能。」

圖:小罐茶品牌與公關總監張澤發表演講

縱觀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發展進程,文化的傳承都在不斷地進行「守正創新」, 在非遺誕生的時代,非遺同樣是創新與前沿的文化。前不久舉行的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黃山毛峰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小罐茶制茶大師謝四十分享了百年制茶世家的技藝傳承理念。他講道:「時代在發展,環境在變化,人也在改變,我們每一代制茶人都要在傳承中都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創新。只有不斷地堅守,創造性傳承,才能讓非遺文化得到更有效地保護與延續。」

圖:小罐茶八位制茶大師、非遺傳承人

不僅是謝四十,小罐茶合作的每一位制茶大師都秉承著創新傳承觀點,積極順應時代潮流,以延續中國非遺制茶技藝為己任,他們以一輩子的時間淬鍊匠心,對茶葉品質有著極致的追求,從容獨立、執著專一;以一輩子的精力打磨技藝,用雙手賦予每一杯茶匠心溫度,腳踏實地、精益求精;以一輩子的執著沉澱匠魂,傳承傳統制茶技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是這份對制茶的虔誠與熾熱,讓小罐茶與非遺制茶大師們走到了一起,共同守護匠人匠心,讓傳統的中國茶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以創新理念傳承非遺技藝,助力中國茶的現代化

在本次大會中,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普在發言中提到:對於中國傳統技藝,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流通。「如果一直以公益捐助、政府補助的方式對待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最瑰麗的手藝必將消亡,企業必須要以商品的、市場的、交換的方式去解決,因為手藝在歷史上本來就是流通的。」

作為中國茶的傳承者,小罐茶始終秉承匠人精神,吸取中國非遺制茶技藝的精髓,致力於以現代化、科技化的表現形式,重現一杯正宗好茶的味道。張澤講道:「對於小罐茶來說,創新是最好的傳承。我們希望通過設計與智造,讓傳統文化進化成為國潮『新物種』,以此更好地守護匠人手藝,也讓非遺更密切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場景,讓更多人愛上中國文化。」

圖:小罐茶春節系列國潮產品

基於對傳統中國茶「老、土、奢」的洞察,小罐茶以突破性的設計創新傳統茶文化。 2012年,小罐茶特別邀請日本知名設計師神原秀夫,歷時近3年,經過13稿設計,最終獨創出小罐的包裝形態。全新的小罐包裝讓傳統的中國茶變得時尚、現代,在功能上,既能實現原葉茶在常溫下的長久保鮮,還能為消費者帶來「一罐一泡」的全新喝茶體驗,讓喝茶有標準、更方便。小罐茶以用戶體驗思維去做產品,將複雜的泡茶程序化繁為簡,引發茶行業「罐裝革命」。

要做出一罐現代的中國好茶,不僅要匹配高顏值的設計,小罐茶還通過科技的創新傳承傳統制茶技藝,還原每一杯好茶味。小罐茶將非遺大師制茶時的溫度、溼度等參數進行數位化的記錄,並通過標準化、智能化設備進行還原,將大師的經驗轉化成為高品質、高穩定性、高潔淨度的連續生產。此外,小罐茶在黃山投資15億元建立的全球首家茶葉智能工廠也即將在2021年投產。小罐茶以全產業鏈的創新發展戰略,通過中國智造幫助傳統的匠人技藝得到傳承與更加廣泛的發展,推進了中國茶的標準化進程,也讓非遺茶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圖:中國匠人大會官方指定用茶——小罐茶

小罐茶創新傳統的商業模式得到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非遺項目負責人宋立民教授的高度認可,他認為:「文化的傳承並非是複製過去,而是用創新的思想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科學的融合中尋求和諧,用創新延續非遺,為中國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講,企業要幫助非遺項目具備自我生存和造血能力,以現代化產品思維為非遺傳承人賦能;而小罐茶就把中國的非遺匠人和商業模式進行了非常好的對接。」

