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育技術」後備母豬管理(環境管理)

2020-11-22 養豬界

本文是後備母豬管理的最後一篇,主要介紹後備母豬飼養過程中的環境管理要點。其他內容請移步到專欄:繁育技術。

01

後備母豬在配種前才會轉移到限位欄。在此之前,後備母豬一直在大欄飼養,因此如何在大欄中給後備母豬提供最適宜的條件,直接影響著後備母豬的培育效果。而飼養密度是最重要且最基礎的影響因素。

與育肥豬相比,育肥豬希望欄舍利用效率最大化,在不影響出欄時間和正品率的前提下,希望在單位面積內飼養最多的肥豬;而後備母豬的培育則要考慮單位面積下的最大化合格種豬的產出

由於豬屬於群居性動物,群居性動物會根據體型劃分出等級,佔據優勢地位的豬會在採食、休息等方面有優先權,飼養過多的種豬,會讓更多的體型偏小的種豬在處於低等級序列中,造成採食行為、休息區域處於劣勢,這種持續的壓力造成的應激對後備母豬的生理髮育不利。會造成後備母豬體型的不均勻。

飼養密度過大,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在於對肢蹄發育有負面影響。有研究表明,飼養密度過大會造成肢蹄問題豬只比例增加,從而影響後備種豬的選種率。

飼養密度過大,還會影響豬之間的社交行為,過高的密度會造成豬只之間出現爭奪休息區域等打鬥行為,造成皮膚、生殖器等部位損傷。

總之,過高的密度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對後備母豬的培育不利。

根據PIC的建議:

在後備母豬20周齡之前的後備母豬飼養密度為:23kg之前,每頭豬的有效面積不小於0.85平方米;23-109kg,每頭豬的有效面積不小於2.3平方米;

後備母豬21周齡到轉入限位欄前:每頭豬的有效面積不小於3.7平方米。

如果後備母豬舍地板為實心,則每頭母豬的面積還需要增加30-40%,且要有一定坡度。

02

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會讓豬只感覺舒服,從而減少了應激的發生。過低的溫度會抑制發情,而高溫則會讓豬發生熱應激。

後備母豬飼養過程推薦的溫度與育肥豬基本一致,最適宜的溫度在18-24攝氏度,在水泥實心地板的最低溫度要在14攝氏度以上。

溼度過高會造成細菌性疾病的發生,也會增加肢蹄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而且溼度與溫度之間有協同效應:溼度過高的情況下,就算溫度不高,也可能造成嚴重熱應激,過高的溼度,在低溫情況下會讓豬感覺更冷。

建議的溼度範圍在60-70%之間。但溼度對於南方豬場是一項很難控制的工作,因此要更加關注溫度的變化。

03

光照是調控季節性繁殖動物的主要環境因素,通過調控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讓動物在固定的季節進入發情-配種-繁殖循環。

雖然家豬不是典型的季節性繁殖動物,但有研究結果顯示,其繁殖系統確實受到光照的影響,這也是家豬繼承其野外祖先的一項「遺產」,因此豬舍光照如果管理不當,會造成發情推遲、返情等繁殖障礙。

光照管理最重要的是規律性,不規律的光照起不到調控繁殖系統的作用。推薦的光照管理方案是: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光照強度在200勒克斯以上,也就是能看清報紙上文字的光強。光源推薦使用LED等,要安裝均勻,保證每頭豬都能被光照到。

飲水的第一要求是新鮮、乾淨,鴨嘴式飲水器和碗狀飲水器均可,其高度必須可以調節,要保證8-10頭豬有一個飲水器,要安裝在活動或採食區域,以保證睡臥區域的乾燥。水流量必須達到2升/分鐘以上,如果有條件,可以安裝獨立水錶,以便於觀察用水量是否正常。

