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字是如何從「聽覺」發展成「嗅覺」的?

2020-11-26 鹹魚讀書

1.

先考察一下幾個字的本義。

首先是「聽」字,這是個形聲字。

左邊的「壬」表聲,「耳」表意,就是耳朵聽見聲音。

右邊的「/悳」,按傳統說法,從直從心,表示「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

其次是「聽」字,在繁體字裡,「聽」和「聽」是兩個字,所以要分開講。

「聽」是個形聲字,「斤」表聲,「口」表意。

「聽」一開始是笑起來的樣子,司馬相如《上林賦》開篇「亡是公聽然而笑」,這裡的「聽然而笑」就是從容地笑。

捎帶說一下,上面兩個形聲字,它們的讀音和聲旁不一樣,這是今古音變遷的問題。

此外,「聽然而笑」裡的「聽」,有的詞典標作「yǐn」,這也是有傳承的。

清代段玉裁就說「聽」字是「宜引切」,就是「宜」的聲母(y)加「引」的韻母(ǐn),所以讀「yǐn」。

接下來說「聞」字,還是個形聲字,「門」表聲,「耳」表意。

當然,形聲字裡的聲符往往也帶一點表意的功能,所以「聞」字不妨理解為門裡的聲音。

這就是「聞」和「聽」的不同,「聞」更慎重,有辨別的意思,所以有「心不在焉,聽而不聞」的說法。

2.

「聞」字何時從「聽覺」發展到「嗅覺」,學者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討論過這問題。

張永言有一篇《再談聞的詞義問題》,說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

因為《尚書》裡有一篇周公寫的《酒誥》,裡面有一句:

弗惟德馨香祀,登聞於天。

不過,這個例子有爭議。

張永言覺得這裡的「聞」對應「香」,讓天帝聞到香,這「聞」自然是「嗅」的意思。

但也有人覺得,聞不對應香,「登聞於天」就是「使天帝聽到」、「使天帝得知」的意思。

但是,再往下,《韓非子·十過》裡說「聞酒臭而還」,《史記·滑稽列傳》裡說「微聞香澤」。

「聞」在這兩處肯定是「嗅」的意思,所以「聞」字發展到「嗅覺」還是很早的。

3.

寫到這,想先交代一下「嗅」的造字邏輯。

而要說明白「嗅」,得先說明白「臭」。

「臭」字,上面一個「自」,下面一個「犬」。

甲骨文裡的「自」

這個「自」其實是「鼻」的本字,它是鼻子的象形。

因為人們說話指自己總是指著鼻子,所以後來「自」就被借去表「自己」了,要表示鼻子,就得在「自」下面加一個聲旁「畀」。

「犬」嘛,就是狗的象形。

狗的鼻子很靈,古人用狗的鼻子追蹤獵物,於是就造了「臭」字,既可以用作名詞表示氣味,又可以用作動詞表示嗅。

《易經·繫辭上》說「其臭如蘭」,這個「臭」就是名詞氣味;

《荀子·禮論》說「三臭之,不食也」,這個「臭」就是動詞嗅。

後來,「臭」字更多的用作名詞,甚至成了形容詞,於是人們另造了一個字表示動作嗅。

那個字是「齅」,左邊一個鼻子,右邊一個臭,用鼻子湊近氣味,很講道理。

但這個字寫起來實在太麻煩了呀,於是人們用「嗅」取代了「齅」,口鼻相通嘛,意思一下得了。

4.

講完這堆沒用的,可以聊聊「聞」字為何會從「聽覺」發展到「嗅覺」了。

用一個詞來回答就是「通感」。

所謂「通感」,就是把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它既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修辭現象。

因為有通感的存在,表感覺的詞可以互相借用,中外語言史上都有這個現象,表視覺的拿來說聽覺,表聽覺的拿來說嗅覺。

下面到了舉例時間:

看君話王室,感動幾銷憂。(杜甫《西閣口號呈元二十一》)從茲耳界應清靜,免見啾啾毀譽聲。(白居易《重題》)

這裡的「看」和「見」都是聽到的意思。

其實,「聞」字也不只是嗅覺:

王郎才見公主面,聞來魂魄轉飛揚。(《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起》)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杜甫《曉望》

這裡的「聞」都是看見的意思。

當然,「聞」字也確實有點特殊。

在口語中,它已基本放棄聽覺,全面攻佔嗅覺,我懷疑這和我們的文化不重視嗅覺有關。

人們總想不起「嗅」的本字,總想借別的詞來說「嗅」。

在唐山、威海等地的方言裡,人們還會用「聽」表示「嗅」,他們聞到一個氣味,會說「你聽聽這是什麼啥兒」?

