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鳥可看見紫色和紫外色

2020-08-30 環球解密之未解之謎

研究顯示,蜂鳥的眼睛能看到很多人類無法看到的顏色。「和鳥類相比,人類就是色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斯託達德(Mary Caswell Stoddard)說。

人類的眼睛有紅、綠、藍三種類型的視錐細胞,分別感應這些顏色,以及它們之間的各種調和色。而鳥類的眼睛還有第四種錐細胞,能夠感應紫外線。

人眼能看到的光線,只是光譜上很窄的一個範圍。波長從長到短依次呈現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不同顏色。波長更長的紅外線和波長更短的紫外線,人眼都看不到。

在人眼可見的光譜範圍內,這七種是比較明顯的顏色,其間波長細微的不同,呈現略微不同的顏色。由單一光波產生的光線顏色,也叫光譜色。比如藍綠色,是波長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光波發出的;黃色,是波長介於綠色和紅色之間的光波產生。

還有很多顏色是不同的光波混合產生,就是非光譜色。

其實,彩虹色裡面的紫是紫羅蘭色,並不是人們通常意義上認為的紫色。真正的紫色是紅色和藍色混合而成,這兩種顏色在光譜上波長相差很大,它無法由單一的光波呈現,是由兩種光混合呈現。

因此,紫色就是典型的一種人眼能看到的非光譜色。

斯託達德說,這意味著鳥類的眼睛不僅能看到紫外線波段的各種光,還能看到由紫外線和綠光、紫外線和紅光等各種組合而成的非光譜色,想像一下,從鳥類眼睛看到的世界將有多絢麗。

研究人員在科羅拉多州花了幾個夏季的時間進行實驗。他們設置了兩個飲水槽,裡面分別盛放糖水和白水,並給飲水盤設置不同顏色的LED燈展示不同的顏色,記錄蜂鳥回來找到糖水槽的情況,分析蜂鳥對顏色的辨識能力。

這些LED燈的顏色包括紫外線、藍、紅和綠色,將它們組合成各種不同的非光譜色,從單純的紅和綠,到與紫外線疊加的顏色,並逐漸調整顏色的細微差別,多數是由紫外線和一種顏色的組合。

研究人員估計當地蜂鳥的數量在200~300隻左右,一共記錄了6,000次蜂鳥對水槽的造訪。

實驗結果顯示,蜂鳥能夠識別研究人員搭配的任何一種非光譜色。即使是顏色非常接近的組合,雖然蜂鳥的出錯概率在增加,但是辨識度仍然高於沒有顏色標識的50%概率。

動物和植物的資料顯示,非光譜色在自然界中很常見,鳥類羽毛顏色種類的30%,和植物顏色種類的35%,都是非光譜色。由此可見,蜂鳥對生活環境中這些顏色全部都能識別。

研究組認為,所有的晝鳥都有四色錐細胞,可能很多魚類、爬行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也都是如此。

