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茶界紅人來說,鐵觀音卻是不折不扣的網紅老手,爆紅二十年,即使不喝茶的人,也多少聽過它的大名。但是對鐵觀音的了解,很多人只知道它的名字,對它一無所知。事實上,鐵觀音,很多人都有誤解。
鐵觀音之名起源有兩個典故
其一為乾隆見幹茶形沉似鐵,葉底美如觀音臉,而賜名鐵觀音;其二為篤信佛教的茶農,受觀音託夢尋得一株好茶,後移栽於鐵鼎,故名鐵觀音。
是綠茶麼?
因鐵觀音幹茶呈青綠色,顆粒狀,湯色金黃透亮,淡綠色,特別是發酵程度較輕的鐵觀音,泡出的「清湯綠葉」,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綠茶。
其實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關鍵的是要做青菜,無論是香型還是濃香型,青菜都有不同程度的發酵。
鐵觀音,是品種名還是商標名?
鐵觀音,是茶樹的一種名稱。鐵觀音起源於福建安溪。在20世紀初,鐵觀音這個優良的樹種,曾隨移民大潮,遠播南洋,東渡臺灣,安溪便於出海。
也是制茶的一種方法。常規鐵觀音,是採用成熟的開面葉製作而成,發酵程度高,有成熟果香和熟火香,成熟茶形為圓形或半圓形。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製作鐵觀音用的茶樹不一定是鐵觀音的品種,製作工藝也多有變化,從發酵到烘烤都已經沒有傳統的那麼高了。廣義的鐵觀音,已突破了產地和品種的限制,成為烏龍茶中具有獨特香氣和味道的產品名稱。
有哪些特點?
普通鐵觀音成茶外形結實重實,色澤沙綠油潤,多為顆粒狀,俗稱「蜻蜓頭」。
它的湯色金黃明亮,內香馥鬱悠長,滋味醇厚,飲之齒頰留香,香醇生津,香味別具一格,俗稱「觀音」。耐泡性強,被稱為「七泡有餘香」。
鐵觀音中為什麼有些綠了,有些黑了呢?
鐵觀音按照國標將其分為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三種,這三者的區別比較明顯。
①香型鐵觀音
鐵觀音香型採用文火乾燥。外觀綠得發亮,香氣清爽,滋味爽口,茶湯呈金黃色,微綠色。
㈡濃香鐵觀音
濃香鐵觀音採用烘烤方式進行乾燥。外型較為烏潤,香氣濃鬱持久,混合了花香、焦糖香等,滋味醇厚,湯色呈金黃偏橙。
②陳香型鐵觀音
鐵觀音陳香,烘焙後保存至少5年。茶色黑褐色,微黃,陳香明顯,滋味醇和,湯色深紅清澈。
綠色葉紅鑲邊是鐵觀音的標誌嗎?
鐵觀音的傳統製作,關鍵是搖青和發酵,讓茶在反覆碰撞中產生茶香。這一過程會使茶邊輕微地破裂,產生紅邊,所以鐵觀音也有「綠葉紅邊」的美稱。
而採用新工藝生產的鐵觀音,由於採茶時成熟度較低,發酵程度較低等原因,常常難以看到紅邊。
紅色芽桃是鐵觀音的一個品種嗎?
鐵觀音茶樹屬鐵觀音茶樹品種之一,是鐵觀音茶樹中最古老的一種,茶芽呈紫紅色,葉端略微下垂,歪斜像桃,葉如其名。
歪尾桃是純種鐵觀音的特色之一,用它製成的鐵觀音,特別顯出「觀音韻」,滋味醇,品質純正,又因其不易栽培,數量稀少而備受珍視。
金觀音,黃觀音與鐵觀音有何關係?
有時候我們會在一些產品的包裝上看到金觀音、黃觀音,這跟鐵觀音有什麼關係?
金觀音,黃觀音,鐵觀音都是茶樹品種名,看起來像三胞胎,其實鐵觀音與金觀音,黃觀音之間存在親緣關係。
金觀音、黃觀音均為鐵觀音茶樹與其他茶樹雜交而成,只不過提供花粉的「父親」不同。例如培植金觀音,用金桂花的花粉,傳粉於鐵觀音的茶樹。
3個品種的烏龍茶,香氣都是花香型的,品質差別微妙,要親自嘗一嘗才有更真實的感覺。
鐵觀音是春茶還是秋茶?
鐵觀音有「春水秋香」之說,安溪鐵觀音雖全年皆可採制,但其中春、秋兩季採制量最大,品質更為突出。
就原料而言,春季茶葉經過冬季的貯藏,養分更豐富;秋季茶葉經過夏季的旺盛生長,養分消耗量更大,秋季茶葉的養分含量不如春季。
就工藝而言,春茶雖然原料好,但由於春春多雨,做茶尤其易受陰雨天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從而導致春茶優品率低於秋茶。
就香味而言,在相同的工藝下,春茶的香氣不容易突出,但由於原料的優勢,茶湯的味道更好;而秋茶雖然原料比春茶差,做茶時秋高氣爽,香氣優勢容易突出。
鐵觀音泡泡怎麼樣?
鐵觀音泡茶時,建議用100℃開水衝泡,茶具建議用瓷質蓋碗或紫砂壺。茶水比例,以蓋碗150 ml為例,幹茶可放7~8 g。
鐵觀音泡茶時,先洗茶水,前3次泡出湯要等上幾秒鐘,讓茶水沸騰。後應儘快出湯,避免茶湯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