04

空氣品質非常重要,除了實現夏季降溫的功能外,通風在控制呼吸系統疾病上非常重要,因噴嚏、咳嗽引起的易感微塵被別的豬吸入後會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如有條件,應當設置兩套通風系統,一套用於夏季,一套用於冬季。

豬舍的通風設計是非常專業的問題,無論採用何種通風方式(自然、正壓、負壓),均要保證其最小換氣量、風速範圍。對於後備母豬舍,風速標準在1.5-2米/秒,夏季最小通風量為8.12立方米/分鐘/頭。更專業的和權威的資料請參考專業設計單位的標準,在此不做展開。

後備母豬管理系列的結語

後備母豬管理系列一共6篇,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著從生產角度闡述繁育體系,這也是我下一步要努力學習的內容。工作量比我想像的大,查閱資料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數據、參數有差別,甚至互相矛盾,我挑選的原則為:大企業的數據優於小公司,有研究報告的數據優先於經驗數據。

感謝閱讀,文中肯定有很多的錯誤,我雖然反覆確認和修改,但行業的發展速度太快,可能很多數據已經在今天不適用。但我傳遞的是:要建立一種思維,就是對技術成體系的思考,思考其來龍去脈,深挖一些,再深挖一些。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專精顯得更珍貴。

相關焦點

  • 怎麼做才能使後備初產母豬繁育效果好?養豬戶要做好這幾點
    後備初產母豬飼養管理的好壞不僅影響頭胎的生產質量、數量,而且還會影響以後多胎生產成績那麼後備初產母豬該怎麼做才能使得其繁育效果好?跟隨畜牧堂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選擇優良的後備小母豬 育肥豬50%的遺傳結構來自母豬群,因此挑選好、養好後備小母豬是很重要的。 01健全的體格 體格健全是指沒有缺點和缺陷。
  • 種豬品種的選擇與繁育技術(四)(《現代高效規模養豬 實戰技術問答...
    (1)種豬選擇後備種豬的引種體重,以40~60千克為宜,體型符合本品種的外型特徵,發育良好,豬只健康,無疾病。公豬要求:反應靈敏,四肢結實粗壯,腰背平寬,後軀發達,睪丸發育良好,大小均勻,左右對稱,雄性特徵明顯,性慾強。母豬要求:頭頸輕秀,背腰平直,四肢強健,性情溫順,有效乳頭6對以上,排列均勻對稱,無瞎乳頭。
  • 後備母豬發情沒有配種就出現炎症究竟是什麼原因
    那麼後備母豬未參加配種會不會有生殖道炎症呢?經產母豬出現此病的病因大家都清楚,但是未參與過配種的後備母豬出現子宮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後備母豬長時間食用輕度發黴的飼料  飼料中的玉米赤黴烯酮也具有和雌激素樣同樣的作用, 與正常母豬發情期有米湯型排出物情況一致。
  • 關於種公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想知道嗎,那就進來了解吧
    大家好,種豬作為養豬生產中的一類特殊群體,需要根據其生活習性和營養需求制定出合理的飼養管理方案, 這樣才能夠在養殖過程中將種豬飼養好,使其達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將針對種豬的飼養管理技術進行分析和總結, 旨在為種豬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參考。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母豬繁殖性能提高20%?!嘉吉3+2母豬營養解決方案夠「硬核」!
    在行情利好和政策加持之下,養豬業復產復養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由於很多豬場將三元商品母豬留作後備母豬,一時間,豬場「新寵」——三元母豬備受關注。和二元母豬相比,三元母豬在繁殖性能、管理難度和健康水平等方面的生產管理問題更為突出。
