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聽「邁向成功的心理學」,我是周鳴之。在這個系列中,我們每周會給大家解讀一本經典的心理學作品。與一些流行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不同,我們在書的選擇上,主要偏重對科學心理學書籍的介紹,這些研究大多會使用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方法,代表了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與進展,同時又立足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例如,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滿足?大腦如何學習最為有效?創造力如何產生?又或者,遊戲究竟利弊如何?通過這些作品的解讀,希望能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議,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自我,從而破譯成功的密碼。邁向成功的心理學:告別心靈雞湯,成功從心開始。
【解讀書籍】
《津巴多時間心理學》,作者之一菲利普·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心理系的榮譽教授。津巴多教授因為1970年代的一場「斯坦福監獄」的心理學實驗而名聲大噪。實驗同期,津巴多發現受試者無一不是在實驗中放棄了自己的現實身份,他們沉溺於當下悽慘的處境,這最終導致了他們心理上的全線潰敗。自此,津巴多產生了對時間心理學的研究興趣,他意識到,人的時間觀可能是影響人們決策的重要一環,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
【核心內容】
津巴多的心理時間學認為心理時間觀是反映態度、信仰的一種價值觀,是人們做出決策的隱形心理機制。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津巴多將時間觀念分為三個導向、六種時間觀,並製作了反應時間觀念的津巴多時間量表。這個時間量表後來被應用於許多場合,並得到了廣泛的驗證。還特別用於包括抑鬱症、PTSD(也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治療,並取得了很好的反響。
在今天的解讀中,我們將了解到,為什麼你的童年記憶是你時間觀的一部分,為什麼相愛容易相守難,為什麼報復社會者會傷害無辜人,為什麼恐怖分子不畏懼死亡。我們還將了解到,最佳的時間觀配比,以及與時間觀不同的人應該如何相處。
【解讀大綱】
今天我們的解讀將按以下三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究竟是過去留下了記憶,還是記憶改寫了過去?我們從記憶的真相說起,了解你的心理時間觀。
第二部分:三種時間導向,以及六種時間觀。在這一部分我們將理解不同時間觀的人們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第三部分:合理的時間觀配比,重塑你的心理時鐘。
【延伸閱讀】
《讓時間治癒一切》
【美】菲利普·津巴多、理察·索德、羅斯瑪麗·索德/著 趙宗金/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年3月版
推薦理由: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時間觀理論和時間量表在抑鬱和創傷性應激障礙等心理治療中的應用。與傳統的心理治療不同,時間治療法並不關注對創傷的回憶和講述,而是將關注焦點轉向現在和未來,幫助人們重建快樂、健康的生活。對於時間治療法和優化個人時間觀有進一步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從中查找具體的練習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