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2021-01-09 南海網

  海南島溼地總面積32萬公頃,自然溼地佔比超七成,呈現「東多西少」分布特點

  海南溼地資源家底知多少?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2日訊(記者周曉夢)我省的溼地分布在哪?包括了哪些類型?有什麼特點?溼地裡都有什麼樣的動植物……這一連串的問題,在《中國溼地普查——海南卷》中都可以找到答案。11月13日,在海南溼地保護媒體沙龍活動上,該書首次正式「亮相」,詳實記錄了我省的溼地資源「家底」。統計顯示,海南島溼地總面積為32萬公頃,共有5類25型,溼地類型十分豐富。

  據了解,中國溼地資源系列圖書由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寫,海南卷主編由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江海聲擔任。1997年,江海聲參與主持了海南省第一次溼地資源調查,在一些技術和手段處於摸索階段的當時,調查團隊走遍山海林田,記錄下了海南第一份溼地資源調查結果。時隔15年後,2012年,我省開展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江海聲再次加入其中,這一次,海南溼地資源重新被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海南島溼地總面積為32萬公頃,其中自然溼地面積為24.20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的75.62%。此外,海南島還有人工溼地7.80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的24.38%,其中以庫塘與水產養殖場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另外,我省還有豐富的水稻田溼地資源。

  另一方面,海南溼地資源具有類型多樣、典型熱帶性,且東西、南北差異顯著等特點。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級以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共有25處。

  若將這些數字,轉化為我們身邊常見的景,也許更為直觀:沿海海域和灘涂,孕育了豐富的魚類、蝦類等水產資源;南渡江、萬泉河和昌化江,是主要的河流水系;獨特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則為許多鳥類提供棲息地……各類溼地組成了我省的「海島之腎」,在蓄水防洪、調節氣候、物種基因庫等方面,發揮著相當「給力」的作用。

  此外,11月14日-18日,在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和UNDP-GEF海南溼地保護體系項目辦組織的「海南媒體溼地保護環島考察」活動中,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我省溼地保護體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目前溼地資源保護仍存在佔用及改造、汙染影響、過度利用、外來物種入侵,以及溼地保護管理不足等問題。對此,相關專家提出建立健全各級溼地保護和管理機構、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劃開展溼地綜合管理、進一步加強對溼地的保護利用等相關建議。

  溼地保護

  海南各級溼地自然保護區共25處,溼地面積29824.42公頃,總面積82176.72公頃

  大部分水鳥棲息地、紅樹林、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分布區和重要的水源地均納入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其中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已批准建設溼地公園3處

  國家溼地公園(2處)

  新盈國家溼地公園

  南麗湖國家溼地公園

  昌江海尾溼地公園

  註:

  1、由於本次調查在三沙市成立之前已啟動並開展,調查方案中未將現今三沙市行政範圍納入本次調查,也未開展野外現地調查,故本次調查主要針對海南島溼地資源。

  2、海南已建立各級以溼地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或涉及溼地的自然保護區共25處,其中,西南中沙群島與西沙東島白鰹鳥省級自然保護區另行調查,以上統計數據不包括上述2個保護區。

  溼地分布:海南島溼地圖譜

  溼地類型

  近海與海岸溼地:

  除內陸的五指山、屯昌、定安、瓊中、白沙、保亭6個市縣外,海南島沿海的12個市縣皆分布有近海與海岸溼地。其中儋州和文昌分別分布有該類溼地下的7個溼地型,是溼地型最多的2個市縣

  河流溼地:

  河流溼地在全省各市縣均有分布,在南渡江、昌化江和萬泉河流域範圍的市縣河流溼地面積較大

  人工溼地:

  人工溼地全省各市縣均有分布,其中庫塘溼地在全島18個市縣皆有分布

  萬寧:擁有最多溼地類

  囊括全部5類溼地類

  儋州:擁有最多溼地型

  儋州雖只分布有4類溼地類,卻是全島擁有最多溼地型的市縣,共有14型溼地型;其次為文昌和樂東,皆分布有13型溼地型

  溼地面積

  溼地面積前三甲市縣

  東方

  溼地面積5.95萬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4.58萬公頃,佔76.97%

  儋州

  溼地面積4.09萬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2.5萬公頃,佔61.12%

  文昌

  溼地面積3.97萬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溼地2.98萬公頃,佔75.06%

  分布規律

  東北部自然溼地分布最多

  將全島劃分為若干個4平方公裡網格,統計各網格自然溼地率,通過GIS空間分析模塊得到海南島自然溼地分布圖

  將海南島劃分為東北、東南、西南和西北四個部分,海南島自然溼地分布呈現「東多西少」、在東側呈「北多南少」的分布特點,呈順時針逐漸遞減的趨勢。其中東北部自然溼地分布最多

  溼地特點

  溼地類型多樣,自然溼地比重大,類型分布不均

  近海與海岸溼地面積大、類型多,典型熱帶特點

  人工溼地眾多,庫塘密布,養殖集中沿海

  河流溼地多,河網密布,面積較小

  海南溼地土地權屬分為國有和集體,其中國有權屬溼地面積30.55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95.46%。集體溼地1.45萬公頃,佔溼地總面積4.54%

  溼地生物

  溼地堪稱珍稀動植物王國

  溼地植物

  包括沼生植物、溼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初步統計海南有溼地維管植物247種,其中蕨類植物11種,被子植物236種