伴隨著國潮興起,小罐茶等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關注文化傳承領域,承擔作為民族企業的社會責任,探索文化產品的商業賦能新路徑。未來,小罐茶將繼續懷揣著對匠人精神的敬畏之心,探尋中國非遺文化傳承方式,守護匠心精神、傳承匠人之作,助力中國茶文化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以匠人之心鑄造好設計
    設計的本質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每個時代的設計師都用他們對於美、對於藝術與實用性的考量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思考。 而到了21世紀,設計美學開始變得多樣化,設計師開始擁抱各式各樣的工藝、材質、以及理念,讓設計不再單一枯燥,以匠人之心鍛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審美和設計,在如今這個快速且碎片化的時代
  • 一葉成茗(福建)茶產業有限公司(福鼎白茶-茶小格品牌)
    因創新而生,為顛覆而來!一葉成茗(福建)茶產業有限公司是網際網路思維、體驗經濟下應運而生的一家新零售茶商,應用網際網路+零售的5.0模式全新開創品牌「茶小格」。茶小格用創新理念,及新零售5.0的手法整合福鼎白茶優質資源,聯合國家級制茶大師,白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鄭庫老師,選用有機茶園特級原料,堅持傳統工藝、大師製作技藝,獨創小格茶;便捷包裝技術,共同打造國家級制茶大師級的福鼎白茶,以創新工藝,為中國白茶立標準;以創新產品,為白茶樹標杆。
  • 呆 X 陳凱凱 | 90後磨刀石青年的茶生活美學
    陳凱凱1993年出生於浙江麗水青田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曾與朋友共同創辦「冬官」從事茶臺設計「夫一生活館」創始人參與誠然,有時候不得不佩服90後那種「要把生活過成理想的樣子」的執念,當你羨慕這些騷年一個個成為了生活的藝術家,卻也很少人會看見他們同時也把自己活成了一塊磨刀石。這裡就有一塊90後磨刀石——陳凱凱,一個美院畢業學雕塑的,因為吃了一口恰如其分的茶,便全情投入,想把一切恰如其分的美好給每一口茶。
  • 雲南衛視《龍潤茶中國燈謎大會》重磅首播
    全媒體互動民俗文化益智節目--《龍潤茶中國燈謎大會》於12月31日晚八點在雲南衛視的重磅首播,引起全國觀眾的廣泛關注。節目集益智性和競猜性為一體,把文化、民俗和趣味相融合,意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旨在提高電視節目的文化層次和內容深度,挖掘節目的社會和媒體價值,引領電視節目新風向。
  • 下雪天,最想念老家一碗熬罐罐茶
    罐 灌 茶 罐罐茶,黢黑的罐罐裡面慢慢熬出那麼幾滴黑粘濃茶水,老漢們泯一小口,微閉雙眼,再咬一口饃饃或者舔兩口炒熟面,
  • 將色彩玩出不一樣 小罐茶推藍罐打造中秋新體驗
    小罐藍在中秋節到來之際推出,不僅是對中國傳統節日、傳統色彩審美的詮釋,也是對中秋情感意義與價值的演繹和解讀。而小罐茶基於報告結論研發出小罐藍的詩月禮盒,則是中秋藍在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典型的具象表達。中秋詩月禮盒上市:現代創意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典範色彩,不僅是審美的組成元素、傳遞情感的載體,還是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
  • 喜茶8年來最全空間設計!叫它喜茶設計公司名副其實!
    其實到現在我也跑過大大小小几百家茶飲店,嘗試了各大品牌之後,發現心中名列前茅的還是喜茶,今天,日站君決定通過自己長期觀察喜茶的經驗,給大家帶來喜茶創立8年來最全的空間設計解析!看看他們作為一家茶飲公司,到底是不是埋沒了!
  • 天冷了,煮上一罐兒罐罐茶暖一哈!
    在漳縣,有老年人的家庭,每天清晨都會飄出罐罐茶的清香。罐罐茶的煮法非常簡單,老人一般用最貴每斤十元的廉價茶來煮,喝著夠味兒。墊了空腹之後,將杯口貼在嘴邊左右搖晃腦袋朝杯中吹氣,然後輕輕嘬一口,仰頭喝下,並不忘了長噓一口氣,砸吧砸吧嘴唇,似乎吃下了靈丹妙藥,並且會笑眯眯的跟孫子說:「早起一鍾茶,我是皇上大」。這罐罐茶下肚,都變皇帝老子了,當然一天心情舒暢。
  • 喜茶首創寵物主題店,旺旺推出全新職業罐
    旺旺推出全新職業罐用不同維度的線下體驗方式去擴散自己的品牌力,跨界成癮,從來不是因為好玩,而是因為看到了光。,0糖0卡的概念會被打得越來越頻繁,而一旦一個概念成為了常識,就會變成起跑線,只有加速產品的創新升級,才能跑得更快更遠。
  • 好茶不能毀在茶葉罐,老師傅告訴你:挑選茶葉罐,竅門在這裡
    青瓷茶葉罐陶瓷茶罐愛茶之人總是要為自己的好茶尋找最佳居所,我們常說的「茶葉罐」,已不光是存茶醒茶之用。青瓷茶葉罐陶瓷茶罐茶葉罐還是茶人的雅器,更是一件裝著茶星人細密感知的工藝品。仿古陶瓷茶葉罐一些紅茶、普洱茶需要發酵,陳放越久越香,所以常溫保存即可,但需要選擇透氣好的茶葉罐,如紙質茶葉筒、陶瓷罐等,但同樣要避免陽光直射。仿古陶瓷茶葉罐一些打算近期喝的茶餅可打散放在茶館中,如紫砂、紙罐或陶瓷等透氣性好的茶罐即可。
