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袋鼠麻麻在一篇文章中,剛提醒家長要注意家中的藥品、消毒劑、洗衣液等用品的收放,以免造成誤食誤飲。
誰曾想這就看到一則寶寶誤服降壓藥的報導:
廣東佛山一名女童在奶奶不注意的情況下,誤服了放置在桌面上的降壓藥。在誤服之後,奶奶發現後聯繫了女童母親,幾經波折之後,女童才緊急轉到醫院,此時距離孩子服藥的時間,已經過去兩個多小時。最終,女童經搶救無效後不幸離世。
孩子誤服藥物的案例以前也屢有報導,真的希望家長能夠從內心引起重視。
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關於藥物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不要大量囤藥
很多家庭都有囤藥的習慣(尤其是有寶寶或老人的家庭),常用藥就更是家中必備了!
但是囤藥,一定不要忽略這個問題:藥可能沒用到就過了有效期。
據《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披露,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備有家庭小藥箱,其中30%~40%的藥品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80%以上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的習慣。
存放時間過長會導致藥品成分發生改變,不僅藥效大打折扣,還可能出現黴變(尤其是顆粒劑、蜜丸等劑型)。
如果不小心誤食了過期藥,輕者影響療效、貽誤病情,重者可能會引起過敏、休克等,甚至造成死亡!
現在買藥都很方便,一般我們居住的地方,藥店、超市等配套設施很齊全,一些常用的非處方藥,網上購買也能及時送到家,沒必要大量囤藥。
如果家中有過期藥物,不要隨意丟棄,以免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目前很多地方的藥店都支持過期藥品回收,可以將過期藥品送至附近的回收點。
二、按照說明服藥
不同藥物如何服用,一定要嚴格遵醫囑或者參照說明書,否則不僅影響藥效,還可能嚴重損害健康。
比如某些咀嚼片,怕光、怕熱、怕水(如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所以千萬不要用水溶解後服用(服藥後可喝水)。
服用腸溶片,也注意不要掰開、嚼碎,以免損傷特殊的外衣,那樣就不能起到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了,或者有效成分被胃液滅活,效果大打折扣。
口服泡騰片,一般需要用溫開水完全溶解再搖勻服下,千萬不要直接吞咽。
一般泡騰片在溶解時,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如果直接把泡騰片放入口中或吞下,大量氣體會迅速充斥氣道或消化道,嚴重時會引起窒息。
曾經就有報導,一個年僅18個月的寶寶因為感冒發燒就醫,家長直接將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泡騰片塞進其嘴裡,導致孩子窒息,最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看到「泡騰」二字就要扔到水裡溶化後服用,陰道泡騰片和消毒泡騰片,萬萬不能口服。
為了避免錯誤用藥發生悲劇,服藥時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
三、儘量不要當著孩子面服藥
孩子們的好奇心強,對很多事物都有著強烈的模仿欲,但小寶寶們往往無法判斷自己所模仿的動作是否安全。
比如大人吃藥時,幾粒藥丟入口中,一杯水送下,被小寶寶看到,他們可能會想:他們吃的是什麼?我也要嘗嘗……
如果藥品沒收好,稍有不注意可能就發生意外!
四、不要哄騙孩子藥物是「好東西」
寶寶吃藥不配合,家長們就會想方設法「花式」餵藥,有的人還總強調:寶寶病了,我們給寶寶吃個「好東西」,這樣就很快好起來了。
有的兒童藥品甜甜的,寶寶不排斥,再加上家長說是「好東西」,他們就會對藥品和食物產生混淆,容易出現誤飲誤食。
一定要從小教育寶寶,藥品不能隨便亂吃,明確藥品與食物的概念。
最最重要的有一點就是,務必把藥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千萬不要隨手放在茶几、餐桌上!
袋鼠麻麻有話說:
意外的發生,往往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希望家長心中時刻敲響警鐘,不要因為疏忽而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