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版溫馨貼士
脖子上的包塊有三類
經常摸摸脖子 學會自檢
脖子部位是非常容易出現包塊、膿腫的地方。一般來說,脖子上出現包塊,就是患病的重要徵兆。脖子上的包塊主要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淋巴結腫大和淋巴結核,它們多發於脖子兩側,早期診斷很容易和腫瘤混淆。
第二類就是腫瘤,早期不會有任何不適,很難被發現。
第三類則是甲狀腺腫塊,一般發於脖子正前方。
平時要學會脖子自檢,沒事不妨多摸摸脖子,一旦發現有硬塊或者突出脖子表面的包塊,就要引起重視了。
【延伸閱讀】
這些疾病也容易混淆
哮喘VS支氣管炎
如果每次感冒後都有呼吸困難的感覺,那有可能就不是支氣管炎,而是哮喘了。
分辨方法:測試肺功能,如果肺活量不足平時的80%,可能就患上了哮喘。
紅斑狼瘡VS皮膚病、腎病
因為紅斑狼瘡患者80%都有皮膚損害,所以很容易被誤以為是皮膚病,其實它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如果你的皮膚病久治不愈,特別是伴有腎功能損害等症狀,就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紅斑狼瘡。
分辨方法:去醫院驗血,做一個抗核抗體的檢查。如果結果呈陽性,就可能是紅斑狼瘡。
胃食管反流VS心絞痛
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狀有燒心、胸痛、吞咽困難、反胃等。因為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臟,胸痛特點與心絞痛極為相似,容易混淆。
分辨方法:胃食管反流表現出的胸痛與進食、體力活動、體位如臥位和彎腰等有關,進食牛奶、飲水、制酸劑可緩解。而心絞痛多在夜間發病,勞累後加重,進食後不能緩解,體位對病情影響小。
痔瘡VS直腸癌
痔瘡和直腸癌有一些類似的地方,比如會在便後有出血症狀。
分辨方法:痔瘡患者的血液一般鮮紅而且呈滴狀,與糞便不相混合。而直腸癌患者的大便則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濃液,而且大便的習慣會明顯改變。判斷兩者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進行肛門指檢。
膽結石VS胃病
患膽結石症的病人98%伴有膽囊炎,會有口苦、口乾、消化不良、噁心,特別是進食油膩食物時倍感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常被誤認為是胃病。這是因為膽囊炎症會影響膽汁的正常成分,使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的功能受到很大的損害。
分辨方法:如果用胃藥後不適感沒有任何改善,不妨做一下膽囊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