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中國綠髮會綠少志願者成功救助並野放白頭鵯
7月12日,白洋澱溼地自然科普綠少基地綠少志願者王志昊同學發現一隻撞玻璃的白頭鵯幼鳥後,在該綠少基地負責人王曉曄老師的遠程指導下,自行操作完成了一次白頭鵯鳥類的救助和野放。發現受傷鳥兒的綠少志願者王志昊,是來自河北任丘的一名高一學生。
-
熱心市民找鳥巢300多個 店主裝修門面也保留燕巢
」活動,階段性成果喜人。 自3月30日全城尋燕活動啟動以來,先後有近80名市民加入「武漢城區燕子繁殖調查」QQ群,或提供線索,或上傳圖片,或提交觀察報告。據武漢市觀鳥會統計,截至昨天,在主城區共找到家燕和金腰燕新舊巢300多個,涉及92個社區,其中有66個社區的燕巢和燕子有圖片為證。武昌地區散布的燕巢最多,涉及20餘個社區;漢陽區燕巢分布最為集中,在墨水湖周邊,聚集了140個燕巢。
-
深圳市羅湖區開展社區矯正人員警示教育活動
法制網深圳11月16日電 記者唐榮 通訊員李向東 劉敏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矯正刑法執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11月15日,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司法局組織全區10個街道70名社區矯正人員到轄區看守所社區矯正人員警示教育基地開展震撼教育活動。
-
燕子也會成為瀕危物種!麻雀與燕子爭窩 | 拯救燕子
「中華崖沙燕保護地·河南」保護的是一群生活在建築工地的燕子,這群燕子以工地沙質斷崖為巢。就在一周前,這裡的崖沙燕因為工地覆蓋環保網,90%以上的巢穴被籠罩住,燕子母子隔離,幼鳥嗷嗷待哺。與人類相比,燕子的力量過於微弱。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綠髮會在獲知求助信息的第一時間便聯繫了當地政府、媒體、大學志願者們開展了救助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崖沙燕重獲新生。
-
報春使者「燕子」,燕巢被麻雀佔據後,燕子將麻雀「活埋」了
每當春天來臨,燕子就會成群結隊地從北方飛回南方,看見燕子的到來,我們都知道春天已經到來。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人們常說「年年此時燕歸來」,每年的春天,我們都會看到大批的燕子飛回南方,在空中、建築物、電線桿上歇息或者是忙著覓食和築巢。燕子的歸來也提醒這人們,春天到了,播種的季節來了。
-
平武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
近日,平武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選首批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此次共授予6個自然教育基地,其中四川3個,陝西2個,甘肅1個。今年6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啟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和生態體驗小區推薦評選工作。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是指大熊貓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範圍內,具有一定面積的自然場地,具有明確的運營管理機構,配套有開展自然教育活動的設施及人員,且能夠提供多種形式自然教育課程的場所。
-
福田農批和梅林一村成為深圳燕子「樂園」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深圳市觀鳥協會會員範紅英老師帶領十幾個梅山小學的學生參加了 2020 年全國燕子調查活動。這是範老師第 3 次參加全國燕子調查,這次他們在福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梅林一村發現了大量家燕和部分小白腰雨燕。
-
電商平臺大量銷售危害野生鳥類安全的工具 中國綠髮會致函呼籲...
3月9日,廣東省公布《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提出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作為生物多樣性領域專業機構,中國綠髮會持續關注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
-
全國「愛鳥周」活動舉行 「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4月2日,2018年全國「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中國政府一直很重視對野生鳥類的保護,自1981年正式確立「愛鳥周」以來,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愛鳥、護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今年,各地也都以「愛鳥周」為契機積極創新鳥類保護活動,讓「愛鳥護鳥」深入人心。
-
...中國綠髮會申報2020年度社會責任公益傳播影響力機構
建言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開展野生動物專項督察獲同意新冠疫情發生後,針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中國綠髮會致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建議開展野生動物專項督察。建議獲採納,今年8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正式進駐國家林草局,開展野生動物專項督察。3.