  常見溼地植物

  紅樹林植物:大戟科的海漆;海桑科的海桑;紅樹科的角果木、秋茄、正紅樹、海蓮、木欖和紅海欖;使君子科的欖李和紫金牛科桐花樹等

  珍稀瀕危溼地植物

  在海南島所記錄的38種紅樹植物中,欖李、紅欖李、海南海桑、杯萼海桑、卵葉海桑、擬海桑及水椰為瀕危種

  特有溼地植物

  海南海桑為海南島特有物種;紅欖李和水椰為典型的熱帶地區物種,我國僅在海南島南部分布

  溼地植被

  根據植被型組-植被型-群系的分類,海南島共有3個植被型組,即草叢溼地植被型組、淺水植物溼地植被型組、紅樹林溼地植被型組,共有5個植被型,逾20個群系

  溼地動物

  共記錄溼地脊椎動物有177種,隸屬27目72科134屬

  魚類的物種比例最高,達到48.59%

  其次是溼地水鳥,所佔比例為32.77%

  再者為兩棲類,所佔比例為8.47%

  爬行類佔7.34%

  獸類僅佔2.82%

  此外還記錄了100種大型底棲動物,隸屬14目47科79屬

  常見的溼地動物

  1.溼地水鳥

  常見的有:鷺科的牛背鷺、大白鷺;鴨科的慄樹鴨、綠翅鴨;鴴科的蒙古沙鴴、鐵嘴沙鴴;鷸科的紅腳鷸、澤鷸等

  2.魚類

  常見的淡水魚類:鯉科的鯉;鰍科的泥鰍;鱧科的斑鱧等

  常見的海洋魚類:青彈塗魚等

  3.常見的兩棲動物:蛙科的澤蛙、沼蛙等

  4.常見的爬行動物:遊蛇科的鉛色水蛇、漁遊蛇等

  5.常見的哺乳動物:野豬、隱紋花松鼠等

  珍稀瀕危溼地動物

  本次調查記錄的國家II級保護物種有8種,分別是兩棲綱的虎紋蛙;鳥綱的巖鷺、白琵鷺、黑臉琵鷺、鶚、小杓鷸和小青腳鷸;哺乳綱的水獺

  特有溼地動物

  本次調查記錄的海南特有溼地動物有7種,其中河流淡水魚類記錄有2種,包括保亭近腹吸鰍與海南原纓口鰍。兩棲類動物記錄有5種,包括海南溪樹蛙、脆皮蛙、海南湍蛙、細刺蛙和小湍蛙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為青藏高原高寒溼地「探家底」
    如此重要的高寒溼地,其「家底」多少、變化如何,一直以來卻未有完整答案。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溼地生態系統與水文過程變化」專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並成立了由陳宜瑜、傅伯傑、趙進東、魏輔文和於貴瑞等院士組成的諮詢專家組。
  • 溼地博物館的自然密碼 - 法治海南-法制網
    雖位於海口市近郊,但由於土層淺薄,羊山溼地並不大適合農耕,因此村落稀疏,正因如此,那裡還保留著相對原生態的溼地和森林景觀,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在這個生態圈內,溼地與森林,共同構成一個循環,調節海口城市雨旱季的水分資源不均。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多姿多彩的海南溼地
    海南,是中國溼地類型最豐富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因為有了水,有了溼地,海南才格外美麗。
  • 細蟌現身白琵鷺安家 深圳生態資源「家底」喜人
    受訪單位供圖瀕危物種細蟌現身華僑城溼地公園。溼地環境向好迎來「稀客」白琵鷺「來了,它終於來了!」2020年5月14日下午,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發現,溼地灘涂上出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白色鳥兒,只見它時而翩飛起舞,時而在溼地灘涂覓食。經專家觀察鑑別,最終確認其為白琵鷺。「這是溼地公園第一次記錄到這種鳥類,白琵鷺現身,令我們倍感興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生態環境改善的成效。」
  • 海南:黑臉琵鷺溼地越冬
    ↑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近日,不少黑臉琵鷺飛臨位於海南儋州市光村鎮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越冬。黑臉琵鷺在溼地公園飛翔、嬉戲,成為冬日裡一道獨特風景。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12月28日,一隻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飛翔。↑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嬉戲。↑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覓食。↑12月28日,黑臉琵鷺在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的灘涂上休息。
  • 海南鳥類知多少?黑頭白䴉等10種鳥瀕臨滅絕
    海南的鳥類資源狀況如何?都有哪些鳥類大家族?近些年有何變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令人感到好奇。鳥類資源的狀況,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信號燈。但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海南島鳥類方面的參考資料眾多,但到目前為止,對海南鳥類物種沒有確切的統計,海南島至今還沒有完整的鳥類編目。記者根據《海南島鳥類變遷》等論文資料,梳理出部分數據,以展現海南鳥類資源及其保育等狀況的冰山一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在海南,紫水雞唯一鍾情的地方是昌江海尾溼地公園。那裡靠海,有著成片的木麻黃樹林,有著平闊的淡水水域,是海南保護較好的溼地之一,也是比較稀缺的內陸淡水沼澤溼地。  紫水雞與昌江海尾溼地的環境相得益彰,美好共存——溼地好,紫水雞便選擇在此「安家落戶」;紫水雞美,把溼地映襯得更加美麗。
  • 安徽鶴有多少 全省82個溼地明日同步「開數」
    白頭鶴、白枕鶴、白鶴、灰鶴……鶴是水鳥中的旗艦物種,安徽究竟有多少鶴?1月9日起啟動的安徽省越冬鶴類同步調查或將告訴你答案。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作為2021年全國越冬鶴類同步調查的一部分,安徽省越冬鶴類同步調查將在全省82處溼地同步開展。我省自2004年以來堅持開展的冬季水鳥同步調查,也將同時進行。
  • 青海三江源資源「家底」公開
