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字有幾種溫州話發音?《溫州話辭典》告訴你

2021-01-21 浙江在線

  溫州話的「人」字有幾種不同的發音?溫州話都有哪些俗諺語?怎麼樣才能從零開始學習溫州話?今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溫州話辭典》中找到答案。

  上月28日,市委宣傳部召開《溫州話辭典》初審會,標誌著這部溫州話權威辭典離正式出版近了一步。該辭典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方言學家沈克成執行主編,一批方言學領域研究者組成編輯團隊。昨天,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沈克成,面對面了解編纂《溫州話辭典》背後的故事。

  兩個月出《溫州話辭典》初稿

  背後是十餘年積累

  沈克成的家中擺滿各類研究溫州話的書籍,電腦裡保存了與溫州話相關的滿滿當當的資料。《溫州話辭典》在今年4月25日正式啟動編輯,他和團隊僅用了2個多月就已經完成92.4萬字的初稿。效率為何如此之高?沈克成告訴記者,自己研究溫州方言十多年,已編纂出版溫州方言相關專著多達500萬字。此次受命是胸有成竹,有備而來,只是按照辭典的體例進行整理加工編輯。

  「我花了兩個月時間,夜以繼日先把框架搭好,然後請編輯團隊參與進來,進行細化、編輯、加工。」沈克成透露,去年七月,他在衍園美術館開設了「溫州方言公益傳習班」講座,為的是給大家惡補音韻學方面的知識。有七十多位方言愛好者報名參加,經過七個月高強度訓練,有五十多人堅持了下來。這些人都有望成為溫州方言的研究者。他挑選了其中十名佼佼者,組成一個編輯團隊,幫助他完成這一艱巨而又光榮的使命。

  談到編輯該本辭典的動因時,沈克成表示,溫州話的學術價值很高,是一種遷徙語的代表,被稱為唐宋音的活化石。「溫州以商出名,溫州話跟隨溫州人走向全世界,但被不少人稱為中國最難懂的地方方言之一。廣東潮汕地區同樣出了很多有名的商人,當地極具特色的潮汕話工具書——《新潮汕字典》能夠幫助大家更加系統地了解潮汕話與潮汕商幫,也讓在外潮汕人通過鄉音更好地聯絡感情。所以就想好好編纂一部具有可傳性、可讀性、可學性的辭典,能夠把溫州話比較完整、成體系地整理出來交給後人使用、傳承。」

  共收漢字8105個

  每個均標溫州話發音

  記者在沈克成的電腦上看到,《溫州話辭典》初稿的內容已較為豐富,分為前言、凡例、正文、附錄等章節。

  正文是該辭典的「重頭戲」,目前已有近千頁、60多萬字。「國家2014年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是記錄現代漢語的通用規範字集,共收字8105個,包括常用字、次常用字、生僻字。我們必須參照這個國家標準,將8105個漢字的溫州話字詞的音義等內容進行詳細的注釋。」沈克成舉例介紹,比如「人」這個字,普通話中只有一個發音,但在溫州話中有四種發音。

  記者留意到,辭典上每個漢字後面都註明了序列號、普通話發音、溫州話發音(國際音標)、釋義、例證等內容,全書按照筆畫排序,但可以用拼音檢索。為了幫助不熟悉溫州話的人更好地學習溫州話,辭典還收錄了一份溫州話韻圖(音節分布圖),裡面詳細介紹了溫州話的四聲八調,以及清濁相對的語音體系。

  「我們嚴格參照《廣韻》來給每個漢字註上溫州話發音,因而頗具學術研究價值;但同時,儘可能做到雅俗共賞,在普及層面發揮辭書的效能。對於溫州人和新溫州人來說,這部辭書不僅可供查閱,而且可以成為大家愛不釋手的讀物。」沈克成說。

  溫州俗諺語也被收錄

  明年上半年有望出版

  除了對每個漢字的溫州話發音做出注釋外,辭典還收錄了溫州概況、溫州話語音系統、溫州俗諺語、溫州話生僻字等附錄內容。

  沈克成介紹,凡是全國通用的漢語詞彙,本辭書原則上不收,凡是吳語區通用詞彙,辭書只是收錄但不展開。但是,對於一些溫州話特徵詞則絕不漏過。「比如『大局』這個詞,普通話中是『整個局勢』的意思,溫州話則進行了擴充,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很慷慨、不摳門』;又比如『卵白』意為『蛋白』,『卵飯』意為『炒蛋飯』等,這些都是溫州特徵詞。」

  與此同時,溫州人日常用到的部分字詞,由於在現代漢語中罕見罕用,所以被歸納到了溫州話生僻字附錄裡。比如「三點水加個七」這個漢字,在溫州話中表示噴、灑,或是穿不防水的鞋子在雨水中行走等意思。這個字經常在溫州人的口語表達中出現,但懂得它寫法的人不多。

  記者還發現,辭典中有不少溫州市民常用的俗語與歇後語等,如「加客加雙箸」「五月初六賣菖蒲——過時爻罷」「蚊蟲叮菩薩——不認人」……這些有趣生動的俗諺語,也均以文字的形式被寫入了辭典,供辭典使用者學習。

  沈克成透露,辭典初稿將在充分吸收專家意見基礎上再次進行修改,並將在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後付梓。如果進展順利,溫州市民可以在明年上半年與這本家鄉人自己的《辭典》見面。