相關焦點

  • 「聞」這個和耳朵有關的字什麼時候和鼻子扯上關係
    漢字(古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很多文字都可以通過結構組合去理解其所表達的意思,如題目中的「聞」,外面一個「門」裡面一個「耳」,很容易讓人到「一個人站在門外聽」的畫面,而「聞」字在古代最主要的意思也正是「聽」,即和耳朵有關的聽覺動詞,例如:「聞城鼓聲而伍後上署者斷」——《墨子·號令第七十》「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尚書·泰誓中》但在今天,雖然
  • 下司犬,作為中華名獵犬,有著發達的嗅覺、聽覺和視覺!
    1.嗅覺靈敏下司犬的鼻子大,鼻孔也大,整個鼻子佔據了上嘴唇前端的三分之二,鼻子突出,又帶紅色,非常美觀。它的嗅覺比一般的犬靈敏。下司犬在走路時邊聞邊走,基本上是走到哪裡聞到哪裡,它能在雜草從生和深山密林聞到各種動物氣味。下司犬能識別方向找到目的地,是靠它靈敏的嗅覺返回目的地。
  • 寶寶嗅覺聽覺提升的關鍵3階段
    寶寶嗅覺聽覺提升的關鍵3階段2012-07-12 17:51:4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寶寶1~4周  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由於羊水的變化,就已經體驗了媽媽體內的各種味道,酸的、甜的、苦的、鹹的,寶寶都品嘗過了。
  • 釣魚:了解魚類嗅覺、味覺、觸覺、聽覺、視覺與垂釣的關係
    了解魚類生理與習性,對我們的垂釣活動大有益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魚類的嗅覺、味覺、觸覺、聽覺、視覺與垂釣的關係:1、嗅覺魚兒的嗅覺器官除了用來辨別食物外,它還可以用來偵察敵情,鑑別水質及追求異性。一般的魚類都有一對鼻腔位於頭的前方,嗅覺器官主要集中在這裡。
  • 想真正了解你的狗狗,請記住這個順序:嗅覺視覺聽覺
    請記住這個順序:嗅覺視覺聽覺 幼犬在剛出生時,我們稱之為「植物性生長期」——眼睛和耳朵還未打開,視覺和聽覺為零,只有嗅覺發揮基本的作用 。
  • 貓咪的嗅覺居然比狗狗的嗅覺還要強大,而且嗅覺不止能聞味道!
    貓鼻的構造很特別,鼻子內部有很多褶皺,它的嗅覺器官位於鼻腔的深部,叫嗅黏膜,接觸空氣的面積很大,達20~40平方釐米,是人的3倍,裡面含有2億多個嗅細胞,甚至比狗狗嗅覺還要強大。貓咪能嗅出稀釋成800萬分之一的麝香氣味。
  • 聞不到味道了?別慌!嗅覺是有希望通過高科技恢復的!
    失去嗅覺給人帶來不少額負面影響,失去嗅覺可能會引起社交孤立或營養不良等等問題。當人失去嗅覺時,那他可能會遇上各種各樣生活中的問題。雖然,你不會再聞到放屁的味道,臭水溝的味道,但是在你吃飯時,你也不會再聞到飯菜的香味。
  • 狗的聽覺如何,低音時和人的聽覺差不多,但高音時則不然
    狗的聽覺如何,低音時和人的聽覺差不多,但高音時則不然狗的聽覺如何?低音時,狗的聽覺和人差不多,但是聽高音,狗卻要比人強得年輕人聽覺上限大約300周秒,到中年就降為20周秒,而到了退休年齡,僅為1200周/秒。
  • 狗狗聞聞聞到底聞什麼?科學家:人類的嗅覺其實和狗一樣好
    當你每次看到你家的毛小孩聞聞嗅嗅,或你藏在秘密角落的零食被他翻出來時,你總會讚嘆,他的嗅覺也太好了吧~~但,你知道嗎,有科學家說,其實人類的嗅覺,和狗狗一樣的好。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神經學家麥甘(John McGann)在《科學》期刊發表報告指出,他檢視過去的研究及歷史文獻,發現過去認為狗的嗅覺比人類好,實在是一個誤解,雖然過去的研究指出,人腦的嗅覺區域體積佔腦部整體容量僅0.01%,比其他區域小,顯示人類不需要像狗和其他哺乳類動物般依賴嗅覺生存,但其實人類腦部嗅覺區域的大小可達到
  • 釣友需要知道的,魚的習性,聽覺,嗅覺等關於魚的簡單知識
    二,魚的感覺系統主要是視覺,聽覺,嗅覺1,魚的嗅覺,魚的嗅覺細胞能發覺溶解或懸浮在水中濃度很低的物體。魚類的嗅覺器官主要集中在鼻腔裡。一般的魚類都有一對鼻腔位於頭的前方。在這裡要提出的是,魚類的鼻腔和人的鼻腔不一樣,它不和口腔相通。魚類每一個鼻腔有兩個孔,中間有一薄膜分開,成為前後兩個鼻孔。前面的孔叫入水孔,後面的孔叫出水孔。
  • 豬的嗅覺,聽覺那麼發達和敏銳,視力很弱,靠近物體就看不見東西
