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溫州鹿城營開營已經兩個星期,155餘名華裔青少年在這個夏天「走歸眙眙」,踏上為期一個月的文化尋根之旅。昨天,溫州話課程開啟,這堂45分鐘的方言課,讓營員們收穫了50多個溫州話單詞。
「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溫州鹿城營「學講溫州話課堂」由鹿城區委統戰部主辦,鹿城區網聯會、鹿城實驗中學協辦,於7月8日開營,155位營員分別來自美國、義大利、法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夏令營根據每個營員的中文水平,將營員分成5個班級,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其中溫州話課程已連續開設了三個年頭,是營員們的「必修課」,今年還專門邀請了溫州電視臺《閒事婆和事佬》欄目的調解員張小燕來擔任方言老師。
「尼和(你好)」 「此梯郭(吃早餐)」……不同年齡的營員坐在同一個課堂,學習用溫州話打招呼,用溫州話數數,用溫州話表達吃飯。溫州話一直被稱作是最難懂的方言,但對於這群長期生活在國外的華裔青少年來說似乎沒那麼難學。原來,大部分營員在家中,主要還是用溫州話與家人溝通,家人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把「鄉音」傳承下來。
十三歲的營員金傑茜告訴記者,小時候爺爺奶奶就開始教她講溫州話。「這次是我第二次來參加夏令營,在這裡,既能提高我的中文水平,又能結交到新朋友,明年我還想繼續參加。」
在張小燕看來,這批小學員的溫州話基礎好、學得快。她希望通過一些簡單的溫州話教學、溫州民謠來激發營員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來了解甌越文化,循序漸進,感受來自家鄉的親切感。
據介紹,夏令營活動還將帶營員們走訪溫州科技館、溫州博物館、藤橋生態農莊等,讓孩子們體驗非遺魅力和甌越農耕文化。「通過這樣的學習,能讓他們記住自己的『根』,同時通過這一載體和活動,進而傳承溫州文化。」鹿城區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施文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