  • 提高母豬繁殖力有四大技術良策 - 山西新聞網
    1、選擇優良豬種的雜種母豬 工廠化養豬生產中,商品豬的母體大都採用長大或大長母豬,這是因為雜種母豬在繁殖性能上具有雜種優勢,同時適合市場對瘦肉型豬的需求,所以這種組合在我國工廠化養豬中普遍採用。在選擇長大後備母豬時,體型上應平直或微傾,腹部比較大、鬆弛,腹部過度收縮的母豬繁殖力都較差。
  • 養母豬的日糧是什麼,選後備母豬自配飼料配方
    後備母豬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優質、營養全面的飼料對母豬的形體以及生殖發育都是很重要的。選擇合適的飼料餵養,能夠使後備母豬快速生長,提高後備的發情配種率,和預防母豬蹄裂。現在為大家簡單介紹後備母豬的飼料自配方:母豬飼料自配料後備母豬(3月齡-初配)一:玉米60%、麥麩(或米糠)22%、豆粕17.7%、維諾母豬多維0.1%,維諾黴清多礦0.1%,維諾複合益生菌0.1%。
  • 「學習筆記」第十章 項目溝通管理
    本章介紹了項目管理中溝通管理的實用技巧,以及國外常用的郵件溝通技巧。全文約1400字,閱讀需5分鐘。當然小編希望看完文章的你收穫的遠不止與此,比如藉此更高效地規劃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文是小編根據英文課件結合自己所學翻譯整理,糾錯指正、深入探討,咱們評論區見「Study the past if you want to intuit the future"----Confucius項目溝通管理的主要流程溝通管理規劃溝通管理監控通信溝通方式許多人喜歡非正式的溝通口頭溝通有助於項目成員和項目受益者直接建立更牢固的關係將信息結合上下文很重要
  • 夏季生豬安全復產八項關鍵技術措施
    新建豬場應科學設計生物安全防控方案,嚴格分區布局和物理隔離管理,完善全覆蓋qPCR採樣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清除、分區分級管理等綜合防控技術措施,形成一場一策的有效防控格局。對於一條龍養殖場,要重點控制好豬舍內環境的溫度和空氣品質,擺脫環境條件性疫病對養豬生產的困擾,有條件的場可考慮加裝空氣過濾、臭氣處理等裝置,降低藍耳病等通過空氣傳播疾病的風險。對於標準化育肥小區嚴格執行「五統一」措施,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駐場管理,防止因夏季高溫帶來的應激損失。
  • 豬場母豬這樣養,一頭母豬多賺4000+
    作為養豬業的財源,母豬一直是每個豬場的重頭戲,很多豬場也許對養豬比較吝嗇,但對於母豬的管理和保健卻是捨得投入,但有時得到的結果卻有些差強人意。因此,為了幫助大家養育好母豬,本文主要介紹母豬保健計劃和母豬保健程序,總結如下:母豬保健的意義在於母豬在健康的基礎上可以提供更多的仔豬數量,並保證最高的存活率,仔豬的初生重和斷奶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而能繁母豬的使用壽命也會延長,因此母豬保健不僅需要飼養管理、環境等方面的到位,更重要的是要求做好母豬的分期調養和精確繁殖營養的補充。
  • 黑龍江母豬_曉紅仔豬
    黑龍江母豬,曉紅仔豬,常年供應各類優良品種仔豬、內/外三元仔豬、皮特蘭仔豬、長白仔豬、大約克仔豬、太湖等仔豬、母豬、種豬。黑龍江母豬, 大家都知du道,制約當前母zhi豬發展的瓶頸是母豬繁殖性能的低dao下。