  • 做中國最好的茶
    這一天,中國茶業界專家應中國社科院茶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邀請,匯聚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參加貴州神鵲白茶品鑑會,專家品評後認為:「神鵲白茶是高山濃香茶葉,品質優異,屬茶中珍品。」  品鑑會後一個月,阿拉伯外交使團團長、約旦哈西姆王國駐華大使以及阿曼蘇丹國駐華大使等慕名前來貴陽觀山湖柏春神鵲茶葉有限公司考察,認為神鵲白茶是茶中之王,願意將其介紹給中東王室貴族作為王室用茶,並助力貴州茶開拓中東市場,希望以貴州神鵲白茶作為中國和中東之間絲綢之路新的使者和紐帶。
  • 小罐茶歷經「找茶」與「找茬」風生水起 網友「九大質疑」從何而來?
    那末,吐槽派口中的九大"小罐茶騙局"真相到底如何?下面小編就本著公平公正的角度,為大家揭秘其背後的真相。1、黃山毛峰的產量問題質疑:央視廣告小罐茶中,非遺傳承人謝四十說"小罐茶是用我們富溪生產的黃山毛峰,都是茶樹主幹的芽頭,量很少,一天只能採個二三兩……"有茶友認為如果一個人只能採那麼少,即便是全年都在採摘,那也不可能滿足市場需求。揭秘:質疑這點的茶友,多半是不懂茶葉背後故事的人。
  • 智旗揭秘花西子小罐茶成功關鍵,新消費下半場誰是最後贏家?
    通過產品創新,創造了把酸奶當做早餐的新消費場景。第三個維度是技術創新。以前速溶咖啡融於熱水,現在可以融於冷水;以前的奶茶是奶和茶混在一起,現在是分離的;逐本卸妝油利用乳化技術,保護皮脂膜不受傷害。迭代設計也是一個常見的差異化維度。
  • 雲南衛視《龍潤茶中國燈謎大會》第四期歡樂來襲
    「失散三胞胎」燈謎現場齊歡聚《龍潤茶中國燈謎大會》正在火熱開播中,在第四期的錄製現場來了一位戴著眼鏡,青春氣息洋溢的少年,與其說他是來猜燈謎,不如說他來擔任燈謎青年組的形象代言人,他就是江錦雄。
  • 「智商稅」2年後,小罐茶的戰略迭代路徑
    Ta們接觸、消費小罐茶的時間跨度不同,2017年至2020年間長短均有,城市涵蓋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希望新消費浪潮中的傳統行業創新者們,從中收穫有關「新人群,新產品,新價值」的啟發。 01、新舊交替,茶葉千年變局從供需兩端看茶行業:供應端,中國茶行業正在快速從小農生產往工業化、規模化、品牌化進化。
  • 茶傳媒報導:網紅都來萬杯展打卡,杯緣子大會勾起了茶人的好奇心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7月6日開始的萬杯展,已經持續了一周多,目前已經有上萬人參觀。(沒有來過的親,7月28日前還可以來打卡額)這個藏於北京百年勸業場的藝術展,不僅是杯子的大會,也變成了時尚達人和茶生活家的秀場。一周時間,大展內設小展,好戲不斷。
  • 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存茶是什麼?有人說,存茶是一種享受。將一款新白茶,存成老白茶,仿佛將時光的味道留了下來。喝一款自己存出的老茶,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成就感。存茶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給予人們無上的享受。
  • 傳壺人:紫砂茶罐適合放什麼茶?怎樣保存紫砂茶罐?
    喜愛紫砂的人越來越多,聊起紫砂壺也總是與茶一起,紫砂壺為茶而生,茶因紫砂壺而出彩,愛茶之人除了會對泡茶器具講究,對存茶的器具也有講究。常見的存放茶葉的器具有,竹木器具、錫器、銀器、漆器、紫砂茶罐等。而這其中各種器具的優點也其各不相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什麼茶葉罐適合放什麼類型的茶,就比如紫砂壺,讓大家說它適合泡什麼類型的茶,大多數壺友都知道,但是問起紫砂茶罐適合存放什麼類型的茶葉,確少有人知。紫砂茶罐和紫砂壺一樣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同時兼備防潮,這樣的環境很利於茶葉後期的轉化,所以適合放一些後期需要發酵轉化型的茶,例如普洱、白茶、黑茶都是比較適合存放於紫砂茶罐的。
  • 白茶餅撬了,放在什麼容器裡醒茶比較好?陶罐、紫砂罐可以嗎?
    從喝茶的風味享受而言,這可是不小的損失。特別是剛壓餅不久,還沒經歷一段時間陳化,存茶時間不到半年,不到一年的茶餅。將這樣剛壓餅不久的茶直接拆開,全部撬解。那這會意味著白茶白白經歷壓餅這一遭了。如果嫌每次撬茶、取茶麻煩,直接省事的將茶餅全部撬開, 那為什麼不買散茶呢?
  • 【茶遊系列】收官之作!倫敦街角偶遇中國「茶生活」,完美!
    有些英式下午茶店,比如說Ritz、Fortnum&Mason,「高大上」得過於正統,又讓她覺得氛圍不夠愜意;再看街邊各種花樣的小咖啡館,雖說輕鬆隨意,卻又少了幾分茶味。或許是中國茶鄉的情懷被點燃,抑或是小胡本人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茶恰是這兩個圈的交集。畢業後,她便萌生在英國開中國茶店的想法。  既然決定創業,總要先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