相關焦點

  • 一套測試題引數十萬人次參與 溫州話試卷難倒專家
    原標題:一套測試題引數十萬人次參與 溫州話試卷難倒專家   近日,一個名為「2014年溫州話專業六級考試」的測試題在微信朋友圈內十分火爆,許多市民都點擊作答,至昨天下午4點41分,答題人數已達583458人。題目有「『窩龍恩』的意思是什麼?」「你真『塔呢』是什麼意思?」
  • 溫州話,古漢語的活化石-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溫州出了好幾位國家一流的語言學家,他們都是靠學習溫州話,研究溫州話起家的,但是,他們現今都身在外地,重肩在身,已無暇顧及對家鄉方言的整理和研究。六十年來,在溫州方言語音方面,至今未見有系統的專著問世。鄭張尚芳的《溫州方言志》、潘悟雲的《溫州話音檔》、遊汝傑的《溫州話詞典》、顏逸明的《浙南甌語》,這些專著中都少不了「同音字彙」或「同韻字彙」一章,但所收的字數都只有六七千。
  • 河豚稱「烏狼」,早在南宋時期,溫州話已經和今天很接近了
    材料表明,溫州方言發端在漢末東吳,在唐代開始有了雛形,至北宋已相當成熟,到了南宋則很有特色了,這可以在著名字書《六書故》與南戲作品《張協狀元》等文獻中找到佐證。 宋末永嘉人戴侗(1200-1285)的名著《六書故》大量採錄家鄉溫州方言的俗語、俗字、俗音,充分表明當時溫州話已接近今語。
  • 「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 155名華裔少年學說溫州話
    2019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溫州鹿城營開營已經兩個星期,155餘名華裔青少年在這個夏天「走歸眙眙」,踏上為期一個月的文化尋根之旅。昨天,溫州話課程開啟,這堂45分鐘的方言課,讓營員們收穫了50多個溫州話單詞。
  • 溫州娒能用英語對答卻說不上半句溫州話,怎麼拯救?
    ……如今,隨機走訪幾所小學偌大的校園卻久違了熟悉的鄉音鄉音是生命最深的部分有鄉情和親情的溫度在籀園小學我們遇到了一個小學霸周海翔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絲毫不見溫普腔調「能不能用溫州話流利地表達?」自然地與記者用英語對話讓鄉音流失的尷尬無所遁形▲都說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家長墨池小學六年級周靖浩覺得自己說得很溜從四五歲開始他的奶奶和爸爸成為他溫州話方言老師雖然學校裡同學們多用普通話但墨池小學的家長課堂裡會有同學的奶奶來教溫州話「為什麼要學溫州話
  • 日本間諜截獲我軍電報,興奮地寫出每個字,組合在一起後卻傻眼了
    面對日軍夜以繼日的監控和窺伺,我方也想出了非常好的應對措施,當年日軍成功截取了我軍電報,上面每一個字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也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卻蒙了,後來美國人把我方這種電報稱為
  • 美劇稱溫州話為「惡魔之語」 它究竟有多難!!
    這部名為《盲點》的美劇,FBI在劇中表示:「他的郵件是用中文寫的」,「集合所有會中文的人」,「我們的翻譯員有點力不從心」。   溫州話不止難倒FBI,還難倒過日本人。在抗戰歷史故事中,有這樣一段傳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繫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繫,而日本鬼子的情報部門,總是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各大方言都一個讀音,今天讀法可能有誤?
    中國地大物博,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風俗文化,方言就是其中之一,方言是一個地區精髓的凝結,百裡不同音,即便是一個地區的人,相隔得遠一點,所說的方言也有著很大區別,有時甚至會出現兩個村子就有兩種方言的現象。
  • 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看看你讀錯沒有?
    現如今,只要你在中國,你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走到哪都不怕有其它交流障礙。在普通話普及之前,各地都有各自的語言體系,這個就叫各地的方言。方言是各個地區都存在的普遍現象,不僅僅是中國,國外也區分。就像日本的關東和關西說話方式就不一樣,英國的愛爾蘭地區和英格蘭地區也有不同的說辭。但都沒像中國一樣方言的分布如此之廣。
  • 中國十大難懂的方言,看看你家鄉話排第幾?
    第十名:天津話天津話可以說是從骨子裡就透著那種天津人的幽默,相聲藝術經常使用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還是有些差別的,要是話語速度過快,還是讓很多人聽不懂。第九位:長沙方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經有網友在微博發布了中國最難懂的三大方言,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這些方言難懂到什麼程度呢?倘若你是本地人,走出個三裡地五裡地,碰到一個陌生人試圖交流時,你恐怕已經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了!
  • 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而那些封建時期的歷史與文明,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中華文化中語言的出現。雖然如今的我們,使用的都是統一的漢字,並且國家也規定,普通話就是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各地的方言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卻並未因此而消失。正是因為有語言和文字的基礎,才有了歷朝歷代的發展。這個字,是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究竟這個字有多奇特呢?
  • 這個字很普通,卻有五種發音,知道3種的人都很牛!
    這個字很普通,卻有五種發音,知道3種的人都很牛!在世界各國家都有一種不同的語言,同時它也代表了我們每個國家的不同文化。中國的漢字在世界的歷史上也是比較有名的,很多外國人對於學漢字來說是非常難的,因為中國很多字都有多種意思,在這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多音字。為什麼說多音字很難呢?因為它的讀音有好幾種,而且代表的意思也很多樣!這個字很普通,卻有五種發音,知道3種的人都很牛!所以我們在上學和考試中經常在這方面犯錯誤。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真正用到的多音字就那麼幾個。
  • 早道艾莉老師教你20字發音秘訣
    現在就給大家分享艾莉老師自己總結的【日語發音 20 字秘籍】:  有聽的對象  /   有練的空間  /   讓音有意義  /   讓寫有價值  有聽的對象,代表發音的學習是一個交互過程,不是密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