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條線索,
貫穿著一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總有一些記憶,
刻錄著一個時代的喧囂和成長。
都說開封生活節奏慢,適合宜居、養老。倒不如說這裡是個「會吃」的城市,每一個人都對「吃」有著或多或少的執念和熱忱。
尤其是談論某款美食,大家各抒己見,發表著不同看法。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這家店從白手起家發展到現在3家店面、1個夜市攤兒。
一轉眼開了這麼多年
8年時光只想做好炒酸奶
說起來現在00後們都有炒酸奶情結,8年時光飛逝而去,開封炒酸奶店經過了一輪輪洗牌,那些我們回憶裡的炒酸奶店在必吃列表裡一個個被淘汰。
第一代網紅店已淡出大家視線,沒等我們開始唏噓,另一波網紅店又闖入人們的視野。
面對顧客不斷上升的需求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相比起五花八門的推廣手法,胖熊家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產品上,注重對原料、工藝的細節,是用時間磨礪出來的一個品牌。
一心與炒酸奶較勁
樂此不疲
胖熊家的主理人——王煥,是一位對產品口感很固執的一個人,他說:「立志做開封本土最良心的冷飲,做好自己,對得起良心,我們不做網紅,只想把胖熊炒酸奶做成一代人童年的回憶!」。
酸奶由禹王酸奶專供,水果嚴選超高品質的水果,玫瑰醬獨家配方,分量上一杯tie別家兩杯,單單水果佔用了半杯,眼見為實的實在。
想必你會有些疑惑,為什麼叫胖熊家?
答案很簡單,老闆在上學期間,同學給取的外號而已。時間久了,本名被大家忽略,而「胖熊」這個稱謂,卻紅遍了開封大街小巷。
和胖熊談及創業經歷,也是無限感慨。
第一次創業是在西郊商場夜市練攤。
2013年,胖熊還在美菱冰箱工作,因與領導發生不愉快,正巧這時朋友的冰車急於出手,對生活所迫,萬般無奈之下,在6月份,瞅準位置,紮好攤位,就這樣開啟了胖熊家炒酸奶之旅。
「剛開始賣炒酸奶,一天就賣出1杯的情況是有的」。
像這種情況下,換做很多人,可能就再也不幹這一行了。可就是在這種堅持下,從一臺炒酸奶機,增加到6臺,從父子兩人變成了招募員工的大家庭。
「我剛開始什麼也不會,就自己在家琢磨,一點點嘗試,慢慢地,炒酸奶店的生意越來越好。」
第二次創業是在西環路店內。
炎熱的夏季,生意好的時候導致排號癱瘓,我記得我曾經排隊等了將近一個小時,還有人為了來吃炒酸奶,家住大北郊驅車購買,這可能就是大家對胖熊家的鐘愛吧。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忍心看著大家在汗流浹背中漫長的等待,就用夜市攤賺的錢再加上自己的私房錢狠心開了一間門店。
那年是2015年12月。
他說:「我沒想過以後會怎樣,我的初衷很簡單,胖熊家,一心一意為大家,讓大家都能吃到最健康的冷飲。」
多麼樸實的一句話,簡簡單單,卻是最打動心扉的一扇窗。
有付出,才能有回報。
初識胖熊還是個單身小夥子,在生意還不算景氣的時候認識了現在的孩她媽~一路的陪伴與堅持,到現在為人夫、為人父,為了這個家庭,撐起了一片天。
第三次創業是2019年3月。
鮮風生活超市佔據了西區的半邊天,而胖熊門店的到來,就是為了西區的朋友,再也不用驅車大老遠來吃一杯炒酸奶了。
轉眼間,2020年的到來,是全新的旅程。
第四次創業2020年5月。
東郊店的到來,意味著一場全新的品牌升級改造,更重要的是「我想往前走一步」。
logo、包裝更新,注入新鮮血液,加上現代化管理,從小攤位發展成餐飲業運營模式,一步步走到今天,甚至未來更遠的方向。
在東郊店你能感受到「新」的氣息,不論是服務還是炒酸奶品質,乃至環境,都在以最新穎的方式等待著你的到來。
簡約明亮的裝修格調,讓人瞬間心情愉悅,原木色與灰色相結合,改變以往門店的室內裝潢,更顯得簡單、自然。
上到92歲老者,下到剛出生的寶寶或孕媽,在這裡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而這正是胖熊家炒酸奶安全、衛生、口碑皆傳的重中之重。
一眼望去,不論是杯壁、包裝袋還有布簾,隨處可見專屬胖熊家的標識,這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簡簡單單勾勒出小熊的模樣,你還別說,這可比原來的logo大氣多啦~
說到包裝,這是最能引起爭議的一件事情。
大家都說分量比原來少了,其實並沒有。由略略親測發現,老款杯型瘦高,容易溢出來。新款杯型矮胖、口徑大,方便攜帶。從視覺上來看,確實顯得少很多,但是,分量真的真的一樣多。
如果你還不信?可來一試。
鄭州店
祥符區店
尉氏店
當名氣越來越大的同時,引來了加盟商的加盟,現已就位的4家店鋪分別是:尉氏店、洛陽店、祥符區店和鄭州店,還有3家店鋪正在緊鑼旗鼓的籌備中。
不管你身在何處,都能讓你品嘗到最正宗的胖熊家炒酸奶。
雖然經歷過同行的妒忌和厭惡,風風雨雨一路走來,能在這8年之間,胖熊家用心經營這一杯杯炒酸奶,完全要歸功於味道和人品最得人心。
不論何時,胖熊粉絲群的活動從始至終沒有停止過,手氣最佳的一杯炒酸奶如期而至。每逢春節,還為大家準備了上百份炒酸奶免費送出。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偶爾也需要這樣的小確幸調劑一下煩惱的生活,比如在某一個悠閒午後,在轉角邂逅了這家臨街的炒酸奶店,用一口微甜換取一整天的好心情。
「胖熊家」很年輕,卻陪伴很多人度過了沒有靈感、失去方向的日子。
攝影 | 嗖嗖
編輯 | 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