    比如家豬的嗅覺和豬的聽覺,都是十分發達的。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豬的嗅覺、聽覺和視覺。豬的嗅覺十分發達。仔豬在生後幾小時就能鑑別氣味,豬能依靠嗅覺尋找地下埋藏的食物。所謂「拱土覓食」主要依賴嗅覺,此時,豬不僅僅是覓食,還依靠嗅覺探究環境。
  • 狗狗是如何區分紅綠燈過馬路的呢?它的嗅覺、聽力有著哪些作用呢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動物眼裡的世界都是黑白的,狗狗與我們生活密切,我們也都知道狗狗視力很差,主要通過嗅覺來判斷事物和人,扔在它面前的東西,第一反應就是湊著鼻子去聞,明明就在眼前,非要像瞎子一樣聞,看著真氣人。但是為什麼狗狗視力這麼差卻可以陪盲人主人等紅綠燈過馬路呢?
  • 被偷走的嗅覺
    作者:黎荔新冠病毒疾病的臨床症狀不僅包括乾咳、發燒和氣短,化學感知功能喪失也成了一項標誌性症狀,其中,「嗅覺喪失」是涉及新冠肺炎症狀最早和最常見的報告指標之一。我看到此前的媒體報導,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有母親聞不出嬰兒尿布的味道,有廚師無法分辨咖喱或大蒜的氣味,還有人說他們無法聞到洗髮水的甜香和貓砂的臭味。一些研究表明,與其他眾所周知的症狀,如發燒和咳嗽相比,「嗅覺喪失」實際上是一種檢測是否被感染更好的方法。
  • 膽小的荷蘭豬很聰明,卻有著超強的嗅覺和聽覺
    研究發現,荷蘭豬的視力很差,嗅覺、聽覺是非常發達的。對周圍環境的各種刺激都有極高的反應。比如,荷蘭豬對音響、嗅味和氣溫突變等均極敏感。荷蘭豬膽子小,而且很敏感。每當環境有什麼動靜的時候,它們都能迅速的反應,而且會感到害怕恐懼。從荷蘭豬對周圍事物變化的反映來看,它也是一種非常聰明,非常機靈,非常敏感的鼠類動物。
  • 看不見為盲,聽不見為聾,不能說為啞,那聞不到氣味呢?
    我想小夥伴們看到肯定都會一懵,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鼻子聞不到怎麼來形容,盲、聾、啞這三個字其實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鼻子聞不到我們現代也有一個稱呼叫嗅覺失靈,只不過這是對病情的描述,要說對嗅覺失靈的單字描述古代還真有,為什麼大家知道的不多呢,那我們就應該從多個角度來分析這件事情。
  • 最新研究:嗅覺可比視/聽覺更快地提醒大腦做出反應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稱,嗅覺被視為最古老的感覺,並且相比於視覺或聽覺信息,人們會對嗅覺信息更快地作出反應。雖然氣味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鼻子,但一旦氣味分子到達鼻子後,從鼻子到大腦的過渡就會比眼睛和耳朵更快,因此研究人員相信通過在汽車中創造出一種氣味,可以比視覺警告更快地提醒大腦危險狀況的來臨。
  • 聞臭變香,新冠患者不止失去了嗅覺!
    ,他們聞不到正常的氣味。 耳鼻喉科醫生Nirmal Kumar教授說,這種「倒置的嗅覺」症狀非常奇怪和獨特,似乎正在影響年輕人,尤其是醫務人員。 庫馬爾教授還是英國耳鼻咽喉科協會主席。他是3月份首批使用「氣味」或氣味消失作為新冠狀病毒指示劑的醫學科學家之一。
  • 為什麼我們在夢裡,聞不到味道呢?睡著之後,我們什麼也聞不到!
    但是在夢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即使你夢到了一桌子山珍海味,很想聞聞那個香味,卻聞不到。為什麼在夢中,能聽到聲音,卻聞不到味道呢?其實,這和我們的大腦的構成有關係。我們大腦的皮層有著很多的神經控制系統,其中就有控制著聽覺,視覺等的神經系統,但是唯獨沒有控制氣味的嗅覺系統。
  • 能看家護院的寵物名字擁有靈敏的聽覺和嗅覺-可愛點
    今日,可愛點小編就來整理一組能看家護院的寵物名字,擁有靈敏的聽覺和嗅覺~團團雪兒花咪卡卡飛飛迪迪花花皮皮笨笨呆呆丫丫懶懶絲絲朵朵田田陶陶蛋蛋
  • 貓咪瞎了或者聾了都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失去嗅覺的貓,必死無疑
    對於貓咪來說,嗅覺是貓咪最重要的一個感覺器官了。貓咪的嗅覺靈敏度是人類的二十萬倍以上,所以貓咪是絕對的嗅覺動物。「饞貓」這個稱呼,其實並不是說貓咪嘴巴饞,貓咪對食物的需求,其實是滿足了嗅覺,而非味覺。貓咪的鼻黏膜裡,約有九千九百萬個神經末梢,這也決定了貓咪對味道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