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可以獨自進行的4個心理學小實驗,超有趣,一起來試試吧

2021-01-16 心理學與人際關係

在我們的印象中,心理學實驗好像都是心理學家們經過嚴格設計,進行調控,還需要有一大堆幫手和志願者才能進行的。

但那是為了研究全新的理論。其實一兩個人也可以嘗試很多心理學實驗。比如下面這4個實驗,十分有趣,可以獨自完成。

(1)幻肢效應

找一個被實驗者,用一塊擋板擋住他的手,然後找一隻假手放在其胳膊一測(讓其看見),同時撫摸真手和假手,混淆其感覺。

然後突然用錘子擊打假手,此時被實驗者嚇一大跳,並會產生痛覺。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幻肢,很多截肢的人仍然後感覺到被截斷的部位有疼痛感。這就是心理對感覺的影響,比你想像的還要大。

(2)電梯從眾實驗

想要影響一個人有多簡單,你可以用電梯從眾實驗來測試一下。

找一個無人的電梯,然後背對著門站立。此時如果進來一個人,看到你的這種姿勢,他很可能也會不自覺的背對著們站立。

如果你能找一個小夥伴,兩個人一起背對門,則進來的人會有50%以上的概率模仿你們的動作。

這個實驗展示了心理學中的從眾效應。有時候,只需要幾個人,就能輕易利用從眾心理改變他人的思維。

(3)白熊實驗

現在我要求你,在接下來的一分鐘內幹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在腦中想像一隻大白熊,你能做到麼?

----一分鐘後--

是不是發現你的大腦已經被白熊佔據了。這和越想睡著就越睡不著是一個道理。

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關注強化效應。即你越關注什麼,你的大腦就會越興奮,這個東西給你留下的影響就越深。抑制思考反而會激活思考。

(4)負啟動效應

這個字是什麼顏色?

下面這些字呢?

是不是感覺正確的說出顏色的時間變長了。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負啟動效應。因為字的含義和顏色不一樣,所以抑制了你的思考速度。

相反,如果我們讓字的含義和顏色保持一致,你說出顏色的速度會比平常要快很多,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正啟動效應。