相關焦點

  • 揭開蜂鳥的秘密 世界上唯一可反向飛行鳥類(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蜂鳥是一種非常美麗而又特別的鳥類。 蜂鳥常見於美國本土,屬於蜂鳥科。蜂鳥作為世界上最小的鳥,有許多特異之處,比如它的壽命很短,能夠快速拍動翅膀,它每秒鐘可拍動翅膀12至19次,也可以反向飛行,是世界上唯一具備這種能力的鳥類。
  • 實驗顯示,蜂鳥能看到我們無法想像的顏色
    公司一隻雄性寬尾蜂鳥。新的研究顯示,蜂鳥能夠感知人眼無法感知的顏色,這要歸功於蜂鳥的眼睛裡多了一個我們沒有的圓錐體。這些發現在野生寬尾蜂鳥的實驗中得到證實(扁尾蕨)的研究表明,辨別非光譜顏色(包括紫外線波長)的能力可能在交配、進食和躲避捕食者等行為中發揮重要作用。
  • 蜂鳥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研究發現,它連紫外線都能看得到
    蜂鳥所擁有的這一項功能是什麼?根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在6月23日的報導,明確地說明了,蜂鳥之所以能夠看到超出人類視野外的顏色,主要依賴於自身所擁有的第4種視網膜錐體細胞,而這樣的細胞人類是沒有的,更不用說這些細胞所組成的功能,也正是如此,在我們人類的所看到的世界是和蜂鳥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而這樣的細胞的作用,則是使得蜂鳥能夠看到紫外線。
  • 誰能看見紫外光+綠光?
    對人類來說,紫色就是一種非光譜色,它不存在於彩虹之中:當藍色視錐和紅色視錐同時受到刺激時,紫色就會出現。沒有哪一種單色光可以引起這種同步的刺激。經過幾個小時的訓練之後,這些野生蜂鳥就能學會尋找能指引它們走向糖水的顏色。在這套設置之下,研究人員記錄下了6000多次蜂鳥選擇餵食器的數據。實驗結果表明,蜂鳥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非光譜顏色,包括紫色、紫外光+綠光、紫外光+紅光和紫外光+黃光。
  • 《蜂鳥》基本信息與形態特徵介紹~
    蜂鳥和其他鳥類一樣,沒有發達的嗅覺系統,而主要依賴視覺。蜂鳥約90%的食物來自花蜜,其餘為節肢動物,包括蒼蠅、黃蜂、蜘蛛、甲蟲和螞蟻。它們薄而長的鳥喙很適合汲取花蜜。 分布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形態特徵 蜂鳥的羽毛一般為藍色或綠色,下體較淡,有的雄鳥具有羽冠或修長的尾羽。雄鳥中,絕大多數為藍綠色,也有的為紫色、紅色或黃色。雌鳥體羽較為暗淡。
  • 像鳥、像蜂又像蝶 是「蜂鳥」還是「蜂鳥鷹蛾」?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蜂鳥嗎?亞洲蜂鳥。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林先生家住市區,11月3日那天,他帶著家人前往黃坦硐遊玩。正當一人行道過一處野花叢時,看見花叢中飛著一隻「鳥」,長長的喙管在花蕊中一伸一縮,背部土黃和褐色相間,和小鳥一樣的尾翼不停地擺動,發出清晰的嗡嗡聲。
  • 劍喙蜂鳥的隱秘生活
    生活在這裡的劍喙蜂鳥主要以花蜜為食,它們從來不會為找不到食物而感到擔憂。劍喙蜂鳥那極長的鳥喙是人們辨別這種蜂鳥的最佳標誌。成年的劍喙蜂鳥平均體長約14釐米,但其鳥喙平均長達8釐米,也就是說,它們的嘴比身體還要長。全世界已知一共有355種蜂鳥,它們都是鳥綱、今鳥亞綱、蜂鳥目、蜂鳥科的動物。所有蜂鳥的自然棲息地都在遙遠的美洲,其中大部分在南美洲。
  • 浦口不老村發現「山寨版」蜂鳥 其實是蜂鳥鷹蛾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此視頻)   荔枝新聞訊 10月10日上午,市民周先生在南京浦口不老村遊玩時,拍攝到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據悉,由於它和蜂鳥太過相似,在飛行狀態下有些市民都有錯把蜂鳥鷹蛾當作蜂鳥的認識。
  • Hummingbird & Summer Flowers in Vancouver溫哥華夏花蜂鳥
    許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在鮮花上採食花蜜的美洲小蜂鳥就被它鮮豔的有金屬光澤的羽毛、靈活精準採蜜動作和不同凡響的向後倒飛空中懸停的超級飛行技巧迷住了,然而蜂鳥飛行中如同電閃雷鳴般迅速和在花朵上吸蜜後一閃即逝的行為讓許多生活在溫哥華多年的市民是能看到但難拍拍攝到。
  • 南京浦口現山寨版南美洲蜂鳥,其實是蜂鳥鷹蛾
    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10月10日上午,南京市民周先生在浦口不老村遊玩時,發現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據介紹,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格桑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