-
「體驗式」自然教育,大熊貓國家公園 眉山片區走好「先行棋」
康養研學(攝影:瓦投公司)體制試點以來,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管理分局主動對接農業、林業、科技、旅遊等專家人才資源,發揮瓦屋山景區「全國林業科普基地」「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全國生態體驗小區」「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品牌優勢,針對社區居民、訪客、學生等開展森林康養、種子實驗、植物栽種、標本製作等自然教育活動,讓更多訪客了解大自然、愛上大熊貓,進而化身為自覺守護森林資源的
-
舊樓改造巢被毀 燕子徘徊難安家
原來,燕巢在去年的舊樓改造中被破壞,燕子找不到家了。大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谷國強表示:經他調查,如今城市裡的燕子明顯逐年減少,主要原因就是適合燕子築巢的老房子越來越少。 西崗區新城街5號樓樓前破敗的燕巢最終被那對燕子放棄了,明年春天它們會去哪裡築巢呢?
-
志願者:建議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中國綠髮會2020年...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近日,中國綠髮會徵集到關於科普研學活動禁看野生動物表演的建議,建議中指出讓孩子們觀看動物表演是與研學意義相違背的,並且存在安全隱患,提出禁看動物表演是與國際接軌,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並給出在研學活動禁看動物表演的具體建議,詳見下文:
-
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系列自然教育活動
為推進貴陽市溼地科普宣教工作,2020年以來,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以「走進溼地」、「小小水質檢測師」、「觀鳥小達人」為主題,在全市範圍內招募6-12歲的小朋友參與活動,得到積極響應,共計49名小朋友參加了主題活動。活動中,自然導師圍繞溼地、山谷、河流、植物、鳥類等內容,精心準備主題活動,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參與的小朋友、家長及遊客認識到保護溼地資源的重要性。
-
彎角劍羚新生|綠會參加《重返自然》活動
6月20日,應阿聯駐華大使館邀請,中國綠髮會秘書長周晉峰博士作為嘉賓參加了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辦的紀錄片《重返自然》亞洲首映式。此次活動是在阿聯駐華大使館、阿布達比自然環境保護局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共同支持下舉辦的。
-
廣東新增30個自然教育基地 廣州動物園、廣東樹木公園上榜
大洋網訊 廣東省林業局昨日發布了2020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單,廣東樹木公園、廣州動物園、佛山市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等30個自然教育基地上榜,我省自然教育基地總數達到50個。據統計,從2018年我省全面啟動自然教育基地建設以來,全省開展自然教育活動的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綠道、古驛道、自然保護區、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國有林場等陣地達300多個,舉辦各類自然教育活動2萬餘場次,420萬人次參與活動。
-
湖北市民4個月沒回家,燕子在花灑上築巢,他說:當晚都不敢洗澡
網友評論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延伸閱讀:燕子在店鋪外音箱上築巢,專家稱燕子習性喜人,武漢人也越來越喜歡燕子燕子在店鋪音箱上做了巢,播放的音樂會不會吵到鳥兒?漢陽龍陽大道郭茨口的一家蛋糕店外,吊簷下的音箱上發現了一個燕子窩,窩內有幾隻幼鳥嗷嗷待哺。店長尹女士很是擔心,怕音箱放的音樂擾鳥。
-
盧江良散文丨《那個朝北的燕巢》
這年春季,像往年一樣,燕子又飛到我老家築巢。母親問了村裡的老人,他們說燕巢朝北比朝南要好,預示我家這年會非常吉祥。父親一貫來極愛小生靈,唯恐燕巢築得不夠牢,摔破了一巢燕蛋,每次燕子來築巢,都會在底下釘一塊木板,橫「託」住那個巢,以起到保護的作用。這次,燕子將巢築在了大門內屋簷下,父親不顧支氣管炎剛出院,拖著病體爬上扶梯,照例完成了這項「工作」。