    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田俊量介紹,經過半年時間,通過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省林業和草原廳和省國土資源廳等部門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以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範圍為主,建立地理基礎統一、資源邊界清晰、資源狀況明了的草地、地表水、林地、溼地四大主要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數量、等級、狀況的本底資料庫。
  • (環境)海南萬寧:溼地鷺鳥飛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鷺鳥飛到海南萬寧的溼地越冬棲息。 這是1月16日在海南萬寧東澳鎮溼地拍攝的鷺鳥。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 崇明西沙躋身國家級溼地公園 "家底"剩多少將啟動調查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詩經》中描繪古人溼地生活的生動寫照。  昨天是世界溼地日,今年的主題是「負責任的旅遊有益於溼地和人類」,口號是「溼地旅遊,一種美妙的體驗」。在上海,溼地就是城市的肺。據說,天氣好的時候,西沙溼地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可以達到3000個,而市區負氧離子一般只有100-200個。
  • 海南日報:保護瀕危物種海南在行動
    保護與開發的矛盾、生境趨於退化、 全球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等因素,正在威脅著海南島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存環境。因此,有人說保護海南的瀕危物種,等於是一場在跟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生命很頑強,也很脆弱。對於人如此,對於動物和植物,也是如此。我們無法知道歷史上已經消失的物種有多少,但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和拯救那些瀕危的生命體。
  • 保護瀕危物種海南在行動
    我們無法知道歷史上已經消失的物種有多少,但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和拯救那些瀕危的生命體。  海南記錄到的野生及栽培的維管植物超過5800種,陸棲脊椎動物有600餘種,在這成百上千種動植物中,沒有一個物種是無用或多餘的。部分物種從「常見→近危→易危→瀕危→極危→滅絕」的過程似乎在加速,而保護瀕危物種,往往就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
  • 摸清森林資源家底!甘肅森林資源調查監測任務全面展開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通訊員王鋒)近日,由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共同組織的全國森林資源調查項目全面展開。按照國家部署要求,甘肅省森林資源調查任務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烏魯木齊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實施,調查任務預計將於今年6月完成。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這就是下塘水鳥溼地保護小區,又稱演中洋溼地。」6月29日,隨行的海南觀鳥會副會長馮爾輝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通過專家評審的《海口市溼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已將這裡列為溼地保護小區,成為我市4個珍稀瀕危動植物溼地保護小區之一。
  • 海南周刊 | 探尋奇妙的蕨類世界——瓊島蕨跡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編者的話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宣布在海口羊山溼地發現水蕨新物種——邢氏水蕨,海南豐富的蕨類植物再次引發關注。海南究竟有多少種蕨類植物?海南的蕨類植物都有些什麼特點?植物學家們又是怎麼研究它們的?請跟隨本期《海南周刊》一起去探尋瓊島「蕨」跡。桫欏的幼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正式出版
    本報海口11月19日訊 (記者孫慧)秋高氣爽季節,海南的山澗林間不乏鳥兒翩躚的身影。但關於海南山區的鳥類,大家知道多少?
  • 一名臺灣現役軍人:我們已經不再富有了,有多少家底,說多少話
    海峽之聲4月18日訊   臺灣士兵小朱日前在世界新聞網上發了一篇文章——《「我們已經不再富有了」有多少家底,說多少話》。小朱在臺灣出生,在大陸念中學、大學,目前在臺灣服兵役。  他在文章中說,我們青年都被長輩認為是不知道當家苦的孩子,實際上,我們是親眼見證臺灣怎麼窮下去,大陸怎麼富起來的一代。
  • 海南瑞澤1.7億中標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項目
    4月19日,海南瑞澤(002596.SZ)發布關於全資子公司收到中標通知書的公告。   2019 年 3 月 22 日,海口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了「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二期)項目(施工標)招標公告」。海南瑞澤全資子公司三亞新大興園林生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興園林」)參與了上述項目的公開投標。
  •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候鳥成群
    11月27日,在位於海南儋州市海墾西聯農場公司新盈片區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已經有不少冬候鳥翩翩而至,棲息於此,頗有「偶隨萍水旅客休嗟,不是桃源漁郎漫問」的韻味。  據介紹,該公園多樣的溼地類型孕育著生物的多樣性,真紅樹7科13種,半紅樹5科5種;有木欖群落、白骨壤群落、海漆群等,是海南西海岸最重要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