  • 別再認錯了,蜂鳥蛾和蜂鳥不是同一種生物
    一般而言,有四種蜂鳥蛾生活在北美,但雪果蛾和蜂鳥蛾是主要代表,前者在北美更普遍,而後者在美國東部更普遍。與大多數蛾子不同的是,這些蜂鳥蛾在白天或黃昏時分最活躍。如果你在院子裡發現了一隻,記下這一刻,因為如果它再回來一次,很可能是在同一時間。
  • 容易被誤認成蜂鳥的飛蛾,可懸停也愛花蜜,生態選擇帶來美麗誤會
    如果真要講起歷史來,蜂鳥以前確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但到了如今,現代蜂鳥只生存在美洲,它們以吸食花蜜為生,所以棲息地周圍往往遍布著量產花蜜的花卉。既然蜂鳥只生活在美洲,那麼位於亞洲的中國,自然不可能出現蜂鳥,同桌所謂的看見蜂鳥一說顯然也存在很多問題。
  • 中國沒有一隻蜂鳥!你見到的都是蛾子……
    蜂鳥,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3~6克,約等於一個桌球。蜂鳥的新陳代謝非常快,心跳每秒鐘200下,每秒可扇動50下翅膀,快到人眼看不清翅膀的運動,只能看到一個帶著殘影的「球」。憑藉高速運動的翅膀,蜂鳥可以做到空中懸停吃花蜜,也是世界唯一一種可以「倒著飛」的鳥類,非常有特點。
  • 如果你在中國看見了蜂鳥,那麼你將見證一段跨越種族的美麗緣分
    正在採花的太陽鳥蜂鳥雖然難得一見,但在舊大陸仍然有很多和蜂鳥非常相似的動物,如太陽鳥、逐花鳥等等,它們有著和蜂鳥相似的體型和習性,讓不了解的朋友時常誤認。但在小編看來,與蜂鳥最有緣的並不是這些鳥類,而是一群特別的「撲了蛾子」。跨越種族的緣分作為昆蟲家族的一員,它們擁有著傲人的體型,圓鼓鼓的身體,和很強的飛行能力。它們時常像蜂鳥一樣靈活的在花叢中穿梭,發現了自己可心的花朵後,它們會懸停在花朵的周圍,或欣賞或採蜜。
  • 神奇的蜂鳥
    4.也因為體型小,翅膀拍打頻率高,所以能量消耗大,據說蜂鳥兩小時不進食就可能夭折。,於是我就萌生了拍蜂鳥的念頭。看著立在桌邊的三角架和「大炮」,也只能苦笑有些事情可遇不可求。蜂鳥來了!……於是,快速整裝,悄聲出門,來到事先預設的位置……蜂鳥,就這樣被收入囊中。看著這小小的精靈精準地對接著一朵朵鮮花,伸出長長的舌頭,貪婪地吸食著花蜜。進進退退,左左右右,嫻熟地「操作」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動作。畫面是如此溫馨,和諧。
  • 記者泉州洛江拍到蜂鳥鷹蛾 可懸停空中採花蜜
    蜂鳥鷹蛾東南網1月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花蕾 黃謹 文/圖)身體長度和黃蜂相似,拍著翅膀在花朵邊像蜂鳥一般飛來飛去,發出「嗡嗡」的聲音,把比自己身體還長的口器,伸進花朵中間吸食花蜜,頭上還有兩根像蝴蝶一般的觸角。
  • 就是因為這個不可思議的特徵,蜂鳥比人類能看到更多的顏色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稱,人類的眼睛能看到數百萬種顏色,但由於人類不具備的一項特性,使蜂鳥能看到更多的顏色。視錐細胞是視網膜上一類可以感知顏色和強光的細胞。人類擁有三種視錐細胞,用於感受紅光、綠光和藍光。研究指出,蜂鳥有第四個視網膜錐,能夠探測紫外線,這是人類無法做到的。
  • 新鄭出現蜂鳥?原來是「蜂鳥鷹蛾」
    □記者田育臣文圖    本報訊11月15日,新鄭市民李先生致電大河報記者稱,11月14日中午,他在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看到四五隻「蜂鳥」,覺得十分奇特。對此,省農科院的昆蟲專家任應黨觀察照片後稱,這些小傢伙並非蜂鳥,而是酷似蜂鳥的「蜂鳥鷹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像」。    李先生說,11月14日中午,他吃過午飯,到新鄭龍湖鎮一高校校園裡散步,行至一處花叢旁,卻發現四五隻「蜂鳥」,繞著花叢飛來飛去。
  • 蜂鳥特工,蜂鳥是什麼?特工是什麼?
    蜂鳥特工,作為特種部隊一員的約瑟夫·史密斯中士在阿富汗戰場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血雨腥風。究竟怎麼樣了,讓我們看看網友們怎麼說!片子改名為Redemption,很直接的救贖之意,心靈受到戰爭創傷的大兵,成為華人黑社會的金牌打手,然後在修女的精神和肉體感召下,被救贖成為修女的伏魔殺手,不是動作大片而是故事有些散亂的文藝片,不過低沉的大提琴背景音樂和著一些沉重的故事橋段,令人印象深刻。
  • 對蜂鳥的相關介紹
    雖然美國記錄的蜂鳥種類不到25種,加拿大和智利各種蜂鳥不到10隻,僅哥倫比亞就有160多種,而厄瓜多相對較小的蜂鳥約有130種。遷移的紅寶石喉蜂鳥在美國東南部到安大略省的範圍內繁殖,而黑色蜂鳥,它的近親和另一個移民,是美國西南部最普遍和最常見的物種。紅褐色的蜂鳥是北美西部最普遍的種類,是唯一的一種在美洲以外地區記錄的蜂鳥,發生在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