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溼地總面積32萬公頃,自然溼地佔比超七成,呈現「東多西少」分布特點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2日訊(記者周曉夢)我省的溼地分布在哪?包括了哪些類型?有什麼特點?溼地裡都有什麼樣的動植物……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中國溼地普查——海南卷》中都可以找到答案。11月13日,在海南溼地保護媒體沙龍活動上,該書首次正式「亮相」,詳實記錄了我省的溼地資源「家底」。統計顯示,海南島溼地總面積為32萬公頃,共有5類25型,溼地類型十分豐富。
據了解,中國溼地資源系列圖書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寫,海南卷主編由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江海聲擔任。1997年,江海聲參與主持了海南省第一次溼地資源調查,在一些技術和手段處於摸索階段的當時,調查團隊走遍山海林田,記錄下了海南第一份溼地資源調查結果。時隔15年後,2012年,我省開展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江海聲再次加入其中,這一次,海南溼地資源重新被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海南島溼地總面積為32萬公頃,其中自然溼地面積為24.20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的75.62%。此外,海南島還有人工溼地7.80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的24.38%,其中以庫塘與水產養殖場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另外,我省還有豐富的水稻田溼地資源。
另一方面,海南溼地資源具有類型多樣、典型熱帶性,且東西、南北差異顯著等特點。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級以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共有25處。
若將這些數字,轉化為我們身邊常見的景,也許更為直觀:沿海海域和灘涂,孕育了豐富的魚類、蝦類等水產資源;南渡江、萬泉河和昌化江,是主要的河流水系;獨特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則為許多鳥類提供棲息地……各類溼地組成了我省的「海島之腎」,在蓄水防洪、調節氣候、物種基因庫等方面,發揮著相當「給力」的作用。
此外,11月14日-18日,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和UNDP-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辦組織的「海南媒體溼地保護環島考察」活動中,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我省溼地保護體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目前溼地資源保護仍存在佔用及改造、汙染影響、過度利用、外來物種入侵,以及溼地保護管理不足等問題。對此,相關專家提出建立健全各級溼地保護和管理機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劃開展溼地綜合管理、進一步加強對溼地的保護利用等相關建議。
溼地保護
海南各級溼地自然保護區共25處,溼地面積29824.42公頃,總面積82176.72公頃
大部分水鳥棲息地、紅樹林、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分布區和重要的水源地均納入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其中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已批准建設溼地公園3處
國家溼地公園(2處)
新盈國家溼地公園
南麗湖國家溼地公園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
註:
1、由於本次調查在三沙市成立之前已啟動並開展,調查方案中未將現今三沙市行政範圍納入本次調查,也未開展野外現地調查,故本次調查主要針對海南島溼地資源。
2、海南已建立各級以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或涉及溼地的自然保護區共25處,其中,西南中沙群島與西沙東島白鰹鳥省級自然保護區另行調查,以上統計數據不包括上述2個保護區。
溼地分布:海南島溼地圖譜
溼地類型
近海與海岸溼地:
除內陸的五指山、屯昌、定安、瓊中、白沙、保亭6個市縣外,海南島沿海的12個市縣皆分布有近海與海岸溼地。其中儋州和文昌分別分布有該類溼地下的7個溼地型,是溼地型最多的2個市縣
河流溼地:
河流溼地在全省各市縣均有分布,在南渡江、昌化江和萬泉河流域範圍的市縣河流溼地面積較大
人工溼地:
人工溼地全省各市縣均有分布,其中庫塘溼地在全島18個市縣皆有分布
萬寧:擁有最多溼地類
囊括全部5類溼地類
儋州:擁有最多溼地型
儋州雖只分布有4類溼地類,卻是全島擁有最多溼地型的市縣,共有14型溼地型;其次為文昌和樂東,皆分布有13型溼地型
溼地面積
溼地面積前三甲市縣
東方
溼地面積5.95萬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4.58萬公頃,佔76.97%
儋州
溼地面積4.09萬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2.5萬公頃,佔61.12%
文昌
溼地面積3.97萬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2.98萬公頃,佔75.06%
分布規律
東北部自然溼地分布最多
將全島劃分為若干個4平方公裡網格,統計各網格自然溼地率,通過GIS空間分析模塊得到海南島自然溼地分布圖
將海南島劃分為東北、東南、西南和西北四個部分,海南島自然溼地分布呈現「東多西少」、在東側呈「北多南少」的分布特點,呈順時針逐漸遞減的趨勢。其中東北部自然溼地分布最多
溼地特點
溼地類型多樣,自然溼地比重大,類型分布不均
近海與海岸溼地面積大、類型多,典型熱帶特點
人工溼地眾多,庫塘密布,養殖集中沿海
河流溼地多,河網密布,面積較小
海南溼地土地權屬分為國有和集體,其中國有權屬溼地面積30.55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95.46%。集體溼地1.45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4.54%
溼地生物
溼地堪稱珍稀動植物王國
溼地植物
包括沼生植物、溼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初步統計海南有溼地維管植物247種,其中蕨類植物11種,被子植物236種
常見溼地植物
紅樹林植物:大戟科的海漆;海桑科的海桑;紅樹科的角果木、秋茄、正紅樹、海蓮、木欖和紅海欖;使君子科的欖李和紫金牛科桐花樹等
珍稀瀕危溼地植物
在海南島所記錄的38種紅樹植物中,欖李、紅欖李、海南海桑、杯萼海桑、卵葉海桑、擬海桑及水椰為瀕危種
特有溼地植物
海南海桑為海南島特有物種;紅欖李和水椰為典型的熱帶地區物種,我國僅在海南島南部分布
溼地植被
根據植被型組-植被型-群系的分類,海南島共有3個植被型組,即草叢溼地植被型組、淺水植物溼地植被型組、紅樹林溼地植被型組,共有5個植被型,逾20個群系
溼地動物
共記錄溼地脊椎動物有177種,隸屬27目72科134屬
魚類的物種比例最高,達到48.59%
其次是溼地水鳥,所佔比例為32.77%
再者為兩棲類,所佔比例為8.47%
爬行類佔7.34%
獸類僅佔2.82%
此外還記錄了100種大型底棲動物,隸屬14目47科79屬
常見的溼地動物
1.溼地水鳥
常見的有:鷺科的牛背鷺、大白鷺;鴨科的慄樹鴨、綠翅鴨;鴴科的蒙古沙鴴、鐵嘴沙鴴;鷸科的紅腳鷸、澤鷸等
2.魚類
常見的淡水魚類:鯉科的鯉;鰍科的泥鰍;鱧科的斑鱧等
常見的海洋魚類:青彈塗魚等
3.常見的兩棲動物:蛙科的澤蛙、沼蛙等
4.常見的爬行動物:遊蛇科的鉛色水蛇、漁遊蛇等
5.常見的哺乳動物:野豬、隱紋花松鼠等
珍稀瀕危溼地動物
本次調查記錄的國家II級保護物種有8種,分別是兩棲綱的虎紋蛙;鳥綱的巖鷺、白琵鷺、黑臉琵鷺、鶚、小杓鷸和小青腳鷸;哺乳綱的水獺
特有溼地動物
本次調查記錄的海南特有溼地動物有7種,其中河流淡水魚類記錄有2種,包括保亭近腹吸鰍與海南原纓口鰍。兩棲類動物記錄有5種,包括海南溪樹蛙、脆皮蛙、海南湍蛙、細刺蛙和小湍蛙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