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志,就是老天爺的喜惡,其實說的就是所謂的天道,因為墨家明鬼,所以把天道人性化了。
天道重義,其實天道仁義並重,不但仁義並重,仁義禮智信,五德並重。不管說仁還是講義,其實都是五德具足的,只是從仁或義的側面看是仁義而已,卻不僅僅是仁義。
元派對仁義的闡述是按照五行來判斷的,仁主生發,為木,所以,凡欲生發滋養,如沐春風都是出至於仁;義主收斂,為金,凡制止不當,截止太過的,就是義。只有仁沒有義就會「濫」,只有義沒有仁就會「暴」。所以,每說仁講義都是仁義並舉,五德並重的。
而說到義政,或者講天道之政,說白了就是維持整個社會長期穩定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這個政策的基本理念就是社會這個太極的平衡,這就如同一顆大樹,政權或者君主官僚就是枝葉,而百姓就是根脈,樹大根深才是真正的壯大。枝葉貪婪無度的榨取根脈的養分,那麼根脈就會斷絕,最終也會導致枝枯葉落;如果只考慮根脈,不管枝葉,那麼國家就不能有效調度和管控,會成為一個發用無力的局面,最終也經不起什麼風波,容易死掉。
之所以義必自貴且知者出,是因為一個國家的政策法令是上位者制定的,由此也可以看到這裡的問題,義不從愚且賤者出,而愚賤者就是我們這樣的人,是社會的大多數。而人性都是有一個生物特性的,就是會不自覺的更偏向自己所在陣營(族群),使得己方越發強大和繁盛。這就必然導致大樹枝葉越來越發達,而根脈越發枯萎。現在的民主選舉和人民代表制度,都是為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天志包含的內容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了。
天命講的是命數吧,而墨者非命。墨者認為,按照天道自然行事,就自然而然的會得到該有的福祿壽喜。所以,墨者認為,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