  • 如何提高母豬的繁殖力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規劃關於畜牧方面豬育種的指標中,要求母豬窩產肉量450千克,它不僅要求有較高的瘦肉量,還要求母豬有較高的繁殖力。因此,必須了解和掌握母豬的繁殖技術,提高母豬的繁殖力過去評定母豬的生產性能,常以母豬每胎產仔數、泌乳力及仔豬斷奶窩重等指標來衡量。這些指標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確切地反映母豬的生產能力。以母豬年產斷奶仔豬頭數的多少,作為評定母豬生產性能的主要依據,這就是母豬的繁殖力。母豬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瘦肉的產量。
  • 非常時期,豬場如何選種,培育後備母豬?
    第一批三元母豬多數是從200斤以上的育肥豬選出,沒有嚴格按照後備母豬選種流程,從保育開始到後備要選擇3-4次。因此,現在一些豬場一邊擴繁,一邊主抓育種和後備選留工作。 2、繁殖性能好 繁殖性能是衡量種豬的最根本指標,產仔數根據不同品系,美系、加系母豬國內總產仔數12頭左右,法系母豬國內總產仔數14頭左右。
  • 脫毒草莓一代穴盤苗的繁育方法(無土栽培)及栽培管理新技術
    脫毒草莓一代穴盤苗的繁育方法(無土栽培)及栽培管理新技術張 楊1 脫毒草莓一代穴盤苗的繁育方法(無土栽培)目的:生產出優質種苗—— — 相較於裸根苗,穴盤苗成活率更高,花芽分化提前,感病率更低。(1)繁育時間:2018年 4月初至 8月底。
  • 怎麼提高初產母豬繁殖力,這5點要做到
    提高初產母豬繁殖力對豬場效益至關重要,今天給大家分享5點小技巧,請收藏。 1、選擇優良豬種的雜種母豬,商品豬的母體大都採用長大或大長母豬,這是因為雜種母豬在繁殖性能上具有雜種優勢。同時,體型應平直或微傾,奶頭排列整齊均勻,一般在7對以上,奶頭飽滿不能有瞎頭、副乳頭等。外陰部大小適中,下垂。
  • 公豬和母豬要分開飼養,並且要注意管理
    但是養殖戶們在管理的時候往往會疏忽掉一些小事情,尤其是在挑選種豬的時候。小編認為挑選種豬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畢竟良好的種豬繁育出來的後代才會較為健康,並且身子生長能力較強。養殖朋友們在挑選種豬的時候,應該注意種豬的大小情況。往往成年的種豬它的繁育情況可能會很理想,但是如果想讓種豬在適應新環境之後就進行配種,那麼我們最好選擇未成年的種豬,這樣對於農戶朋友來說會好一些。
  • 非瘟時代,三元母豬留種的可行性探究及輪迴雜交閉群育種方案
    ,說明各場對三元 母豬飼養管理的水平參差不齊;④母豬年淘汰率有所增加,總體增加約 5 個百分點;⑤繁殖障礙有所加重,不同程度地表現為屢配不孕、產弱仔、死胎或木 乃伊、流產等現象。在選留種用三元母豬過程中,大多數場戶是在豬群進入肥育期後開始選留的,有過一段時間的後備管理期,也補種了一些必要的疫苗。
  • 乾貨|提升三元母豬繁殖水平的方法
    1、加強營養管理水平三元母豬生長速度較快,很容易出現體況過肥的情況,鑑於此,豬場要做好育種計劃,根據母豬不同的生長階段調控實際的營養水平,按照培育後備豬的要求對留種的三元母豬進行飼養管理。同時,後備母豬需要特別強調維生素E(150 mg/kg)、維生素C(100 mg/kg)、葉酸(5 mg/kg)、生物素(500 μg/kg)等的供給。
  • 三元母豬繁殖性能差?提升方案看這裡
    對2周後未發情母豬進行轉欄合群,以刺激發情。轉欄合群遵循體況相近原則,避免過度爭鬥。 4) 環境管理 建議光照強度160LX,16小時,白光,燈管位於母豬頭部上方或前方;溫度維持在20℃左右;溼度50-70%,通風良好。
  • 怎樣提高母豬繁殖力?
    從我國當前的養豬生產水平看,母豬的繁殖力比較低是養豬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提高母豬繁殖力是每一個豬場應密切關注的問題。影響母豬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是母豬自身因素和豬場管理因素。豬繁殖力的評估依賴於豬場的記錄與本地區繁殖指標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