結語:上面這4個日常心理學小實驗,能讓你對心理學的理解更加深刻。還特別有意思,一起來試試吧。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原標題: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圖))
  • 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心理現象是一種主觀精神現象,而行為卻具有顯露在外的特點,它可以用客觀的方法進行測量。心理學研究的一條基本法則就是通過外部行為推測內部心理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有時也叫做研究行為的科學。   (2)意識與無意識:   人的意識是由人的認知、情緒、情感、欲望等構成的一種豐富而穩定的內在世界,是人們能動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內部資源。
  • 積極心理學的經典實驗
    中國高校之窗這是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心理學的力量。積極心理治療理論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將一隻大白鼠丟入一個裝了水的器皿中,它會拼命地掙扎求生,而一般維持的時間是8分鐘左右。然後,他在同樣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一隻大白鼠,在它掙扎了5分鐘左右的時候,放入一個可以讓它爬出器皿的跳板,這一隻大白鼠得以活下來。
  • 14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心理學實驗,揭示了人性的複雜...
    20世紀是心理學發展迅速的一個時期,在過去的100年裡,心理學家們進行了很多偉大的心理學實驗,其中很多實驗,揭示了人類本性中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問題。  鋼琴臺階測試  大眾汽車曾經提出了一個「趣味理論」,他們希望可以證明,人們日常的行為舉止可以因為有趣而變得更好。
  • 經典心理學實驗匯總:視崖實驗
    經典心理學實驗匯總:視崖實驗 2015年07月09日發布   沃克和吉布森(Walk &
  • 聚焦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專業是什麼...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學生準備英語考試第一天背了100個單詞,第二天能忘掉多少單詞?以此類推,如果一直不複習的話,在第幾天,學生可以把這些單詞都忘掉。 或者是說,心理學家會測試,人在喝完酒和沒有喝完酒,在開車需要緊急剎車的時候的反應時間會有幾秒的差異。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 1961 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 經典實驗現「信任危機」:心理學「倒退」或許是進步
    然而,棉花糖實驗的結果也一直飽受爭議。其中非常有趣的一點是,這項開展於上世紀 90 年代的研究中,這些面對棉花糖誘惑的小傢伙們都是來自富裕家庭的兒童,他們的父母也都受過良好的教育。那麼,對於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那麼優秀的孩子來說,之前的研究結果是否依然有意義?畢竟,他們的生活常常充滿不穩定的因素,等待對他們來說可能存在什麼都得不到的風險。
  • 心理學常考實驗大匯總
    在整個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對於很多學生而言除了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現象之外,最令學生們頭疼的便是五花八門的心理學實驗了,對於實驗部分很多同學表示記不住哪一種理論匹配哪一個實驗,所以今天就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希望對於備考教師招聘的考生有所助益:1.深度知覺:吉普森與沃克的「視崖實驗
  • 心理學最著名的實驗之一有嚴重缺陷?
    一名名叫道格拉斯·科爾皮(Douglas Korpi)的學生告訴布盧姆,他謊報了故障,以便能早點從實驗中出來,為研究生院的考試做準備。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因1971年在史丹福大學(Stanford)的監獄實驗而聞名。
  • 有趣的戀愛心理學現象!分享給大家
    「契可尼效應」心中最懵懂最青澀也是最刻骨銘心的,那種小曖昧和情竇初開的懵懵懂懂的愛情讓人懷戀。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發現-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
  • 傷痕實驗——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傷痕實驗。實驗組織者所有的參與者說: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觀察,人們對面部有傷痕的陌生人的感覺如何,態度如何。每一個參與者都被安排到不同的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專業的化妝師,在他們的左臉上,畫出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痕。
  •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5個帶來意外結果的心理學實驗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過程當中,為了尋求進步,科學家們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實驗,並因此而收穫不少。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似乎實驗只能與物理、化學形式相關。但事實上,在心理學界,也進行了不少實驗。如今,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理論其實都來自於曾經的心理學實驗。而今天,么哥將帶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5個帶來意外結果的心理學實驗。
  •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以下是七個經典心理學研究的駭人背景故事。小阿爾伯特在20世紀初期,許多美國心理學家受到「行為主義」的影響,認為我們的行為不是自由意志的結果,而是過去經歷引發的動物性反應和學習反應。俄羅斯科學家伊萬·巴甫洛夫表示,狗可以被教會在鈴聲響起時流口水。 但 John B.
  • 殘忍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實驗驗證,永遠別因為學習向孩子發火!
    「阿爾伯特(Albert experiment)」心理學實驗:在心理學歷史上有一項實驗,遠近聞名的同時又最具爭議,那就是阿爾伯特實驗,該實驗是由約翰·布羅德斯·華生及其助手共同完成的。實驗的結論恰恰可以解釋孩子抗拒逃避學習的這種行為。
  • 《實驗者》:在沉悶的電影裡做個有趣的實驗
    《實驗者》:在沉悶的電影裡做個有趣的實驗 時間:2015.04.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考研心理學衝刺複習:西方心理學必背考點
    3、心理學背景。行為主義受機能主義、動物心理學和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研究的影響。   4、行為主義還受到其他科學的影響。它著重對個體的智力和能力進行研究,心理測驗是主要的方法;   2、從研究意識內容轉向研究意識活動,它並不將意識排除在心理學之外,但只注重意識的功用;   3、從重視內省方法轉向重視客觀的方法,它不取消內省放,但並不把它作為主要的方法,而主張多種方法並用,如實驗法、測驗法、統計法、等級法、評選法等;   4、從研究心理學「是什麼」問題轉向心理學「為什麼
  • 看完5位心理學大神的故事,徹底愛上心理學
    老好人」,誰的意見都尊重,找他諮詢吧,也不給你出個主意;華生則是個「小憤青」,做實驗嚇壞小朋友;而斯金納卻似「虐待狂」,養了鴿子、小白鼠,不輕易給它們吃食物,換著法子以「折磨」小動物為樂……然而,心理學恰恰因為有這些人而倍添魅力。
  • 聽書|心理學經典重讀4《津巴多時間心理學》:童年陰影?
    大家好,歡迎收聽「邁向成功的心理學」,我是周鳴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每周會給大家解讀一本經典的心理學作品。邁向成功的心理學:告別心靈雞湯,成功從心開始。【解讀書籍】《津巴多時間心理學》,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心理系的榮譽教授。津巴多教授因為1970年代的一場「斯坦福監獄」的心理學實驗而名聲大噪。
  • 「教育心理學之父」——桑代克
    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桑代克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二、學習理論:嘗試-錯誤說(一)桑代克經典實驗:餓貓開迷箱桑代克做的最著名的實驗是貓開籠取食的實驗。他把一隻餓貓關在迷籠中,籠外放著魚、肉等食物,籠中有一個可以打開門閂的裝置(一個連著門閂的踏板)。開始貓在籠中用爪子夠食,失敗後便亂咬、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